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宛在水中央(晋江当前最红的穿越大戏)
宛在水中央(晋江当前最红的穿越大戏)


宛在水中央(晋江当前最红的穿越大戏)

作  者:信用卡 著

出 版 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5月

定  价:29.80

I S B N :9787533931223

所属分类: 文学  >  小说  >  冒险幻想小说  >  奇幻小说    

标  签:玄幻/新武侠/魔幻/科幻  青春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叱咤商界的女强人,在人生正值最精彩的时候却遭遇一场地震。也许因为她曾经捐了大笔的用于铺路修桥积了阴德,上天居然又给了她一次新的生命,让她带着记忆重生在古代,成为杭州知府的千金元秋。
   

TOP目录

宛在水中央
第一章  府内生活
第二章  龙舟会
第三章   谁下的药
第四章   元容礼佛
第五章  舒心日子
第六章   出游踏青
第七章  元容未归
第八章  李氏有孕
第九章  元秋管家
第十章  妾室纷争
第十一章  元秋庆生
第十二章   各怀鬼胎
第十三章  落水事件
第十四章  送回京城
第十五章  李氏生产
第十六章 雪鸢之死
第十七章  元容心思
第十八章   暗生情愫
第十九章   无端吃醋
第二十章   听信谣言
第二十一章   心思难测
第二十二章   两情相悦
第二十三章   元容?嫁
第二十四章   临别相见
第二十五章   阖家回京
第二十六章   各房暗斗
第二十七章     趋炎附势
第二十八章     士衡回京
第二十九章     三房惹祸
第三十章    三房出族
第三十一章    娶亲备嫁
第三十二章    元秋出阁
第三十三章    初为新妇
第三十四章   归宁之礼
第三十五章    守亲生活
第三十六章    夫妻一心
第三十七章    尾声

 

TOP书摘

第一章  府内生活
正值四月初旬,杭州知府顾礼家的园子里开满了各色鲜花。沿着池塘一带,粉红色的桃花映?盈盈绿水煞是好看。另有白色、黄色、橙色、粉红色、红色的蔷薇花苞随着春风微微摇晃。
一弯绿水绕着园子蜿蜒流过,小河外面岸边上堆砌着好些个太湖石蜿蜒如带,又有一道矮廊顺着水边而建,矮廊上隔着几米便有形状各异的小窗口,使得园内园外山山水水交相辉映融为一体。
顾府嫡出三小姐元秋在亭子里拿着个小竿在钓鱼,大丫鬟织梦、翠莺两人坐在一边的石凳上嘀嘀咕咕说着悄悄话。元秋眼望着清澈的池水,看着莲蓬叶下游动的小鱼,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想她上辈子也是个叱咤商界的女强人,人生正值最精彩的时候却遭遇一场地?。也许因为她曾经捐了大笔的用于铺路修桥积了阴德,上天居然又给了她一次新的生命,让她带着记忆重生在古代。
元秋的父亲顾礼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七年前从京城外放到余杭做知州。在任三年期间勤勤恳恳,倒是做出不少业绩,回京述职被圣上嘉奖,升迁做了同知,去年刚刚升任了杭州知府一职。
顾礼见元秋自幼心思敏捷,便让她同长兄一起读书。如今几年下来,虽然四书不算精通,但吟诗作对倒是不俗。元秋自认为生活悠闲舒适,只可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有一个刁蛮任性的姐姐——元容。
顾府二小姐?容乃妾室张氏所出,那张氏本是一个通判之女,小门小户倒也娇生惯养,认真请了师傅教习女红。当年张父在友人家偶遇顾礼,心中羡慕他年纪轻轻便有了好的官职,怕以后更是前途无量,便求了主人介绍认识,更是将女儿送给顾礼当小妾。
那张氏进门后倒也争气,不到一年就有了身子,第二年生下女儿元容。因京城老宅二老爷家的女儿瑞珠年长一岁,于是府里皆称元容为二小姐。因元容是顾礼的长女,又生得白净,顾礼对她甚是宠爱。
元容虽然养在李氏膝下,但她从小喜欢和她姨娘待在一起。日子久了,元容别的没长进,倒学会了姨娘的小家子?气。顾礼知道了,骂了张氏几次、罚了元容两回,也不见两人有所转变,心灰失望之余,反而将所有心思放在培养元秋身上。
元容见父亲日益冷淡自己,偏又极其疼爱元秋,她心里自是不服气。再加上张姨娘时不时地在她耳边挑拨,常说什么:“你当府里就你一个小姐?还有三姑娘不是,那可是太太自己生养的。你就是再亲近太太有什么用?毕竟不是亲生的,虽然面上过得去,但是她疼爱你毕竟有限。三姑娘和你再好,和你也是隔着肚皮的。她如今在你父亲心中分量比你可重多了,你要是想得你父亲宠爱,在这个家里有地位,必须得压过她去。”
?容听的多了听的久了渐渐地对元秋生出了怨怼之情,时不时地对元秋冷嘲热讽一番。元秋上辈子什么没见过,哪里会理她的小心思,任由她一个人去闹。元容每每讨了没趣,就会一个人在屋子里哭,说什么“欺负我不是太太生的”。如此闹了几次,顾礼越发不喜欢她了。
丫头碧儿提着食盒过来,见元秋蔫蔫地趴在栏杆上打盹,便倒了一杯茶递了过去,嘴里劝道:“姑娘若是困了就回去睡会罢。”元秋懒洋洋地趴在亭子里的栏杆上,心不在焉地道:“二姐姐还在房里闹呢?”
碧儿笑道:“张姨奶奶过去劝了,想必一会儿就好了。”元秋听了不以为然?撇了撇嘴。
织梦喊小丫头打了水来,服侍元秋洗了手,打开食盒,把里面的点心端了出来。元秋看了一眼,只夹了一个水晶糕吃了,又趴回去看鱼。翠莺见天气越发闷热,怕元秋晒久了晚上又该头疼,不住地劝她回房。
元秋本也想回去歇午觉,但一想到隔壁屋子又哭又闹的便没了那个心情,只摇头说不困。几个丫头正愁的没法,见一少年从假山处绕了过来,织梦用手遮在额头上使劲打量了半天,才回头和元秋笑道:“那是大少爷不是?”
元秋闻言也抬头去看,果然是自己嫡兄顾山的身影,不由得露出了笑容,使劲朝他招手道:“哥哥。”
顾山、元秋皆为顾礼正妻李氏所出。兄妹两个自幼一处念书,感情自比一般人要好。顾山见元秋在亭子里钓鱼,便笑着过来打趣道:“你倒是好兴致,昨日先生让念的书可背过了?”元秋笑道:“昨日练字时就抄的那篇文章,早就读熟了。哥哥这是从哪里过来?”
顾山道:“刚才父亲门下的一个清客过来说话,父亲便把我叫了过去。”元秋点了点头,便不再言语。顾山见元秋脸上满是困倦,却又强撑着看鱼,心里不禁有些奇怪,问她道:“你为何不回屋去睡觉。”
元秋撇嘴道:“我倒是想睡,只是隔壁屋的不叫人消停。”顾山诧异道:“可是?妹妹又在哭了,她这回又是在闹什么?”
织梦站在元秋身边笑道:“不过是太太给姑娘请了杭州城里有名的绣娘教针线,二姑娘嫌没给她请,心里不舒服。”顾山笑道:“我当是什么事,当日母亲也要给她请的,她非说看中妹妹的绣娘师傅了,偏生这话又让老爷听见了,当场训斥她一番,说什么‘姊妹之间不懂得谦让,反而生了妒恨之心’,罚她闭门思过,也不叫母亲给她请师傅了。”
翠莺闻言抚掌笑道:“这可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怪不得她今日见我们姑娘的师傅来了,哭成那样。”元秋听见这话,撇了一眼翠莺道:“当心这话让人听去,又打你嘴巴。”翠莺笑了笑便不再言语。
顾山想了一回和元秋道:“如今你也七岁了,总不能老和二妹妹住一个院子,我同母亲说去,给你换个院子吧。”元秋想了一回拍手笑道:“好极!我喜欢园子边上的紫竹院,屋子既大又敞亮,哥哥觉得如何?”顾山点头笑道:“那是个二进的院子,你一个人住足够了。往日你不是总说屋里放绣架狭小,这回你可以单独收拾出一间屋子放你的绣架和针线。”
元秋笑着站起来,看了下日头,估摸着母亲李氏差不多睡醒了,便邀了顾山一起去上房。
李氏刚歇晌起来,正在和管家顾海的娘子对账,就听门口的丫头撩起帘子笑道:“少爷和三姑娘来了。”李氏闻言放下账本笑道:“这两人怎么凑一起来了,快叫他们进来。”
元秋进去先脱了鞋爬到李氏身后,闭了眼嘟囔道:“可困死我了。”李氏见她脸上绯红,只当她是病了,唬了一跳,忙去摸她额头:“怎么了这是?”
顾山忙道:“今日二妹妹又在屋里哭闹,吵得三妹妹歇不了午觉。”李氏闻言皱了眉头道:“这二丫头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怨不得你父亲总生她气。”顾山笑道:“三妹妹都七岁了,也该单独有个院子了,母亲不如将紫竹院拨给三妹妹叫她去住。”
李氏道:“紫竹院刚修葺了一番,搬过去倒也无妨,只是我怕秋丫头一个人住害怕。”元秋本来都要睡着了,迷迷糊糊中听见这话忙挣扎着起身笑道:“我都多大了,哪里会害怕。再说外面屋子还有丫头守夜呢。母亲若是放心不下,院子里多安排两个婆子也就是了。”
     顾山忙附和道:“三妹妹平日最爱看书,那紫竹院又大,单独打扫出来一个屋子给妹妹做成书房,往后妹妹练字读书也有个宽敞的地方。”元秋也笑道:“母亲不常说我针线平常,等我搬过去,单独拿出一间屋子做绣房,把绣架子都挪过去。再打上个大柜子,不同颜色种类的线放不同格子里,岂不便宜??
     李氏点了点她额头笑道:“就你这丫头鬼主意多。”顾海家的在一旁笑道:“那院子已经修葺一新,院子里的花木也种上了,只要将新的帐幔、帘子都换上便可住人了。”
     李氏笑道:“既然这么着,晚半晌你再叫人去把那屋子打扫一遍,明日换上新的帐幔、帘子,窗上纱窗让人重新拿新纱去糊了。待收拾好了,好叫三姑娘搬过去。”
顾海家的听了急忙忙地出去吩咐扫洒上的去打扫紫竹院,她怕那些粗使婆子偷懒,亲自看着打扫,直到忙到入了更,才叫那些婆子们锁了院子去吃饭。
元秋因为要搬院子,吃了晚饭回来就叫丫头们开箱子收拾物件,元容因为闹了一回,晚上也没去上房吃饭,在屋子正歪着呢,就听见收拾东西的声响了,她只当太太又赏了元秋什么玩意,有心想去瞧一瞧。只是她今天白天闹了一通,晚上着实不好意思过去。
元容低头想了一回,从匣子里翻出一个荷包来,递给大丫头柳儿,吩咐道:“你拿这个给三姑娘,就说是我绣的,拿给她顽,顺便看看那屋里在干什么呢。”
 
柳儿应了声,转身去了元秋的屋子。一进门就见地上摆着几个大箱子,丫头们正把各样东西分门别类的放进箱子里。元秋正指挥着丫头们搬架子上的书,一回头见柳儿站在门口,便笑着问她:“你这会儿子怎么过来了?你们姑娘在屋里做什么呢?”
柳儿绕过箱子到了元秋跟前,将荷包递给她,嘴里笑道:“我们姑娘刚绣了个荷包,叫我拿给三姑娘顽。”元秋拿着细细看了一眼,嘴里夸道:“母亲常说姐姐针线好,你看看这针脚,多密实。”织梦笑着接过荷包,又拿出果子给柳儿吃,柳儿见屋里丫头来来去去折腾东西,笑着问道:“姑娘这是要清点东西?”
元秋笑道:“我有什么东西好清点的。只不过我和姐姐日益大了,如今住一个院子太狭小。今天我和太太说了,另要了一个院子出来,想必这几日就能搬过去了。叫她们早些把东西收拾出来,免得搬院子的时候手忙脚乱,再被人趁乱摸走了东西。”
柳儿听见这话脸上一红,却又不好答话,只得讪笑着找了个借口就要走。元秋也没心思留她,转身从一个匣子里面拿出来一把扇子递给柳儿道:“前儿父亲从外头寻了些古扇回来,我见着有趣就要了几把回来,这把拿去给你们姑娘顽吧。”柳儿连连应了,拿着扇子回来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元容听了元秋要搬出这个院子,心里顿时一喜,拍手笑道:“她搬出去才好,赶明这个一进的院子就都是我的。我总觉得她那个屋子比我的大,等她搬走了,我就搬她屋睡去。”柳儿笑道:“可不是,这个院子总共就左右两间耳房,往日跟那屋的是各占一间。等她们走了,我们几个丫头睡觉的地方也能宽敞宽敞。”
元容越想越得意,便把那古扇打开来看,上面是一幅山水画,柳儿凑过去看了两眼,小声笑道:“我刚才恍惚听见织梦说这是个宋朝的扇子?”元容撇了撇嘴说:“谁知道真假?”柳儿讪笑了下,便不答话。元容看了扇子两眼,转头问柳儿道:“你看见她匣子里有多少扇子?”柳儿想了一回才道:“应该有十来把扇子吧。”元容冷笑一声:“父亲就是偏心,得了这些扇子也没说给我一把,倒一股脑儿都给了元秋了。”
柳儿刚想说话,就听见院子里有小丫头笑道:“姨奶奶这么晚过来有什么事啊?”元容听见声音忙换了笑脸,将扇子放到一边就迎了出去。柳儿忙上前撩起帘子,又骂院子里的小丫头:“平日里找你干活的时候不见你,姨奶奶来了你不知道迎她进来,倒在这里问东问西。”
那小丫头本是元秋的人,这会出来打水碰巧瞧见张姨娘,不过是多嘴问一句,不料却招来柳儿的一顿骂,那小丫头也不敢再言语,端了盆径自去了元秋的屋子。
张姨娘把元容拉进屋里,指着东边悄声问道:“你可知太太给了三姑娘一个新的院子?”元容笑道:“我听柳儿说了,三妹妹明天就能搬出去,赶明儿这院子里就我一个人儿了。”
张姨娘闻言恨铁不成钢地点了她脑门一下:“你个傻子,还笑呢,你可知太太给她的是哪个院子?”
元容笑道:“姨娘糊涂了不成,我从下午就没出这个院子,哪里会知道太太给了她哪个院子?”
张姨娘冷哼:“太太给她的是园子边上的紫竹院,那可是两进的大院子,有五间正房,左右各有两间耳房,东西还有三个厢房。比你这个院子生生大出一倍多来,更别提前院后院了。你还在这做梦呢。”
元容一听不由得又生了气,冷笑道:“我虽说是庶出,但好歹也是长女,太太成日把规矩放在嘴边的,怎么就不知道长幼有序的道理?”张姨娘见元容的声音逐渐高了起来,连忙捂住她嘴,小声叫道:“我的姑奶奶,快小声些罢,待让隔壁听见,回头咱俩又该被禁足了。”
元容虽有满腹怨言,但一想到父亲发火时候的铁青面孔,不清不愿地拽下了张姨娘的手,垂头丧气地坐在窗边,拿着剪子戳花瓶里插的桃花。
张姨娘连忙又去哄道:“我的好姑娘,姨娘告诉你这些,又不是为了让你生气的。你总得想个法子让老爷重视你才是。姨娘如今就你一个,将来可都指望你呢。你若是有出息,以后姨娘也跟着你享福不是。你若是不入老爷的眼,看将来他把你随便许配个什么书生之类的,可叫我们两个怎么活哦?”
元容闷闷地坐了一回,才勉强笑道:“姨娘回罢,我自会想法子让父亲疼我的。”张姨娘应了一声,又哄她道:“等三姑娘走了,姨娘过来帮你收拾院子。”元容懒懒地道:“就那么着罢。有什么好收拾的,再收拾也比不上那二进的院子大。”
张姨娘看了眼沙漏,见时辰已经晚了,确实不敢再待,只得吩咐柳儿好生伺候元容,就匆匆地走了。
翌日一早,李氏拿着钥匙开了库房的门,选了银红蝉翼纱出来,叫人先拿去?元秋糊窗户,又把床幔、帐子之类的也选了颜色鲜亮的拿了出来。李氏正要带人出去,就见元秋带着织梦笑吟吟地进来了。
李氏问她:“你跑这里来做什么?”元秋笑道:“我有了新屋子,来问母亲要些摆设之类的。”李氏笑着点她脑门:“你又糊弄我呢,那屋子里除了这些帐幔之类的,其余各样都是齐全的。连里头的家具都是今年新叫人打的。屋里头又有各样石鼎、纱屏,又有花瓶、玉盆,你难道还缺什么不成?”元秋嘻嘻笑道:“什么都瞒不过母亲,我只不过来看个新鲜罢了。”
李氏摇头笑道:“那你就四下里看看,相中什么只管说,我叫婆?们抬到你屋里去。”元秋应了一声,四处看了一圈,挑了几个古董花瓶出来,又选了几张字画预备挂到自己的小书房里。
李氏见她东捡西看的也跟着来了兴致,给元秋挑了两个石头盆景叫人送到她屋里去。元秋逛完了库房,便携着李氏的手一同出来,李氏看着锁了门,才想起一件事来,转头问元秋道:“你这会儿子怎么还没去上课?”
元秋忙说:“我不是想看人收拾屋子吗?”李氏笑道:“你就捣乱罢,看赶明文章背不出来先生罚你。”元秋闻言也不在意,只拉着李氏的手说:“女儿还要求母亲一事。”李氏笑道:“你还有什么事一气儿说完,等?完你的事我好做正经事去。”元秋道:“碧儿那丫头做得一手好菜,又会蒸各样点心。我想我那院子又大,何不单弄个小厨房。我平日里就是想吃什么也不必叫人巴巴的跑去大厨房要了。”
李氏想了一回才点头说:“这也使得。”接着转头吩咐一管事娘子道:“你这就带人去把东西给三姑娘备齐,再叫人吩咐大厨房:先挑两担子银碳放三姑娘院子,每日各样新鲜的食材都送一份到三姑娘的院里。”那管事娘子忙答应着去了。
李氏看着元秋笑道:“你若是没事先去苏绣娘屋里跟她学女红,等晌午吃了饭在我屋里睡一觉。到了下午,我保准你屋子都拾?好了。”
元秋听了只得先到苏绣娘的屋子。苏绣娘正在绣一块衣料,见元秋来了便笑着迎出来问道:“姑娘今日不是搬院子吗?怎么有空过来?”元秋笑道:“母亲嫌我碍事,打发我来师傅这里做针线。”
苏绣娘便将花架上的布料撤了下来,重新换了块布上去,穿了一根针递给元秋道:“先把布绷平了,架子要稳,选那细小的针一点一点绣上去,重要的是要针法要懂得变通。”元秋在一边看着,一边心里暗暗记了下来,苏绣娘见元秋听的用心,便让她去绣一朵牡丹。元秋先想了下布局,用铺针法去绣花瓣。
元秋绣了一个来时辰,才将牡丹绣完,正要起身揉揉僵硬的脖子,就听见外屋小丫头笑道:“采雪姐姐来了。”采雪笑嘻嘻地问道:“太太叫我来瞅瞅,三姑娘可在这里?”
元秋在里屋笑着应道:“在这呢,你怎么过来了,若是有事只管打发小丫头来说就好了。”织梦撩了帘子进来笑道:“夫人说端午时要穿的衣裳该做了,已经叫了雀菱绣坊的人下午过来,让苏师傅过去给参谋一下呢。”苏绣娘忙说:“等我吃了晌午饭就过去。”采雪忙谢了苏绣娘,又请元秋到上房去看钗子。
李氏正在拨弄着金银楼送来的首饰,见元秋来了,笑着问她:“你爱哪种的?”元秋眼尖的看见一堆金饰中间一个金镶玉的金钗子,前端用碧玉琢成双翼展开之状,双翼上镂凿梅、兰、竹、菊四君子纹路,下部分用了上好的玛瑙做成的圆珠串起。元秋见了一眼就看中了,拿起来细细打量,越发觉得精致,遂举起给李氏看:“这个好看,我喜欢。”
李氏点头笑道:“这个样式倒是新颖,再挑几样罢”。那娘子在旁边不住的介绍,一会说这个做工好,一会说那件料子足,元秋只笑着不答话。等母女两个挑完了,金楼的娘子将剩下的首饰包了起来,李氏同顾海家的道:“你带着娘子到二姑娘屋去,也叫二姑娘挑两样首饰,龙舟会的时候好带。”顾海家的答应着领着去了。
待母女两个吃了午饭,下午果然就有绣坊的娘子过来了,量了元秋的身材,又让元秋挑衣裳样子。因端午有传统的赛龙舟,届时杭州大小官员都要带家眷去看热闹。端午节也成了各府千金小姐、太太太太们争奇斗艳的聚会。因此李氏对衣服首饰格外重视,亲自过来看着元秋选样子,又拿了自己素日觉得好的花样子给元秋看。
元秋翻着册子看了一遍,总觉得样式都大同小异,总觉得没有新意。那绣坊娘子见状不禁笑道:“姑娘喜欢什么式样的,只管同我说,保管做出来让姑娘满意。”元秋听见这话,心里便有了主意,连忙吩咐翠莺去取了炭笔过来,自己在纸上涂涂画画起来。
绣坊娘子觉得稀奇,便立在元秋身后看了,但见她几笔便勾勒出一件衣裙的形态,腰间用珠串收紧,裙下摆宽大,裙幅至少有十道之多。领口、袖口、前襟、下摆等处又用有褶皱的花边。
元秋画完笑着指给那娘子看:“衣裳帮我用上好苏绣锦缎来做,衣裙上摆用金银丝线绣了那带着露水的花,再用五彩线绣了蝴蝶在花周围盈盈飞舞;其他位置要用那种淡色的线绣素洁淡雅的花来做铺垫,腰间的珠串要三列的珍珠穿起那种宽的腰带来,珍珠的大小要一样,选那种色泽圆润的用银线穿起来。袖口领口这些花边要用滚雪细纱来做,细细的叠了小的皱褶缝上去才有那种感觉。”
那娘子听完不住地咂嘴:“到底是大家闺秀,锦心绣口,就连衣裳样子都能想出这么多的花样,真真的水晶玻璃心啊。”
李氏笑道:“做这一件衣裳的银子顶别人做几件的了。不过难得她有这个心思,倒要按照她的花样来做了瞅瞅是什么样子。”
苏绣娘在一边看了会儿图纸,也直说好,又将细节之处嘱咐那娘子一番。绣楼娘子收拾好了图样,采雪领着她到元容院子给元容定衣裳样子。等府里众人衣裳样子都定好了,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婆子们已将紫竹院收拾妥当了。李氏带着元秋去紫竹院各处看了一便,才叫丫头们带着婆子把装好的箱笼都抬过来。当夜,元秋就搬了过来。
元秋搬了新院子,只觉得新鲜,自己一个屋子一个屋子去瞧。朝南的大屋子里专门做了柜子装满了各种绣线,靠窗的桌子上大大小小的绣架绣绷罗列在一起。屋子当间支了一张极大的绣架,上面是绣了一半的衣料。旁板的屋子是书房,黄梨木的书架上累着一套套的新书。直到把各个屋子都逛完了,元秋这才回房洗漱了睡觉。
翌日一早,天刚蒙蒙亮,元秋就醒了,织梦听到声音忙披了衣服过来,扶着元秋坐了起来,给她披了件家常的褂子,便将一直用热水温着的茶壶拿出来,倒了盏茶递给元秋。
元秋睡了一夜,早觉得嗓子干渴,接过来吃了大半盏才问:“什么时辰了?”
织梦说:“刚过四更。姑娘可是刚换了地方睡不踏实?”元秋摇头道:“睡的还好,只是惦记着今天要上课。”织梦道:“还早着呢,姑娘再睡一会罢。”
元秋也觉得时辰还早,便把茶盏递给了织梦,将身上披的褂子拿了下来,又躺下眯了半个时辰才又起来,唤翠莺过来服侍自己穿好了衣服。洗漱完毕,看了眼沙漏觉得时辰还是略早些,想起昨晚上没有弹琴便睡了,便打开窗,亲自燃了香搁在镂空玻璃盏里,放在案边,方才坐在窗下抚琴。
透过银红色的霞影纱,隐隐绰绰可以看到外面抽了新芽的树枝,几只喜鹊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叫着,元秋手指轻舞,拨动着琴弦,一阵优雅的古琴声穿过薄纱飘到窗外,与喜鹊的叫声照相辉映,甚是好听。
一曲完毕,元秋慢慢的回了神,瞅见碧儿站在旁边,笑道:“你什么时候进来的,我都不知道。”
碧儿笑道:“看姑娘在弹琴,没敢出声,姑娘的琴弹的越发好了,我都听住了,倒忘了叫姑娘吃饭这回事。”
元秋一边洗手一边道:“不过是自家里弹着玩罢,又没正经和好的师傅学过,哪里就弹的好了?”
碧儿盛了碗燕窝粥给元秋,又摆了几样小菜,元秋指着其中一个晶莹剔透、五彩缤纷的菜卷说:“这是什么,颜色倒好看?”
碧儿说:“想着姑娘上午要学两个时辰,怕姑娘到上午饿了,又寻思着姑娘早上吃不下什么点心,我便做了这白菜碧玉卷。”
元秋夹过来一个细瞅,见是将白菜叶选最薄最透明的一片焯过水后,将胡萝卜丝,黄瓜丝,香菇丝都卷了,淋了汤汁上锅蒸了。碧儿看着元秋只看不吃,便笑着说:“这个最是清爽可口,姑娘尝尝。”
元秋闻言笑着咬了一口,觉得确实清爽,又因为老汤调的汤汁,十分鲜嫩可口。元秋吃了一个白菜碧玉卷,喝了半碗粥就放下了筷子,用茶漱了口,忙忙地赶去上课。
张先生见顾山、元秋两个都来了,考了一番从前的课程,又从论语里捡了一句“子曰:‘君子不器’”让顾山和元秋做文章。在元秋看来,有些随堂考试的意思。元秋读了几遍题目,根据君子的广义概念引申到人格魅力,又结合了自己的观点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张纸交上去了。
张先生读了几遍元秋的文章,觉得观点新颖却又符合君子之道,心里便有些喜欢,遂叫了元秋上前说:“你的文章做的不错,只是这字虽有灵气但缺少章法。我听你父亲说,你每日给自己定了许多功课?”
元秋恭敬地回道:“学生每日早起练一个时辰的字,下午从未时一直到酉时跟着苏绣娘学做针线,晚饭后弹半个时辰的琴,再摆半个时辰的围棋。”
张先生点头道:“你虽是用心,但却过于浮躁。练字也罢,围棋也好,最是修身养性的。你若是不想学而不精,就要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全神贯注、排除杂念。”
元秋闻言顿时茅塞顿开,自己因为太多东西要学,未免有些急于求成,无论是对练字还是女红,都有了激进心理。而这两样东西恰恰哪个也不是短时间就能练就出来的。老话说:一口不能吃个胖子。自己活了两辈子,怎么连这个倒忘了。
元秋忙向张先生施礼道:“先生所言极是,学生懂了。”
张先生捡了两本字帖给元秋,叫她回去临摹,又同他俩道:“太太打发人说:明日就是五月初一了,叫给你们放几日假。你们这几日自己记得看书,不要荒废了功课。”
顾山同元秋连忙应了,又给先生行了礼,才一同告辞了出来。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98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8.3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