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你离美国大学有多远:高考在美国
你离美国大学有多远:高考在美国


你离美国大学有多远:高考在美国

作  者:黄全愈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300123837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  教育研究    

标  签:文教体育  教育总论  教 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国的高考涉及千家万户,关平千千万万人的命运,是一个复杂、敏感、沉重的话题。
作者通过儿子及其同学参加美国高考的经历,近距离、全面、深入地观察和研究了美国的高考,包括从初中时的提前预考,到高中毕业接到名牌大学录取通知的整个过程。作者研究分析了美国高考的运作过程、考试特色、招生标准、政策规章、利弊优劣,以及形成这种高考模式的理论基础。

作者极具震推力地发问:为什么哈佛把165个“高考状元”拒之门外?世界一流大学把什么样的人看做人才?为什么高考状元≠一流学生?……对中国的高考形成强烈冲击!人们不得不反思:明天中国该怎么高考?本书因而也成为中国高考改革的蓝本。

怎样申请美国大学?怎样才能威为世界一流大学青睐的人才?书中详列了五个申请人的资料,请读者试做一次美国顶级大学招生办主任,决定收谁或不收谁。当核对答案时,你可能会吃惊地发现什么才是国际人才标准,从而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TOP作者简介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家生于柳州,198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赴美国讲学,1989年获美国维拉诺瓦(Villanova)大学“人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Mlami)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迈阿密大学孔子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在中、美、英等国以及港台地区出版了20多部中英文论著、译著和词典,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 在迈阿密大学荣获“重大影响奖”,并被提名为杰出教授。 黄全愈先生长期奔波于中、美两国教育界,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所著中美教育比较系列图书,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强烈反响,其中《素质教育在美国》曾被评为非文艺类第一畅销书。《黄全愈教育文集》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并且深刻地副析发达国家的教育,其素质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次文集出版,系作者所有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首次集中推出。新著《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对中国基础教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TOP目录

代前言:“一流考生”≠“一流学生”

一 谁不赞成取消高考

三十年前的入学申请书
沉重的代价
“扩招”不是绝招
不算数的“高考”

二 美国学生也有“黑色七月”吗
3+1和3-1
考试为了啥
美国的统考多如牛毛
复习=作弊吗
“学什么,考什么”vs.“考什么,学什么”

三 你知道美国大学招生的“秘密计算公式”吗
“听说耶鲁有‘秘密计算公式’”
揭开“秘密计算公式”的面纱
“高考”+平时成绩+排名
附录把高四年级的排名换算成点数——CRS(Class Rank Score)的公式

四 为什么哈佛把165个“高考状元”
拒之门外
少—分不少,多—分不多
关于“雷锋”和其他
“暗杀行动”和吃甜面包圈比赛
决定命运的综合撒

五 如果你试当一次美国大学招生办的审核官
第—个申请者
第二个申请者
第三个申请者
第四个申请者
第五个申请者

六 美国高校青睐“工农兵”大学生吗
流浪女读哈佛
波士顿的《—个也不能少》
“杀富济贫”的矛盾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用捐款交换入学”的矛盾
富人的孩子也打工吗

七 美国高校招生有没有“走后门”现象
推荐与“走后门”
招生办里的秘密
有肥皂票,才有“走后门”

八 少数民族加不加分
密歇根大学成被告
亚裔——今日的犹太人
Legacy情结
体育特招生

九 大学“追”学生,还是学生“追”大学
提前录取——挤上第—班车的勇士
常规录取——跟着大部队行动
滚动式和开放式一不是扫尾的运动战
大学当“孙子”,学生做“大爷”
学生变“孙子”,大学成“大爷”
笑到最后的是谁

十 你感觉星期三怎么样
一百年前,张之洞说……
各领风骚,竟是学生考自己
作文题的比较

十一 开卷作文,不怕作弊吗
作弊:—个古老而现代的话题
美国老师这样改作文
为什么美国人不怕作弊
写作与包装
开卷有益
比作弊更可怕的是……
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开卷作文

十二 哈佛申请表不厌其“繁”吗
望远镜和万花筒
表格一:平淡出奇
表格二:镜中的你
表格三:想起“文化大革命”的档案

十三 哪所美国大学最适合你
自由恋爱和捆绑婚姻
美国的“高考移民”
你把绣球抛给谁
申请奖学金
最“划算”的大学
最便宜的大学
最昂贵的大学
从大学排名看办学差异

十四 怎样先把一只脚迈进美国大学
先迈一只脚
如实包装
特殊技能
投资与捐款
专业选择
面谈玄机
零七八碎

十五 我们在等谁
满天的彩霞总是始于一抹晨曦
难能可贵的缺陷
我的一张“大字报”

十六 与哥伦比亚大学、西北大学、迈阿密
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专家的对话
与弗达先生的对话
与翰姆先生的对话
与奎茨博士的对话
与北京大学前招生办公室主任董德刚的对话
与清华大学前招生办公室主任宗俊峰的对话

附录 答案
参考资料

TOP书摘

“扩招”不是绝招

有人是这样推论的:中国教育的种种弊端来自应试教育_应试教育恶性竞争的根源是高考一千军万马拥向独木桥的根本原因是高校招生名额太少……于是乎,出路在扩大招生——以为扩大招生可以缓解应试教育的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向素质教育的过渡。
他们的结论是从美国“高考”的现状反推出来的:
大前提:美国高校的招生量非常大;
小前提:美国学生不需要通过激烈而残酷的“高考”来竞争上大学;
结论:所以美国可以从容地搞素质教育。
这个推论非常糟糕,漏洞非常多。比如说,这个推论忽略了竞争的永恒性。美国大学教育的普及率在世界上位列前茅,但美国第一名校普林斯顿的门槛仍然非常高,2003年的录取率为9.9%,100个极优秀的申请者中只有不到10个人被录取。在全美国100多万高中生里,普林斯顿只能录取1000多人,虽然尚达不到万里挑一,但申请者想上普林斯顿已是非常困难了。也就是说,即便普及了大学教育,进入名牌大学的竞争依然存在。想一想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有13亿炎黄子孙,就算扩招、扩招、再扩招,清华、北大仅此两家,再怎么扩招,激烈的竞争仍然存在,而且是永远存在。
曾经收到一位自称是佛山普通市民的读者的来信。其中有一段很有意思:
这几天,正遇上一年一度的高考,报纸免不了侧重这方面的报道。跟往年一样,高考那几天,考场一带实行封路,不准车辆通过。据报道,送孩子参加高考的家长们自发、自愿、自觉地组成一支维护考场交通秩序的队伍,凡是经过的车辆一律被拦停,连执勤的警车也不例外,要关掉发动机推着走。高考第一天上午九时多,考场附近的一家小店跟往常一样要开门做生意,当店主把卷闸门拉到一半时(拉卷闸时会发出响声),几个愤怒的家长飞跑过来制止店主,不让他动,店主只好等到考试结束后才开门做生意。
我想,像这样的情形在美国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这也难怪家长,因为现时的高考制度才是迫使家长们采取这种超常做法的根本原因。大家都知道,仅有一次高考机会,孩子如果考不上,就game over。因此,家长们不得不想尽办法来保护孩子,让孩子的水平得到最佳的发挥。
我总在想:如果问这些家长要不要取消高考,我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回答,但假若你问他们要不要扩招,他们肯定赞成!
扩招需不需要?非常需要!但是,我认为,首要的是变革陈旧而落后的评价体系,改革高考,然后才是扩招。
道理何在?打个比方:一个正在发育的青年无疑需要摄入大量的食物和营养。但是,如果选取食物和营养的方法不科学、不正确,摄入体内的可能就是不利于机体发育的食物,甚至会是毒素。
据报道,通过扩招,中国的高等教育的规模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的龙头老大。看到这则报道,我是亦喜亦忧,但忧更大过喜。因为,如果不变革陈旧而落后的评价体系,不改革高考,而是一味地扩大招生,不但不能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反而会因此培养出更多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近些年一直有大量大学毕业生面临待业的状况。当然,这有经济尚待发展等原因的制约。但是,在人才选拔、培养上是不是有值得我们从教育的角度去反思的问题呢?在这人数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的待业大军当中,有多少因接受脱离实际的应试教育而难以进入人才竞争市场?有多少需要到技校去“回炉”才能适应生存环境?……
在规模上,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是世界上的No.1。现在,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中国能不能建立世界一流的大学,能不能在质上来一个飞跃。
能否成为一流大学,影响的因素很多,但重要的一条是看你怎么招生,招什么样的学生。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第一流的大学需要培养出第一流的学生。但是,如果选拔进大学的人才并不是一流的可造之“材”,怎么能培养出一流的毕业生呢?
以高考的考分作为录取与否的唯一标准,选出来的是一流的“考生”,却会错失许多综合素质一流的可造之“材”。更为严重的是,高考这个“指示灯”、“风向标”引导着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去“残酷”地培养一流的“考生”。
这几年高考的文言文作文常有考生得满分,有些名牌大学在尚未知道考生名字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地表示要破格录取这些考生。从一考定终身发展到一文定终身,致使许多孩子打算苦钻文言文,以便一“文”惊人。
不改革高考,不变革评价体系,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我曾向普林斯顿大学的前招生院院长哈格顿先生提过一个问题:普林斯顿大学近些年来雄踞美国高校排行榜榜首,与其招生选材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可能是因为他所处的地位使得这个问题较为敏感,他未予正面回答。我的潜台词是,把什么样的学生招进来,既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学校的施教基础。教育讲究因材施教,这个“材”就凸显了招生的学问有多深。如果因材施教的“材”是一流的可造之“材”,一流大学就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同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中国的大学差在哪里?有人说差在硬件,也有人说差在师资,还有人说差在资金,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至今还很少有人指出:中国的高考招生制度是制约中国的高校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瓶颈之一。高校用什么尺度评价学生、招收学生,直接影响的是学校的办学方向——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一流的“考生”,我们只能在国际奥林匹克知识竞赛的考场上的已知世界的现成答案中徘徊,却难以培养出敢于创新、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诺贝尔奖得主。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教育观念落后的后果之一是评价体系不科学,评价体系不科学的直接后果是无法招收到潜质好、素质高的学生。中国有一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北大的人事改革曾让我很激动,甚至有过不眠之夜。为建设世界一流的师资队伍,北大动真格了。但是,我又想,即使我们有了世界一流的师资和教学设施,但因我们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我们得不到一流的“米”,我们招收不到一流的可塑之“材”,我们的巧妇也将难为无“米”之炊——因此也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不出高素质的人才,一流大学就永远是海市蜃楼。更何况,落后的评价体系还有许多间接后果,如误导老师的教学方向,误导学生的发展方向,误导学校的办学方向……
因此,谈素质教育不谈改革高考不行,谈高校招生体制改革不谈“高考”不行。我认为,取消高考的关键,是建立一套全新的评价体系,改革相应的招生制度和措施。
其实,要不要取消高考已经不是问题,而能不能取消高考才是人们举步不前的主要顾虑。
换句话说,高考的弊端太多太多,绝大多数人会同意取消高考。问题是以什么方式来代替目前这个高考,才是国人踌躇不前的根本原因。
我曾有机会在台下聆听一位教育部领导的报告。他很诚恳地说:“我们也知道高考的问题,但苦于找不到代替的方式。如果谁有良方,请拿出来……”
不算数的“高考”
来美国十几年了,一直都在同教育打交道。其实,在我开始学高等教育管理之前,我就开始对美国的“高考”感兴趣。甚至可以说,是因为对美国的“高考”感兴趣,才使得我后来时时注意比较中美的“高考”体制,并且选修了高等教育管理的专业。
1999年1月,矿矿第一次参加美国的“高考”(SAT)。矿矿的实战让美国的“高考”制度在我的眼里变成了活生生的教材。
那年,矿矿刚上初二,在美国叫八年级。一天,他从学校带回一张通知,说是天赋班的孩子可以提前参加SAT考试。SAT?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有没有搞错呀?孩子才上初二,怎么就参加SAT考试?”高考高考,高中还没上,考什么考?细读通知才知道,原来这是西北大学天赋开发中心组织的活动。通知说,那些在历年全国统考中,平均分在99%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参加当年的SAT考试。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孩子的成绩,让孩子试试身手、练练拳脚,为今后的SAT考试投石问路。据说,这个活动每年都在参加考试的上万个孩子中选拔出佼佼者,并给予特殊奖励,而这个奖励对今后申请大学会很有分量。
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多参加考试对孩子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既然学校来了通知,我们大人更是没得说的。矿矿听到可以同高四年级的准大学生同场较量,眼睛一亮,一口就答应参加考试。因为考试是非正式的,所以我们没有要求矿矿作任何准备,学校当然更是无动于衷。考不考,怎么考,完全是你个人的事情。矿矿是带着绝对轻松的心情去考试的。原以为每个初中可能就是那么三五个孩子去参加SAT考试,谁知到考场一看,人头攒动,想同高中毕业生“切磋切磋”的初中孩子还真不少。有趣的是亚裔孩子特别多。一个月后,矿矿拿到了成绩单。在近3万名提前“试拳脚”的中学生中,数学进入97.1%,语言(英语)进入86.9%,综合平均为95.8%。这个成绩不算好(比不上许多亚裔孩子),也不算差(比许多高四年级的毕业生要好)。后来,西北大学还给矿矿寄来了优秀成绩纪念证书什么的。据西北大学的统计,在那次考试中,有好几个初中生的总成绩达到了99%的水平。材料里没说,但我估计恐怕多是亚裔孩子。
如果光看矿矿的SAT成绩,已达到许多大学的录取线,但作为研究教育的父亲,我非常清楚这个还在上初中的稚气未脱的孩子根本没有达到“上大学”的水平。这就引起了我的深思:怎么会“高考”成绩合格,但又没有达到“上大学”的水平呢?或者换一种说法:虽然当时矿矿的“高考”成绩要比许多高四毕业生的高,但我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他并不比许多“高考”考分比他低的高四学生更有资格“上大学”。
考分不算数,美国的“高考”怎么有些如同儿戏?
中国高考前,有“一摸”、“二摸”、“三摸”,一旦来真格的,就是一考定终身。而美国的“高考”,摸底考试也来得太早些了。高中还没有上,能摸出个什么名堂来?我发现让孩子在初中就参加SAT考试的家长大有人在,其实也并不是一定要在历年统考中达到99%的成绩才能参加SAT考试。只要想考,交几十美元,谁都能考。根本没有人去管你历年的统考是否达到99%。愿意摸几次你自己摸好了。学校不鼓励不制止。成绩来了,用也好,不用也好,随君自便。同中国至高无上的高考相比,美国的“高考”显得过于随便。
到辛辛那提最大的书店去看看,偌大的书店简直像个小超市,还有吃有喝的。但是,有关“高考”的书籍,就那么两格书架,每格不过两米宽。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为“引玉”而抛的小“砖”一块,就像饭店先拿出来的开胃小菜,一定在什么地方有特大的“高考”专柜或者专室。找来领班一问,她很自豪地指着那两格书架宣称拥有辛辛那提最多的“高考”书籍!看我目瞪口呆的傻样,她一定以为我被他们的储书量吓坏了呢
随着对美国“高考”研究的逐步深入,我发现,矿矿经历的八年级SAT考试,不过是美国“高考”体制的冰山一角。美国的“高考”、美国高校招生,如同中国的高考、中国高校招生一样,玄机道道、奥妙重重。我们面临的公平招生问题,也同样存在于美国的高校招生中。我们经历过的五花八门的分数计算,也同样困扰着美国学生。从矿矿第一次参加美国的“高考”(SAT)开始,我就带着国人的种种疑虑,去观察、去研究、去亲历了美国的高校招生……
其实,国人的种种疑虑,都能在美国的“高考”中找到相似的答案。
美国高校招生中有许多值得中国高校学习借鉴的地方,当然也有值得我们警惕的东西。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请读者带着各自的种种疑虑,与我一道一步一步地去了解、去思考、去分析美国的“高考”;同时,也去比较、去质疑、去反思中国的高考……
P10-19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93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4.6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