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奔向未来的人:五种心智助你自如应对未来社会
奔向未来的人:五种心智助你自如应对未来社会


奔向未来的人:五种心智助你自如应对未来社会

作  者:(美)霍华德·加德纳

译  者:胡雍丰,杨娟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定  价:23.00

I S B N :9787100069304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社交与礼仪    

标  签:文教体育  教育总论  教 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未来世界呼唤某些在现在看来是可有可无的能力。你是否已经开始培养自己和他人去拥有这些能力了呢?
    
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全球化进程加速,信息多如牛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文明碰撞交汇。这些变化客观上要求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在学习和思考方式上的突破创新。在本书中,著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定义了在未来终将占据主导位置的几大认知能力:
 
学术专业之智:能够掌握主流学术(包括科学、数学和历史)思想和至少一门专业技能

综合统筹之智:能够从各个学科或层面整合各种观点形成统一整体,并传递给他人

开拓创新之智:能够发现并阐明新课题、新矛盾和新现象

尊重包容之心:能够意识到人和人之间差异的存在,并能对其正确评价

责任道德之心:能够履行作为工作者的职责和作为公民的义务
    
有了这些精挑细选的才智,也就有了面对未来已知或未知挑战的武器。倘若没有这些“心智”,人们只能受超出理解范围的各种因素的摆布——无法处理大量信息,无法在工作环境中表现良好,也无法对事、对人做出明智的判断。
    
加德纳因其多元智能理论蜚声世界。在本书中,他又将思维延展到另一个层次。本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能够帮助读者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培训和培养企业领导者方面也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TOP作者简介

加德纳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霍布斯教席教授,他的研究领域是认知与教育。他撰写了20多本著作且这些著作被译成27种语言。加德纳同时也是哈佛大学的兼职心理学教授,且是哈佛零点项目的高级主管。

TOP目录

致谢

第一章  心智全球综观
    自我介绍
  专业学术之智
  综合统筹之智
  开拓创新之智
  尊重包容之心和责任道德之心
  教育之大
  教育界新旧观
  科学与技术
  科学与技术的局限:两个忠告
  全球化

第二章  专业学术之智
  过去和现在的领悟
  课程与学科
  如何培养专业学术之智
  另一种专业
  渐行渐远的专业学术

第三章  综合统筹之智
  综合统筹的类别
  综合统筹的组成部分
  跨学科综合统筹:回报与风险
  前景看好和估值过高的综合统筹
  为什么进行综合统筹是艰难的,但却是可能的
  教育的挑战
  多角度主义:权宜之计
  综合统筹记录?

第四章  开拓创新之智
  重新认识创新能力
  创新者的特征
  培养创新者突破年龄限制
  团队创新
  警惕“伪”创新
  创新与综合”
  未来创新的三种形式

第五章  尊重包容之心
    原始的串珠
  对群体间关系的不同解释
  差异的时代
  可行性目标:尊重他人
  人生发展中的里程碑
  一个包容的环境及由此产生的各种错误行为
  尊重的意义
  冲破阻碍去尊重他人

第六章  责任道德之心
  有益工作的支持
  道德取向面临的威胁
  以有益工作为核心的教育

第七章  结语
    五大心智的培育之道
  阻力及障碍
  培育五大心智的先后顺序
  五大心智与未来

注释
作者简介

TOP书摘

    科学与技术的局限:两个忠告

    “教育,是历来固有的、不可回避的人类目标和价值之一。”我希望这句话能够张贴在每个政策制定者桌子前面显眼的地方。除非人们心里明确自己所重视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希望培养出的人才类型,否则不可能着手制定一套教育体制。然而,奇怪的是,很多政策制定者在实施时似乎都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当出现困难时,这些政策制定者往往表现出含糊不清、自相矛盾或者无法令人信服的平庸。多少次,当我读到那些空洞的声明时,我的目光都变得非常呆滞,比如“有效运用心智”、“填补成就差距”、“帮助个人实现自身潜力”或者“继承文化遗产”、“拥有竞争能力”。最近,在和教育部的部长们沟通时,我发现了一个尤为徒劳的目标:“在考试成绩的国际比较中取得世界领先地位。”显然,按照这一标准,每次只有一个国家胜出。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明确教育目标并非易事;事实上,本书的宗旨之一就是为未来提出几个更为坚实的目标。
    第一个忠告:科学本身永远不可能成为教育的全部。科学不可能告诉你在课堂上或工作中怎么做。为什么?作为教师或经理,你的工作是由自己的价值体系所决定的,而不管科学还是技术都没有内在的价值体系。思考一下下面的例子。假设你接受一种科学声明,称智商很难提高。在此论断中,人们可以得出两个完全不同的结论:(1)不要企图尝试提高智商;(2)竭尽全力才能提高智商。你有可能会成功,可能还会比你所预期的容易很多。同样的科学论断,却得出完全不同的教学结论。
    第二个忠告与第一个有关:科学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唯一重要的知识领域,尽管科学包括工程、技术和数学。(这是一个很多热衷于全球化的人士都容易陷入的陷阱。读一读我们的时代精英比尔·盖茨和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讲话和文稿集吧。)其他知识领域——社会学、人类学、文学、公民学、礼数学、道德伦理学、健康学、安全学以及健身——都应该享有公平待遇,也应该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定的时间。由于科学现在占有的社会统治地位,致使上述提及的对科学的专注将其他这些课题挤压出去。而同样致命的观点是,许多人都认为应该通过和教授科学一样的教学方法和强制力去处理这些知识学科。如果说这将酿成大错,还只是保守说法:如果仅仅通过科学研究或证明的方法来考虑,能从那些伟大的艺术和文学作品得到什么,能从重要的宗教或政治思想中得到什么,能从生死这一永恒之谜中得到什么?如果我们都从定量的角度来考虑呢?当危机出现时,如果政治领袖或商界领袖只能提供科学解释或数学证明,而不能说到听众的心里去,那么他的话有多大的可信度呢?伟大的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Niels Bohr)曾一度冥思这句反语:“世上有两种事实,深层事实和浅表事实,科学所起的作用就是去除深层事实。”
    在工作中,这两个忠告同样有效。尽管关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重要意义,但是领导者们也必须拥有更加宽阔的视野。政治剧变,人口迁移,新形式的广告、公共关系和宣传,宗教或慈善机构的发展趋势:所有这些都可能会对组织带来影响:,不管它是营利性组织还是非营利性组织,不管它提供设备还是传授智慧。完整的一生,也和完整的机构一样,拥有多种专业学科。过度关注科学和技术让我想起了鸵鸟或卢德派成员(1811—1816年间制造骚乱并捣毁节省劳动力韵纺织机器的英国人,他们认为机器会减少就业。——译者注)那样的短视。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54页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47.4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