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铁道版2012年新大纲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解(2012年真题)
铁道版2012年新大纲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解(2012年真题)


铁道版2012年新大纲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解(2012年真题)

作  者:公务员录用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编

出 版 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定  价:49.00

I S B N :9787113135683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考试  >  公务员考试    

标  签:其他类职称考试  考试  公务员考试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特点:
1.真题集萃 纵横兼顾。在每册书中都收录了国家及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中最具代表性的真题,纵跨最近三个年度,横跨主要省市,内容翔实,覆盖面广,有助于考准确、科学地把握当前命题规律与趋势,及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应试训练。

2.权威解析深刻有道。由数名资深公务员录用考试专家针对中央及地方最新考试真题,在潜心研究的基础上,详细讲解解题思路,深度点拨答题技巧,参考性强,对于拓展考生解题思路,提高考试能力大有裨益。

3.中央地方兼而有之。在详细分析2011年最新“国考”真题的基础上,还有选择性地精选了地方公务员录用考试真题中的精华,合理兼顾了国家与地方考试的出题重点,全面揭示了国家与地方考试的最新变化,有利于考生了解最新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准确、全面复习的目的。   

4.特别标注一目了然。为了帮助考生抓住考试重点,提高解题能力,在《申论历年真题精解》一书中还特别采用了“波浪线\"标出给定阅读材料中的重点语句,并针对试卷给定材料辅加了“导读批注\",以便更直观地提示考生把握重点内容、快速解题。此外,每套真题后面的“解题点拨\"更是精辟准确,引领考生正确解题。

TOP作者简介


TOP目录

第一篇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深度训练
2011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0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1年上半年多省市公务员录用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0年下半年多省市公务员录用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0年上半年多省市公务员录用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试卷
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甲级试卷
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试卷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

第二篇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深度训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1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0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1年上半年多省市公务员录用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0年下半年多省市公务员录用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0年上半年多省市公务员录用联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1年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类)试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1年吉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甲级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1年北京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1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卷)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1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   
2010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参考答案及解析

TOP书摘

每提起屈原的《涉江》,人们总喜欢把它与《离骚》作比较,有人说它是“一部小型的《离骚》”,有人认为,“《涉江》同《离骚》一样,反映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遭贬后的愤懑与不平。”有些学者把《离骚》和《涉江》都看作是屈原晚年的作品,都写于放逐江南之时,陶今雁在《漫谈屈原的(涉江>》申说:“《涉江》与《离骚》一样,都是诗人对一生生活经历的总结,是他晚年流放于湘沅一带写的。”郭沫若也说过下面的话:“《涉江》之作殆与《离骚》相去不远。屈原在长期窜逐中,南下湘沅流域应不止一次,余昔以《涉江》作于《哀郢》之后,今知其非是。”(《屈原赋今译》)固然《涉江》与《离骚》都像一面闪光的镜子,反映出屈原伟大的人格和坚贞的品质,也像一道深深的辙印,印下了诗人求索中坎坷的历程。但《涉江》与《离骚》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仅就写作时间与地点来说,差别也是巨大的。对于《涉江》的写作时间与地点,我对传统的看法是没有疑义的,但《离骚》却是作于放逐汉北之时,大约是楚怀王三十年(公元前299年)之前不久,当时屈原应为四十四岁左右。

这个问题,还可以从《离骚》本身的内容来看。细析《离骚》诗意,诗中对君王听信谗言、朝废昔替,是有埋怨和责难的,但也有希冀和期待,希望他能改其度,继前王之踵武;同时有对年华易逝的惋惜和懊丧,但也表示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并没有自弃和绝望。有对自己受谗遭贬怀着牢骚和不平,但对未来也还抱有希望企求。这与后期作品那种决绝的调子,凄凉的色彩是有所不同的。在《离骚》申,我们看不到《涉江》申“世溷浊而莫余知兮,余将高驰而不顾”,“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那种对世事极度伤心的态度;我们也听不到像《悲回风》中“吾怨往昔之所冀兮,悼来者之逖逖”,“骤谏君而不听兮,任重石之何益”(“任重石”即抱石投河之意)那种对君王、对前途完全绝望的凄绝的心声.相反,它却有着强烈的牢骚和不平。一个人只有在有希冀、有企求之时,才会有因实现不了这希冀、企求而产生的牢骚和不平。不然,也就如老子所云“无可无不可”了。所以,这牢骚和不平也正是有进取心的产物,如同白居易所云,“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另外,《离骚》中还有强烈的改变现实的自信心,这更是一个对事业和前途并未绝望的人的心理特征了。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开  本:8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64.9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