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毛泽东人生纪实(精装)
毛泽东人生纪实(精装)


毛泽东人生纪实(精装)

作  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著

出 版 社:凤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8月

定  价:198.00

I S B N :9787550605503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政治与军事  >  政治人物    

标  签:领袖首脑  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毛泽东同志在艰苦漫长的革命岁月中,表现出一个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得心应手的斗争艺术和驾驭全局的领导才能。他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伟大领袖,永远属于人民。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品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他和他的战友们所创造的彪炳史册的丰功伟业,为世界一切正直的人们所尊重。他的革命实践和光辉业绩己经载入史册。他的名字、他的思想和精神永远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人民,继续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本书所述就是毛泽东从出生到学习、交往,到参加革命,领导革命和领导国家假设知道辞世伟大光辉的一生。多侧面、多层次、立体化地再现了毛泽东不平凡的一生,也展示了我们近代从革命和解放到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的大事件始末。

TOP作者简介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是党中央直属事业单位,是编辑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研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思想和生平的部门。1980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改名而成。主要职能是:编辑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及现任中央主要领导人的著作,编辑党和国家及军队重要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撰写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其他中央主要领导人的年谱、传记及传记性作品,研究他们的著作、生平和思想;研究和宣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收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动态,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必要的交流;审核或协助审核、审查准备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和现任中央常委未发表过的历史文稿、有关音像制品,有关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工作和生活情况的重要图书、文章及音像制品等,以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和电视作品;负责联系中央指定由中央文献研究室联系的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和历任中央主要领导人著作的编辑和年谱、传记的撰写工作;承担党中央交办的其他任务和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具体事务。

TOP目录

第一编 立志救国救民(1893—1920)

历程
早年岁月

交往
“过激派”老师——与李漱清
“没有他,我只怕进不了洋学堂”——与李元甫
同窗好友,情深义重——与周世钊
一代师表启后昆——与徐特立
师友之交——与黎锦熙

珍闻
农民的儿子
家有“两党”
读经书和闲书
“学不成名誓不还”
投笔从戎
“时事通”
“游学”——读无字之书
“二十八画生”征友
智退北洋兵
深情杨开慧
勇斗“张毒”
主编 《湘江评论》
受陈独秀的影响
 
第二编 坚信马列投身革命(1920—1927)
 

历程
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共产党的创始人
领导湘区工人运动
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
领导农民运动

交往
真挚的友谊——与蔡和森
忘年密友——与何叔衡
存异求同赤诚相待——与李立三
瑞金告别竟成永诀——与瞿秋白
“你去当这面旗帜吧”——与茅盾
 
珍闻
辗转数地的中共一大
六到安源
智斗赵恒惕
领导平粜斗争
“农运王”
当了十日省委书记
第三编 独立自主开辟革命道路(1927—1937)
 
 
历程
领导秋收起义
落脚井冈山
星火燎原
分田分地真忙
打破敌军三次“围剿”
身处逆境
长征
奠基西北

交往
“也许真理在你那边”——与彭德怀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与陈毅
“洛甫这个人是不争权的”——与张闻天
“他是有大功的人”——与王稼祥
“国有疑难可问谁”——与罗荣桓
战友贵相知——与叶剑英
“红军的领袖,群众的领袖”——与徐海东
从井冈山一起走进新中国——与谭震林

珍闻
首举红旗起义
死里逃生
结交绿林
下山领回革命军
高唱《国际歌》
“毛司令”
对!要党章不要家法
被“开除”党籍
挽救“八月失败”危局
毛泽东“讨饭”吃
大年初一“割尾巴”
取信于民
屈受“严重警告”
又受“警告”
朱毛不能分
被误发讣告
保住萧劲光的命
逆境中仍为党分忧
“得意之笔”
救了贺子珍的命
林彪“你懂得什么?!”
与战士同甘苦
“刀下留人!”
批洋顾问的“战略”
“靠总结经验吃饭”
“以发展求巩固”
见第一位美国记者
赶毛驴上山

第四编 发动全民族抗战(1937—1945)
 
历程
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
坚持持久抗战
“六中全会决定中国之命运”
打退反共高潮
延安整风运动
大生产运动和组织起来
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
赫尔利的谈判与图谋
主持召开中共七大
指挥对日寇最后一战

交往
永恒的情谊——与贺龙
“我在延安,就是靠萧劲光吃饭”——与萧劲光
“创造的模范”——与王震
“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与丁玲
难得是诤友——与李鼎铭
同坐在一条木板上——与陈嘉庚
爱国情真借图良晤——与卫立煌

TOP书摘

  “时事通”
  如果我们把毛泽东在一师的一天的生活列出一个时刻表,就会惊奇地发现,毛泽东一天的生活是如此的“单调”又是如此的“丰富”
  我们先来看看他一天的安排:当天上还是繁星点点的时候,毛泽东已起床做他每天必修的一门“功课”——冷水浴。这是毛泽东一天紧张生活的晨练,也是他的老师杨昌济所一贯提倡的健身之道。东方渐渐露出了晨曦,在同学们睡得最香最沉的时候,借着窗前的一抹亮光,毛泽东端坐桌前开始自习。自习对毛泽东来说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情,也是最能使他的思想无拘无束激扬飞越的时候,也正因为如此,自学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其后是一天的课程,虽然毛泽东求知欲极强,但他仍然是有选择地听一些课。他不大喜欢自然科学的课,也不怎么钻研,尤其不爱上图画课。他真正感兴趣的是社会科学,喜欢的是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并且废寝忘食地研读它们。中午,大家午休的时候,毛泽东则来到学校的阅览室,翻开当天的各种报刊,了解社会的动向,分析政治形势,而杨昌济向他推荐的《新青年》他是每期必读的。一天的课上完后,毛泽东就草草地吃完晚饭,一头钻进他喜爱的书中寻觅他想要的知识,感受书籍带给他的启迪。这样的苦读一直要到深夜。
  我们说他的生活“单调”,是因为他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桌前苦读,没有其他的闲暇时间去赏花听戏;说他“丰富”,是因为他接触的是一个如此多彩的世界,使他沉醉于其乐无穷之中,他的思想由此获得了升华和提高。
  毛泽东知道,读书不是华而不实的空中楼阁,不管是人生观、道德观、科学观、政治观都是为了应用,在实践中检验其正确与否,并指导我们的行动。所以,他特别注重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时政,而了解时政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报纸,所以报纸在毛泽东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一个难以估量的作用。
  从17岁走出闭塞的乡村来到长沙,毛泽东才有机会第一次看到报纸。当时他读的第一份报纸叫《民立报》,是由同盟会会员于右任主办的。它主要是宣传新思潮、新观念,鼓吹推翻腐败的清王朝,进行民主革命,是当时最为著名的进步报纸之一。
  也就是在这份报纸上,毛泽东首次看到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的报道,知道了起义的领导人叫黄兴,起义最终失败,有七十二位烈士殉难。不过,这篇报道最让毛泽东激动的还是起义者的英雄气概和他们所为之捐躯的事业,这启发了他对整个中国的现状和挽救中国道路的关注。此后不久,辛亥革命爆发,毛泽东踊跃参加新军,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他把参加新军得到的第一笔饷银大部分都订阅了报纸,读报也同读书一样成为他的一大嗜好。也就在这时,他从一份《湘江日报》中第一次读到了“社会主义”这个名词。“社会主义”也就成为他经常思索和议论的问题。
  他广读各种报纸,对各种报纸的特点和风格也渐渐有了一些了解和评价。我们今天依然能从他在1916年7月25日致萧子升的信中发现他当时对长沙出版的几种重要报纸的评述,由此可见毛泽东对报纸的研读程度。毛泽东说:“湘城报纸近无虑七八家。《大公报》殊有精神,以仄于篇幅,不能多载新闻。《湖南公报》纯系抄录,然新闻为多。近日海上诸名流演说,如孙中山之地方自治等,长哉万言,殊可益智。《湖南公报》载之,而《大公报》不见。又如《时报》著名访员之通函,该报亦向不录,为可惜也。此数日载有天坛宪法草案原稿,此可摘下,而议会之议事录,亦可注意焉。”
  毛泽东读报有两大特点:一是独立缜密的思索。他对报纸报道的内容首先以学习和了解的态度去吸收新的观念和思想,但他又不盲从,而是用冷静的分析去得出属于自己的判断。其次是认真细致的态度。凡是读到重要的材料,不论篇幅多长,他都认真阅读摘录,并写下当时的感想。他读报脑勤、眼勤、手勤,从而在知识的积累和研究上进步很大。
  毛泽东在一师的同学周世钊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说:“第一师范学校的学生自习室的西头有一间可以容纳几十个人同时看报的阅报室。湖南、上海、北京等地的几种重要报纸,每天都被安置在报架上面。来这里看报的学生很多,而毛泽东每天必到,一看就是一两个钟头,并注意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他常用饭后、课余和空堂时间去看报。看得特别认真、仔细;有时一张报纸可以看上一点多钟;有时把地图带到阅报室,看看报纸,又看看地图;有时把报纸上面所载各城市、港口、山岳、江河的中文名称,译成英文。他对同学说,这是一举三得的事,就是明了时事,熟悉地理,学习英文。第一师范的同学都称他是‘时事通’。如果有不明了的时事问题,找他一谈就解决了;如果在自习室、运动场找不见他,常常在阅报室可以找到他。晚饭后、星期天,他喜欢和同学们谈时事,他分析世界的政治、军事形势,是那么详尽,那么明晰,是那么有根有据!特别是谈到列强如何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而不能抵抗,青年对救国应负的责任时,同学们的情绪,随着他有感情、有鼓动力的谈话,时而兴奋,时而激昂,时而愤怒。”
  由于他熟读报刊,对时政的了解也就相对全面和细致,对时局的发展也就判断得更加准确。
  同在一师学习的同学萧三回忆说:“那是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年代。毛泽东好像是给同学们作每周以来国际国内的军事政治的时事报告:奥国的太子怎样在塞尔维亚被杀死,德国威廉第二怎样出兵,德俄、德法、德英如何宣战,凡尔登如何难攻,英法如何联盟,美国如何‘参战’发财,日本如何趁火打劫,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他对国事的忧患,感染了每一位同学,人们可以在他身上感受到天下兴亡的强烈的责任感。他甚至尖锐地指出:“欲完自身以保子孙,只有磨砺以待日本”,“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
  他通过报纸了解和研究了很多国际国内的局势以及事件的发生和变化,他对复杂时局的剖析以及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思索也就更加深入。
  毛泽东说:“我在长沙师范学校的几年,总共只用了160块钱——里面包括许多次的报名费!在这笔钱里,想必有三分之一花在报纸上,因为订阅费是每月一元。我常常在报摊买书、买杂志。我父亲责骂我浪费。他说这是把钱挥霍在废纸上。可是我养成了读报的习惯,从1911年至1927年我上井冈山为止,我从来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湖南的日报。”
  实际上,毛泽东读报的习惯一直持续了一生,他对报纸的偏爱,可以从他日后为许多报刊的题词中略见一斑。
  不仅如此,毛泽东在实践斗争中发表政见,更多的也是依靠报刊。从他赴北京组织勤工俭学运动起,他就很有兴趣地参加了蔡元培发起的新闻研究会;1919年7月他着手主办《湘江评论》时,他畅论时事的愿望第一次得到了最好的发挥,还不辞辛苦地撰写文章,在仅存的四期《湘江评论》中,他撰写的大小文章就有40余篇,既有《民众的大联合》这样近万言的长篇大论,又有议论时政的短文小品。他的文章时时引起省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湘江评论》也成为五四运动中最具战斗性和最有特色的著名刊物之一。
  毛泽东曾对斯诺说:“我成了一个好读报纸的人。”一直到解放后,毛泽东每每对不注重学习的部属进行批评时,都喜欢用这六个字——“不读书,不看报”。
  “游学”
  ——读无字之书
  所谓“游学”,本是旧社会一些有志于读书的人,用来寻师求学的一种方式。但也有一些落魄文人,利用“游学”给人家写字作对联以此谋生,成为一种变相的行乞。当时,许多人看不起这种行为,认为只有没出息的读书人才做这种事。他们读了几本书,不肯从事正当的劳作,又放不下斯文的架子,只好写几个字,诌几首诗,送给乡村里的土财主,换几个钱糊口,俗话叫这“打抽丰”,或者叫“打秋风”。
  毛泽东则不然,他是借此来进行农村社会考察,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各地的历史变迁、地理概貌、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力求“周知社会”。毛泽东常对同学说,读书,不仅要善于读死的书本,而且还要善于读活的书本;不但要会读有字之书,而且要会读无字之书。这“活”的书本,这“无字之书”,便是群众,是社会实际和社会实践。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期间,就当过好几次“游学先生”。
  有一回,毛泽东从一份旧的《民报》上看到一则报道,说是有两个青年,决心徒步周游全中国,并已到达西藏附近的打箭炉。他看了很羡,也很钦佩,很想效
  仿这种做法,只可惜一没有钱,二没有闲,不能马上去做。后来他想:没钱,可以借“游学”这种旧形式来解决;时间不够,就先在湖南境内游起吧。遗憾的是正赶上学校放假,好朋友们几乎都离开了学校:蔡和森有事到湘乡原籍去了,何叔衡、罗学瓒、张昆弟、陈昌也都回了家,否则,和他们结伴同行就更好了。于是,1917年的7月中旬,毛泽东邀请萧子升等同学进行了一次“游学”。
  他们带着雨伞、换洗衣服、笔记本及笔、墨等简单物品,换上草鞋,从长沙小西门出发,渡过湘江,然后向西过了白箬铺,向宁乡县走去。
  7月的天气,骄阳似火。乡下的山路又很不好走。走着走着,萧子升坐在路边的一棵樟树下叫开了:“哎哟!我走不动了,腿肚子打颤,喉咙里出烟。”毛泽东在他身边坐下问:“是肚子饿了吧?早晨那点点胡椒饼,只怕不起作用了。”萧子升叹道:“是有点饿了。还是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毛泽东也感叹地说:“正是的!现在尝到了一点灾荒的滋味了吧?这真是:不种田,不晓得粮米的艰难,不挨饿,不晓得穷人的苦痛!”
  说着,毛泽东朝前面望去,看见约半里之遥的地方,有一家店铺掩映在几株白杨树下,就回头对萧子升说:“走吧!到那里去送副对子,餐把饭总会搞得到手。”几乎躺倒在地的萧子升懒懒地说:“哎呀!我是一步也走不得了……这样吧,在这里把对子写好,我来写,你去送,搞点吃的来,有了精神,我们再赶路。”毛泽东说:“可以。”
  于是,萧子升大笔一挥,用了一个老套子: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毛泽东笑了笑,捧着对联走了。
  过了一会儿,瞌睡中的萧子升被空着一双手回来的毛泽东推醒,他惊奇地问:“怎么搞的,没有找到施主?”
  原来,这是一家药铺。老板兼管看病,是个郎中。他的招牌叫“益民药铺”,他要济世益民。可送去的对子却是要人家发财致富的。毛泽东和老板谈了几句,没敢送对子,就回来了。
  萧子升乐了,他说:“咳,世界上的事情还真有点复杂咧。好!那就另写一副:‘慈心济世,妙手回春’,怎么样?”毛泽东说:“也还好。我们先到药铺里去吧。那位老板答应请我们吃餐饭呢,走吧!”
  他们来到药铺。老板先让他们写个“益民药铺”的招牌试试,一看,字写得很好,就又搬出了几张虎皮宣纸和花坯纸来,请他们写了几张条幅和对联。写出来一看,老板更高兴了,索性把药房里面的大牌匾,全都重新更换了。足足花了一两个小时,一切都弄妥帖了,才让他们进去吃了几碗冷饭,给了20个铜板。
  来到宁乡县城,他们在同班同学王熙家住了两晚,走访了劝学所,给所长喻士龙送了副对联,又游历了香山寺,到宋家潭找农民宋冬生了解生产和生活情况。他们还写诗送给一位老翰林,得到了40个铜板。他们上回龙山,给白云寺的和尚送了对联,参观了云山书院旧址云山学校,在黄材镇了解了当时农村小市镇的贸易情况,替一些店铺书写了招牌,然后经横山湾抵杓子冲何叔衡家。
  何叔衡家住宁乡县杓子冲。他比毛泽东大17岁,本来已是秀才,37岁时又考入第四师范,后来和毛泽东一起转入第一师范。去年毕业后,也在楚怡小学教书,和萧子升是同事。
  来到杓子冲何家已是半夜了。他们大喊:“何胡子!何胡子!快起来开门,让我们进去!”这一喊,惊动了何叔衡全家。他的父亲、夫人、弟弟、弟媳、侄子,全都起来了。得知毛泽东他们化装成“乞丐”漫游湖南,何叔衡说:“你们真是奇怪的家伙,你们做的事真乃怪哉也!”
  何家是地道的“耕读之家”。他们在何家大开眼界。萧子升后来在《毛泽东和我曾是“乞丐”》这本书里写道:开阔的大菜园长满了蔬菜;园中整齐清洁,一根杂草也没有,这尤其使我们惊叹。当我向何老先生提到这点时,他很是高兴,并用书呆子口吻摇头晃脑地说:“杂草有如人品低劣,心术不正之徒,一定要铲除之,其对秀美之菜蔬之危害也,大矣哉,‘君子乎,圣人乎!’”
  何叔衡向他们介绍了当地农民的疾苦,还告诉毛泽东:“宁乡县的沩山那个地方,有几千人起来造反了,领头的是个石匠,叫张三元。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抗拒官军,杀死豪绅,声势闹得很大哩!”毛泽东一听,立刻激动起来,非要去沩山不可。萧子升喃喃地说:“我们要去洞庭湖呀,到沩山不顺路吧?”毛泽东说:“那没有关系!从沩山再去安化,转益阳,下洞庭,多看一些地方,不是更好吗?”
  这样,他们把原定计划稍微作了变动。离开何家,他们经沙田先到了巷子口,在一个姓王的老头家里交谈了很长时间。老头问:天气这么热,你们出来干什么?毛泽东说:我们都很穷,又想旅行,没有路费,只好“游学”。老头说:“游学”并不坏,“游学”的往往是些正直、老实人,只有那些当官的最不正直。多数为官者都不廉洁。我在衙门里当过门房,亲眼看到,谁想打赢官司,谁就得送钱送礼,谁送得多,谁就可以赢,这就叫做“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一席话,引起了毛泽东的许多感慨和联想,一路上,他和萧子升都在议论着社会上这些不公平的事情。

  行至宁乡沩山密印寺,他们拜访了老方丈,参观了佛殿,翻阅了寺藏的各种佛经和《老子》、《庄子》等书籍,与方丈讨论了佛家的经义和理论。在这一带,详细了解了张三元举起义旗造反的情况。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页  数:2352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104.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