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五版)——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作  者:李秀林 等主编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 书: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出版时间:2004年11月

定  价:29.00

I S B N :9787300061283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材  >  征订教材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国史  >  历史普及读物    

标  签: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哲学理论  哲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教材,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简称《原理》)的第五版。自1982年首次出版以来,《原理》以其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明晰等鲜明特点,深受人们的欢迎。从第一版到第四版,《原理》发行了1 000万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和宣传中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这同时表明了它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   但是,自1995年《原理》第四版出版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取得的新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新经验表明,《原理》的内容和结构仍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需要深入阐述和补充,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妥善处理,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的问题应得到充分体现。    更重要的是,《原理》第四版出版的九年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看,世界进入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格局多样化这样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从国内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也进 入到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历史任务的 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确立……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学院派”,它应该也必须关注现实,注重同现实进行“对话”,从而以哲学的方式概括并反映新的实践所提出的新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决定对《原理》再进行一次修订,因而向读者献上这本《原理》第五版。   《原理》第五版仍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个不同的“主义”,而是同一个主义,即包括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用“辩证唯物主义”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辩证法维度及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与“辩证唯物主义”并列,加上“历史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历史维度及其彻底性和完备性,因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的彻底性、完备性集中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中,“而自从历史也得到 唯物主义的解释以后,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在这里开辟出来了”。同时,《原理》第五版又把实践的观点贯穿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从哲学史上看,马克思之所以能发动一场震撼人类思想史的革命,关键就在于,他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并以 此为基础正确地解答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实践唯物主义。用“实践 唯物主义”来称谓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透显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所内含的实践维度及其首要性和基本性。但是,实践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两种不同的哲学形 态,而是同一种哲学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表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重在改变世界,而实践活动本身就是“否定性的辩证法”,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又是实践的。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中,科学的实践观是和“合理形态”的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历史观有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 “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力求全面而又 科学地阐述实践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系统而又准确地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贯穿《原理》第五版的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和教学体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体系重在阐述学科的基本观点,它既要依据学科的科学体系,又要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在编写《原理》第五版时,我们考虑到这一点,力图设计一种既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又符合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所以,《原理》第五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的结构也做了新的安排,并力图以这样一种新的结构来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再现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任何一门教科书的任务,都是阐述这门学科的基本观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是 如此。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本身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不断得到丰富、充实和深化的;同时,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据此,《原理》第五版对有关问题做了如下处理:   第一,对于像物质统一性、决定论、反映论这样一些已成为“常识”的基本观点,应结合当代科学的新成果讲出新内容。所以,《原理》第五版增加了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物与物的关系和“为我而存在的关系”、认识与虚拟这样一些内容。   第二,有些观点本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原有的马克思主义

TOP作者简介


TOP目录

导论 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基本特征
一、时代课题的哲学解答
二、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三、以彻底的批判性为标志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三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确立辩证的思维方式
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
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二、时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第二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
一、人类社会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现实基础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第三节 从物质到意识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前提和社会基础
二、意识: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三、意识的结构和功能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第四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同源性
二、物质形态的层次性和同构性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及其实践意义
第二章 实践与世界
第一节 实践的本质和结构
一、实践: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二、实践:人的存在方式
三、实践的理性结构和社会结构
第二节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一、实践的主体和客体
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
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 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
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
第三章 社会及其基本结构
第一节 社会的本质和整体性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二、社会是不断自我更新的有机体
三、社会结构:交往活动的制度化
第二节 社会的经济结构
一、生产力:人与自然之间现实关系的体现
二、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三、阶级:特定经济结构中的人群共同体
第三节 社会的政治结构
一、政治结构及其核心
二、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第四节 社会的文化结构
一、意识、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
二、文化结构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三、文化结构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功能
四、传统文化与社会现代化
第四章 个人与社会
……
第五章 联系与发展
第六章 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九章 认识与实践
第十章 认识活动与思维方法
第十一章 真理与价值
第十二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
附录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一版至第四版目录

TOP书摘

第一章 物质与世界
哲学要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就要考察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上千姿百态、形态各异的事物、现象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世界以怎样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存在着和发展着。这是一切哲学派别都必须回答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社会、人类都是在物质这一客观实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作为精神现象的意识也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一高度发展的物质的属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学说,是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和二元论的前提,是正确解决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确立科学的物质观以及运动观和时空观,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前提。物质、运动、时空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历来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之一,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之一。
一、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对“物质”的理解,唯物主义本身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依据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把唯物主义哲学划分为三种形态,即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这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代表了对“物质”的哲学认识由低级到高级、由片面到全面的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古代哲学家们从世界的“本原”、“基质”、“统一性”问题,引出了物质问题,并把火、水、土、“元气”、“原子”等所谓的“原初物质”当做世界的本原。古代中国的“元气说”认为,一切有形的物体都由客观的元气所生成,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古希腊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和虚空构成的,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不难看出,这些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试图说明世界的物质性,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猜测,在当时没有也不可能被科学所证实;它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问题简单化、片面化了。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哲学物质观发展的第二个历史阶段。近代自然科学揭示: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而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近代科学的认识所能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人们由此认为原子就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原子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并进而把物质归结为原子,得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特性是一切物质的特性的结论。这就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同朴素唯物主义相比,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以自然科学为根据,并以此来解释世界的物质性,反对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是对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深化和发展。但是,由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和缺乏辩证思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仍然存在很大的缺陷:它把在质上无限复杂多样的物质世界,仅仅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简单的粒子(原子)在量的组成上的不同,而看不到原子本身的质的多样性、复杂性,看不到原子也是不可穷尽的;它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从而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理论同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混为一谈;它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没有把握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及其特征,从而在社会历史领域里陷入了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继承了以往唯物主义的传统,在总结现代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从而把哲学物质观推向现代阶段。
恩格斯对哲学的物质观做了唯物辩证的说明:“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物质是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物质范畴是从各种具体实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普遍的哲学概念。列宁确定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给“物质”下了经典性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确认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把物质的根本属性与物质的具体形态、具体结构、具体属性区分开来,把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区分开来;同时,由于“客观实在性”不仅概括了自然物质的本质属性,而且概括了社会物质的本质属性,这就为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人类历史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去把握物质、规定物质,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根本特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人类在认识和实践中所遇到的最普遍的关系、最基本的矛盾。正是从这个最普遍的关系、最基本的矛盾中,列宁深刻揭示了物质和意识各自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体现出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唯物主义立场。这同时又表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这一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者相脱离的。因此,意识不过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不是像二元论所说的那样,可以成为与物质绝对对立的另一个本原。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物质这一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可以认识的对象,而不是不可捉摸、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当然,有些东西,如原子以及更小的微观粒子等,是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觉到的,但人们可以通过现代物质技术手段感知它们,通过人的理性思维去反映它们、把握它们。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目前还有许多难以感知的事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可认识。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它们迟早必定为人们所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表明,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东西,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东西。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不是作为一切事物的基础,不是作为物体性质的支撑者,而是对人们意识所反映的一切现象、事物、过程,对整个物质世界的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辩证唯物主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既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是物质的个性,是可变的、相对的;一切具体形态和不同结构的物质又都是客观实在,这是不变的、绝对的。不管物质的形态、属性、结构多么特殊、复杂和多变,它们都永远保持着客观实在这一共同的根本属性。从个性中看出共性,从相对中找到绝对,从暂时中把握永恒,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物质即客观实在这一学说在唯物主义发展史上引起的变革是深刻的,以至于一些只熟悉旧唯物主义的哲学家、科学家竟认为,“辩证唯物主义不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了”。实际上,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创立,标志着人们对物质的哲学理解的现代转折,并且同现代科学的发展具有一致性。
第四,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是构成彻底的唯物主义的出发点。旧唯物主义承认“物质的自然”,它在对自然事物的说明中坚持了客观性原则,即把自然事物理解为独立于人的精神的客观存在。对于社会事物,旧唯物主义由于不理解人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不能坚持客观性原则,结果把历史过程理解为一种主观的存在,以至于把人类历史变为所谓“精神的历史”。这就制造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而旧唯物主义本身也成了“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即仅仅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又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建立起统一的说明自然过程和历史过程的唯物主义原则,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理论。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唯物主义乃至整个哲学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二、耐间和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物质与运动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而运动是物质的属性,时间和空间则是运动着的物质或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运动”是标志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同物质一样,具有最大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无运动的物质或无物质的运动都是不可设想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是运动的担当者,是一切运动和发展的实在基础;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属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物质是运动的,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这说明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物质也有某种静止的状态和稳定的形式,但这种静止和稳定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说,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属性,不能只重视绝对运动而忽视相对静止,而要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并充分强调静止的重要作用。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运动,就会使一切都变成不可捉摸、无法认识的东西,从而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运动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这种持续性表现为:一事物存在和一种运动过程进行的久暂,一事物和另一事物、一种运动过程和另一种运动过程依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它们之间间隔的长短。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这是指时间只有从过去、现在到将来一个方向,它的流逝总是沿着单向前进,去而不返,不可逆转。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这种广延性表现为:物体彼此之间的并存关系和分离状态,物体的体积、形态、位置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通常,人们又把时间和空间联结起来,称之为四维时空。
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同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时间是以物质在空间的运动来度量和认识的,离开物质在空间的运动,它就成为无法度量、神秘莫测的东西;另一方面,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性,表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同物质运动一样,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割裂开来,认为时间和空间可以脱离物质的运动而独立存在,具有不受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变化影响的绝对不变的特性。在这种观点看来,时间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绝对均匀流逝的纯粹的持续性;空间是与物质相脱离的绝对空虚的框架,虽有物质充塞其中,但它本身却是不变的。牛顿的时空观就是如此。在牛顿看来,“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这就是牛顿力学的“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
时间和空间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它们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五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同时,时间和空间的具体形态、具体特性又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现代科学,特别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进一步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更深刻地揭示出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联系:物质的运动、质量都制约着时间和空间的特性和变化形式。
爱因斯坦以真空中光速不变和狭义相对性原理为基础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并用光速不变重新审定了时间的概念。按照狭义相对论,某一事件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是确定的、不可逆的,如炮弹总是先发射后落地,发射和落地不可能同时发生,更不可能先落地后发射。但是,两个事件的“同时”性却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同时”或“不同时”只有和运动着的物质体系联系起来才能确定。不同地点发生的两件事在地面上的观察者看来是同时发生的,在高速运动的观察者看来则不是同时发生的。这就是说,“同时”的概念随着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不变的时间,没有绝对不变的同时性;物质客体尽管有其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持续性,但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中,空间广延的长短和时间间隔的快慢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根据相对论的公式,尺子的长度在不同的运动着的物质体系中是不一样的,它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缩短,运动的速度越快,长度就变得越短,即空间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样,同一个时钟的时间间隔性在不同的物质运动体系中也是不一样的,它会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变慢,运动的速度越快,指针的速率就变得越慢,即时间的间隔性是随着物质运动的变化而变化的。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70

版  次:2004年11月第5版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8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