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枪炮轰鸣下的尊严——晚清
枪炮轰鸣下的尊严——晚清


枪炮轰鸣下的尊严——晚清

作  者:李硕 主编

出 版 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0月

定  价:29.80

I S B N :978753873549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世界史    

标  签:中国史  明清史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晚清(枪炮轰鸣下的尊严)》简介: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已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约在6000年前,中原地区就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同时,原始社会的平等体系被打破。据记载,夏朝已经开始君王世袭,周朝建立了完备的封建社会制度,但延续到东周时代便逐渐解体。秦朝统一各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自汉朝起则以文官政治主治国家,直至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同时也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在晚清,统治者轻视科技和闭关锁国,导致中国极大地落后于西方。
    1840年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清廷与侵略者缔结了大量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损害,经过洋务运动与百日维新,中国人终于找到了现代文明的唯一途径,推翻了帝制的中华文明重新绽放光辉。
     《晚清(枪炮轰鸣下的尊严)》由李硕主编。

TOP目录

;\">
历史纵览  禁烟运动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英军强占香港  三元里之战  中英《南京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辛酉政变  太平天国运动  捻军运动  洋务运动  兴办新式军工业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  反割让台湾斗争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百日维新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的签订社会经济  鸦片战争前清朝的  自然经济状况  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洋务运动时期的商办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发展的困难文化科技  小说界革命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画家吴昌硕  幼童出洋留学  《大同书》  诗界革命  甲骨文面世  《新民丛报》  数学家李善兰  化学家徐寿父子  建筑师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魏源与龚自珍/pre>/div>/div>","all
历史纵览  禁烟运动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英军强占香港  三元里之战  中英《南京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辛酉政变  太平天国运动  捻军运动  洋务运动  兴办新式军工业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中日《马关条约》  反割让台湾斗争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百日维新  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的签订社会经济  鸦片战争前清朝的  自然经济状况  洋务派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洋务运动时期的商办企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工业发展的困难文化科技  小说界革命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  画家吴昌硕  幼童出洋留学  《大同书》  诗界革命  甲骨文面世  《新民丛报》  数学家李善兰  化学家徐寿父子  建筑师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魏源与龚自珍/pre>/div>"}, 

TOP书摘

     ·鸦片贸易1757年,也就是清政府下令闭关的同一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占领了鸦片产地孟加拉。工业革命以后,英国对华贸易急剧增长。为了追逐利润,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公开对华进行鸦片贸易。
    鸦片,俗称大烟,是用罂(ying)粟汁液熬制而成的麻醉毒品,原产于南欧、小亚细亚,后传于阿拉伯、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因为它有催眠、镇静、止痛等作用,自明代以来一直作为药材征税进口。17世纪,吸食鸦片烟的恶习,从南洋传人中国。
     输入中国的鸦片,主要有产于印度的孟加拉鸦片、麻洼(wa)鸦片,以及土耳其和波斯鸦片。西方殖民者侵人印度后,葡萄牙人首先从果阿、达曼向中国澳门贩运鸦片,但数量不大,1729年清政府下令禁烟前,每年不超过200箱。1757年英国占领孟加拉后,迅即夺去其他各国商人和印度商人在孟加拉收购鸦片的权利,于1773年从加尔各答向中国试销鸦片成功。从此,英国成为最大的鸦片贩子。
    1773年是英国对华鸦片贸易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华伦·哈斯丁(W.Hastings,1774年第一任印度总督)制定了英属印度政府的鸦片政策,帮助英国东印度公司取得鸦片专卖权。以垄断方式来增加生产,鼓励出口,毒害和掠夺中国人民。哈斯丁在印度总督任内一再强调,“不要干涉鸦片收入”。1797年,东印度公司又取得了制造鸦片的垄断权。
     清政府是三令五申禁止贩运和吸食鸦片的。雍正七年(1729年)颁发第一道禁烟诏令,对兴贩鸦片、私开烟馆者治刑,但对吸食者尚未论罪。自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至道光十九年(1839年)的60年间,清政府上自朝廷,下迄督抚衙门,先后发过45道严禁贩运和吸食鸦片的谕旨、文告。但是,由于外国鸦片贩子走私与行贿并用,清朝整个官僚体制腐败,明发禁令,暗受贿赂,因此不管是道光以前采取的“塞源”(禁止鸦片输入)、“遏流”(查禁内地私销),还是道光时期加上的“正本”(禁止官民吸食),都没有能收到禁烟的预期效果。
     ·烟毒在中国的泛滥从19世纪起,鸦片开始大量流入中国。据不完全统计,19世纪最初的20年中,英国自印度输入中国的鸦片每年平均约为4000余箱(每箱约60公斤)。19世纪30年代以后,鸦片输入量迅速增加,1838—1839年已达到了35500箱。英国资产阶级利用肮脏的鸦片贸易开辟了中国市场,同时也发展了印度市场。英国在印度大量销售棉纺织品及其他工业品以购买鸦片,然后再用这些鸦片运到中国换取它所需要的丝、茶等物。在英——印——中即纺织品——鸦片——丝、茶这个三角贸易关系中,英国资产阶级获取了双重的利益。
    由于鸦片输入额的激增,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中的长期优势,由原来的出超变为人超,贸易逆差的差额越来越大。从19世纪30年代起,英国输入中国货物的总值中,鸦片已占到了50%以上。英国通过鸦片每年从中国掠走的银元达数百万之多。
    同时参与向中国贩卖鸦片的,还有美国和俄国。美国主要是从土耳其贩运鸦片到中国来。为了抗拒中国水师的缉私,美国的鸦片贩子专门制造了一种配有武器装备的“飞剪船”。鸦片战争前,美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总额仅次于英国。从19世纪30年代起,沙皇俄国也从中亚向中国偷运鸦片。
    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无穷祸患。鸦片摧残人的身体健康,损伤人的智力,麻痹(bi)人的意志。在道光时代,鸦片的销售已遍于全国。据估计,中国受鸦片毒害的人数约有200万之众。
     非法的鸦片走私,使中国蒙受到严重的危害。
    首先,鸦片输入的增加,造成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致使清朝的财源日益枯竭(jie)。根据不完全统计,1830年由英商运出的就有670余万元。鸦片战争结束前,一年流出1000多万元。十余年中,流出银子总数达一亿数千万元。
    其次,大量的白银外流导致了银贵钱贱的后果。18世纪末,一两白银折换铜钱1000文左右。到鸦片战争前的1838年,则增加到一千六七百文。农民完粮纳税是以白银计算,过去卖一石谷可纳税银一两,而今差不多要用两石谷。农民的负担因此而加重,生活日益贫困。
    第三,鸦片走私的结果,使清朝的政治更加腐败。鸦片贩子贿买清朝官吏,共享其非法收入。清政府虽多次颁布谕令、文告禁烟,然而鸦片走私却日益猖(chang)獗(jue),这与吏治的腐败紧密相关。
    第四,清军官兵中吸食鸦片者广泛存在,这使清朝的军队更加丧失战斗力。银荒又引起商业的停滞和物价的上涨。烟毒泛滥的影响波及全国各阶层人民。
     P8-10/p>/div>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88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6.8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