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

作  者:(瑞士)荣格 著

译  者:刘国彬

出 版 社:上海三联书店

丛 书:荣格作品集

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定  价:40.00

I S B N :9787542630582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传记    

标  签:历史.地理  历史  传记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我的一生是一个潜意识自我充分发挥的故事。潜意识里的一切竭力做出种种的外在性表现,而人格也强烈要求逐渐从其潜意识状态中成长起来并作为一个整体来体验自身。我无法用科学的语言来追溯我自己的这一成长过程,因为我无法把自己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来加以体验。
对于我们内在的想象力,我们是怎么个样子,人从永恒方面看来又是怎么的一个样子,那可只能通过神话的方式来加以表达。神话是富于个人性的并可比科学还要精确地表现生活。科学以平均性的概念来进行工作,这样的概念太过于普通化,因而无法给个人生活上主观的五花八门性作出公正的决断。

这样,在我八十三岁高龄之时,我便承担起了讲述我那个人神话的责任了。我只能作些直接的表述,只能“讲讲故事”。这些故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并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惟一的问题是我所讲的是否是我的寓言,我的神话。

TOP作者简介

荣格(C.G.Jung,1875-1961),为瑞士精神病学家。1907年结识弗洛伊德,并成为其主要的合作者,后来因质疑及批评弗氏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导致两人关系破裂。荣格反对弗氏以性欲来解释一切人类行为的做法,而发展出他自己的“分析心理学”,研究心灵的结构与动力,其中包括对心理类型(内倾与外倾)的描述、对人类“集体潜意识”的探索,以及研究人有目的的心理发展来结合“个体化”过程的概念等等。荣格将“分析心理学”视为释放创造力和促进个人心理发展的治疗方法,艺术、历史、神话、哲学等皆是其中的重要元素,它已超越一般心理学的局限,而强调人类的宗教性本质,并指引出一条如何开展神性的道路。

荣格作品:
《荣格作品集》
《荣格自传》
《心理类型》
《潜意识与心灵成长》
《分析心理学与梦的诠释》

TOP目录

译序
绪论
序言
一 童年
二 中学时代
三 大学时代
四 精神病治疗活动
五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六 正视潜意识
七 著述
八 塔楼
九 旅行
十 幻象
十一 论死后的生活
十二 后期思想
回顾
附录Ⅰ 通信
附录Ⅱ 术语诠释
附录Ⅲ C.G.荣格著作目录

TOP书摘

“上帝的世界”在地球上的表现形式始于植物的王国,以此作为一种与之直接进行沟通的方式。这就犹如有人从上帝的肩膀上方进行偷看一样,而造物主上帝自以为没有人在看他,于是便做起玩具和各种装饰品来。另一方面,人和严格意义上的各种动物,均是上帝身上的一些儿,只不过独立了出来就是了。这就是何以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到处走动并选择他们的居处的原因。植物则注定得呆在原地,不论这地方是好是坏也得如此。它们不但表现出美,而且还表现了上帝的世界的观念,而它们本身则没有意图也没有偏向。特别是树木,它们是神秘的,而且在我看来是直接体现了生命的不可理解的含意的。由于这种原因,树林就是我认为最接近于其最深含意的地方,也是最接近其激起人的敬畏的作业现场的地方。
当我逐渐熟悉哥特式大教堂后,这种印象便得到了加强。但是在这里,宇宙的无穷性、有意义和没有意义的纷乱、非人格化的目的与机械法则的纷乱,均被石头包裹起来了。这包含着而且同时又是存在的深不可测的神秘,亦即精神的体现。我朦胧地感到我与石头有着密切关系的是在这二者的神性,在死物和活物中的神性。
正如我已说过的,在那时,具体而系统地阐述我的感觉和直觉是超出了我的能力了,因为它们全都以第二人格的形式出现,而我那主动的和具有领悟力的自我却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并被融合进属于千百年的那个“老人”的范畴中。我以奇怪地不加思考的方式体验到了他及其影响力,当他出现时,第一人格便会淡薄到近于不存在的地步,而当自我愈来愈甚地变得与第一人格一般无二并左右了这情景时,那老人,如果到底没有被忘掉的话,这时便显得像是一个遥远而又并不真实的梦了。

TOP插图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342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9.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