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曾国藩智慧经典全集
曾国藩智慧经典全集


曾国藩智慧经典全集

作  者:辉浩

出 版 社:线装书局

出版时间:2010年02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512000506

所属分类: 生活  >  成功/励志  >  人在职场    

标  签:历史.地理  历史  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曾国藩的一生都充满了传奇色彩,让人不得不去走进他。他将善与恶演绎到了极致,让人憎恨的同时,有不得不让佩服。当很多人认为他是好人时,他却使坏,所以,“好人”不是他的对手。
    当很多人认为他是坏人时,他却好心,所以,“坏人”也不是他的对手。
    曾国藩本一介书生,到底有何魅力,可以得到当时互为敌人的两位人物的盛赞?这主要归功于他的事功、心性和手段。
    曾国藩从小虚心好学,并懂得学人之所长,补己之所短。6岁时开始读书,8岁时就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就能读懂周礼、史记。他曾拜多人为师,在27岁那年就中了进士,当时,还造成了不小的轰动。从此他就踏进了仕途之路。

TOP目录

前言
上篇  曾国藩从政为官之道
第一章  曾国藩——治国之术
  1.以民为本
  2.礼法结合,以法为主
  3.国家权益,据理力争
  4.师夷长技以自强
  5.忍辱负重,渐图自强
  6.审时度势,育兵有方
  7.整饬吏治,严惩贪劣
  8.洋务之识,挽救国难
  9.外交之谋
  10.公关之识
第二章  曾国藩——治家之方
  1.耕读传家,泽及后代
  2.以身作则,力行身教
  3.家教以德为先,学习因材施教
  4.勤、敬乃兴家之道
  5.孝顺、友爱是家庭的祥瑞
  6.愿子孙做君子不做大官
  7.恭俭唯德
  8.万事和为贵
第三章  曾国藩——为官之策
  1.律人以身作则
  2.以做官发财为可耻
  3.久居高位,历练品格
  4.常存敬畏之心,戒骄戒躁
  5.功高不争,慎稳把权
  6.大事苦争,小事放松
  7.刚柔互用,争让适度
  8.培养人才,煞费苦心
  9.赏功罚过,分明据实
  10.脱胎换骨,打造湘军
  11.功成身退,以退护官
  12.万人离心,不如百分同力
第四章  曾国藩——用人之谋
  1.1.用人唯才
  2.善听人言,集思广益
  3.录用人才,不拘一格
  4.为国求才,不避嫌
  5.激之以情,寻觅人才
  6.用人忌浮夸
  7.知人善用,人尽其才
  8.慧眼独具,识千里马
  9.德才兼备,德为先
  10.合众人之私,成一人之公
  11.比用才更重要的是养才
  12.慎用“主动吃亏之人
下篇  曾国藩修身处世之法
第五章  曾国藩——修身之智
  1.淡泊名利
  2.读书不辍,精于养学
  3.欲立人,先立志
  4.为人不可有傲气
  5.受挫之时,乃长进之机
  6.待人真诚,立身之本
  7.倔强之心,男儿本色
  8.敏于自省,蓄势待发
第六章  曾国藩——处世之要
  1.长傲多言不可取
  2.为人当自强自立
  3.与人为善,取人为善
  4.为人处世,刚中有柔
  5.规模宏大,言辞诚信
  6.求人之道,不得不休
  7.给人面子,留有余地
  8.胸有雅量,以德报怨
  9.大度能容,不拘小节
  10.与人为善己亦善
  11.胸有成竹,方可行事
  12.会师结友,待以诚恕
第七章  曾国藩——识人之学
  1.以言语观人
  2.以情态识人
  3.慧眼识俞樾
  4.英才与雄才
  5.异乎寻常识人术
  6.别具一格,识人才
  7.人才须有操守、有条理
  8.鉴人有术,冷眼识英才
第八章  曾国藩——养生之道
  1.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2.养生之道在乎自然
  3.治心与治身
  4.陶冶性情,一生受用不尽
  5.养生与养学兼营并进
  6.“静”字功夫要紧
  7.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8.崇俭可久,养心养性
  9.牢骚满腹之人多抑郁
  10.信,是养性之本
附录  古今人对曾国藩的评论
  1.晚清有个曾国藩
  2.曾国藩是个好同志
  3.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
  4.一个被长期遮蔽了的人
  5.解放思想第一人
  6.20世纪PK台上的较量
  7.读书以领风气
  8.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9.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10.升官最陕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
  11.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TOP书摘

    严禁扰民,体恤民生
    作为湘军的最高统帅,为了提高整个军队的战斗力与凝聚力,曾国藩非常重视“爱民”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曾国藩在湘军中营造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气氛,要求官兵之间要像父兄、子弟一般亲如一家。他在训令部属的批札中说过:我们带兵,要如父兄带子弟一般,千万不可使他们“因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而要使他们“个个学好,人人成材”,如此一来,官兵就会非常感激,官兵的父母妻子也非常感激。在他写的一系列表彰阵亡将士的“昭忠祠记”以及为江忠源、罗泽南、李续宾等所写的碑文中,都体现了对湘军将士的热爱之情。同时,曾国藩还积极提倡“不扰民为本”。他认为:“爱民乃行军第一义,须日日三令五申,视为性命根本之事,毋视为要结粉饰之文”,只有将“爱民”作为第一要义,这样的军队才能称为“仁义之师”。这里所讲的“爱民”意思是“不扰民”,即他在“八本”格言所说的“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为此,他花费了很大精力制定了《禁扰民之规》,里面说道:“用兵之道以保民为第一义”,除莠去草是“爱苗”,打蛇杀虎是“爱人”,募兵剿贼是“爱百姓”,所以“兵法千言万语,一言以蔽之日:爱民。”那么,怎样做到“不扰民”呢?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宣传教育,把“不扰民”作为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巨细悉举。从他编的《爱民歌》中可以知晓。其具体内容如下:“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当时,湘军与太平军的战斗非常激烈,曾国藩写《爱民歌》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约束湘军官兵,加强纪律性,以赢得民心,杜绝出现骚扰百姓,甚至烧杀抢掠的现象。
    另一方面是严格纪律。当遇到扰民案件时,强调“总宜伸民气而抑兵勇”(《曾文正公全集·书札》),“剖决曲直,毫不假惜”,对扰民者“严加惩治”(《曾国藩家书》)。
    当然,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湘军也做过扰民之事,但他们基本上赏罚分明,宽严互济,这在某种程度上对严肃军纪、赢得民心起到了推动作用。后来,曾国藩自叙道:“自咸丰三年初招勇时,即以爱民为第一义……寸心总不敢忘‘爱民’两个字。”与曾国藩有着深厚友谊的湘军人物李元度也说:“曾国藩真挚诚恳,一心一意以爱民为本,所以非常得人心。”这一点与事实也是相符的。
    同治三年(1864年),曾国藩指挥他的湘军攻克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与此同时,面对灾情遍野、民生凋敝的局面,曾国藩对社情民生的关切之情油然而生。他想尽一切办法采取积极措施,如救灾恤患,减租召垦,努力恢复固有的生产力;整饬盐务,疏通商运,从而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社会逐渐繁荣起来。
    在剿除捻军期间,战火不断,动乱频繁,全国政治处于动荡不安的局势。对于战乱给百姓带来的伤害,曾国藩深表歉意,明确表示“以剿贼为第二着,爱民为第一着”。捻军农民起义失败后,他在日记、家书中多次描述所目睹的情形,“所过之处,千里萧条,民不聊生”,“目之所见,几无一人面无饥色,无一人身有完衣”。曾国藩暗感伤心,叹息道:乱世之际,处大位而为军民之司命者,实属人生的不幸。因此,他在家书中屡次提醒诸弟“用兵既久,民间厌苦,吾辈宜格外体恤”,要时刻保持一颗爱民之心。这无不体现了曾国藩体恤民情、为国为民、崇尚和平的情怀。
    重农厚生,养民之道
    曾国藩非常重视农业,他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在《劝诫州县四条》一文中说道:“军兴以来,士与工商,生计或未尽绝。惟农夫则无一人不苦,无一处不苦。”这种苦难必然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农夫受苦太久,则必荒田不耕;军无粮,则必扰民;民无粮,则必从贼;贼无粮,则必变流贼,而大乱无了日矣!”因此,他强调“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重农事以厚生”,具体实施措施为“薄敛以纡其力,减役以安其身”、“无牛之家,设法购买”以及“有水之田,设法疏消”等。总之,要使百姓享受到天伦之乐,百姓就不会离乡逃奔他处居住。
    曾国藩在担任直隶总督的职位时,除了清理狱讼、治理河道外,还大力整顿吏治,减轻民众负担,严令各地“不准于应征钱粮之外,加派分文”,要求各级官员做到“视民事须如家事”,给予民众休养生息的机会,并采取一些措施赈济灾荒。据说,曾国藩在两江、直隶总督任内皆有不错的口碑。清末外交官薛福成曾这样评价曾国藩:“劝农课桑,修文兴教,振穷戢暴,奖廉去贪,不数年间,民气大苏,而宦场浮滑之习,亦为之一变。其在直隶,未及两年,如清积讼,减差徭,筹荒政,皆有宜惠及民”。可以说,这些都是曾国藩以民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感情曾国藩
    曾国藩认为,不论是做官还是打仗,都要爱惜民力,不能暴殄天物。他后来还说,他之所以能够赢得人心,只在于付出了真实的爱。有一句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得民心的团队凝聚力更高,工作效率更加明显。曾氏以民为本的思想值得现代人去细细体味。
    P4-6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26页

开  本:16

加载页面用时:95.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