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爱上老厦门
爱上老厦门


爱上老厦门

作  者:高振碧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121125218

所属分类: 生活  >  旅游/地图  >  旅游攻略  >  城市自助旅游指南    

标  签:中国地理、旅游  历史.地理  地理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厦门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港口旅游城市,以其优美的环境深受大众的喜爱。本书作者是中国知名电视人文纪录片导演、摄影家,多年来他把镜头聚焦在家乡厦门行将消逝的老市区,以人文拾荒者特有的视觉,记录、展示近代海洋文明浸润熏蒸下的老厦门,用文字和影像定格海湾、码头、老街、深巷的迷人瞬间。
    本书是城市旅行者的指南、摄影发烧友的导航、人文探索者的宝典。书中以新颖的视觉、轻松的笔调、丰富的配图,结合鲜见的珍贵老照片、传奇的小故事等为您揭开老厦门悠久历史的神秘面纱,是一本难得的厦门城市行走手记。
    如果您喜欢旅游,喜欢人文、历史、风光,那就同我们一起推开老厦门这扇“门”吧!

TOP作者简介

    高振碧,中国知名电视人文纪录片编导、摄影家,作品曾多次荣获中国政府最高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多年来以人文拾荒者特有的视觉,记录、展示近代海洋文明浸润下的老厦门,关注家乡行将消逝的老市区。

TOP目录

推开这扇“门”
寻找老厦门
  “厦门”在哪里?
  “厦门”的由来
  “厦门”的人文原点
“路头”的由来
  融入市中心的古渡头
  定格在路头的粥摊地名
  嵌入窄巷的清代渡头碑
    《重修洪本部渡头碑记》
    《增修洪本部路头碑》
    《洪本部路头告示》
  清代鹭江沿岸路头拾遗
  从“路头”到“码头”
    《码头延伸了历史》
    第一码头
    第二码头
    第三码头
    第四码头
    第五码头
    第六码头
    第七码头
    第八码头
    内河客运码头
    海滨码头
    第九码头
    厦门轮渡码头
    中山路头码头
    水仙宫码头
    妈祖宫码头
    和平码头
  鹭江道码头前世今生
穿越历史的马路
  半城烟火半城泪
  “开元”第一路
    海与港的对话
    天人合一“骑楼街”
    民生市井“第八市”
    九大市场风云榜
    二王街“讲古”
    防空洞与大墓围
    光彩街与夹舨寮
  “厦禾”城乡第一路
    路起“厦门”
    BRT线路快览
    走进“担水巷”
    工业文明的遗迹
    黑白“厦门”的风采
  “大同”金银路
    走“大同”之路
    从“同兴”到“同英”
    “建成”的本色
    大同“三金砖”
    大井出“活源”
    大同也娱乐
    城市的心灵
  “思北”娱乐一条街
    “浮屿”无心任意留
    思明戏院
    开明戏院
    龙山戏院
    消闲别墅
    20世纪30年代厦门戏院一览
  拥抱大海的路
    海后滩的风云
    海关的钟声
    中国邮政第一局
    无德的“德记”
    “大千”惊魂录
    风水融合“竹树脚”
    水天一色“水仙宫”
    鹭江海上狂欢节
茶源与茶缘
  两个风靡世界的单词
  开禾“双狮戏尧阳”
  “文圃茶行”的兴衰
  厦门“茶桌仔”
    “五湖”飘茶香
    “龙山”聚茶缘
鹭岛美食汇集地
  百年老号“黄金香”
  磁街“庆兰斋”
    “厦门虾面”
    厦门烧肉粽
    厦门面线糊
    厦门炒面线
    花生汤与“黄则和”
  赖厝埕“扁食嫂”
  大元路“好清香”
  “吴再添”的小吃
  营平路“咖喱陈”
  厦门沙茶面
  厦门蚵仔煎
  “芋包”新生代
  小城佳肴源流长
深巷名宅
  大同路“商勋别墅”
  暗迷巷“林驷安堂”
  双莲池“花园别墅”
  古营路“古厝奇井”
  道平路“鸦片楼”
老厦门的红色记忆
  土堆巷的“总工会”
  九条巷的“姑妈”
  古营路的“诊所”
  开禾路的“市委”
后记

TOP书摘

    “厦门”在哪里?
    20世纪90年代初,厦门媒体曾有过一次热议,主题是:厦门在哪里?
    那时,厦门已经结束了台海战争带来的封闭状态,成为中国大陆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一时,带着各种目的和任务的人员和车辆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向这座岛城。有省政府机关到厦门指导工作的,有兄弟地市到厦门学习取经的,有经济嗅觉敏感的到厦门寻找商机的,还有怀着好奇心到厦门探秘的。那时,进入厦门岛的陆上通道,只有一条石筑的“高集”(高崎一集美)海堤,汽车行走在海堤上,能欣赏到集美学村“穿西装、戴斗笠”这种独特的风貌,头一次来厦门的客人,兴奋点在这里就引爆。可是,过了海堤后,映入眼帘的全是不起眼的农村景色。一天,一位外地司机在驾车进入厦门岛经过江头镇时,看到高悬在公路上空的巨大指示牌写着:“距离厦门3千米”,顿时满脑子雾水,他怀疑自己是否走错了道,就停车就近找了家小卖部询问:“厦门在哪里?”店主是位老人,他用闽南话夹带着普通话回答:“你们要去厦门,车向前直开,还很远。”司机还没搞懂,又问:“您这里不是厦门?”老人很肯定地回答:“我们这里是江头啊。”司机为了保险,最后找到电话直接咨询厦门市政府值班室。
    此事后来一经披露,电视媒体很快做了专题访谈节目。“厦门在哪里?”、“你在厦门吗?”、“走进厦门”等话题一下子成了厦门街头巷尾的热议,平面媒体也不甘寂寞开始做深度报道。这其中有历史地名称谓沿革的问题,有行政区域划分变迁的问题,还有公路里程“零公里”原点设置的问题。
    对当地江头人来说,到厦门市区要么乘汽车走厦禾公路,要么乘船经筼筜港到鹭江的码头。用最本土化的表述方式叫“落去厦门”,大有从高处往海边走去的态势。
    江头镇地处筼筜港的东北端,地理上处于厦门岛坐标中心,这里还不是厦门,那么,厦门到底在哪里?
    打开民国以前的厦门老地图,会发现传统的“厦门”区域概念只是现在厦门岛的西南部,沿着篑筜湖、顺鹭江至虎头山,从将军祠、万石岩、虎溪岩到麒麟山这一狭长地带。其他广袤的山乡是“禾山”。当时,南普陀和厦门大学就在“禾山”(一度为思明县建制)地界。1926年9月,当鲁迅“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见《鲁迅自传》)时,由于镇南关山路交通不便,他是从虎头山下的太古码头(今和平码头)搭乘“双桨仔”小舢舨到厦门大学的。9月16日,鲁迅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厦门大学“此地又是一离市极远之地”。在与时居广卅I的许广平通信中,鲁迅入乡随俗地使用了“去厦门”这个动态方位概念。有意思的是,老厦大的人至今还沿用至少有八九十年历史的老词组表达自己的行动方向,只有后来的新人和学生才会说,“到市区”或“到中山路”。
    鼓浪屿和厦门岛,开天辟地隔海相望浮悬海中。鸦片战争后,鼓浪屿被帝国主义列强辟为“公共地界”,与厦门的关系如两个不同的国度。“屿”上的居民渡海到“岛”上,就是“过去厦门”。多了一道必须跨越的阻隔,才能到达目的地。
    有一幅20世纪初外国人绘制的地图《厦门的周边》,此图的可贵之处在于第一次运用科学测绘手段,准确明了地向世人展示“厦门”(AMOY)和“厦门岛”(AMOY ISLAND)的地理关系,而这只不过是印证了数百年来原住岛民对生活环境的认识。
    可见,在老厦门人心目中,至少到20世纪末,“厦门”的概念还只是厦门岛这个自然实体中的一小片人居社区。说到“厦门”,人们第一反应是有码头、街道、骑楼、商店的市区,而不是全岛。
    这种认知深入至9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公路里程牌等公共识别系统的设置,这才会出现本文开始所出现的那个问号。
    “厦门”的由来
    “厦门”地名出现得很晚。这大概与厦门在地理上孤悬海中,历史上长期归同安县管辖有关。
    自从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同安县,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同安属泉州以来,厦门就是地方三级政府治理下的一座无名岛屿。
    唐朝开元至天宝年间,就有大陆的陈、薛两大姓氏汉人先后渡海入岛“发川为田,垦原为园”,繁衍生息。陈氏族人居住在这座岛的南边,薛氏族人居住在岛的北边,清·道光《厦门志》溯望历史,感叹“厦门人物,以南陈北薛为最古”。
    一千一百年前,先民们把这座岛上得以安身立命的村落起了个顺口好记的名字叫“新城”。这从1973年泉州发现的唐大中年间墓志铭和2004年厦门出土的唐代“陈元通夫妇墓”墓志铭中能得到清晰的印证。“新城”无疑是一座天然粮仓,这里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稻禾一茎多穗,于是“嘉禾”就开始作为地名,带着农耕经济社会人们朴实而美好的心愿传播开来。至少在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开始,“嘉禾里”和“嘉禾屿”作为这座岛屿的名称,伴着半耕半渔的悠然景象延续了数百年。
    元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在嘉禾屿设置军事机构,“嘉禾千户所”便成了这座岛屿新的官方地名,下设四个都。明代朝廷,面对海上民间贸易和倭寇袭扰边疆,推行“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嘉禾屿内外海域成了重点设防的地方。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福建,为沿海戍兵防御倭寇,“城厦门,移(泉州)永宁卫中、左二所兵戍守,为中左所”(见清道光《厦门志》卷二“沿革”)。这就是海防史上有名的“中左守御千户所”。这段简约的文字透露出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信息,“城厦门”说明,在“中左所”之前,嘉禾屿就有“厦门”的地名存在。
    嘉禾屿地处九龙江入海口“海门”岛的下方,是漳、泉两地的门户,民间按地理方位称此地为“下门”。明万历《泉州府志》卷十一记载:“同安县寨十有四……西南日“夏门”,说明“下门”也曾写成“夏门”并在万历年间的文书中使用,后来才雅化成“厦门”,沿用至今。海门、厦门、金门是拱卫闽地漳、泉平原的海上天然屏障,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纂修的《鹭江志》,指厦门(时别称“鹭岛”)“四面环海,为漳泉之咽喉,台澎之门户,诚海疆要地也”。主编薛起凤在“总论”中写道:“鹭岛者,泉南海岛也,以其为泉南之门户,古日‘门’也。”
    有必要澄清的是,厦门地名的演化都以闽南话“下”的发音“e”作为依据,才会出现厦门的“厦”字在汉语普通话中和“下”字同读“xia”,而不读大厦的“厦”(sha),成为地名孤字。此中,而绝无“祖国大厦”的含义。
    江夏侯周德兴为了提升驻岛军事机构的统一指挥功能,进一步强化对海上来犯之敌的威慑力量,选择在俯瞰港湾的高坡上建筑石头城池。明洪武二十七年,作为军事设施的所城竣工,“周四百二十五丈,高连女墙一丈九尺”。城堡取名“厦门城”。历史日晷的时针指向公元1394年,“厦门”第一次以官方确认的地名载入史册。但此时“厦门”指的是山坡上的那一小圈子军事城堡,“中左所”代表的才是方圆五十里的全岛。
    这也给“厦门在哪里”的话题预留出历史的答卷。
    P6-11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24页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111.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