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主角与配角
主角与配角


主角与配角

作  者:傅国涌

出 版 社:五洲传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9月

定  价:43.00

I S B N :9787508521725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与文献整理  >  古籍整理    

标  签:中国近现代史  历史知识读物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特的“角色意识”审视辛亥前后的典型人物,通过其台前幕后的诸多细节,展现出近代中国的变化轨迹,刻画出生动的角色群像。作者摒弃了“成王败寇”式的传统英雄史观,深入挖掘这场世纪之变的历史渊源,精心剖析辛亥豪杰的境遇与人格,往往片语解纷,于不经意间揭破重重帷幕背后的历史真相。
          康有为何至死不见孙中山?黄兴为什么不取代孙中山?宋教仁死在谁的手里?梁启超为什么不敢干革命?手忙脚乱的袁世凯,飘然引退的蔡锷,陶成章死之谜……各路人马纷至沓来。辛亥乱象跃然纸上。

TOP作者简介

        傅国涌,自由撰稿人。1967年生于浙江乐清,现居杭州。主要关注中国近代史,特别是百年中国言论史、知识分子命运史、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和近代企业传统。著有:《1949: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笔底波澜》、《叶公超传》、《发现廿八都》、《百年寻梦》等 。

TOP目录

前言 主角与配角:解读近代中国的新视角
 一、“大丈夫当如此也”和“彼可取而代也”
 二、剧本之争还是舞台之争?
 三、“他日革命告成,先生其为帝王乎?抑为民主乎?”
 四、孙黄辞职:“固自高出寻常万万也”
 五、如何进入“依和平秩序竞争之轨道”?
 六、需要健全的角色意识
康有为与孙中山:谁是主角?
 一、康有为要孙中山“拜师”才可结交
 二、康有为“托故不见”孙中山
 三、新加坡事件:康孙合作终成空
 四、在康有为、孙中山之间的自立会群豪
 五、孙、康两派交恶
黄兴与孙中山——配角与主角的最佳模式
 一、“孙氏理想,黄氏实行”
 二、黄兴的配角意识
 三、孙、黄分歧
 四、黄兴的“雄而不英”
 五、世上已无黄克强
同盟会与光复会:革命“正统”之争?
 一、光复会与同盟会的合与分
 二、章太炎、孙中山的早期关系
 三、章太炎、陶成章与孙中山分歧的开始
 四、陶成章之死和陈其美
 五、“章疯子”不疯
袁世凯:传统型主角的近世标本
 一、“非袁不可”
 二、兵变之谜
 三、“办共和”
 四、将天下变为囊中物
 五、容不下“七嘴八舌”的国会
 六、“非去袁不可”
宋教仁:健全的角色意识
 一、“不如另外早自为计”到同盟会中部总会
 二、“英而不雄”:总理“自许”本为虚
 三、宋教仁与孙中山、胡汉民等的分歧
 四、“以政治为生命”
 五、从革命党到普通政党
 六、宋教仁之死的原因?
 七、到底谁是“宋案” 的真正主使人?
梁启超:进退之间的角色尴尬
 一、革命与保皇之间
 二、梁启超与袁世凯之间
 三、在国民党与袁世凯之间
 四、一篇文章胜过三千毛瑟
 五、在进与退之间
蔡锷:不争主角争人格
 一、袁世凯问莫理循:“蔡锷会统治中国”吗?
 二、蔡锷与袁世凯
 三、蔡锷与唐继尧
 四、“为国民争人格”
 五、飘然引退
后记

TOP书摘

         1905年7月28日,同盟会成立前夕,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第一次约见宋教仁、陈天华时,就表示:“中国现在不必忧各国之瓜分,但忧自己之内讧,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元末朱、陈、张、明之乱,此时各国乘而干涉之,则中国必亡无疑矣”。孙中山似乎意识到了,“驱逐鞑虏,创建民国”的事业完全有可能淹没在主角之争这一古老循环的波涛风浪中。黄兴也很早就对太平天国领袖之间“互争权势,自相残杀”深为忧虑,极力想避免重蹈覆辙,他所以一心要做配角,从未打算取代孙中山的主角地位,就与他的这种忧虑有很大的关系。……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133.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