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
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


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

作  者:季承 著

出 版 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定  价:39.80

I S B N :9787801738684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  其他人物传记    

标  签:其他  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由李政道助手、季羡林之子季承撰写的《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将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在京首发。该书是首部详细反映李政道经历和精神的传记,也在中国内地对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半世纪的学术恩怨有了一个“详细的、公开的说法”。季承昨日对记者表示,自己与李政道先生有三十多年合作,对该书“可以文责自负”。
 
李政道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据《李政道传》称,当年摘取诺奖时,李政道和杨振宁手中所持的护照“是中国护照,国籍是中国”,由此“打破了中国人没有获诺贝尔奖的历史”,但是,两人在1962年“宣告决裂”。
 
就二人纷争,该书第十四章《树欲静而风不止:无奈的争辩》中称,“李杨不和的核心问题是,有关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这一突破性的思想,在李政道和杨振宁之间,是由谁先提出来的。李政道认为是他一个人独立地先提出来并且有实验的证实,随后杨振宁才参加进来;而杨振宁则认为是他先有了这个想法,说服李政道之后,一同做出来的工作。争论的另一个方面,就是他们不和的内幕是谁首先向外界披露的。换句话说,就是谁首先挑起争论的。”
 
该传记中称,李政道是在杨振宁公开争议之后,才在1986年用英文写了两篇文章——《破缺的宇称》和《往事回忆》作为回应,此后决心保持沉默。按照李政道的说法,“由于这两篇文章都是用英文写的,又是在美国发表,所以全世界物理学界,尤其是使用英语的学者们对于他们之间的争论,实际上已有定论,只不过是心照不宣而已。”但1988年杨振宁在上海出版了中文版《杨振宁文集》,把“李杨恩怨”推入中国内地。2002年,更有传记在台湾出版。
 
就李政道和杨振宁之间的恩怨,该书作者季承称:“写他们二人的传是不能不写这一段经历的。李政道和杨振宁之间的恩怨,基本上是学术性的,当然也牵扯到做人的问题。他们都承认,发生分歧不是好事,不是好榜样。事情的发生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他们之间的分歧,已经是一个科学史的问题了。”在写作时,季承自称“是抱着客观的态度,是写历史,历述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不要以为我和李政道先生比较熟悉,就偏向他。其实我和杨振宁先生也有过接触,他同样也是一位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而这段恩怨是非曲直,应该由历史来判断,应该由科学史家来研究。至于结论,这恐怕是没有人,没有什么机构,可以做出的。”
 
75岁的季承,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高级工程师,曾任李政道先生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与李政道有着长达三十年的紧密合作。据季承透露,《李政道传》计30万字,还原了一个学者的真实面目,特别讲述了李政道和妻子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多幅珍贵历史图片首次公布。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家何祚庥专序推荐。

TOP作者简介

关于传主:
 
李政道(Tsung Dao Lee)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26年11月25日出生于中国上海。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两人在1962年分手。杨振宁拒绝谈论是什么原因使得他们的关系变得紧张的。他说:“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说,这是一个悲剧。”
 
关于作者:
 
季承,国学大师季羡林之子,75岁高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高级工程师,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长期从事科研管理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末起,担任我国高能物理和高能加速器工程的重要领导工作,曾任中美高能物理联合委员会中方委员、中方驻美办公室主任,为我国高能物理和高能加速器的建造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获正负电子对撞机建造特等奖。曾任中国科学院辐射技术公司总经理,在推广核辐射技术工业化方面有重要贡献,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曾任李政道先生主持的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顾问,参与编辑出版《李政道全集》及其它出版物,与李政道有着长达三十年的紧密合作。

TOP目录

 代序:宇称不守恒的发现影响了一代人的思维
第一章 回国:回击“四人帮”的诡辩
第二章 求学西南联大:历尽艰辛终与物理结缘
第三章 在芝加哥大学:初识杨振宁
第四章 师从中子物理学之父
第五章 芝城爱情故事
第六章 从普林斯顿到哥伦比亚:与杨振宁的合作与疏离
第七章 获诺贝尔奖:宇称不守恒的发现
第八章 “宇称”的破坏:与杨振宁分手
第九章 细推物理,其乐无穷:物理是我的生活方式
第十章 促进祖国基础教育与人才培养
第十一章 心通天宇:科学家的人文情怀
第十二章 人是诗,情是画,心是书
第十三章 书生意气,生活真人
第十四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无奈的争辩
第十五章 语大义之方论万物之理
附录一:弱相互作用中的守恒质疑
附录二:李政道年谱

TOP书摘

 1988年10月24日,北京典型的金秋天气,阳光普照,碧空万里,大高气爽。阳光是金色的,树上的叶子也是金色的,人们的脸上也闪着金色的光。
李政道,1946年春离开祖国去美国学习,1972年第一次回国。从这一年算起,这已经是他第八次回国了。他的心情早就不像最初那样夹杂着新鲜、惊奇、兴奋和忧虑。这一次,他的心里充满了和北京的金秋天气一样的爽快、明朗和自信。
和李政道一起来中国的,除了他的夫人秦惠,还有一个十几个人的美国高能物理代表团。他们是来参加中美第九次高能物理联合委员会的。这次例行的联合会议是根据1979年中美双方的协议举行的,这项协议规定,联合委员会每年轮流在中国和美国举行。巧合的是,这一次会议在中国举行正好赶上中美合作建造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Beiiing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如期建成。这才是他们兴奋的真正原因。
李政道夫妇的兴奋,和同来的美国代表团完全不一样。他和夫人体验到的是一种“苦尽甘来”。他一生多次“苦尽甘来”,“有惊无险”。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这件事情上也是一样,在十几年的长时间里,他和祖国科技教育界同仁相濡以沫,共同奋斗,为发展祖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贡献,个中滋味非亲历者难以体味,而他则完全品尝了所有的苦,现在,自然他也应该分享它的甜。
李政道本身是理论物理学家,也可以说是高能物理理论学家。他终生以基础科学中的理论物理为业,也因理论物理的成果获得了诺贝尔奖,在世界物理学界真可谓叱咤风云,久领风骚。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心系的是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是祖国的基础科学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自20世纪70年代初起他开始回国访问,就始终强调基础科学对祖国发展的重要性,强调基础科学人才的培养,但他并没有想到要将高能物理以及高能加速器的建造放在祖国建设中的什么特殊的重要位置,也没想到他会因高能物理和高能加速器的建造而和祖国产生了那么长时间的、紧密的联系。高能物理重要,但基础科学并不就是高能物理。之所以如此,那是有它众多原因的。20世纪40年代,李政道正在西南联大读书,是二年级的大学生。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觉得原子弹很重要,心血来潮,也要造原子弹。他请军政部部长陈诚、副部长俞大维找到西南联大的物理教授吴大猷、化学教授曾昭抡和数学教授华罗庚,并对他们说,给你们十万美元,一个大礼堂作为工作场所,请你们造原子弹!吴大猷他们说,造原子弹要先培养人才,建议选拔一些人去美国学习。蒋介石接受了他们的建议。于是,三位教授在理、化、数三个领域里各选了两位年轻学者组成军政部科技考察组一起前往美国。吴大猷先生选了朱光亚和李政道。华罗庚先生选了唐敖庆和王瑞马先。曾昭抡先生选了孙本旺等。吴先生对李政道很了解,因为在李政道要求人西南联大念物理的时候,他既没有小学毕业,也没有中学毕业,但在物理、数学方面却有奇特的才能。吴先生曾用特别的办法考察过李政道,结果是破例录取。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95.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