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追逐高盛:华尔街的操作术 [平装]
追逐高盛:华尔街的操作术 [平装]


追逐高盛:华尔街的操作术 [平装]

作  者:苏珊·麦吉 著

出 版 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508631646

所属分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华尔街到底怎么了?它离崩溃还有多远?
  华尔街从一个以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金融市场中间人变成了一个以经营自己短期利益为唯一目的,甚至不惜牺牲整个金融体系利益的机构。谁是罪魁祸首?华尔街勉强幸存下来,可是被期待已久的华尔街改革却一直没能实施。这到底是为什么?
  作者指出,华尔街的本质其实就是和电网很相似的金钱网络,只是在这张网上传递的不是电力而是资本。当金钱网上的金融机构一齐以自身短期利益为唯一目标来运营时,金钱网也会随即崩溃。
  苏珊•麦吉认为,虽然国家金融系统在悬崖边缘被挽救回来了,但是只要这种“追逐高盛”的思维定式没有改变,华尔街就不可能朝着正确的方向改革。
  为什么它们都在追逐高盛?高盛的魔法到底在哪里?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高盛情结”是促使华尔街上各大投行集体向投机转变的一个诱因。美林公司的斯坦利•奥尼尔、雷曼兄弟的理查德•福尔德,以及其他投行的首席执行官们,他们自欺欺人地怂恿他们的股东,通过不断提高风险的方式来赚到甚至比高盛公司更多的回报。
  但为何他们最终的损失却如此惨痛?

TOP作者简介

  苏珊•麦吉
  美国著名财经杂志《巴伦周刊》特约编辑,同时也为《华尔街日报》、《纽约邮报》,《机构投资者》等多家媒体和网站撰写关于金融问题的特稿。麦吉曾经以一篇关于中国消费文化的报道获得商业、新闻写作大奖——杰拉尔德•勒伯奖(Gerald Loeb Award)。

TOP目录

目录
序 / IX
人物详表 / XIII
引言 / XXI
第一部分 随音乐起舞:为了利润,什么都可以做
第一章 从金融公共事业,变成了大赌场:华尔街变形记 / 5
华尔街到底是干什么的?它为什么而存在? / 8
金钱网络的本质:供求双方的中间人 / 12
融资上市的内幕操作 / 18
华尔街的苦恼 / 24
从守门员变成赌场庄家 / 26
当核心功能变成了穿插表演 / 30
第二章 不创新就是等死:华尔街的金融产品是如何搞出来的 / 35
五月天,五月天,五月天! / 40
往日的华尔街开始消亡 / 43
从玉米片到葡萄干麦片 / 48
不创新就等于死亡 / 53
追逐高盛:高盛到底有多牛 / 59
第三章 到华尔街分蛋糕去! / 67
华尔街成了它自己最大的客户 / 68
华尔街的转变是从“头”开始的 / 72
他为什么要离开高盛? / 78
追逐阿尔法 / 81
华尔街的“救世主” / 87
交易量!交易量!交易量! / 90
鏖战华尔街 / 92
第四章 华尔街走向深渊,至死方休 / 99
雷曼是这样破产的 / 100
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 103
黑石集团上市套现 / 106
比较分析 / 108
华尔街不信邪! / 110
疯狂追逐净资产收益率 / 112
争抢市场份额 / 115
疯狂行动 / 116
房贷机器 / 120
自食其果 / 123
第二部分 恶果是如何酿成的?贪婪、鲁莽和疏忽
第五章?贪婪是人的天性 / 131
赚得盆满钵溢 / 133
奖金多少,损失就多少 / 134
该死的薪酬制度 / 138
拿奖金上瘾 / 141
改变薪酬体系 / 148
要找到问题根源,而不是纠结表象 / 150
价值观的问题 / 155
第六章 一切都是未知的:像黑天鹅一样 / 157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和系统性风险 / 160
没家长管的孩子 / 161
理解和误解的风险 / 165
华尔街上最不受欢迎的人 / 168
冒险是被逼的? / 171
华尔街的神奇迷思 / 175
风险估值是难题 / 177
旅鼠、悬崖和物理定律 / 181
第七章 华盛顿与华尔街之间的角力 / 187
互相推卸责任 / 192
减轻金融监管的狂潮和意想不到的后果 / 197
意料之外的后果 / 201
倒行逆施的监管机制 / 204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 216
第三部分 华尔街的未来:它还会旧病复发吗?
第八章 华尔街还在我行我素? / 227
大而不能倒? / 233
华尔街的哑铃 / 235
在新机遇下打造新天地 / 238
巨头们的复兴? / 242
持久战 / 248
第九章 追逐高盛? / 253
公共性质和信托责任 / 257
体系整顿 / 262
追逐高盛? / 267

致谢 / 273

TOP书摘

引言

“华尔街是不是欠美国人民一个道歉?”
透过办公室的落地窗,汤姆•卡森出神地看着交易大厅里的电视。电视里正在直播参议院听证会,群情激愤的参议员们正在就金额高达7 000亿美元的华尔街救助计划草案进行辩论。一个愤怒的参议员叫嚷着:“华尔街是不是欠美国人民一个道歉?这可是每个纳税人的血汗钱!”这个突如其来的尖锐问题让卡森恍了恍神,眼光向下移到了在这惨淡光景下却繁忙依旧的交易大厅。卡森想到自己整个职业生涯都是在这个叫做华尔街的地方度过的,自己应该多少算是这里的一分子吧,这个针对华尔街的尖锐问题一下子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
“凭什么要我们道歉呢?”他心里默默地念叨着。不过,听听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和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艰难地应答参议院银行委员会委员们的各种尖锐问题,要比看彭博显示器上不断下挫的股票和债券指数有意思得多。正想要分下心,卡森干脆从座位上站起来,往办公桌后面缓缓地走去,斜靠在那扇将他和喧嚣的交易大厅隔开的硕大的玻璃墙上,等待着看这个国家金融系统的首脑们如何就这个问题作答。
卡森没有得到他所期望的答案。经过一番异常激烈的辩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终于向美国大众总结道:“其实华尔街本身只是一个……是一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卡森有种一不小心把手指伸到电源插座里被电击了的感觉,他身体一下子挺得笔直,一脸诧异地盯着电视机。伯南克刚刚到底在说什么呢?他怎么能说华尔街是个抽象的概念呢?在卡森眼里,华尔街再具体不过了——在这里企业找到资本,投资者找到优秀的商业机会,从而获得回报。在过去的10年中,卡森在华尔街辛勤地工作,他曾经协助众多企业融资,也参与了大量的兼并谈判,都是动辄数十亿美元的大项目。而现在,这些政客们竟然要求他和他的同事们为他们的工作道歉?!更糟的是,作为美联储的领导者,也就是代表整个国家银行系统以及货币政策决策层的公众形象,伯南克居然找不到一个比“抽象”更好的词来形容华尔街。卡森十分困惑。“怎么会有人说华尔街是个抽象的概念呢?”他大声地抱怨着。到底是什么使得美联储主席居然看不到华尔街的真正价值呢?
在9月份那个周末,参议院听证会之前,在美联储坚如堡垒的纽约总部,几乎所有华尔街的大腕都聚到一起,无休止的会议,无止境的谈判,作出了无数的“疯狂”决策。到了今天,关于这个周末的各种细枝末节都被一而再再而三地转述过。现在我们知道,美林证券获准出售给美国银行的董事会是在曼哈顿瑞吉酒店里举行的,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私下指责他的英国同行“极其消极地”应对危机,汉克•保尔森以他位于曼哈顿中城华尔道夫酒店的豪华套间为基地每天来回奔波于曼哈顿城中各个谈判地点之间。我们甚至知道了盖特纳(当时的纽约联邦储备银行总裁,后来在2009年接替汉克•保尔森成为美国财政部长)最喜欢绕着曼哈顿城南晨跑。大家都知道在那几天发生了什么事,知道有哪些大公司在一夜之间破产了,也知道了那些能够利用现金优势在危机期间大量获利的公司的名字,虽然我们仍不知道哪些公司是在最后关头由财政部注资才涉险过关,但是如果各大媒体当真以信息自由为由向法院提出请求,这些信息也是能大白于天下的。到了现在,任何人都知道引发这场金融风暴的直接原因,那就是太多的杠杆,太多的风险,太多的次贷。
本书并不是要再一次换汤不换药地叙述当时在华尔街发生的种种细节,而是要以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揭秘华尔街,要为读者揭示为什么我们的金融体系会发展到现在这种陷入深渊的地步;华尔街怎么会变成现在这种危机四伏的状况;而一向沉着稳重而且自视甚高的保尔森怎么会在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最不被投资银行业者信任,在金融业内几乎人见人厌的一个民主党政客)面前单膝跪地,乞求她支持对那些在风暴中侥幸存活却仍然岌岌可危的机构实施金融救助计划(其中也包括保尔森自己曾经任职过的机构)。
具体来说,在华尔街到底发生了什么?伯南克将其概括为一个“抽象概念”,而他的听众并不买账,没有人对他的总结表示认可,有的只是更大声地表达不满和困惑。
事实上,华尔街并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华尔街更应该被理解成一种特殊的公共事业。这样的简单概括可能会让在华尔街工作的精英们感觉愤愤不平,但是在许多方面,金融系统(华尔街则是这个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却同任何一个电力公司或自来水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当你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指望着只要轻按开关就能看见灯光亮起来;每天清晨,你指望着只要轻旋水龙头,净水就滚滚而来。几乎是完全一样的,你也在无意识地指望着华尔街。华尔街给我们提供一系列的退休金投资方案,华尔街的金融机构为我们的创业梦想提供融资服务,金融机构给我们提供贷款去买房买车,哪怕只是送人的小小礼物或是添置家电都可以分期付款(当然,它们这样做是赚钱的,可是电力公司和自来水公司也一样是赚钱的)。
自从华尔街开始成型到现在,一直以来,华尔街都是为了服务自己而存在的,华尔街上的金融机构及金融家们也一直严格地按这个准则在工作。“一切都是有价值的。不论你是像摩根士丹利一样以服务企业客户为主要业务,还是像美林一样以债券销售为主要业务,只有公司自身足够优秀,才能在华尔街有一席之地。”哈佛商学院的名誉教授塞缪尔•海斯如是说。问题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浮现的,华尔街在承担其所谓的“金融公共事业”功能,为“金钱网络”两端——有剩余资本的投资人及有资本需求的公司——行使中介功能的时候,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地赚大钱。
本书就是要从这一点出发,来解释华尔街如何远离其核心的中介功能,在华尔街领导者以及投资人的压力下,渐渐从一个以公共事业为主要功能的实用金融工具演变成了一个大赌场。大型机构的领导者和金融机构的投资人都不再把华尔街金融工具传统功能放在他们工作的首位,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变成了寻找利润率最高的产品和商业模式,而这样的产品及商业模式大多数都是极具杀伤力的毒药,最近的例子就是次贷业务及结构化金融衍生品。
对于华尔街内部的人们来说,他们对于任何商业模式或任何公司的兴趣只是在于能从中赚得多少利润。如果只是从事前文所述的简单的金融工具或中介服务,利润率自然要低许多,华尔街越来越多采取富有“创意”的结构性金融产品,只是为了弥补传统金融工具或中介服务不断下跌的利润率。许多金融机构在不断降低对传统业务的重视程度,同时千方百计地迎合新客户: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或者是机构内部投资部门或自营交易部门。在整个华尔街的世界里,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在不约而同地做着从简单金融工具向高风险高赢利的金融庞然大物的转型,这种转变当然完全是以华尔街自身利益为主导的,华尔街上的金融机构也就自然不会主动地去审视这种转变是否正确。而巨额奖金激励政策使得在华尔街工作的银行家和交易员们也都蒙蔽了眼睛,对于华尔街真正的金融需要视而不见;国家的监管机构本来对华尔街金融公用事业的性质有强制要求,对于华尔街的公众义务有明文规定,然而事实上,它们最终也选择迎合华尔街,而不是试图遏制华尔街极其不负责任的过激做法。
当普通的公用事业网络承受太大系统压力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以电力系统为例,假设电力公司的管理人员没有预见到夏天最热的那几天,所有人一齐把空调打开调到最大挡,每个人对电力的需求都到了高峰而电网却不堪重负,那是多么可怕的景象。和其他在美国东北部生活的数百万人一样,我有一次亲身体验,在2003年8月一个闷热的下午,不论是穿梭在曼哈顿高楼大厦里的电梯,还是繁忙街道上闪烁的路灯,在那一刻,一切因停电戛然而止,一向纷繁的曼哈顿就这样停滞了整整24个小时。突然之间,人们意识到电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成千上万的人在黑暗的纽约街头走路回家,我也是其中之一,闷热潮湿的空气让人感觉要窒息。就这么走了好几个小时,走了大约有8英里,终于回到家里,而家里却也是什么都没有,因为停电造成了水压下降,自来水也停了,厨房完全失灵,没有食物可吃,冰箱也不冰了,连喝口冰水恢复一下精神都成了奢望。
幸运的是,造成那次停电事故的原因相对简单。由于天气炎热,当电力需求飙升时,高压电线的压力也相应地飙升。电力公司对于这些情况都很了解,所以它们通常都非常注重高压线周围树枝的日常修剪,以防高压线下垂而产生事故。然而有一家电力公司忽视了这项工作,那些疯长的树枝挑到了高压线上,就这样引发了整个地区电网的瘫痪。
2003年的大停电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但是试想一下,各大电力公司为了在将来的几年防范大停电,储备了各式各样的高级管理人才,这些人都是超级聪明而且自视极高的高级商学院毕业的工商管理硕士。再试想一下,这些聪明而又有创造力的新型管理层,正因为他们的聪明才智而被公司的股东们赋予了不同的任务,可是大停电毕竟不是经常发生的事故(2003年之前最近的一次大停电是在1965年),如果只是为了应对难得一次的大停电而消耗了太多的资本或是限制了太多的利润获取,看上去自然不是那么合理。我们还可以试想一下,那些聪明的工程师和管理层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决定利用他们所有的剩余资本,不是将其投资在备份容量上,而是去投资建立一个赌场,或者投入其他短期内能产生高额投资回报的业务。最后再试想一下,那些监管机构也识相地睡着了,由这些“创意”管理层任意而为。大量获益的股东们自然会非常快乐,他们也会非常慷慨地发放丰厚奖金,回报这些工程师和管理层,鼓励他们的优异工作表现。直到最后一刻,下一次大停电来临之时,这次大停电可能要比2003年那次更具灾难性而且更持久,我们大家都要在黑暗里挣扎更长的时间。而这些电厂的大股东以及这些聪明的工程师和管理层早已经赚够了钱,而且在他们的豪宅里自然是装有备用独立发电机,可以在任何时候都持续供电的。
简而言之,这就是在华尔街上真实发生的事情,因为华尔街从一个金融中介演变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以制造高风险而产生高额利润的赚钱机器。形势好的时候,几乎没有人停下来质疑这个转变是否合适,即使是今天对华尔街最严厉的批评者们,曾经也都是三缄其口的。到了今天我们已经经历了金融体系的超级大停电,而批评的手只是指向那几个人,比如雷曼兄弟的理查德•富尔德,或者当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主席克里斯托弗•考克斯,因为他默许了伯尼•麦道夫掌舵的庞氏计划,并任由在他监管之下的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堕落到了摇摇欲坠的灾难边缘。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制定明智的政策,确保华尔街和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未来,我们必须痛定思痛,认真地研究这个金融系统崩溃的根本原因,比如说次级抵押贷款,或是当初吉米•凯恩在贝尔斯登公司一边抽着烟斗一边玩着桥牌时作出的那些冒险决策。我们需要了解这个金钱网络如何才能正常运行。也许仅仅作为一个金融中介机构产生的利润已经不足以维持这个金融系统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运作公共事业的人们有权利肆意开创投机业务,为了高收益而制造巨大风险。
银行家们正在尽力收拾他们自己搞出来的烂摊子,与此同时华盛顿的金融监管机构和政策制定者们正在一遍又一遍地讨论,试图分析出到底是哪里出了差错,并且在努力设想一个新的规则,以预防金融体系再次滑落到崩溃的边缘。但是所有这些超乎寻常的聪明人们都没有承认至关重要的根本问题,也就自然没有针对这个问题做出相应的举措。这个根本问题是——事实上,华尔街的功能及其对于整个经济乃至整个社会是如同任何其他公共事业一样重要的,可是华尔街并没有像其他公共事业一样在运作。让我们作个大胆的假设,由于过去这两三年危机的影响,摩根士丹利决定减少公司的冒险行为,所以关闭了其自营交易部门,表示将不再像过去那样既作为本金所有者又同时与其贷款客户投资相同的项目,同时也限制公司直接参与信用违约互换之类高风险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摩根士丹利甚至决定要拒绝承销那些已经被其银行家认定为可能导致系统风险增高的股票或债券。相反摩根士丹利开始专注于财富管理,着重发展一批商业银行业务,甚至做一些市场促进工作,从而改善股票或债券交易的双向流通。看上去一切都十分美好,但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好吧,实事求是地说,这些都不是高增长业务,这样的决策会导致摩根士丹利全年赢利大幅缩水。不用很久,这个决策的影响将清清楚楚地显示在银行的季度报表上。在接下来的每个财政季度里,摩根士丹利与其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将日益扩大,不仅仅是在绝对赢利水平方面,差距也将体现在利润增长速度方面。能用于发放奖金的资金越来越少,而且如果这种提高风险意识的举措只是摩根士丹利一家银行的自发行为(不是一个由政府主导以影响整个行业作出变化的话),该银行最有才华的员工们一定会被挖走,到其竞争对手那里工作。最终那些购买摩根士丹利股票而且期盼其股票升值的投资者也会一齐倒戈,叛离摩根士丹利。不需要很长时间,他们就会开始向银行管理团队提出抗议,并要求银行管理人员尽一切可能保持与其竞争对手相一致的赢利水平。如果这些经理人坚持这项提高风险意识的公司决策,投资者接下来就会向该公司的董事会抱怨。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是每个人都能轻易想明白的,虽说要尽量规避高风险,但赚钱的生意才是真正的好生意。“给我们找一个有点骨气的新管理团队!!他们要敢于走出去,才能捕捉到必需的利润!”公司股东有可能这样要挟董事会。而由于董事会的绝对责任就是要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不需要多久整个公司的管理层就会全线投降。
你认为这只是个大胆的假设,并不是真正可能会发生的事。那么,让我来告诉你,在过去20年中,这样的事是一直在发生的。在那段时间里,高盛慢慢地成为大家共同追逐的目标,成为各个金融机构共同的最强敌手。所有其他金融机构都有着同样的目标,如果不能击败高盛,那么至少也要尝试着模仿其运作从而缩小差距。这个叫做高盛的公司似乎有着点石成金的本事:在危机前10年间,也就是直接导致爆发金融危机的那10年,高盛为其股东赚得了25.4%的年平均净资产回报率,而其他四大投资银行,在同期却只能达到平均15%的成绩。难怪高盛是让其对手愤恨的“全民公敌”,因为其他投资银行的股东们都知道高盛的利润率,自然会对自己所投资的这些银行无法缩小差距而颇有微词。很明显,华尔街上每一个首席执行官都是以追逐高盛作为唯一的方法,来提高其个人财富同时也平息投资人的怨气。
然而高盛的做法与华尔街的传统业务却是非常不同的。在2007年,该公司公布了高达116亿美元创纪录的赢利,而高盛用来发放给员工的资金数字则更为庞大,高达121亿美元。高盛只有大约1/3的收入是来自服务其华尔街的主要客户,其余绝大部分的获利是来自高盛公司自有资本所进行的投资或者交易。因为这种业务模式,高盛公司的对手们常常轻蔑地形容高盛是一个伪装成投资银行的对冲基金。尽管如此,华尔街上高盛的竞争对手们却争相模仿高盛模式。问题是这些模仿都是极其片面的,这些公司并没有计划把公司转变成为一模一样的高盛模式,它们认为自己已经拥有了相应的竞争优势和最具才华的银行家和交易员,他们只需要学习一部分高盛的成功商业模式,就能跟上市场领先者的脚步了。正如我们现在清楚看到的,高盛能够成功地避免次贷产品带来的混乱,其追随者们却不能正确地管理这些新业务带来的风险。
在那些年里,大家都在追赶高盛,大家都觉得这么做是理由充分的,没有人提出要重新思考这一战略。瑞银集团投资银行部门前负责人约翰•科斯塔斯曾经是这个瑞士银行里最强大的交易员,他回忆说整个金融系统的工作方式使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或额外一个百分点的收益,大家都可以千军万马地冲过去。“差不多有10年的时间,从1999年开始直到2007年中期的任何一秒,如果你没有加入这个阵营,那你就错了。而这个阵营,就是指不断增加风险,不断激进地主导自营交易。”换句话说,这就是对高盛的追逐战,也为追逐者们在很长时间里带来了巨额利润,以至于他们无法看清,这并不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战略。总有一天,他们会干不下去,但是华尔街的领导人们对此却毫无准备。
就像不能坐着舞蹈一样,并不是所有投行都能仿效高盛的点石成金术。如果大家都能预见2020年,可能就不会在2003年或2004年时,争先恐后地进入次级房贷重新打包变成担保债务凭证业务的市场。一位资深银行家评论说:“其实就是在当时,这样的业务也是根本站不住脚的。那么在(我所工作的)银行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因而选择铤而走险呢?业界的分析师要把银行降级,银行的股东们强烈不满,员工们非常沮丧,因为他们根本赚不到在其他银行工作的朋友们那么多的奖金。银行内部各处都充满压力,到处都是抱怨。”他认为正是这种思维把银行拖入一场更大的厄运。
这种想法在今天的华尔街仍然大行其道,即使是在危机之后。对于“新新事物”的探索和追求已经开始,这些被称为“新新事物”的未来产品,能使华尔街金融机构在短期内赚取大量利润,同时也会给这个金融体系带来新的风险。这可能是高盛公司尝试的新业务,或是某个小型专业投行推出的一个新产品。唯一能确定的是,华尔街的思维定式一直没有变。如果任其发展,每个公司都将再次忽视风险。虽说现在看来,整个金融体系已经从全盘崩溃的边缘被挽救回来,但只要这种“追逐高盛”的心态还在华尔街徘徊,就说明金融体系的改革并不成功。
当危机最严重的时刻渐渐远去,而华尔街又慢慢地恢复其正常业务,高盛公司再一次成为所有竞争对手模仿赶超的对象,至少在财务业绩上,高盛又一次成为其他公司的目标。正如高盛公司首席财务官戴维•温尼亚尔在2009年告诉记者的:“我们的模式从来没有真正改变过。”在2009年年底,高盛一如既往地发给员工历史上最高的奖金总额,很快又宣布了其天文数字的年收益。和以前不尽相同的是,在公司的整体利润里,只有相对较小比例的收益是来自对银行客户的服务。华尔街仍在为自己服务,为它的股东和员工服务,如果华尔街仍然集体抱着这样的心态继续往前走,这个金融系统就是在向下一个危机挺进。
坐等华尔街向我们道歉毫无意义,无论这个道歉是来自某个个人还是某个机构。我们也不能满足于仅仅去想象21世纪的银行家们会像卡通片里的坏人,总有一天会得到报应。如果我们只是沉浸在对传统银行体系的缅怀之情里,也是不合理的。诚然,在事后看来,20世纪60年代像是一个黄金时代,我们不能抹去那些非常有意义的创新,例如基于电脑算法的电子高速交易平台在60年代根本不存在。我们也不能强迫投资银行回到没有大量自营交易的过去,在那个时代投行更加重视其合作伙伴,比起短期的季度利润,它们那时更重视长期合作关系。我们不能让时光倒流到那个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只是华尔街小插曲的年代。我们能做的而且必须做的是去理解华尔街如何运作,并且尽量把华尔街在国家经济及社会中所有的特殊作用紧紧地结合起来。
这本书并不是再一次用讲故事的方法把2007~2008年的次贷危机转述一遍。相反,它讲述了华尔街如何从一个以服务为主的金融工具转变成了一个以冒险为赢利手段的大赌场。这样的分析在今天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深刻理解这个问题,才能指导我们在未来不要盲目地去追赶高盛、去复制高盛的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身的竞争优势来制定正确的战略,而且战略不能危及华尔街的核心功能。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63.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