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参政的艺术: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中国智囊
参政的艺术: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中国智囊


参政的艺术:走进人民大会堂的中国智囊

作  者:余玮,吴志菲 著

出 版 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定  价:42.00

I S B N :978751260747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政治  政治 军事  中国政治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人民大会堂,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最高殿堂。红色作家余玮、吴志菲携手跑“两会”,直击大会现场,聚焦与会抢眼要人,见证代表委员履职的细节,揭示一个个重要国策出台的幕后,代表委员的人生传奇、上会心得、履职故事在这里全景再现。
  《见证履职》姊妹著是代表委员最给力的中国民意读本、高层政要新闻记者的时政红宝书、中国民众民情民意破译的参考书。
  “天下第一难”的破解、“希望工程”的源起、义务教育全免费的内幕、给总理递材料的细节、用鼠标参政议政的背后、一个人与一个村庄的传奇、人大代表的人生本色……所有这些在全国人大代表卷《参政的艺术》一书中得到立体诠释。

TOP作者简介

  余玮,非虚构作家、红色文史学者、资深媒体人,在新闻出版界有“高端人物的解密者”与“为红色中华立传”之誉。湖北赤壁人。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出版有《红歌纪事》《红墙见证》《世纪小平》《敦厚朱德》《魅力陈云》《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等,并有作品列入中学《语文》课本,著述共计1800多万字。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出席过2007年中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吴志菲,红色励志作家,在新闻出版界有“智囊传记专业户”之誉。湖南耒阳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著有《触摸红墙》《中南海大讲堂》《中国经济前沿报告》《中国高端访问》《百岁名流》《第三只眼看人居》《红舞台下的凡人邓小平》《我们跨过鸭绿江》《芳菲年华:李菲传奇》等,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读者》《家庭》等报刊发表各类作品800多万字。曾获“全国优秀畅销图书”奖。

 

TOP目录

序    勇闯人物访问“特区”的前行者    李而亮
蒋正华    出入学界与红墙之间
    ◎“天下第一难”问题的权威专家
    ◎“才子”型学者的平步青云路
    ◎走在学术与政坛之间
    ◎重大工程背后的真知灼见与赤子情怀
    ◎无法忘怀的平民领导人
刘奇葆    在山崩地裂的“大考”面前
    ◎大灾难突然降临的第一时间
    ◎抗震救灾中挺起不屈的脊梁
    ◎废墟之上创造“重建”的奇迹
    ◎与共青团20 多年的不解之缘
    ◎新希望再一次升起在“希望工程”的策源地
    ◎誓将天府之国建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
    ◎不怕“投诉”的书记力倡“干实事、真爬坡”
周洪宇    当面给总理递材料的“周大炮”
    ◎法律“外行”力促“反分法”诞生
    ◎“十大议(提)案”之首主人公“周免费”
    ◎关注义务教育全免费的最后一步
    ◎改革高考录取名额之争
    ◎情牵“移民二代”就地高考
    ◎自网民中找线索的“周大炮”不爱“挂耳科眼科”
罗崇敏   追求政绩的“改革官员”
    ◎“接生婆”的教育情怀
    ◎学者官员倾情打造“三明治”政府
    ◎“改革官员”的“三严”
    ◎从“三生教育”到“普十三”试点
顾海良   用学者智慧求解教育方程
    ◎与总书记直面“大学生就业”困局
    ◎打特色牌以突破“千校一面”
    ◎会“玩”的教育家矢志“读懂武大”
    ◎抱着一摞读书笔记的“知青”报名高考
    ◎“丰收”二字写在事业和家庭的“封面”上
王利明    跋涉在为“民”鼓与呼的路上
    ◎亲历物权法的艰难诞生
    ◎最高讲坛上向最高决策者献言立法
    ◎助推中国民法典的问世
    ◎侵权责任法“呱呱坠地”的幕后
    ◎突破世界民法典体系 
    ◎一本油印的“小薄本”带入民法的殿堂 /
    ◎不同的角色同一个梦想  
    ◎跋涉在通向学术之巅的路上 
方志远    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力挺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过渡
    ◎主倡身份性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的转变
    ◎本色学者对“官本位”的另类解析
    ◎“私塾弟子”与自己不见面的思想导师 
孙大业    扎根植物细胞学领域的“拓荒牛”
    ◎矢志报国的科研勇士闯“地狱”
    ◎瓯越大地走出的细胞生物学家 
    ◎全国劳模的“自奋蹄”精神 
杨永良    见证并实践中国改革
    ◎“六朝元老”见证改革
    ◎两次“红色之旅”加足执政为民之油 
    ◎“小巷总理”爱子与老百姓心心相印 
    ◎情牵民生的人民公仆屐履荆楚
    ◎展望“东方芝加哥”的振兴长江梦
    ◎畅谈国是吐肺腑
    ◎力行“自身净”并让“身边清”
    ◎创造性的工作为“战略支点”保驾护航
徐光春    一个崛起的中原正成为现实
    ◎一个陌生的身影越来越被9700 万老百姓所熟悉
    ◎对新农村建设深深的情感牵挂
    ◎1500 万在外务工人员的生活成为“心头事”
    ◎每天的工作从“新闻”开始 
    ◎关注“小事情”的大胸怀
    ◎把文化的“原生矿”变为“活力水” 
    ◎在积极传承之中全力打造闪亮的文化品牌 
    ◎两位国家元首造访那块神奇土地的背后
    ◎中原儿女站在一个新的战略起点上 
    ◎妙语连篇新解“五子登科”等“官念”
    ◎边为河南人“正名”边立言“以发展赢得尊重”
王伟光    从00001号学子到学术智囊 
    ◎理论泛土上成就学者型官员 
    ◎有“两个脑子”的“书虫”徒步“长征”
    ◎到“北大荒”接受炼狱般的锻炼
    ◎北京大学“00001 号学生”的哲学“黄浦一期”生活
    ◎做马克思主义的“秀才”
    ◎寻求科研强院的切入点与突破口 
吴秀凤    同舟诤友的“七情六欲”
    ◎有中日血统的“武汉人” 
    ◎三尺柜台下走出的“三八”红旗手 
    ◎脚跨政协和人大 
    ◎不断发挥“台”字号优势  
仇小乐    “三心二意”的海归政要
    ◎动荡年代的“主旋律”定弦“学习”
    ◎有志者步入仕途的快车道
    ◎忐忑上任到职权到位的默契互动
    ◎领衔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法》议案
    ◎政治同心工作放心生活关心
叶青    用鼠标参政议政
    ◎身份与角色“五级跳”的背后
    ◎24小时爆满的“公民意见箱”
    ◎“公车成本最低的厅官”破解3 个“1/3”
    ◎想着“中山装”的代表“但求无愧”
周宝生    一个人和一个村庄的传奇
    ◎小山村成就一方富土、净土与乐土 
    ◎集体的家底越来越厚
    ◎泥腿子盘起了高科技 
◎走出了“一阔就变”的怪圈
◎走上了一条长盛不衰的可持续之路
吴仁宝    “天下第一村”忘本的农民\
    ◎看到有人穷就心疼的村官也曾放过“卫星”
    ◎“忘本”的农民有过一次难言的大起落
    ◎跻身江苏省政协常委仍留恋村支书一职 
    ◎“能正能副”的“废物利用” 
    ◎高举“共同富裕”大旗 
黄楚平    一座城市的变与不变
    ◎跳起来摘桃子
    ◎走出漂亮的一着棋
    ◎活力和魅力的背后
夏菊花    菊傲群芳夏若春
    ◎“代表亚军”见证中国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姓氏的一字之差背后饱含童年的无尽辛酸
    ◎心底难以释怀的学习情结与无法割舍的亲情 
    ◎陈毅副总理看后连呼“绝了”
    ◎一枝独秀的“红花”在非常岁月被诬蔑为“黑花”
    ◎极富戏剧性的姻缘
    ◎一生挥之不去的遗憾与最看重的荣光
跋   春天的约会

TOP书摘


叶青  用鼠标参政议政
一天,身为副局长的A开着车,后面坐着科长、处长,一路连跑带颠地到某地出差。到了某政府大楼门口,后坐的科长、处长走下车,前来接待的地方领导以为这里必然有局长了,于是热情地握手相迎,一路迎进办公室。等A停好车,想要进楼时,却被门卫拦下来,同样“热情”地邀他:“司机同志,来传达室喝杯茶吧。”A也不在意,顺着人家的好意去传达室喝茶。
这位被门卫热情“邀请”喝茶的A。他有着多重身份:官员、人大代表、民主党派人士、学者以及老师等。这位被门卫“热情”邀请喝茶的A,就是中国著名的官员博客博主、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有人说,他的文字、他的话一直代表着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一位学者的良知、一位民主党派人士的真知、一位政府官员的高瞻远瞩、一位人大代表的光荣使命。

身份与角色“五级跳”的背后
上世纪70年代末,被中断了的中国高考制度正式恢复。叶青曾于1978年、1979年两次参加高考,其中1978年因为“只考上大专(南平师专)而放弃”。至今,叶青对当年那种紧张的高考气氛还有很深的印象。“当时,高考并不是惟一的途径。当时的高考生可谓是凤毛麟角,所谓‘天之骄子’。我们受到的教育是‘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现在不同了,大学生规模很快接近两千万,考大学易,考名牌大学难,就业成问题。”
叶青记得当年在高考之前报志愿,“文科几乎清一色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图书馆专业,因为这个专业在全国招生量最少,然后是各综合大学、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历史系、政治教育系,当作家成为每个文科生之理想,殊不知在大学是培养不出大作家的,然后是军校,当军官,我的分数过分数线不多,报了几个财经学院,最后被湖北财经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录取,我收到通知书的信封上居然还是此前的校名湖北财经专科学校”。叶青感慨,30多年前最好的专业现在成为最冷的专业,相反现在学经济成为一种潮流。
叶青坦陈自己没有天份,全靠后天努力。“我求学有个‘一二三’,即硕士考1年、大学考两年、博士考3年。1978年考上南平师专没去,第二年考上大学,是全班上本科线的倒数第一。班上10个同学上本科,都比我上的大学好。”他说,自己曾有作家梦,在大学一、二年级想当作家,三年级才开始攻专业。
1983年6月,叶青大学毕业,学士论文导师是位民建成员。“1986年,我的硕士论文导师还是他。他在国民党政府税务部门干过,‘文革’期间自然受过冲击。导师孜孜不倦地做学问,那时没有电脑,成堆的卡片字迹工整,让我感动。”
1986年10月,叶青留校已更名的中南财经大学(后与中南政法学院合并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88年,民建成员的导师和一位民进的老教授几乎同时给叶青各一张表格,推荐他加入他们所在的民主党派。经认真思考,叶青选择了民进,因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是以从事教育、文化、出版工作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参政党。而后,“六四”风波的爆发,民主党派停止发展。直至1991年1月,叶青正式加入民进。这一年,他29岁。“入会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转变。那时,我是中南财大的老师。如果不加入民进,我可能会一直做一名老师,不会太关注社会上的事情。”
从此,叶青的经济学研究与参政议政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说,一个研究成果,可以从课堂、论文、讲座、会议、专著一直利用到信息、提案、议案、建议,何乐而不为?
叶青强调说:“我们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会’,再简称‘民进’。由于台湾有一个‘中国民主进步党’,简称是‘民进党’,再简称也是‘民进’,所以,容易被人搞混。我无数次解释过两个‘民进’的区别,但是,仍然还是有不少人把我说成是‘湖北省民进党副主席’。在大陆的8个民主党派中(民革、民盟、民进、民建、农工、九三、致公、台盟),这个误解是最深的。”
2000年,叶青当选为民进湖北省委副主委,分管参政议政工作。“刚入会的同志,往往把专业研究和参政议政看成是两回事,是两张皮。因此,新会员参政议政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缺乏参政议政的热情。我的体会是,参政议政与专业研究应该实现无缝隙对接,只要是人类社会需要的学科,也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社会制度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即使是医学家,也能对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提出最直接的感受和观点。因此,专业研究的成果可以多重地使用,包括参证议政,如讲课、论著、会议交流、信息、提案、建议、议案等。反过来,参证议政又可以促进专业研究的深化和提供新的命题。”他要求新会员在进行专业研究时应多思考一个问题:这个成果能不能用于参政议政?
叶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学经济的,很多问题就转化为参政议政的形式。在他看来,一个提案、议案或信息的作用,超过10篇学术论文。
2002年3月,叶青出任中南财经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开始由一名老师转变为学校中层干部。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一步为他后来出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积累了管理经验。一年零两个月之后,叶青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此间,他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至此,叶青完成了老师到学者、民主党派人士、人大代表以及官员的五级跳。对于这几种身份,叶青说:“官员和人大代表包括民主党派都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让我以学者的身份更好地发挥。我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转换,而不论如何转换最终就是我要‘说’,且要不断地说。”
身为全国人大代表,他有更多的机会作调查,深入百姓生活,体察他们的疾苦,发现问题,提出切实的议案提案和建议;身为学者,他潜心作研究,针对问题,研究出现实可行的方案,这又提高了议案建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作为学者型官员,叶青自豪地说:“正因为自己的特殊角色,才会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提出行之有效的议案。我觉得应该把专业研究和参政议政有机地结合起来,参政议政是专业研究的合乎理性的延伸,专业研究的成果一定要得到多元的、多重的应用,我的很多学术观点都变成了建议,变成一种制度变迁的来源。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这是我做人大代表最大的资源优势。”

24小时爆满的“公民意见箱”
自2006年3月4日起,叶青在人民网以“代表叶青的博客”为名发表博客,通过博客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借此吸收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叶青说:“网民们的许多留言给我很大启发,开阔了我的思路,丰富了我的思考,为我准备新的议案提供了线索,征集了各方意见。”
“博客”,即英文blog(Weblog的简称)的音译,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4种网络交流方式。作为“网络日记”的博客,渐渐成为参会代表、委员与网民交流的“新宠”。
“这个博客实际上是24小时全天候的‘公民意见箱’。每天我开机的第一件事,是看‘信箱’有什么新东西。很多选民需要向我反映事情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不像过去给我打电话或者到我的办公室,找人很麻烦。”在叶青每一篇博客的背后,是不少网友的建言,有提意见的,有让其帮助反映问题的。有两件事令叶青难忘:一是邮箱“爆”了。由于博客上留有自己的电子信箱,接收的邮件过多,账户被冻结,已经无法打开,“现在使用QQ信箱,管理员特意给我升级为5G容量”。二是会议邀请多了。近年来,一些财政经济研讨会纷纷邀请叶青参会,会议举办方希望他能够把会议的成果转化为代表建议。叶青深有感触地说,自己带上会的议案,有可能凝聚了几十位教授的研究成果。
如今,公众之所以对代表委员开博青睐有加,看中的就是它的开放性、平民性、平等性和亲和力。叶青开博目的都是为了征集到更多的民意,在“两会”上传达更真实的民声。他用这种特别的沟通方式与公众打成一片,畅通更多的民主渠道,沟通民意、反映民声、传达民情,使更多的民意能进入决策,让更好的决策惠及民生。也正由于其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受到了网民的热捧。
近年来,代表委员博客的出现,使庄严神圣的“两会”与百姓的距离更近了,这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他们将议案、提案、建议、参加“两会”的感受、热门话题等通过博客,在第一时间告诉网友,效果很好。然而,好多代表委员开博只是限于全国“两会”会议召开前后的一两个月。而记者注意到,叶青开设的博客能够长期坚持下去,实现了“常态化”。他期待更多的代表委员博客不仅仅是“两会”博客,不只是架起一座通向“两会”的临时桥梁,更希望他们的博客常写常新,成为代表委员了解社会、观察民情的窗口,成为普通民众话语权崭新的释放渠道,成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实现手段,成为惠及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代表委员开设博客,能提高议案提案质量和扩大议案提案的社会影响,同时也为社会公众关注国事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叶青不但会用博客这个信息时代里的沟通工具、更会用“胸怀”密切联系群众。他经常通过自己的博客向网友征求“金点子”。他曾在博客上,发出“中心城市如何当大哥?”、“大学毕业生怎么创业?”、“消费券怎么发?”等很多话题,征集到一些好的点子。
在叶青的博客上,可以看到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和见地,也可以看到许多网友真挚的留言和建议。叶青说,博客是他与网友交流的平台,他会尽可能地给所有发邮件的人答复不让他们担心。很多人因此而更加愿意给叶青留言、写信,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博客直接找到了叶青的办公室,和他面对面的交流。据叶青说,以前没开博客的时候,每年进行调研的时间非常有限,而现在,他的一半议案都来自于网友的建议资料,所以他的博客也成了他进行社会调研的窗口。
叶青的博客曾获“中国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之一。获奖理由为:“是最勤奋的人大代表博客。文章既有简单的行程日志,有日常生活、工作感悟,也有参政议政方面的思考。真实而全面地展现了一个人大代表的所忧、所思。作为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作者还善用数据和资料说明问题。很多文章能丰富网友知识、开阔眼界,也体现一个人大代表对社会问题理智而执着的思考。”
叶青很珍惜这种“民评”的、纯粹的荣誉。在获悉自己得奖的消息后,叶青说:“作为政府官员兼学者、全国人大代表,应该坦诚面对社会大众,所以我以实名开博客。博客是一个平台,与大家面对面地交流,分析一些社会焦点、难点、热点问题,为社会进步做一点事。不过通过博客,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我自己。”
作为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对数字特别敏感,在他的博客中,常常看到用数字作例证。叶青还对博客的回应作过统计,80%赞成他的观点,但也有20%是反对的。叶青还是把这些反对的贴子都留在了网上,“那是一面镜子,这些不同意见对我的观点也确实起到过修正作用”。
博客畅通了公众与代表、委员之间乃至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渠道,让民意通过博客这个网络平台实现了开放性、平民性、平等性的互动,即“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又拉近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公众的距离。然而,许多尚在为温饱而发愁的老百姓,或许连电脑键盘都没摸过,而他们又恰恰是最需要我们的代表、委员关注、关心的。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沟通方式或许是握着代表、委员们的手,亲亲热热地拉拉家常,聊聊收成年景,说说柴米油盐。叶青清楚,有了轻便灵巧的键盘鼠标,也不能忘了走街串巷的平底鞋。
每年3月,叶青到达北京后行程颇为紧凑:到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局调研,赴新浪网、网易与网友交流互动……忙得不亦乐乎。他的“两会”博客更新得也非常及时,几乎每天都能在博客上读到叶青对会议讨论的各种看法。
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叶青除了积极参加湖北省人大组织省直单位的全国人大代表对农村问题、教育问题等进行深度调研外,他个人也利用双休日到宜昌、黄石、黄冈等地调研乡镇经济、县域经济、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问题。他认为,这种定向专题调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公车成本最低的厅官”破解3个“1/3”
叶青的博客几乎每天都更新,“两会”期间内容更丰富,有时达四五千字。他说,自己几乎每晚11点开始写作,已经成了习惯。他说,博客改变了他的生活,“我发现我写博客有点上瘾,一天不写一点东西就不舒服。犹如我的车瘾”。
叶青自言对车的喜爱非同寻常。小时候,他就曾经用3个轴承做成一辆三轮车,沿着山坡自动下滑,还有刹车。初中时,他开始学会骑自行车——他记得,有一次在从县城到乡镇的沙土路上翻车,摔得好苦。“上大学最羡慕当地同学有自行车,有时一借就围着武汉市跑一个下午。大学毕业后听说一位同学上班后,单位配一部自行车,非常羡慕。研究生毕业后留校,第一个月的工资就是买一辆167元的武汉产‘永光’牌自行车。2000年底,开始学开车。现在对我来说,在武汉一天没有车则难受——送小孩上学、同学聚会、开会、迎来送往都要车,出差、放假等出远门也少不了车。我最北到过郑州,最东到过温州,最南到过福州,最西到过恩施。我每天都游走于工作与生活之间,心情舒畅。”
“机关买的车越来越多,用于养车的费用越来越高,可大家还是感觉车不够用,公车使用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叶青多次通过媒体“炮轰”现行公车制度。他细数目前公车使用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3个三分之一——领导公用三分之一、领导私用三分之一、司机私用三分之一。在一个单位里,公车费用占到了整个行政经费的20%到25%,严重畸形。”
2003年5月,叶青到湖北省统计局上班第一天,在统计局坐了不到半个小时就来了一个师傅,师傅自称姓张,说是专职司机。当时,叶青很吃惊,自己此前在学校一直都是自己开车,还没有过专职司机。于是,叶青摆了摆手,说:“我自己开车,你先回去,有事我再跟你说。”
叶青选择了比别人消耗更少的财政资源,成为“公车成本最低的厅官”,也带有一些学术性的考虑。“因为我是学财政学的,财政学要研究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现在老百姓意见最大的应该就是公车黑洞的问题。”
为此,叶青找到湖北省统计局局长,提出一个公车改革方案:第一,自购私车;第二,上下班500元油费;第三,出武汉市实报实销。同时,叶青建议“双轨”过渡,愿意实行新办法的按新办法来,不愿意的按原来的老办法用车。
3天后,湖北省统计局通过了叶青的提议或方案。有人曾给叶青算过一笔账,自行开车每年至少为政府节省10万元经费。
叶青认为目前中国公车改革10年反复,断断续续的实质是公车改革损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他说:“那是很长远的问题。但是总得起步,不能说不起步,公车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公共财政体制的完善,如果说公共分配、公共财政不能够满足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群体的利益,那么这个公共财政分配是不科学的。”
2008年3月,叶青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改革现行的公车制度建议。一天,叶青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是中纪委的,“我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犯什么错误了(笑)。他们说我提了一个好建议,会积极考虑”。其实,此前,有关公车改革的方案、建议,叶青每年在全国“两会”上提出,自己还每年完善有关方案、建议,引起大家的重视。
作为公车改革的先行者与实践者,叶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大家知道公车改革的方案很难出台,因为各方面的利益冲突。在改革以前,我们首先考虑公车的限制使用。每年大的节假日,几乎都会发生私用公车出车祸事件,这对政府的形象是一个损害。”叶青在网友的参与下,曾为限制公车的使用设计了几个方案:“一是,到了节假日,所有的驾驶员把车钥匙交到车队。平日,8小时内车可以动,8小时外车不能动。第二种办法有人提出来,就是在公车的后窗户上贴很明显的标志,就是‘公车’两个字。如果这个车停在餐饮、娱乐场所的门口,老百姓就可以举报。第三种办法,广东提出来能不能搞GPS定位系统,给每个公车装一个GPS,如果团购的话,每个也就是2000元,总部可以随时监控每辆车的位置。第四种办法是网民提出的,换公车专用车牌,就像现在的军车、警车,让老百姓来监督——我赞同这样一个思路。”
2009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叶青就把“如何限制公车私用”的帖子挂上了博客,向网友征集好点子,从而引发了网友对“公车改革”的热议。网友“泰山之巅”留言说:成立公共事务服务公司,其中一项服务就是交通服务。“寒冬”留言说:公车还是很必要的,关键是剥离公车的额外特权。要想根治“公车问题”,要进行“公车改革”,叶青说,为什么不能进行公车改革的试验呢?或者干脆设置一个“公车改革试验区”。而且最好由中纪委牵头,联合财政部、发改委等与公车管理有关的部门,来共同探讨解决这个问题。
每年全国“两会”,叶青都会带自己心爱的自行车到北京,“因为我对自行车一直情有独钟”。在他看来,自行车是一种经济、绿色和保健的出行方式。“自行车价格便宜,又不会排放废气、污染环境,这是好处一。骑自行车比散步更符合科学健身的要求,这是好处二。”他说,散步往往需要半个小时才能让人出汗,但骑自行车时,只要冲一个上坡,就能让心肺功能得到锻炼。
叶青曾呼吁,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应该更多地考虑一下骑自行车人的方便和权利。“1985年我来北京的时候,在天安门城楼底下,骑自行车的人可是多得很。但现在再去,骑车的人就少多了。马路上供自行车行走的空间也小了。虽然辅路上可以骑自行车,但汽车也往往能开到辅路上,这就需要骑车的人格外注意安全。”
他说,政府在修建道路的时候,就应该保证有一条彼此连通的自行车道,让自行车能在全市顺利通行。此外,有些地方停放自行车的条件不够人性化,例如自行车容易倒、占用过大空间、会被雨淋、收费过多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我们可以学学巴黎,那里是自行车优先,行人和开车的人都礼让自行车,很多角落都有停放自行车的架子。”只有如此,我们才有资格鼓励人们采用多元化的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距离近的走两步;距离稍远的,为了节省时间,就骑自行车;再远点,可以考虑公交车或私车。相信如果人人都能自觉调整出行方式,那我们的交通状况会好很多。
采访之时,正值金融危机,他认为应对时要积极消费,要从衣食住行开始。“领导人坐国产车是一种标志,驻外大使馆使用国产车也是经济发达的表现,是一种自信与霸气。韩国人就是这样的,只坐国产车。我就见到韩国大使馆人员总是使用韩国车。是以最直观的方式拉动内需,支持民族品牌。省长坐本省的自主品牌车,就有积极的推广意义。试想一下,一大排高档红旗车出现在机场高速上,是多么的壮观。”他强调,积极消费从使用国产品牌开始。

想着“中山装”的代表“但求无愧”
叶青说,从某种意义上讲,统计也是生产力,也是能产生政策效应的。“如何超前性地提出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2008年年中成为一个‘试金石’。在很多部门都在大唱赞歌、银行不断加息时,全国人大财经委的分析报告提出了‘下半年经济可能下滑’的警示,从而引起了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大转弯,从‘双防’到‘有保有压’。”
叶青认为,在人大常委会机构中,监督机构和环节还是比较薄弱的。他建议不妨设立监督委员会。“在全国层面上,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就是最好的监督员,加上各级人大代表,是一个相当大的监督力量。可以设立代表专门电话、专门信箱,举报各类政府监管部门的失职之处。否则,在‘两会’之后,很多代表会忘记自己是代表。”
上衣立翻领,对襟,前襟5粒扣,4个压爿口袋,袖口3粒扣,后背不破缝;下身是西式长裤。这就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定名为“中山装”。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曾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甚至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服”。
改革开放后,打开的国门让中国人看到了西方的繁华。在中国的服装产业蓬勃发展、形形色色的服装一路增光添彩的今天,中山装却早早地退出了常式礼服的历史舞台,而西装却成了中国男性在正式场合的主要着装。今天,如果谁再穿中山装,绝对会成为街头一景。
为什么中山装会遭到如此冷遇,叶青陷入了沉思。平心而论,中山装并不比西装难看,在他看来中山装比西装更适于东方人穿着。
中山装做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每年“两会”,北京红都服装公司都到代表团驻地销售服装。每每看到待销的挺扩的中山装,叶青心里总是痒痒的。“金融危机了,为了积极消费作点贡献,下决心花1188元买了套打折的藏青色中山装。小时候穿的都是中山装,现在反倒没有了,穿的都是西装。北京应该是做中山装最好的地方之一,买了北京的中山装不仅丰富了我的衣柜,更是收藏了一个文化符号、一件艺术品。明天晚上要到一所大学讲课,然后是一家电视台采访,我决定穿中山装去。”
每每到人民大会堂开会,会议都要求着正装。叶青说:“虽然大会秘书处并没有硬性规定正装就是西装,但是除军人之外,几乎90%的男性代表都穿西装,包括本人在内,剩下的穿夹克,难以找到穿中山装的代表(包括委员)。不知大家注意没有,除了军营、偏僻山村、老工业区之外,很少有中山装的影子。市场上也很少卖的,中山装服装厂也少得可怜。只有在南方一小城有生产立领男装的。”
在叶青眼里,中山装最大的好处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领子扣子一扣,就是正装了。不像西装要整天提着一条领带。我经常看到上海、福建人穿立领装,也很别致,不过还是不习惯。中山装自从被赵本山当做道具之后,就很少人穿了。”他说,其实服装是一种文化符号。要有多元文化,要有多元服装。在他看来,着装不仅仅是个人喜好问题,反映了一定时期的文化取向或民族情感。他认为,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穿中山装,有十分丰富的示范意义与政治意义。叶青在自己的博客中感言:中(山)装何时再成正装,正像很多车迷关心的高档红旗车何时再成国宾车一样。
叶青每日的日程表中,除了大量纷繁复杂的工作,还有一项必修功课,就是上网写博客。有的网友称他的博客“最勤奋”、“最直言不讳”。在叶青看来,每日写博客绝不是他的负担,而是一种习惯,哪天不写就觉得对不起大家,“每天这么多事情,总会有些思考,把你思考得最深的一个问题记下来,一年下来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白天,叶青会把思考记录在随身携带的本上,稍有闲暇便开始打腹稿,每晚10点多打开电脑,敲击键盘,有时开始写博客已经转钟了,但他还是坚持日日记,“不写些什么,晚上睡不着”。
与一般演艺明星或文人的博客不一样,代表委员的背后站着难以数计的选民,借用传播学的术语说,代表委员是真正的“意见领袖”。因为这种身份,他们不会没有地方说话,不会不敢说,也不会说了等于白说,而且,因为数不清的选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情况和智慧,他们的意见也会是集思广益的宝贵结晶,为政府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为此,叶青“不把博客作为新闻炒作的工具,而是要让它真正成为我们获取民意、与民众沟通的渠道”。
诚然,代表委员博客是博客群体中的新客,带来的是老百姓参与国家大事的透明性和效率感。这也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具体而生动的写照。叶青表示一定要将代表博客进行到底!
叶青的博客中也有很多家长里短。家里实行了分餐制,叶青将其如实地写在了网上。“原来一桌子菜,大家把喜欢吃的都吃了,可不喜欢吃的却剩了不少。这样不利于营养均衡,于是我在家里决定实行分餐制,菜在上桌前,就分别盛到了每个人的盘子里。这样做更卫生,也有利于大家吸收全面的营养。”
在他的博客上,很多网友还了解到,叶青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大儿子在出生时就得了脑瘫,至今还像个婴儿一样,天天要人喂饭;对于小儿子,叶青也十分愧疚,小儿子中学阶段自己很少有机会给他辅导功课。
生活中,叶青崇尚不计较、不论争、不攀比,拥有感恩的心、阳光的心态。“知足长乐、吃亏是福”,是他的生活态度。“只要自己有能力做到,就尽量去做,常常‘救场’,从不轻易拒绝别人。”生活中的叶青会理发,每个月他都要上门给年已古稀的博士导师“理一次发,交流一番”。他的老师总是自豪地对别人说:“我的头发是全国人大代表理的,怎么样?”
“大半辈子过去了,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中事。不争第一,但求无愧。”除了担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的职务,叶青还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教授,自从他迷上博客后,他把这里当成自己研究教学的延伸,博客是“无形的全天候大讲台”。他说:“在手机的日程表上,要记清楚每天要做的事,干完一件删除一件,因为我没有秘书。我的很多兼职工作是相通的,可以相辅相成。”

人生◎手记
叶青一贯认为,统计局就是社会、经济上的“气象局”,经济社会的“温度”是多少就是多少,居民收入是多少就应该是多少,不可能也不能也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提高或者降低。正如气象局的任务只是说明天气,而控制天气只能通过人工造雨、水利设施一样。他说,篡改数字就相当于误报天气预报,误报地震,是要出大事的。当然,统计数字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准确,但是要尽量准确。在他看来,统计数字就像真理,认识只能逐渐逼近真理而不能穷尽真理。
当问及开写“代表博客”几年来有什么感受时,叶青表示压力很大,公开的议案或建议要经得起网友的检验,这也进一步促使自己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多留心,要了解哪些是群众关心的焦点、哪些问题是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这样,自己的议案或建议才会有深度和高度,能引起群众的共鸣,也能切实地解决问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66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8.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