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出 版 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丛 书:青少年课外阅读系列丛书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定  价:11.80

I S B N :9787305058707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中小学用书  >  大语文  >  世界名著    

标  签:寓言 传说  文学  少儿  儿童文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成语故事》一书收录了一百多个经典成语故事,如八仙过海、画龙点睛、守株待兔、一箭双雕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按成语首字读音顺序排列,以故事形式对成语的出处、典故、含义进行清晰明了的解释,故事通俗易懂、内涵深刻、妙趣无穷,真实地再现了一段段传奇往事和历史遗痕。不仅有助于青少年读者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涵,从而更好地运用成语,而且还能开阔视野,增长历史知识,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可以说是青少年读者的良师益友。

TOP作者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
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怀念狼》、《高老庄》,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作家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TOP目录

八仙过海/1
杯弓蛇影/2
病入膏肓/3
半途而废/4
百发百中/6
抱薪救火/7
不可同日而语/8
不可多得/10
不能自拔/12
不可救药/13
不得人心/14
不寒而栗/15
不堪回首/16
拨云见日/18
草木皆兵/19
程门立雪/22
车水马龙/23
从善如流/24
唇亡齿寒/26
乘风破浪/27
摧枯拉朽/29
沧海桑田/30
初出茅庐/32
打草惊蛇/33
大义灭亲/34
大材小用/36
对牛弹琴/37
东山再起/38
东窗事发/40
对症下药/41
断章取义/42
德高望重/44
飞沙走石/45
分庭抗礼/47
分道扬镳/48
焚书坑儒/50
管宁割席/53
害群之马/54
画龙点睛/55
黄粱一梦/57
河东狮吼/58
悔之无及/59
井底之蛙/60
九牛一毛/61
揭竿而起/62
嗟来之食/63
竭泽而渔/64
聚蚊成雷/65
箭在弦上/67
开诚布公/68
刻舟求剑/70
口蜜腹剑/71
开门揖盗/72
口若悬河/74
老马识途/75
乐不思蜀/76
洛阳纸贵/79
狼狈为奸/80
乐极生悲/81
乐此不疲/82
老当益壮/83
量力而行/84
毛遂自荐/86
门可罗雀/87
名落孙山/88
买椟还珠/90
门庭若市/91
马首是瞻/92
南辕北辙/94
怒发冲冠/95
破釜沉舟/97
扑朔迷离/98
千夫所指/99
千载难逢/101
请君入瓮/102
气壮山河/104
歧路亡羊/106
曲高和寡/107
孺子可教/108
人面桃花/110
入木三分/111
人人自危/113
人杰地灵/115
守株待兔/116
三顾茅庐/117
水中捞月/119
四面楚歌/121
四分五裂/123
四海之内皆兄弟/125
死不瞑目/126
驷马难追/127
图穷匕见/129
天之骄子/131
太公钓鱼/133
图谋不轨/134
退避三舍/136
亭亭玉立/137
探囊取物/139
谈虎色变/140
痛心疾首/141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43
吴牛喘月/145
望梅止渴/146
亡羊补牢/147
五十步笑百步/149
未雨绸缪/150
危在旦夕/152
望尘莫及/153
望洋兴叹/156
心腹之患/158
胸有成竹/159
行尸走肉/160
先斩后奏/161
一窍不通/162
一箭双雕/163
一衣带水/164
一丘之貉/166
一字千金/168
一毛不拔/169
一鸣惊人/170
愚公移山/172
掩耳盗铃/173
夜郎自大/174
言不由衷/176
郑人买履/177
朝三暮四/178
自相矛盾/179

TOP书摘

八仙过海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
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张果老、汉钟离、曹国舅、何仙姑这七男一女,都是本领高强的神仙。
一日,他们结伴同行,应西王母的邀请,去瑶池赴蟠桃盛会。哪知行至半途,被东海大洋所隔,只见巨浪滔天,波涛汹涌,挡住了去路。此时,吕洞宾提议:“各位同道,前面大海挡路,行路艰难,我们各人都拿出一样法宝,丢人海中,方能平安抵达彼岸。”
“吕兄言之有理!”诸位神仙一致赞同。“看我的本领!”第一个站出来的是蓬首垢面、坦腹跛足的铁拐李。他的法宝是一根铁拐杖。铁拐杖丢人海中,竟化作一叶龙舟,铁拐李站立其上,杖如快艇,很快就过了东海。
唐朝著名文学家韩愈的族侄韩湘子也是神通广大,曾经在初冬时节命令牡丹花花开多种颜色。他紧随铁拐李之后,抛出了花篮。说也奇怪,那花篮在海中滴水不漏,平稳如巨轮,韩湘子坐于其中也到达了彼岸。其余神仙也都不甘示弱,个个抛出了自己的法宝。吕洞宾的法宝是箫,吕洞宾骑在箫上,犹如骑在一匹骏马之上。
蓝采和的法宝是拍板,汉钟离的法宝是大芭蕉扇,曹国舅的法宝是玉板,何仙姑的法宝是荷花,一个个也都神采飞扬地渡过了东海。
最奇的是张果老,这位曾被唐玄宗赐号“通玄先生”的五百岁高龄的老神仙,不慌不忙地从巾箱之中取出一只纸驴,说声“变”,变成一只可爱的小白驴,张果老倒骑于驴背之上,浩淼的东海霎时就通过了。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词即由此而来。
它比喻各人都有一套本领或办法去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解释】比喻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中,各自大显身手。八仙:民间传说中的八个仙人,即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
【想一想】
“八仙过海”中的“八仙”是哪八个人?
杯弓蛇影
【出处】《晋书·乐广传》:“壁上有角,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杯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汉代有个名叫应劭的人,写了一部书,叫《风俗通义》。这部书中有记录他所谓“世间多有见怪惊饰以自伤者”的内容。“杯弓蛇影”就是写他祖父应彬遇到的一件怪事。
有一年夏至那天,当县令的应彬把主簿(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杜宣请来一起饮酒。当时,在喝酒那个厅堂的北墙上,悬挂着一张红色的弓。正好光线折射,那张弓在酒杯中的影子在杜宣看来,就像是一条蛇在蠕动。杜宣见了,吓得全身打起了疙瘩,再也提不起饮酒的兴趣了。可这是在上司家里,又是七司请喝的酒,不敢不喝,因此硬着头皮,勉强地喝了下去。仆人再给他斟酒时,他借故推却了。
回到家里后,杜宣一想起酒杯里那条蛇,就浑身哆嗦,好像随酒入口的那条蛇在肚中蠕动,觉得胸部和腹部疼痛异常,难以忍受,连吃饭、喝水都非常困难。家里人十分焦急,赶紧请来大夫为他医治。大夫用尽各种方法,让他服用各种药物,病情仍然不见好转。
有一天,应彬因为有事,来到杜宣家中,发现他病得很重。杜宣便把那天喝酒时的经过情况说了一遍,并且坚持说,那条蛇现在还在腹中,他就怕这条蛇继续在腹中作祟。应彬安慰了他几句,就回家了。他坐在那个厅堂里苦思冥想,怎么也不清楚蛇是怎样进杜宣酒杯的。
忽然,悬挂在北墙上那张红色的弓,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反复揣度,并坐到原来杜宣坐的那个位置上,取来一杯酒,同样放在原来那个位置上。结果奇迹出现了:酒杯中有弓的影子,就像一条蛇在蠕动。应彬顿时大悟,立刻叫人用马车把病中的杜宣接来。他让杜宣坐在原来坐的位置上,斟了一杯酒,随后指着杯中的“蛇”对杜宣说:
“你说的杯中的蛇,只不过是墙上那张弓的倒影而已,并没有其他什么怪东西,现在你可以放心了!”
杜宣验看了一会,果真如此,心情马上轻松下来,病也很快痊愈了。
后来,人们用“杯弓蛇影”这一成语来比喻因错觉而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解释】以为杯中弓箭的影子是蛇。形容人太敏感,为了玄虚的事情而惊慌疑虑。
【想一想】
“杯弓蛇影”含有“疑神疑鬼”的意思吗?
病入膏肓
【出处】《左传·成公十年》:“肓之上,膏之下,功之不可。”
春秋时期,晋景公病得十分厉害,派人四处求医,但总也治不好,病情极其危险。后来听说秦国有一位名叫缓的神医,就忙派人去请。
在缓还未到来之前,景公恍恍惚惚做了个梦。他梦见有两个小孩在谈话,一个问:“听说缓的医道十分高明,他来后将对咱们没有好处,你说应该怎么办呢?”另一个小孩答道:“不用怕,咱俩躲到景公的横隔膜上面、心脏下面的那个地方去;那里是最安全的,无论多么厉害的药物也无法危及到咱们,无法杀死咱俩。景公注定要死掉的。”
秦医缓到来时,景公刚好从梦中醒来。缓仔细诊断了一下病情,然后摇摇头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
这话的意思是:大王的病情已发展到肓之上,膏之下,药力无法达到,已无法医治了。景公一听,与梦里的情景正好相符。不久,景公果然死了。
【解释】“病入膏肓”就是由这个故事演化而来的。意思是说,病源已进入药力达不到的肓和膏之间。形容病情非常严重,无法医治。现多用来比喻事情已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想一想】
“病人膏肓”中的“肓”能写成“盲”吗?为什么?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180 页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9.7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