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自在的活法
自在的活法


自在的活法

作  者:陈清华 著

出 版 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6月

定  价:28.00

I S B N :9787514301397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人在职场    

标  签:生活哲学  人生哲学  成功/励志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道德经》被《纽约时报》列为全世界十大古今名著之首 
领导干部的压读物,上班族的心灵加温器
祛除工作的烦恼和压力,唤醒内心的力量
每一个生动鲜活的故事都充满生命的智慧

TOP作者简介

;\">  陈清华,学者,作家。网名西门杏庵。祖籍山东曹县,现居海南海口,供职于南国都市报社,系评论版编辑、评论员,海南师范大学媒介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南方百家讲坛”主讲人。从事过教师、公务员、编辑等工作。先后在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兼职授课。/span>/span>/span>

TOP目录

前言
【道经第一编】 非常之道
第一章 无中生有
第二章 顺其自然
第三章 绝智去欲
第四章 道比天还大
第五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第六章 道是玄牝
【道经第二编】 “出世”与“入世”间的辩证法
第七章 韬光养晦天长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见好就收
第十章 静以养生返朴归婴
第十一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十二章 警世危言:为腹不为目
第十三章 无荣无辱,此心泰然
【道经第三编】 认道与行道
第十四章 夷希微混不可深究
第十五章 老子的“成功学”:不盈而成
第十六章 回到根本没身不殆
第十七章 慎少说自然而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 少思寡欲
【道经第四编】 官学与新学
第二十章 我独闷闷
第二十一章 守道就是最大的德
第二十二章 委曲求全:委曲自己才能保全自己
第二十三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道经第五编】 社会革新的基本道理
第二十六章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迹
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朴散为器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之器
【道经第六编】 大道改革的基本措施
第三十二章 名亦既有,亦将知止
第三十三章 什么叫聪明、强大、富有与长寿?
第三十四章 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五章 道是一种平淡无味的东西
第三十六章 柔弱胜刚强
第三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
【德经第一编】 德论概述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
第三十九章 至誉无誉九九归一
第四十章 无中生有
第四十一章 道隐无名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第四十三章 无有人无间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德经第二编】 道德与政治
第四十五章 大赢若绌
第四十六章 知足之足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
第四十八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以百姓心为心
【德经第三编】 人生的本真与尊道而贵德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
第五十一章 道生万物德养万物
第五十二章 塞其兑,闭其门
第五十三章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第五十四章 以身观身
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德经第四编】 矫正天下的总体设计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之所倚
……
【德经第五篇】 大道改革的指导思想
【德经第六篇】 唯道主义的改革宣言
后记/p>

TOP书摘

第一章无中生有/span>/span>
/span>【原文】/span>/span>
/span>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span>/span>
/span>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span>/span>
/span>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span>/span>
/span>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span>/span>
/span>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span>/span>   
 /span> 【意译与觉悟】/span>/span>   
 /span> 老子话里有话,话外有话。他说,道本来没名,我们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就叫道吧。咳,谓之道已非也。道没有名字;可是,万物有名字。这个叫/span>/span>“/span>你/span>/span>”/span>,/span>/span>“/span>他/span>/span>”/span>,那个叫/span>/span>“/span>我/span>/span>”/span>。凡是可以命名的,都是暂时的名。/span>/span>’/span>永恒的名,就是道了,它是抽象的。/span>/span>
   /span> 无,就是道,就是天地之始,道生一即是天地之初。什么是有呢/span>/span>?/span>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有,是万物之母:一无生万有,万有归一无。/span>/span>
   /span> 所以,虚心无念,以此来观察空无中的空无,妙中的妙。见物知道,知道见心;常有,就是说守中抱一,以此来观察/span>/span>“/span>有/span>/span>”/span>归于/span>/span>“/span>无/span>/span>”/span>的边界/span>/span>(/span>徼/span>/span>)/span>。我们的身体有生有死,但心无生无死。/span>/span>
   /span> 有无这两者,同出于道,是一个东西的两个名字。万法归一,一心本空,都叫做/span>/span>“/span>玄/span>/span>”/span>。玄,很大,很深,很奥,总之很了不得,才叫玄,后文老子说什么了不得的德叫/span>/span>“/span>玄德/span>/span>”/span>,万物之母叫/span>/span>“/span>玄牝/span>/span>”/span>,完全相同叫/span>/span>“/span>玄同/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 虚里面藏着真,无里面生有。道就是无,万物是有,道生天地,天地又生万物,所以/span>/span>“/span>无中生有/span>/span>”/span>。悟道,由此入,用之无穷。/span>/span>
/span>  道非欲虚,虚自归之;人能虚心,道自归之/span>/span>
/span>  /span>/span>“/span>道/span>/span>”/span>字,真叫玄妙。/span>/span>
    “/span>道/span>/span>”/span>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span>/span>“/span>道/span>/span>”/span>而开展的/span>/span>(/span>陈鼓应语/span>/span>)/span>。据《辞海》注释,道有十五种含义,有道路/span>/span>”/span>、/span>/span>“/span>规律/span>/span>”/span>等意思,与具体事物的/span>/span>“/span>器/span>/span>”/span>相对应。《易.系辞上》说:/span>/span>“/span>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span>/span>
   /span> 最近有个日本学者叫千贺一生,写了一本书,名叫《老子的语密语》,他这样解释老子的/span>/span>“/span>道/span>/span>”/span>说:/span>/span>“/span>道/span>/span>’’/span>就是万物一体化,而这种万物一体化的最现实的表现就是异性之间水乳交融的瞬间体验。所以,性不仅是人类的本质,也是社会的本质、宇宙的本质。正因为如此,老子把无欲无求、顺应自然,直至回归最原始状态的泛爱状态作为人类最终解脱的唯一途径。/span>/span>   
   /span> 这种说法过于耸人听闻,但也不失为有意义的二家之言。/span>/span>
   /span> 老子真能忽悠,/span>/span>“/span>玄之又玄/span>/span>’’/span>之后,带我们到道的门口,你们看吧:众妙之门。后来,道家到了庄子,他干脆带着大家来个逍遥游,游到哪里呢/span>/span>?/span>游到/span>/span>“/span>无何有之乡/span>/span>”/span>。/span>/span>
/span> /span>/span>……/span>/p>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88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1.9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