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


走进殿堂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上)

作  者:路甬祥 主编

出 版 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定  价:49.00

I S B N :9787313059765

所属分类: 专业科技  >  科学理论与研究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该丛书分上、中、下三册,由中科院院长路甬祥先生主编,是中国科技史界近些年最新研究成果的集大成。
 
该丛书由2008年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史的讲座的讲稿整理、集结而成。这一系列讲座始自“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概说”与“世界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科技”的纵横开篇,对于“科学史上若干理论问题与李约瑟难题”作了些比较深入的讨论;其间贯以“天算农医”等知识体系,“四大发明”以及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各个技术领域,共计44讲。主讲人以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各领域的知名专家为主,其他单位的参与者亦皆属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本丛书内容丰富、系统而全面,论说客观有据,旁征博引之处甚多。装帧精美、图文并茂。
 
该丛书由路甬祥先生作序。序中在阐述本书出版的意义时指出,中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与众多令世人瞩目的古代科技成就,了解这些,既可丰富文化素养,又有“以史为鉴”的重要意义;以国际视野开展中外科技发展、传播、学派比较研究,同样是了解与研究科学史的意义之一;推动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促进创新文化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TOP作者简介

 

TOP目录

纵横开篇
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中国古代科学与技术
中国古代科技概况

天文学
中国古代天学概述
天文观测与历法
中外天文学交流与比较

地学
古代地学概论与地理灾异观
古代地图史与军事地理思想

数学
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基本概况与特点
九章算术、刘徽与宋元数学
欧洲古典及近代数学在中国的传播

物理学
力学史
光学史
声学史

农学
生民之本——中国古代的农业

生物学
中国传统生物学史概略
中国栽培植物的起源和发展

TOP书摘

可能在哈拉帕文化时代,印度人就采用了10进制计数法,到公元前8至7世纪左右出现了表示数字的符号,吠陀时代的《绳法经》中出现了有关测量、作图与定向等几何学知识。《梨俱吠陀》中有十三月的记载,《鹧鸪氏梵书》将一年分为春、热、雨、秋、寒、冬六季,《爱达罗氏梵书》分一年为360日,12个月,每月30天。印度人也发明了可以调解日、月周期的历法。为了研究太阳、月亮的运动,他们将黄道分成27个等分.称为“月站”,二十七宿的全部名称最早也见于《鹧鸪氏梵书》。印度人十分重视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其医学与药物学都相当发达,涉及健康与长寿的古代文献被总结归纳到名为“阿输吠陀”的医学系统之中。古印度医学中的眼科很有特色,后来因佛教的传播在中国享有盛名。《妙闻集》卷六专述眼的生理与眼科疾病,并言及包括剔除白内障在内的多种手术疗法;尽管该书成书年代较晚,学者们认为其内容大多属于后吠陀时代。

4.其他古代文明

爱琴文明可以说是欧洲从金属、石器并用向青铜时代演变时期的文化,突出的有米诺斯与迈锡尼,辉煌期在公元前1700年至1200年之间,相当于中国的夏商时代。米诺斯位于爱琴海最大的岛屿克里特上,其王宫遗址出上了大批文物,包括使用象形文字与两种线形文字的泥版书。这一王宫气势宏伟、结构复杂。反映出当时高超的建筑水平。米诺斯文明衰落之后,继之而起的是迈锡尼文明。其古城位于希腊本土伯罗奔尼撒半岛,在19世纪后期被发掘,学者们认为就是荷马史诗所称阿伽门农的王城。迈锡尼文化的文字系统与米诺斯文化的第二种线形文字相同,在20世纪初已被解读,由此可以证明迈锡尼人在米诺斯文明的后期开始南侵,势力达到了克里特岛。迈锡尼文书中已经出现了后来希腊神话中众多神衹的名字,如宙斯、希拉、雅典娜、波塞冬等。除此之外,环爱琴海的若干岛屿和小亚细亚西岸,也出现了许多代表青铜文化的文明,最著名的就是特洛伊。19世纪的考古学家们在这一地区进行广泛的挖掘之后,相信荷马史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爱琴文明的原貌。

公元前1000年左右,相当于中国周初年间,地中海东岸今黎巴嫩所在的地区活跃着一些善于航海的城邦居民,希腊人称其为“腓尼基”。原指当地居民发明的一种紫红色植物染料,为后来希腊、罗马的贵族所钟爱。腓尼基地当埃及、赫悌两大帝国之间.以商业贸易与海外殖民著称,是沟通欧、亚、非三大洲古代文明的使者。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新浪微博直播

加载页面用时:110.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