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培养独立的孩子:生存教育在美国
培养独立的孩子:生存教育在美国


培养独立的孩子:生存教育在美国

作  者:(美)黄全愈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 书:黄全愈教育文集

出版时间:2010年08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300123820

所属分类: 生活  >  亲子/家教  >  素质教育    

标  签:文教体育  教育总论  教 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旅美畅销书作家黄全愈从容论述三大生存教育话题、六大生存法则,为生活在21世纪的人们和中国生存教育释疑解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方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存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举步维艰。

人,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中。在社会群体中生存,必须懂得社会生存法则,掌握社会生存技能。

“学会生存”是时下很时髦的词语。“生存训练营”、“野外生存训练”等活动越来越引人注目。当我们对孩子说“学会生存”的时候,我们究竟想让孩子学些什么?

什么是生存?在21世纪,人类要怎样才能生存?什么样的生存方式才是最好的生存方式?东西方生存教育有哪些根本的不同?也许您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

TOP作者简介



黄全愈,旅美教育学家。生于柳州,1982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赴美国讲学,1989年获美国维拉诺瓦(Villanova(3va)大学“人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Miami)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迈阿密大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在中、美、英等国以及港台地区出版了20多部中英文论著、译著和词典,发表了上百篇学术论文。
在迈阿密大学荣获“重大影响奖”,并被提名为杰出教授。
黄全愈先生长期奔波于中、美两国教育界,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所著中美教育比较系列图书,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强烈反响,其中《素质教育在美国》曾被评为非文艺类第一畅销书。《黄全愈教育文集》首次全面、系统地介绍并且深刻地剖析发达国家的教育,其素质教育理念对中国现代教育改革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次文集出版,系作者所有教育理念和教育观点首次集中推出.新著《动一动中国基础教育的基础》将对中国基础教育未来的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TOP目录

儿子为我写序
代序:忙碌着活,或忙碌着死

一  是打斗,还是飞走
  臭鼠的这一招
  人的生存能力在退化吗?
  谁动了我的奶酪?
  马桶里的小风车
  你是谁?哼哼,还是唧唧?
  哼哼的故事:翻着英语词典吵架
  唧唧的故事:不能再吐第11次

二  “学会生存”,还是“学会做人”
  不吃“王八”的饥饿者
  “做人”与“生存”
  “学会做人”,一个危险的口号。
  生存教育的中国特色
  谁是最后的幸存者?

三  就是这种“狗刨式”
  狼——初级探索者
  家长也参加“童子军”?
  四十九个生存教育必修课
  一盒饼干的价值

四  大河涨水小河满吗
  学会共处:生存法则之一
  “急”小孩之所“急”
  矿矿的“歪论”
  美国高中的“桃园三结义”
  怎样与周围的人共处?
  共患难“共”什么?

五  你成为我,还是你成为你
  发现心里的“新大陆”:生存法则之二
  发现心里的“新大陆”
  当一回狐狸妈妈
  “回炉”的大学生
  气压计的故事

六  该出手,还是不该出手
  给自己开间心理诊所:生存法则之三
  孩子第一天上学,您交代什么?
  愚蠢的“该出手时就出手”
  如果韩信问: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吗?

七  上法庭,还是不上法庭
  懂得游戏规则:生存法则之四
  总统也可能是个流氓
  无辜的罪人
  不给熊道歉
  “厚黑”的生存黑洞
  “自助法庭”

八  要个富爸爸,还是当个“富”孩子
  学会理财:生存法则之五
  《富爸爸,穷爸爸》批判
  钱,一个复杂的命题
  关于“钱”的教育
  武器能杀敌人,也能伤自己
  该不该让孩子打理钱财?
  我的困惑

九  “性”,为什么会成为洪水猛兽
  养只“纸老虎”:生存法则之六
  奇怪的玩具
  罪恶的脚趾头
  老虎不能关在笼子里
  吃人的老虎
  纸老虎

十  “我们也有生存的权利吗”
  中国的“差生”与美国的“问题孩子”
  阿巴拉契亚山民
  生存教育——“一个也不能少”
  美国“问题孩子”的最后一片绿洲
  美国社会教育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个中国男孩的故事——未来的爱因斯坦,
  或天生的“差生”
  在“差生”的背后

后记

TOP书摘

    其实,为什么要鼓励“创”——“创新”,我在《孩子就是孩子——玩的教育在美国》里也有专门的论述。
    根据现代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人们发现:孩子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的。一个是Reality(现实的、现象的)的世界,另一个是Fantasy(美丽的、幻象的)的世界。两个世界都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且,这两个世界不可分割地同时存在于孩子们的生活中。
    虽然创造必须要有“创”与“造”这两个要件,但是要能“创”,首先必须有想象力。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打破常规。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有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然而,儿童的幻象世界又是想象力的发源地和摇篮。因此,保护孩子的想象力,鼓励孩子的创新,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同时,孩子的实践能力有限,如果一味地强调“造”的要件,就会抑制,甚至扼杀了孩子的创造热情和创造力。
    人类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都首先起源于科学家的想象。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首先就是一个想象的产物。当全人类都在相信时间、空间的绝对性时,就有一个人敢于超出现实去想象,把时间和空间看成是相对的。
    超乎寻常的想象力,成就了超乎寻常的科学家。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表现出的想象力、形象思维是人类最高阶段的思维能力——创造力的源头。或者说,具有超乎寻常想象力的科学家都曾经是一个具有非凡想象力的儿童。
    人类的想象力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也是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的一个内在动力。
    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的想象力非常活跃。一般来说,进入青年期后,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人的社会角色意识加重,人的想象力开始呈下降状态。
    另一方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人的实践能力又不断上升。
    一般来说,人的想象力与年龄成反比,人的实践能力与年龄成正比。
    当一个人的想象力的高峰与实践能力的高峰作曲线相交时,就是这个人的创造高峰期。
    也就是说,人的创造力的黄金切割线,是他或她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的最高交合处。
    什么时期是人的创造高峰期?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我认为,不应一概而论。不同的个人和不同的学科、领域,结果可能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想象力最活跃、最丰富的时期。
    儿童时期的幻象世界,就是人类想象力的发源地,是未来想象力的一个映照,是人的创造性的始发点。
    因此,怎样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培育孩子的想象力,鼓励孩子的“创”——创新精神,应该成为所有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重视的重要环节。
    也就是说,首先要有创新,才能有创造。换言之,首先要鼓励创新精神,才能有创造的成果。P128-129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51页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93.7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