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IBM百年评传——大象的华尔兹(IBM独家授权,百年华诞巨献。首次全景式讲述蓝色巨人一个多世纪的传奇。)
IBM百年评传——大象的华尔兹(IBM独家授权,百年华诞巨献。首次全景式讲述蓝色巨人一个多世纪的传奇。)


IBM百年评传——大象的华尔兹(IBM独家授权,百年华诞巨献。首次全景式讲述蓝色巨人一个多世纪的传奇。)

作  者:李连利 著

出 版 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56097173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与企业家    

标  签:管理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成功秘诀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在IBM百年的发展史上,企业可以看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个人则可以从众多IBM企业英雄的身上找到适合自己的榜样。霍尔瑞斯(HermanHollerith)、老沃森(Thomas John Watson)、小沃森(Thomas J. Waston Jr.)、克里(Frank Cary)、郭士纳(Louis V. Gerstner)、彭明盛(SamuelPalmisano,萨缪尔·帕米沙诺,国内新闻界一般称其为彭明盛)等人,他们的特点不一、长短处各有不同。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相应地与他们中的一人或几人对接。只不过,他们的成功原因在于激发出了自己的潜能,而大部分人则是并没有找到激发自己潜能的力量而已,这个力量就是:确定一个适合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基因。
  这本书在回顾IBM百年史的同时,也对中美两国的百年史、中国百年的企业史进行了简单回顾,希求从中找到一些对企业来说应该遵从的原理,甚至在更大范围内,找到例如行业从业者、行业监管者应该遵循的一些原理。

TOP作者简介

  李连利,70末生人,北京郊区农民子弟,自小跟随叔公学习评书技艺,后经不住家人劝导而读书升学,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坚持评书艺术鉴赏和学习,时常流窜于京城各大评书茶馆,后又拜访各路评书大师,受益匪浅。
多年以后,评书艺术衰落,他自以评书第一传承人,以振兴评书技艺为己任。受于生计压迫,接连办杂志、开网站、做出版,小半生希求文化建树。
  因为专业原因,苦心研究IBM公司十年,以十年之心血精心写作而成《IBM百年评传——大象的华尔兹》。该书自写作起,就受到业内精英人士的巨大关注,各IT公司的高层纷纷对该书的初稿推崇至极,表示写出了百年科技企业的发展之道,值得社会各界以及创业者阅读。
  IBM中国宣传媒体总监,前《程序员》杂志主编孟岩,就对该书赞不绝口,并亲自阅读该书,予以批改增进,提出宝贵意见,并提供数量甚多的IBM内部资料和图片。

TOP目录

第一章 前尘光景
 第一节 科学基因:发明家的软肋
  IBM歌曲
  一、IBM之母:时代发展
  二、IBM的企业英雄——霍尔瑞斯
  三、发明家的软肋
  四、IBM的企业英雄——金融家弗林特
 第二节 疯狂岁月
  IBM小故事
  一、反潮流发展  
  二、IBM的企业英雄——老沃森
  三、货郎小哥 
  四、打垮你的下属后再扶起他
  五、打入敌人内部,老沃森的秘密使命
  六、对有用的人绝不吝惜
 第三节 负罪感下的再次起飞
  IBM歌曲
  一、反垄断之剑
  二、一位深刻影响老沃森的非IBM员工
  三、受伤的名誉以及被判一年徒刑
  四、积极利用新闻媒体,扭转不利形势
  五、为了形象,总要找个垫背的
 第四节 老沃森为IBM注入新的基因
  IBM小故事
  一、IBM的企业英雄:伟大的老沃森的伟大作为
  二、团结和激情
  三、科研文化
  四、塑造“尊重文化”
  五、服务机构客户
 第五节 塑造企业文化
  IBM歌曲串烧
  一、感谢时代的眷顾
  二、IBM正式进入沃森时代
  三、复制全美现金出纳机公司文化并发挥其优点
  四、老沃森的惊天豪赌
  五、不断膨胀的自我
  六、老沃森生平最大的污点
  七、小沃森时代即将开始
第二章 疯狂地来 平静地走
 章序沃森家族与IBM
 第一节 富二代的风花雪月少年狂
  IBM小故事
  一、新时代的管理和市场变化
  二、老子英雄儿好汉
  三、IBM的第一夫人
  四、IBM企业英雄:小沃森的幼年形象
  五、富二代的成才之路
  六、啼血的企业英雄——柯克
  七、倡导野雁文化
 ……
第三章 理性企业家时代
第四章 昨日硬件之王  今日软件帝国
附录

TOP书摘

  第一节.科学基因:发明家的软肋
  他们为什么叫我们IBM你是否听过这个故事——为什么叫我们IBM?让我来告诉你,你就会明白这三个字的来源。也会明白我们为什么以这家成功的公司为荣。这就是时间老人讲给我听的故事。来自代顿的塞缪尔?黑斯廷斯有一天带来了计量器。遇到乔治?费尔柴尔德,还有华尔街与百老汇的金融家们。他们拥有霍尔瑞斯制表系统——令人惊奇的生产线和记录考勤的国际化先
  进方法。当然,他们立刻发现蒙尼维特也就意味着“钞票”。如果再加上霍尔瑞斯和邦迪——这个三足巨人就会成功。后来他们找到了一位天才——沃森,人类最伟大的商业领袖,于是这个伟大繁荣的公司就变成了IBM。
  这首歌介绍了IBM的来历。其实,把老沃森称作IBM的创始人未免有些牵强。IBM是在金融家们托拉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梦的带动下,形成的一个企业联合体。在联合体中最核心的,是霍尔瑞斯创办的制表机器公司。霍尔瑞斯是一位发明家,他改进了一种当时急需的穿孔制表机技术。自1911年IBM成型后的四十多年里,穿孔制表机为IBM带来滚滚财源,使其获得美国领导层乃至罗斯福总统的青睐。
  那么,霍尔瑞斯发明的穿孔制表机有什么作用呢?这还要从美国当时的发展形势说起。
  一、IBM之母:时代发展
  与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清政府注定消亡不同,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如旭日般冉冉升起,这预示着它将取代当时世界第一帝国——“日不落”大英帝国。然而,中国和美国一落一升的两个国家,却拥有着一个共同点,就是企业在迅速发展。只是两国在企业发展路径上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因而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果。
  晚清的企业是以官办、官商合体的形式来发展企业经济。在这一过程中,普通民众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好处。晚清统治者认为,经济发展应该由政府说了算,并且以政府为主体。他们的做法,按今天的说法就是“与民争利”。而民间的企业领袖们,或是官员直接经商;或是官商合体,例如盛宣怀;或是投靠官员的红顶商人,例如胡雪岩。因此,中国那时企业的发展和运转,都是由不懂得如何经营企业的官员掌握着。
  美国却走了一条民间经济体自由发展、政府一旁观望的道路,最终实现了民富国强。而清政府治理下的中国却落得险些被列强瓜分的地步。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美国政府采取了“不作为”的姿态,任凭“经济疯长”、托拉斯横行。托拉斯在形成阶段,起到了“灭小、扶大、造强”的作用,从而让美国企业的实力越来越强。在两者共同作用下,美国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大,再加上通过战争手段敛财,美国逐渐在经济上超越了世界头号帝国——英国。
  自南北战争(1861年-1865年)后,美国的铁路事业大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兴盛。战争期间为了筹集战争经费及修建铁路的费用,林肯的智囊蔡斯决定通过出售票据的方式筹集2.4亿美元,并找到一位叫做杰伊?库克的银行家帮助自己。
  无奈战争打得很不顺利,美国政府既面临南方军事挑战,又要提防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英国的突然发难。由于债券无人问津,库克决定利用普通民众的爱国心向全国百姓兜售债券。他雇佣2 500人为代理商,走遍全美国。以此为契机,华尔街开始了债券、股票、黄金、货币等多方面的运作,美国经济在战争中获得了长足发展。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风潮日渐高涨。印第安人被逼迁到不毛之地后,由于欧洲移民不断迁徙等因素,美国人口急速扩张。
  1790年,美国首次人口普查时人口不足400万,到1870年已达4 000余万人。为了更好地解决国防动员、劳动力调配等问题,将人口普查得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显得极为必要。然而,在当时的科技水平下,即使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统计中错误仍然非常多,负责人口普查工作的官员对此极为挠头。在这种情况下,霍尔瑞斯横空出现了。
  二、IBM的企业英雄——霍尔瑞斯
  霍尔瑞斯的功劳极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从产品还是公司架构上,霍尔瑞斯所建立的企业帝国都举足轻重。例如霍尔瑞斯制表机,是IBM自1911年成立之后的40年的主打产品。再从企业架构上说,IBM作为跨国公司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霍尔瑞斯所建立的公司本身就是跨国公司,它的各国分公司成为IBM日后整合各国子公司的基础。
  其实,霍尔瑞斯的制表机并非发明,而是一大改进。1801年,杰卡德(Joseph-Maire Jacuard)便研制出了能用穿孔卡片控制的自动织布机。1820年,法国人Charles Xavier Thomas de Colmar研制出了第一台商业化的可进行四则运算的机器。1834年,英国人查尔斯?巴贝基(Babbage)研制出了一台通用分析机,他能够在只读存储器(穿孔卡片)中存储程序和数据。1840年,他基本实现了控制中心(CPU)和存储程序的设想,而且程序可以根据条件进行跳转,能在几秒内作出一般的加法,几分钟内作出乘除法。  
  而霍尔瑞斯的工作就是对上述发明进行跨跃性的改进。
  霍尔瑞斯(有人译作霍尔曼?霍勒利斯、荷尔曼?豪勒瑞斯、霍尔曼?霍勒瑞斯、赫勒里斯、霍列瑞斯)11月死于心脏疾病。
  1879年,霍尔瑞斯由哥伦比亚矿业学院毕业后,以特别代理人的身份参与了1880年人口普查工作。工作之余,他也为政府其他部门服务,负责搜集和分析钢铁行业所使用的蒸汽和水利信息。
  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霍尔瑞斯获得了总负责人沃克的赏识,并在他的推荐下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一名机械工程师。1882年,年轻的霍尔瑞斯开始研发用于人口普查工作的机械自动化设备。促使他做这件事情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他再也不想重复、机械地去干同一件事情了。
  在那段时间里,霍尔瑞斯每天要和同事们一起走访家庭,收集姓名、性别、年龄等资料,每次都需要重新去写、去填;每天都要对有多少老人、儿童、男人、女人等归类分析。即使是非常勤奋的人,一天也无法完成这么多的工作。这对一位聪明的发明家来说,简直是对自己智商和才能的侮辱。因此,他想进行发明创造,弄出一个可以代替或减轻劳动量的家伙来。
  他首先想到了纺织工程师杰卡德在1801年发明的纺织提花的操控技术方面的产品——穿孔纸带,既然那些用于存储指令的小孔可以存储指令,为什么不
  1923 打卡机科技帮助美国人口普查(IBM官方授权图片)
  能存储信息呢?他决定以此为基础,研制一个可以自动进行统计的穿孔制表机。
  请注意:此时,他的聪明才智显现出来了。他马上做的不是立刻去搞研发,而是极有条理地进行了两件事。一个是在解决温饱之外多赚钱,另外一个就是防止自己的发明被别人窃取。在准备好了基本研发费用后,霍尔瑞斯于1883年进入华盛顿特区的美国专利局,成为一名助理审查官。他之所以非要去学习专利知识,乃是因为霍尔瑞斯知道:聪明人在这世界上有很多,有一个好点子出来了,会有无数个聪明人立刻弄出和你一样甚至比你还要好的发明。他必须保护自己的利益。
  不到一年的时间,霍尔瑞斯便掌握了有关专利法的知识。一切条件具备后,1884年3月他离开专利局,开始他的发明事业。与此同时,他的商业计划也开始付诸实施。为了筹足实验经费,他向自己的连襟推荐他的专利有多么广阔的商业前景,会多么多么地赚钱,并说如果借给他钱他将付给6%的利息,商业化运作成功后还会付给1.2万美元现金。
  经过努力,霍尔瑞斯终于在人口普查信息处理中使用了穿孔制表机这一新设备。但由于模型机处理结果不理想,一年后,主管人口普查的负责人便失去了耐性,不再与之合作。同时,霍尔瑞斯的众多亲友也拒绝再次贷款给他,霍尔瑞斯一气之下与他们全部断交。
  为了更好地改良机器,1885年霍尔瑞斯前往同是发明家的堂兄那里。堂兄是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铁路段的工程师,拥有7项专利。1886年,在堂兄的帮助下,霍尔瑞斯最终决定用卡片来存储数据,舍弃之前用穿孔纸带存储信息的做法。霍尔瑞斯于1886年9月申请了两项专利。其后,霍尔瑞斯的机器设备被应用于巴尔的摩的健康部门。
  他将每个人的年龄、出生地、职业、死因记录在一张长21.9厘米,宽8.26厘米的卡片上,在两个长边各有一个分界线,分界线的边上各有三行穿孔信息共六行192个孔位,每行32孔。为了能够制表,他在卡片后面设置了刻度盘,刻度盘上被标注了100个小槽,这些小槽与孔位相连。而且,刻度盘上有两根指针(类似于时针和秒针),通过指针的旋转打出0到9999的数字。
  具体的操作,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难以见到。我们了解一下即可,不必深究它的运转原理,但可以肯定它的操作比较繁琐。然而,对于120多年前的人来说,这已经非常不易了。因此,这项发明得到了巴尔的摩健康部门的好评。
  1887年,他的第3项专利申请完毕,这些专利可以最大化地保护他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之后,在比林斯的帮助下,他开始改进制表机,并申请了第4项专利。然而,正当他热血沸腾地参与人口普查机构合作项目投标时,却败给了威斯丁豪斯空气闸公司。接连受到打击的霍尔瑞斯黯然神伤地回到华盛顿,整日埋头进行制表机的改进。
  正在霍尔瑞斯失望之际,良师益友比林斯和人口普查工作中的同事兼好友波特(任《纽约邮报》编辑,经常在报纸上为霍尔瑞斯宣传)接连给力。1880年,波特被委任为1890年人口普查工作的负责人。
  波特上任后,终于让霍尔瑞斯的制表机应用到新泽西的健康部门和战争部的军医处。
  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水到渠成了。各州的健康部门和军方也相继采用了霍尔瑞斯的研究成果。1889年春,霍尔瑞斯的制表机在柏林、巴黎等地展出时获得了大量好评,从此行销欧美。英国、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挪威、加拿大等国政府部门纷纷引进霍尔瑞斯制表机。他又开始针对不同国家的习惯改进机器,让更多的人把这些设备看做是为自己国家设计的产品,从而更有利于销售。
  与此同时,霍尔瑞斯为了将产品打入不同行业,也对产品进行改进。继人口普查、健康部门、军方之后,霍尔瑞斯的设备也成功进入铁路、金融、零售业等市场。
  三、发明家的软肋
  在1888年开始的人口普查工作中,霍尔瑞斯制表机的工作效率令人满意,一台机器抵得上500人的工作量,为人口普查工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当然,作为新发明的产品,它在数据处理中难免存在不足,这也引起了诸多不利传言,但霍尔瑞斯都挺过来了。因为从技术来看,他的设备在当时绝对是一流的。
  与此同时,奥地利、意大利、挪威、加拿大等国也向霍尔瑞斯购买机器用于统计工作。财源滚滚而来,霍尔瑞斯更加疯狂地将资金投入到技术改造上。产品越来越好,他在商业上也越来越成功。1896年12月,霍尔瑞斯建立了自己的制表机器公司。就在那一年,他接到了俄国政府的巨额订单。在欧洲,制表机非常畅销,因此,就有必要在欧洲各国开办公司,并研制针对各国具体情况的改进型制表机,招聘各国公司的经理人也提上日程。
  1901年,对霍尔瑞斯有知遇之恩的波特告别政治生涯。霍尔瑞斯便邀请他,并借助他之前任美驻英大使的身份,在英国筹建制表机器有限公司。3年后,英国霍尔瑞斯制表机器公司正式成立。1910年,一位德国商人获准成立德国霍尔瑞斯制表机器公司。在此之后,丹麦、挪威、瑞典、瑞士、俄国等国也陆续筹建了子公司。
  美国母公司与国外各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松散。子公司主要是向母公司支付专利费或支付收入的25%作为专利许可费。但无论怎么说,霍尔瑞斯在那时就建立起了一个国际制表机帝国,他的财富也在迅速增加。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
  霍尔瑞斯身上携带更多的是科技工作者的基因,尽管他有一定的商业头脑,但大部分是一种对科技发展方向的敏感性。他将制表机看做是自己的孩子的成分远多于把它看做是商品,将企业看做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工具的成分远多于把它看做是赚钱工具。在管理上,他既当老板又当员工,既当发明家又当销售员,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既当员工的“父亲”又当员工的“母亲”。诸多不同身份带来的繁重工作,也给霍尔瑞斯带来无比的劳累,最终使他疾病缠身。就在他考虑休息的时候,更严重的事情发生了——大主顾开始发飙。
  制表机是应人口普查工作的需要而发明的,人口普查局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霍尔瑞斯最主要的客户。1903年,人口普查局迎来了新的主管西蒙。上任伊始,西蒙便开展了对制表机器公司提供的产品进行成本核算的工作。自此,两人摩擦不断。
  1910年,西蒙正式将霍尔瑞斯的产品扫地出门。为了对抗西蒙,霍尔瑞斯通过诉讼、上书总统裁决等方式进行抗争,虽然也有胜利,但终究没有获得一分钱的赔偿。在此期间,西蒙则通过不断地仿制、免费使用霍尔瑞斯专利成果等手段,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两人之间的战争足足打了5年,最终以霍尔瑞斯身心疲劳、将目光转向新业务发展而告结束。
  在商业征途上行进了15年的霍尔瑞斯,逐渐发现商业行为已经严重妨碍了自己的发明事业。社交、谈判、对金钱的踌躇和算计让他惴惴不安,难以平静地从事研究工作。就在这时,一位关键人物——查尔斯?弗林特出现了,他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想。他告诉霍尔瑞斯:“你可以安心地去研究,经费要多少有多少,条件就是你卖掉自己的公司,只做股东不进行管理。”
  四、IBM的企业英雄——金融家弗林特
  弗林特生于1850年。他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两边的脸颊都有伤疤,左边是治疗败血症时留下的,右边则是小时候爬窗户摔下来挫伤的。18岁毕业于布鲁克林工艺学校的他,放弃进入大学的梦想到船坞工作,成为一名学徒。
  弗林特生性爱冒险,喜欢开飞机、驾驶汽车。在19世纪八九十年代,汽车和飞机还是新生事物,安全性能难以让人放心。在成功筹建汽车俱乐部后,他又开始学习驾驶飞机的技能。
  弗林特起家于贩卖军火。1872年,弗林特开始利用工作之便向南美诸国倒卖军舰、鱼雷等。1895年,他向处于中日战争前夕的日本倒卖军舰,又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向俄国倒卖军舰。总之,只要可以赚到钱,弗林特敢于践踏一切法律和道德。倒卖军火渔利后,他便花钱买了驻智利领事一职。与此同时,他也成了美国电气公司总裁。当时的美国总统,如西奥多?罗斯福、本杰明?哈里森、威廉?麦金利等人都是他的好朋友。在经济界,他与美国钢铁公司的卡内基等人的关系也非常好。
  对金钱的贪婪、强大的学习能力、敢说敢做的做事风格、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头脑让他开始了资本运作。在他的撮合下,一个个托拉斯出现了。因此,人们称他为“托拉斯之父”。从1872年开始,他不断地吞并橡胶公司,从而成立了美国橡胶公司。在之后的30年里,他一共组建了24个托拉斯组织。
  1911年,弗林特将目光投到制表机器公司上。他建议将制表机器公司和国际时间记录公司(生产考勤钟、打卡机,自1900年弗林特开始吞并相关企业成立国际时间记录公司,1958年10月被出售给“单一时间记录机公司”)、美国计算秤公司(1902年弗林特开始吞并代顿、底特律、蒙尼维特等计量器公司组成,总部在代顿,1935年被出售给霍巴特制造公司)进行合并。
  为自己的发明事业和健康着想,更重要的是他确实不善于管理,霍尔瑞斯同意这一建议。1911年6月15日(也有一说为16日),三家公司的合并体——计算制表记录公司(简称CTR)诞生了。在进行资产股权化时,整个计算制表记录公司资产为1 750万美元,其中股票资产为1 650万美元,国际时间记录公司占据了董事长和总裁两个职位。
  霍尔瑞斯的制表机器公司设定的股票价格为230万美元,霍尔瑞斯取得其中的115万美元左右。这时,霍尔瑞斯的发明家身份再次和商人身份发生了冲突,他要求在股票价格上所有股东应该一视同仁,不能让大小股东有不同的股票价格。其后,他以2万美元的年薪又在新公司做起了“咨询工程师”。
  在公司内,他拥有两项特殊权利,用以保证自己不受商人对资本的冲动的影响,从而侵害自己的发明热情。其一,他可以不服从任何人的命令,独自决定研发什么产品。其二,任何图纸的修改都要经过他同意。他的义务就是,他的所有发明和改进都让公司免费使用,不与任何竞争对手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
  霍尔瑞斯基本完成了历史使命,对IBM历史的创造让给了一位更伟大的人,他就是老沃森。老沃森的全名是托马斯?约翰?沃森,他的儿子叫做小托马斯?约翰?沃森,他的孙子也是。所以,为了区别他们,在下文我们分别称其为老沃森、小沃森、沃森三世。
  在老沃森掌管IBM的前10年,霍尔瑞斯成了老沃森最头痛的人。老沃森费劲心力去讨好这位大发明家,原因很简单,霍尔瑞斯已经成了制表机的代名词,客户只认他的牌子。
  老沃森之所以能够来到IBM,是因为IBM的前身计算制表记录公司过于复杂和混乱。在这个联合体体内,像制表机器公司这样规模的企业有五六家,他们都带有浓厚的发明家情结。在研发之初,他们也许会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关注市场。然而,随着危机的结束,他们的科学情结就会疯狂生长。由此,对管理、市场竞争等就会逐渐轻视乃至生硬对待,一味地认定自己的发明好,从而忽视市场竞争者的出现。
  然而,正是以霍尔瑞斯为代表的发明家,才让IBM拥有了科学基因。这是因为,那个时代他们的产品价格极为昂贵,只有政府才能买得起和用得上。所以,一开始IBM就对准大客户,并施行“租赁制”,而这一制度几乎贯穿了IBM百年发展历程。
  在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的同时,霍尔瑞斯对企业的管理、市场竞争等问题是无暇顾及了,而另外两家企业集合体的领导人也类似。三家企业集合体的领导人,或醉心于发明,或醉心于其他事务。
  1911年,计算制表记录公司诞生后,不但没有向预想的方向发展,反而每况愈下。金融家弗林特决定对外招聘一名经理,由他对企业进行管理。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15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94.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