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时代迭变中的文武政要(上下)
时代迭变中的文武政要(上下)


时代迭变中的文武政要(上下)

作  者:吴相湘

出 版 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定  价:74.00

I S B N :978750084817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政治与军事  >  军事人物    

标  签:历史.地理  历史  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吴相湘先生是台湾民国史人家,他在本书中所写五十位人物的传记,既是研究著作,也是通俗读物,较大传为小,较小传为大,一编在手,可以尽览民国史上叱咤风云的主要文武角色,既可知史,又可知人。

TOP作者简介

    吴相湘(1912-2007),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历史学家。湖南省常德人,1912年1月出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曾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负责校勘《明实录》。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入国民党第九战区司令部工作,专事收集战争资料编纂战史,多次随军在前线参战,到敌后了解情况,撰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文稿。他阅读日本军部及外交档案,掌握了中日战争大量鲜为人知的史料,他在20世纪70年代,编着出版的两巨册《第二次中日战争史》,最早记录了中国军民长期抗战的历史,也是学术界公认迄今为止,最为权威和优秀的抗日战争史著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历任北平故宫博物院编纂、兰州大学副教授、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新加坡南洋大学历史系主任、台北市中国文化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曾应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邀请,主持《中国革命同盟会史实研究计划》,并参加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民国时期人名典》的撰述工作。他治学严谨,著述认真,广征博采史料,力求客观翔实。特别长于直接搜集引用中外第一手资料,参考稽证,提出自己的创见。他致力于中国近代史、现代史的研究,出版了大批专着、专论。他根据故宫档案编着的《晚清宫廷实纪》、《清宫秘谈》,揭露数百年来紫禁城中隐踪秘事,很有史事价值。他引用英国、日本外交档案写成《孙逸仙先生传》,披露了大量国内书刊从未涉及的史料。他撰着的《民国百人传》、《宋教仁:中国民主宪政先驱》、《民国政治人物传》、《晏阳初传:为全球乡村改造奋斗六十年》等民国著名人物传记,开民国史研究之人物研究的先河。他研究历史注重以史料为基础,主编出版了一系列史料丛书,如《中国现代史料丛书》、《中国现代史丛刊》、《中国史学丛书》、《民国史料丛刊》、《乡村建设史料汇编》,为史学界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史料长编。他发表的大量史学论文,已辑成《近代史事论丛》、《历史与人物》等书刊出版发行。台北三民书局出版了其长篇自传《三生有幸》。他的论文和著作也发行于祖国大陆,成为中国史学界研究民国史、民国人物的参考书。2007年9月21日,吴相湘先生在美国伊力诺州自由市逝世,享年95岁。

TOP目录

推荐序
上册
  袁世凯
  岑春煊
  吴稚晖
  林森
  徐谦
  许世英
  古应芬
  黄兴
  居正
  张静江
  陈炯明
  于右任
  李根源
  石瑛
  黄郛
  陈光甫
  程潜
  宋教仁
  何成溶
  沈鸿烈
  蔡锷
  李烈钧
  张之江
  汪精卫
下册
  江亢虎
  杨森
  蒋作宾
  吴忠信
  朱执信
  覃振
  杨杰
  徐永昌
  张群
  何应钦
  唐生智
  戴季陶
  孙科
  陈果夫
  王艽生
  刘文岛
  熊式辉
  左舜生
  薛岳
  张道藩
  陈诚
  程天放
  汤恩伯
  陶希圣
  张厉生
  黄少谷

TOP书摘

    二十六日,见张季直(贡生,名謇)共谈。张曰:“海参崴去此一千二百里否?珲春似少远,然否?”我指案上东舆曰:“何不取考。”张曰:“不全。贵国关北财赋未尝输京,其非重赋可知,边民何苦日越俄境?”我曰:“财赋之本不输京,即我祖宗朝募民奠边之盛德远规也,挽近武卒不知抚民保境,王化又难远覃,诚极寒心。”张曰:“贵国千言万语,引用人才方能有为,家世之弊最当先破!今日国小民贫介于俄日,非有人才何以自强?深为远虑。拘泥古书,自不通时措;专事洋务,亦触戾人情;此中斟酌实难其人。前日贵国王破格求才,阁下藻鉴亦多有可荐者否?……”我曰:“万国公法未书有不战而便给兵费者,吴大帅马观察何不一争于花房乎?且其数何其夥多也?”张曰:“阁下所见极明,熟看公法者只知有例中照据,未晓无例可勿论;花房此次张大声势即恐喝之伎俩耳,马眉叔未免有错,大帅追谓其不然,已函告中朝说此邦不堪重累;眉叔亦少变其说,劝花房减之;愚见当初只十万为可。”我曰:“不给则已,给则十万似少。”张曰:“今已诺五十万,乃觉十万为少,如大副官不怕恐喝,持重而发,又急先捕其杀使之仇,则何至如是夥多?所给瘗资亦不过各人三四百金恤赏足矣;事已有绪无益遂悔,然眉叔劝花房可减十万亦足少纾民困否?”我曰:“黄遵宪朝鲜策略曾读过否?其人何如?”张曰:“曾览悉,大意固好,亦闻其人有志时务者,其素行不知耳。结日本云云以其身在该国,议论虽不能不如此,亦有未可尽信者。贵国交邻之道如事鬼神可敬而不可亲也,但不激变生事可矣。”
    二十八日,我曰:“闻大帅以敝邦军民尚未集安,揭榜无效,日夜贻恼寝食不暇云,弟心正不安,且未尽谙敝邦俗习,徒为无益之忧耳。敝邦民俗凡事在上者劝之则不从,禁之则愈犯,若自大阵任其惊动,示不介意,则还可不日息定;若屡屡榜谕劝其集安,则其疑愈滋,无异扬汤止沸,请代白大帅宽心勿过虑,徐观几日,更思道理,恐好?”袁曰:“已稔知有日,然大帅生平在心之事终身莫解,阁下厚意当为代白,或可冰释。我前晤云养(金允植号)劝其急于练兵以制全局,以慑外侮,而竟归淡漠,如何可也?何不趁我军在此择选精卒由我军训练几日,再授以自统,原非大难事,何不先试练一营五百人以观后效。能有劲旅三千人,政可行,侮可悍,然将才不易也。如值中邦一朝有事或恐不暇顾及,何不图自立以为长久之计?”我曰:“下官短见惟望天兵常留。”袁曰:“我士卒恐不能久留,且大帅亦不愿久留,中土之人谁无身家?久居无事,且恐不易支持,如换他人,恐不好与共事耳,大帅实心为民不涉傲诈,此外诸帅如大帅者计不可得,若来此邦纵兵肆兵恐民无噍类;以大帅节制无二,尚有小事滋扰,况他帅乎?……”袁曰:“贵邦产五金、人参、牛皮、丝、麻、材木,得人以理,指日可富,且地多荒芜,宜急种桑,开辟疆土,使民勤劳,练之一年,不难大理;每年能筹数十万银饷,可养精兵三四千,多不过一万,足可使日人永不敢启鲸吞之心;何也?山林险固易守,洋人利于火器而最不利于伏兵也,山林之中多设伏兵不难一举而歼之,泰西诸邦视贵邦甚贫,图之不力,如鸡肋然,食之无味,日人如失利于贵国,泰西必不肯为至小至贫之贵邦而动干戈也;泰西助人攻入者必求利于败者耳,如贵邦何利之有?日人之兵正弱于陆战,我今日所部各军可尽日人所来之多少而杀之,特有所未必耳。各洋可畏者惟俄,他不足虑也。贵邦陆通中邦,只守一面水路,易事也。中邦四面受夷,故患更甚于贵邦耳。大帅对吾辈深诩阁下为忠厚长者,今治饭请阁下。”我见吴曰:“东宫今九龄矣,有出天之孝,六月变后,多有受损,坤殿奉迎还官时日为急,而日昨荷遣兵队护送,中外大小感颂无已。”吴曰:“闻东宫天生聪明,六月变后,孺慕情伤亦大,不失赤子之心。王妃中朝之所休命贵国大小臣工迎之固至敬而有礼。过军营前早饬预备插旗放炮,勇丁在营站队伺候。”
    八月初八日,袁曰:“金云养在何处?须以大帅意请来商事,大帅拟今十二日扶病赴津乞归。”我曰:“有何紧故扶病赴津耶?”袁曰:“贵国之事如治疮然,交涉之人挟日本以自重,交涉之人一日不死,则疮不可为也;大帅因此欲见李中堂乞归。”我曰:“闻甚惊叹!请概示破郁。”袁曰:“交涉之人挟日本朝鲜以自重,弟非骂贵邦人,乃骂中朝人耳,中朝无人。”
    初十日,我曰:“大阵军情虽严密,诸兄见弟必以雅戏妙谑为遣日接客之资,无一语涉军情者,然弟已默默揣得于不言不问之中者久矣。此次办理事宜未必尽如大帅本来意向,再明径归,恐或未必还也;天下事瞒不得有心人,弟既有心,大兄勿秘。”张曰:“大帅此行盖亦有难言之处,弟以大帅相遇之厚不得不同来往,大约月杪可还,然事亦未定。吾料此间若不内修自强,亟图善后之方,后将复有事故。既与日人通商,顾其势吾不怪引来泰西各邦以制日人要挟;然主和之事亦须斟酌古今较量彼我。此后必马眉叔来,此人有时务才,而心地不光明,乃急迫功名之士,为办理此间必违古而迎时,失众而败事,却不可不慎!且贵邦人必与相投,为其所愚,只借交涉和好邻邦而已,不顾本原,终昧政体,其于内拂人心何事可做,诚为可虑耳。李傅相专喜谈洋务,大帅虽其世好姻亲,而意见不相融洽;眉叔为人能投李相之好者,弟于李相之来,眉叔之去,一一数其迎合之事与我军牵掣之状,昨丁公(汝昌)来乃无不吻合,故弟申劝乞退之意于大帅,此行还否,不可定耳。如贵国有事,李相坐视,必无出师之理,但使眉叔辈误其事机而已,此次之师赖李相不在,张公(树声)得以出力,贵邦人何能知之?此次之师徒为日人捕仇赔款而止,前日大帅论功之时我坚持不受,大帅耻愤几成疾,此行来否不可定,以此为贵邦代筹善后六策,本欲临别相赠,而阵中扰冗,尚未脱稿,若不来,则寻便奉寄阁下。”P6-8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672页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78.1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