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朱熹的历史世界(精装)
朱熹的历史世界(精装)


朱熹的历史世界(精装)

作  者:余英时 著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1年07月

定  价:78.00

I S B N :978710803700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与文献整理  >  古籍整理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史学研究与随笔    

标  签:票务  历史研究与评论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是关于宋代文化史与政治史的综合研究,尤其注重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研究的重心而论,文化史在儒学的复兴及其演进,政治史则在改革活动中所显现的权力结构与运作方式。但在实际的历史过程中,这两个系列的发展根本是交织在一起而不可能清楚分开的;二者统摄在士大夫的整体活动之中。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后面的元、明、清。这是宋代在中国史上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过去的史学界对此也已或隐或显地有所察识。

TOP作者简介

余英时,1930年生,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itlgePrizerewardslifetime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TOP目录

自序一
自序二
上篇 通论
绪说
一、“政治文化”释义
二、道学、道统与“政治文化”
三、古文运动、新学与道学的形成
四、道学家“辟佛”与宋代佛教的新动向
五、理学与“政治文化”
第一章 回向“三代”——宋代政治文化的开端
第二章 宋代“士”的政治地位
第三章 “同治天下”——政治主体意识的显现
第四章 君权与相权之间——理想与权力的互动
第五章 “国是”考
上、北宋篇
下、南宋篇

第六章 秩序重建——宋初儒学的特征及其传衍
第七章 党争与士大夫的分化
一、引言
二、“国是”法度化下党争的新形态
三、朱熹时代的党争
四、王淮执政与党争的关系
五、余论

下篇 专论
绪说
第八章 理学家与政治取向
一、“内圣”与“外王”之间的紧张
二、从“内圣”转出“外王”
三、“得君行道”——朱熹与陆九渊
四、“得君行道”——张丰式与吕祖谦
五、余义

第九章 权力世界中的理学家
一、前言
……

TOP书摘

我不过作了进一步的疏证而已。第二,李心传的论断则本于朱熹对“皇极”与官僚政风的双重批评:他基本上认定一般官僚苟且含混、是非不分等等敷衍作风都是从误解《洪范·皇极》章而来,而这一误解已远起于孔安国《传》。朱熹的评论虽大半发表在光宗初年,但这种官僚作风其来有自,而尤以王淮长期执政的影响为最大。光宗一朝是官僚集团大力鼓吹“皇极”之说的时代,朝廷上仍然存在着一个没有王淮的王淮体制。孝宗所部署的少数执政大臣与理学型士大夫在这一体制围困之下,极难有所展布。所以朱熹的发言才集中在这一时期。不但朱熹如此,其他理学家如周南也在同一时期,将官僚体制与“皇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加以批评。这是我的假设的另一根据。朱、周等人的议论稍后将详作检讨,读者寓目下文之后,上述疑问便将大为消减。第三,我的假设是以接受李心传的断语为始点。但我之所以接受此断语而不疑则又因为它与当时士大夫的一般风气若合符节。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精装

加载页面用时:4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