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老板思维
老板思维


老板思维

作  者:范永明 著

出 版 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定  价:36.00

I S B N :9787511304957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管理  >  管理读物  >  企业管理    

标  签:企业经济  经 济  工商管理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老板思维》是一本雅俗共赏的读物。
    
作者的结论是简单明了的,即一切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都可以归结到“资源效率”问题上。但这本书提供的信息却又如此之丰富,商业模式、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战略管理、制度规范、企业文化、工业工程、价值工程、5S管理、全面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流程再造、标准化、信息化、资源整合等诸多概念这本书都有提及,而且都有一些创新的论述。另一方面,该书又提供了很多通俗易懂的案例,让那些讨厌理论的人读起来也不会感到太辛苦。

TOP作者简介

范永明,湖南郴州人。1971年生。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MBA硕士学位,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深职业经理人。先后任职于湖南黄沙坪矿业分公司、乐百氏集团饮用水公司、香港辉宝集团,现任香港辉宝集团财务总监。

TOP目录

理念篇
  第一章  从“管理丛林”到“老板思维”
    令人头大的各种管理理论
    如何看待各种管理理论
    站在思维的高度
    “老板思维”研究的起点
    成功老板的思维共性
  第二章  “老板思维”的主体
    企业是什么
    老板和老板思维
    老板、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
    企业与企业家的使命
  第三章  “老板思维”的相关概念.
    财富、资产和资源
    效用、价值和价格
    效率和效益
    客户需求和客户价值
    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

诠释篇
  第四章  商业模式中的资源效率意识
    商业模式的概念
    商业模式与资源价值
    商业模式设计的原则
    商业模式中的盈利思维
    十种常见的商业模式
  第五章  企业管理中的资源效率意识
    企业管理与资源效率综述
    管理基本业务与资源效率
    管理五项要素与资源效率
    管理核心问题与资源效率

实务篇
  第六章  影响资源效率的因素
    生产经营的一般属性
    资源的基本属性
    企业的资源效率意识
    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
  第七章  “管人”角度的效率管理
    效率管理综述
    “以人为本”的内涵
    人力资源的特性  
    个人效率管理
    企业组织的特性  
    组织效率管理
  第八章  “管事”角度的效率管理
    经营管理科学化  
    经营管理秩序化  
    经营管理标准化  
    经营管理自动化  
    经营管理信息化  
  第九章  资源价值分析活动
    眼光就是财富  
    资源价值分析的几种角度  
    关注市场机遇的几个主要来源  
    几种常见的资源价值创新方法  
  第十章  取得资源
    资源优势与核心竞争能力  
    取得资源的常见方式  
    取得资源要考虑的因素  
    取得资源的策略问题  
    取得资源的基本原则  
    并非所有资源都要花钱  
  第十一章  储备资源
    企业战略与资源储备  
    避免资源价值流失
    不犯大错,守住财富
    提高危机管理能力  
  第十二章  开发资源
    资源开发综述  
    弥补缺陷
    借势发力  
    自抬身价  
    挖掘潜能
  第十三章  高效整合资源
    资源整合综述  
    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
    简析几个资源整合案例  
    资源整合的基本原则  
  第十四章  高效配置资源
    资源配置综述  
    聚焦于企业的战略目标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  
    精打细算,选准投  
  第十五章  高效使用资源
    一般思路  
    用好资源  
    用足资源  
    化零为整  
    弹性利用  

TOP书摘

    很多企业管理者都会有一种共同的感觉,那就是在实践的时候会觉得管理与自己的距离是如此之近,很多事情凭想象都可以去做,但一旦坐到教室里学习各种管理理论的时候又觉得头晕脑胀。
    先不用说要用到高等数学中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函数的那些管理理论吧(那些数学理论也绝对不是几天甚至不是几个月就能搞懂的),单是管理大师们的学派争论就已经让人莫衷一是了。
    正如哈罗德·孔茨1961年在《管理学会杂志》中所指出的,管理理论已经出现一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乱局,管理理论还处在一个不成熟的青春期,为此哈罗德·孔茨还提出了一个“管理理论丛林”的概念,这个概念绝对是神来之笔,妙手偶得。它一方面能够说明现代管理学说是如此“茂盛”,其中有数不尽的花草,更有数不尽的参天大树,这些参天大树每一棵都如此高大,令人敬仰;另一方面,正因为它是如此“茂盛”,好比人迹罕至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很容易让人迷失其中。遗憾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种状况至今依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
    有人说,“谁要遗忘历史,谁就无法把握现在和未来。”但我们应如何理解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呢?有人把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学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等三个阶段,有人则把它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学科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再造理论等四个阶段。当然还有其他好多种划分方法,每一种划分方法的视角都如此不一样,让人无所适从。
    我们应如何认识各管理学派的观点呢?现在有很多的管理学派,主流的就有管理科学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等等,此外,还有大量的非主流学派,想要理清每一个学派的头绪,都要费很大一番功夫。
    我们应如何理解各位管理大师的管理理论之间的关系呢?著名的管理理论就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梅奥的“人群关系理论”、麦格雷戈的“X—Y理论”、威廉·乌契的“Z理论”等等,不一而足。每一种管理理论都是一座历史的丰碑,这些理论是如此不同,有时还会有一些对立和冲突,让人莫衷一是。
    我们应如何把握管理学发展的主要线索呢?到底是以理性主义线索、人文主义线索、管理过程线索、综合分析线索呢?还是以实证分析线索来研究管理学的发展呢?这又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研发管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最为常见的名词,这些管理理论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深究下去又往往让人越想越糊涂了。更难的问题是,从理论上,我们应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在实践中,我们应如何解决企业条块分割严重的问题呢?这些职能管理工作应如何很好地对接呢?这些职能管理理论之间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呢?
    此外,不用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这些现代管理基础理论的学习,单是平衡计分卡、矩阵式组织、深度营销、六西格玛等等这些另人眼花缭乱的工具概念就足以让人费尽脑筋,最后还是似懂非懂,更不用说在工作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了。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步人信息时代之后,好像发生了管理学说大爆炸,各种各样的管理理论纷纷出笼,除了数量不少的大师级人物“生产”的管理理论外,遍地都是“管理理论的小作坊”。“流程再造理论”、“精益生产理论”、“客户关系管理”、“学习型组织”等,各种管理理论大行其道,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名不见经传的理论,其中就包括我的“资源效率意识”;各种各样的管理新名词层出不穷,比如“虚拟企业”、“标杆管理”、“柔性管理”、“蓝海战略”等等,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名不见经传的新名词,其中就包括我的“老板思维”。与此相适应的是,现在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概念的经销商”,也就是各种管理咨询师或管理理论家。有人统计过,目前至少有50多种不同的管理方法或技术在各家企业中尝试应用。遗憾的是取得理想效果的似乎并不多。
    之所以出现如此之多的管理理论,是因为他们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看待管理学。打一个有失恭敬的比方,这就好比盲人摸象,有人研究大象的耳朵,有人研究大象的牙齿,有人研究大象的尾巴,有人研究大象的四肢,有人研究大象的躯干,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论。P5-7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09页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4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