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与中国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创新研究--蜂农模型校场模型和雇主钟模型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与中国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创新研究--蜂农模型校场模型和雇主钟模型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与中国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创新研究--蜂农模型校场模型和雇主钟模型

作  者:安增科|主编:张中华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 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青年学术文库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定  价:35.00

I S B N :9787500491170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法律  >  国家法/宪法    

标  签:政治法律  外国法律、国际法  法 律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综合研究劳工标准问题和劳资关系问题及其调节机制意义重大,既具有国际意义又具有国内意义,既具有经济意义又具有政治意义。从国际意义来看,近20年来,国际劳工标准呈现出从国内问题向国际问题转化、从官方层次向民间层次渗透的趋势。在官方舞台,发达国家极力主张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在民间舞台,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通过第三方标准认证的趋势正在加强。劳工标准对中国的影响最大。因为:第一,劳工标准针对的主要是占中国GDP半壁江山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民间标准的发起国大多是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第三,中国在全球劳动力价格市场中具有大国效应。中国应当顺应时势提高劳工标准,既有利于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创造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也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劳资关系,营造稳定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从国内意义来看,近年来国内劳资关系状况不容乐观。劳资矛盾凸显、劳动市场失灵。理论上急需科学解释,实践上亟待解决机制。从综合研究的意义来看,在全球化蔓延的今天,解释国内问题必须要有国际视野,这就是促成本书综合研究的原因。
    国际劳工标准研究、国内劳资关系及其调节机制研究已经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将作为国际因素的劳工标准问题和作为国内因素的劳资关系问题结合起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劳资关系调节机制的系统研究还很少见。
    国外对国际劳工标准的研究大致沿三个方向展开:(1)统一的劳工标准是不是国际贸易中公平交易(Fair trade)和平等竞争的必要条件?(2)劳工标准竞次(Race to the bottom)是否存在,是否应当通过国际合作加以解决?(3)劳工标准是否应当纳入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纳人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主流观点认为,统一标准并非必要、标准竞次并非必然、贸易制裁并非应当。劳工标准应当作为一国的内生变量自主解决。而且,提高劳工标准并不必然影响一国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对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仍停留在起步阶段,绝大多数研究属于静态的规范性研究,如:对劳工标准的历史研究、与劳动法和国际贸易法有关的立法研究、与贸易保护主义有关的国际贸易研究、与企业竞争力有关的企业管理研究。总的来看,我国学者对劳工标准大多持有限的接受态度。
    国外在本国劳资关系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些分析劳资关系的框架,并发展了以新古典学派等为代表的劳资关系管理理论。此外,西方关于雇佣冲突管理和员工关系管理的文献也十分丰富。国内研究并没有突破国外研究的范围和框架,理论观点上鲜有亮点和创新之处,特别是在如何建立有效机制调节劳资关系方面,尊崇西方模式的教条主义和拿来主义情结比较严重。
    安增科编写的《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与中国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创新研究——蜂农模型校场模型和雇主钟模型》以劳资关系为研究对象,同时涉及劳工标准和调节机制。主要运用制度分析、比较分析、文献分析和实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全书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宏微观统一、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结合的研究特点。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与中国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创新研究——蜂农模型校场模型和雇主钟模型》是对优化中国劳资关系调节机制、提高劳工标准的制度分析和制度创新研究。全书共分七章、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提出问题”部分,即本书的第一章。本章旨在对本选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现状、研究范围、方法、思路、内容、主要概念和全书框架作一个总体介绍。从联系的观点来看,劳资关系、劳工标准和调节机制的关系是,劳资关系是劳资双方围绕劳工标准的分配而形成的博弈关系,调节机制就是影响分配结果的“手”。
    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部分。内容由国外问题分析、国际问题分析和国内问题分析三个方面构成。
    国外问题分析包括国外理论分析和国外实践分析两个部分。国内理论分析也列入其中,这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为了照顾结构的完整性;一个是因为国内研究大多是国外研究的简单拓展。国外问题是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直接背景,是中国受到国际劳工标准影响的间接背景。同时,分析中国的劳资关系问题也需要首先了解和参考国外理论和实践,特别是率先向发达国家学习转型国家的实践经验。因此,国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是后面分析的前提和基础。
    国际问题分析是本书的中介问题,因为国际劳工标准的策源地在发达国家,国际劳工标准理论也与劳资关系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相当于一个联系国外问题与国内问题的中间介质,把国外问题和国内问题联系起来。
    本部分各章的具体内容是这样的:
    第二章是对劳资关系问题所做的文献综述。将劳资关系研究总结归纳为三种理论,即天然调和论、不可调和论与可以调和论。重点总结了可以调和论,并进一步将其归纳为四种类型,即控制劳方论、管理劳方论、保护劳方论和保护双方论。本书认为,这样的分类比以往的分类更形象、更直观。
    第三章是对国外劳资关系实践所做的分析。第一节分析了国外劳资关系的思想基础——新自由主义、合作主义和制度基础——三方机制;第二节介绍了美国等五个主要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机制的主要特点,目的是先对西方劳资关系的实践有个总体了解。第三节分析了劳资关系调节机制最为成熟的欧洲发达国家的情况。因为欧洲模式被奉为样板模式,对中国极具借鉴意义。主要结论是:合作主义模式衰亡迹象明显、新自由主义重新抬头,集体谈判的重心开始下移到企业层次,不干预、灵活化和分散化已经成为所有欧洲国家劳资关系发展变化的新趋势;制度正在向多样化发展,先进国家的传统制度出现僵化、落后国家学习合作主义模式的努力困难重重。第四节分析了转型国家的劳资关系调节机制。首先,分析了政府主导下合作主义的特点:雇主组织利益各异、工会组织缺乏团结、政府无奈主导、三方机制软弱无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新经济提出了分散化、灵活化的要求。二是政府未能解决好政治和经济问题。三是政治平台和劳资关系平台混淆。四是缺乏合作主义赖以生存的高度团结的劳资双方主体。其次,重点分析了对中国借鉴意义较强的就业保护制度,发现严格的就业保护制度会引起诸多不利结果,如劳动力变动率反经济周期变化、加剧劳动力市场二元化、降低自雇就业率、增加非正规就业率、就业产业结构退化等。再次,把转型国家的劳动力管理模式归纳为由政府提供就业保护、承担裁员负担的东欧模式和由企业提供就业保护、承担裁员负担的苏联模式。总之,转型国家虽然力图通过模仿西欧模式,建立有效的劳动市场制度进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效果却大相径庭。本章第五节对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因地而异的原因给出了答案,认为:一是经济基础不同;二是制度基础不同。
    第四章是对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分析。第一节分析了问题的背景,认为劳资关系全球化造成资本外逃、政府无力、劳工世界对立。第二节分析了劳工标准问题发展的三个阶段、两个舞台。第三节分析了有关问题的理论争议,认为统一标准并非必要、标准竞次并非必然、贸易制裁并非应当。并指出劳工标准问题的本质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交叉矛盾的产物。
    第五章是对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和国内劳资关系问题双重压力下的中国具体问题的分析。第一节分析了中国劳资关系现状。指出:在供求市场上,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在就业市场上,非公有制经济和非正规就业占据重要地位,但缺乏政府支持,处境艰难;中国企业用工存在很多制度障碍;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位居低端。第二节分析了中国劳工标准的现状。认为名义标准基本达标,实际标准有待提高。典型地选取了两种标准的样本,分析了农民工的权益状况和劳动合同法的主要内容和争议情况。认为农民工劳工标准过低,劳动合同法不区分劳动关系类型而统一管制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第三节分析了低劳工标准的三个不利影响,即恶化经济循环、降低企业管理效率、限制产业结构升级。第四节分析了高劳工标准对中国的宏观影响和微观影响,宏观上会节约司法成本、加剧劳动密集型产能过剩、促进产业升级和增长模式转变;微观上会威胁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并提出了四种应对策略,即回避策略、联合策略、适应策略和自主策略。第五节分析了中国提高劳工标准的可行性。认为中国的工资水平有上升空间、不会加剧失业问题、由于受大国效应、产业黏性、自然条件和人口,效应的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不会大幅度下滑。
    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部分。内容包括国内对策分析(第六章)和问题总结(第七章)。本部分提出了三个模型,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第六章是中国提高劳工标准的机制创新研究。劳工标准问题是劳资关系不平衡的问题,提高劳工标准有赖于劳资关系调节机制的创新。第一节首先对传统机制的不足作了分析,大胆指出,工会方法还需缓行、政府方法尚待改进。现有的工会方法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转型国家都存在无力、无效的问题。现有的政府方法存在着盲目西方化的问题、不区分劳资关系类型统一管制的问题。第二节提出了对传统调节机制进行创新的建议,建立了两个模型。
    第一个模型是雇主“守法—不守法成本”模型。将雇主区分为高端雇,主、中端雇主、低端雇主和末端雇主四种类型;将雇主的成本区域区分为守法经济区(最优区)、守法不经济区(吃亏区)、不守法经济区(沾光区)和不守法不经济区(最劣区)四种类型。进一步把雇主区分为高端守法不经济等八种类型。指出,由于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大量雇主还停留在非最优区。提出了政府的策略矩阵,建议政府针对不同的雇主采取不同的策略,引导雇主向最优区转移。
    第二个模型是企业“技术密度—内外向程度”模型。将企业区分为渔场、农场、弱校和强校四种类型,提出了政策建议——针对渔场型企业采取“保险策略”,针对农场型企业,采取“统一策略”,针对弱校型企业,采取“扶助策略”,针对强校型企业,采取“放任策略”,针对混合型企业,采取“分治策略”。
    第三节提出了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创新的建议,建立了劳动信托制度的“蜂农模型”。用“外部性”揭示了劳工标准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用市场方法取代政府方法打破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用资本制约资本取代政府制约资本的理论。具体措施是,建立劳动信托组织形成对生产经营组织的制衡,两种组织通过合约解决劳动者的保障和使用问题,信托组织养人、生产组织用人。并分析了劳动信托制度的组织雏形——一个公司和制度雏形——劳动派遣制度,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第七章是本书的总结和展望。进一步提炼研究结论,并提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本书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发现了劳工标准的内容、本质以及劳工标准与劳资关系的联系机制;
    找到了用市场方法解决劳工标准供给不足的理论依据;
    建立了新型劳资关系调节机制的三个模型。
    总之,本书是对中国在面临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和国内劳资关系问题压力下,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创新的研究,创新的原因是传统机制存在缺陷,目的是低成本、高效率地优化劳资关系、提高劳工标准。劳资关系平衡不能自动带来高效率,只有当这种平衡能够为劳资双方提供有效激励时才有效率。这正是本书坚持的研究思想。期望本书的研究对学术同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对中国的劳资关系实践略尽绵薄。

TOP作者简介

    安增科,1974年生,山东宁阳人,经济学博士、法学硕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岭南十拍》作者。主要研究全球化下的劳资关系问题。近年来,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主研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公开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合作完成专著、教材多部。

TOP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状况及趋势
    一  有关劳工标准问题的研究
    二  有关劳资关系调节机制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一  劳动市场
    二  劳工标准
    三  劳资关系调节机制
    四  劳工标准与劳资关系的联系
  第四节  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范围
    二  研究方法
    三  研究思路
  第五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劳资关系理论述评
  第一节  劳资关系理论研究概述
    一  劳资关系理论的发展简史
    二  劳资关系研究的学科和学派
  第二节  国外劳资关系研究的两种范式
    一  劳资关系研究的功能论
    二  劳资关系研究的冲突论
  第三节  国外劳资关系三种理论
    一  天然调和论
    二  可以调和论
    三  不可调和论
    四  评价
  第四节  国外劳资关系分析的四大模型
    一  邓洛普模型
    二  考肯模型
    三  桑德沃模型
    四  考夫曼模型
    五  评价
  第五节  国内劳资关系问题研究述评
    一  关于劳资关系模式的分类
    二  关于研究方法
    三  关于劳资关系现状
    四  关于劳资关系的影响因素
    五  评价
第三章  国外劳资关系调节机制比较研究
  第一节  西方劳资关系调节机制的思想和制度基础
    一  新自由主义
    二  合作主义
    三  三方机制
  第二节  西方劳资关系调节机制的国别研究
    一  瑞典
    二  德国
    三  美国
    四  英国
    五  日本
  第三节  欧洲劳资关系调节机制
    一  欧洲发达国家劳资关系调节机制的僵化迹象
    二  欧洲劳资关系调节机制的多元化趋势
    三  欧盟建立之后劳资关系的变化
    四  欧洲劳资关系的模式
  第四节  转型国家的劳资关系调节机制
    一  转型前的劳资关系——斯大林模式
    二  转型后的劳资关系——政府主导下的合作主义
    三  就业保护立法对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影响
    四  总的特征和趋势
  第五节  劳资关系调节机制为什么千差万别
    一  经济基础千差万别
    二  各种制度相互制约
第四章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演进和争议
  第一节  国际劳资关系格局的变化
    一  第三波全球化以前的国际劳资关系格局
    二  第三波全球化导致生产方式的变化
    三  第三波全球化以后的国际劳资关系格局
  第二节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现实考察
    一  时间维度上的三个骱段
    二  空间维度上的两个舞台
  第三节  国外理论界有关劳工标准问题的争议
    一  统一标准是否必要
    二  逆向竞争是否必然
    三  贸易制裁是否应当
  第四节  国际劳工标准争论述评及本质
第五章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劳资关系现状
    一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现状
    二  中国劳动市场就业现状
    三  中国劳动用工现状:一个对雇主的调查
    四  中国企业在全球化中的现状
  第二节  中国劳工标准现状
    一  中国的名义标准:国家立法情况
    二  中国的实际标准
    三  中国实际标准的样本:一个对农民工的调查
  第三节  低劳工标准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一  加大贫富差距、恶化经济循环
    二  不利于高绩效管理模式的形成
    三  限制产业结构升级
    四  低标准下的劳动力市场典型现象:“民工荒”
  第四节  高劳工标准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一  高劳工标准对中国的宏观影响和对策
    二  高劳工标准对中国的微观影响和对策
  第五节  中国提高劳工标准的可行性
    一  不会逾越经济发展水平
    二  不会加剧失业问题:西方的证据
    三  不会影响国际竞争力:产业转移受限
第六章  中国提高劳工标准的机制创新
  第一节  传统调节机制的不足
    一  工会方法的不足
    二  政府方法的不足
  第二节  对传统调节机制的创新:两个模型
    一  “雇主守法成本-不守法成本模型”  
    二  “企业技术密度-内外;向程度模型”  
  第三节  新型调节机制创新:劳动信托制度的蜂农模型
    一  模型的理论基础
    二  模型的构建——基于“苹果与蜜蜂”寓言
    三  模型的组织雏形——全顺公司
    四  模型的制度雏形——劳动派遣
    五  国外未出现制度创新的原因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劳工标准产权不清晰、具有外部性,并有多种含义
    二  劳资关系研究分三大理论,劳工标准问题存三大争议
    三  欧洲模式并非“灵丹妙药”,制度应当因地制宜
    四  低标准让中国承受国内外压力,提高标准切实可行-五工会方法需缓行、政府方法待改进、提高标准靠制度创新
  第二节  研究启示
    一  中国提高劳工标准需要摆脱对西方模式的迷恋
    二  政府方法应当因市场而异、因市场制宜
    三  市场方法可以弥补政府方法解决劳工标准外部性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附录
  附录一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节选)  
  附录二  SA 8000标准(2001版)
  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参考文献
后记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35页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109.3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