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名师最具渲染力的口才细节
名师最具渲染力的口才细节


名师最具渲染力的口才细节

作  者:高万祥 主编

出 版 社:西南大学出版社

丛 书:名师工程系列丛书

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定  价:30.00

I S B N :9787562145721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  教育研究    

标  签:社会科学  口才/演讲/辩论  教育理论  教育  教师用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丛书在策划、创作过程中力求实现以下特色:
  一、理念创新,体现教育的人本精神 
  教师角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如何弘扬、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问题成为教师在目前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丛书以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为主要读者对象,通过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将人本教育的思想落实到教育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培养入、塑造入、发展入的本质要求。
二、全面构建,系统提升教师的教育能力
丛书选题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全面地针对教师教育能力的提升而展开。施教者的能力决定教育的效果,教育改革的落实、教育效果的提高无不体现在教师身上。丛书针对不同教育能力、不同教学要求、不同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设置选题。棘手学生、课堂切入、引导艺术、班主任的教导力、互动艺术、课堂效率、心灵教育等等,这些鲜明的主题从教育的细节出发,从教育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教师在阅读中学有所指、读有所获。
三、科学权威,体现教育的时代前沿性
丛书邀请全国各地著名的教育工作者执笔,汇集在教育改革与实践中涌现的先进理念、成果和方法,经过专家认真遴选、评点总结而成,代表了目前教育实践中先进的教育生产力,具有时代前沿性,是广大一线教师学习、借鉴的好素材。
四、注重实践。突出施教的实用价值
丛书采用了通俗的创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鲜活化,把教条的写法改变为以案例为主,分析、评点为辅,把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经典的案例,情境式的叙述,流畅的语言,充满感情的评述,发人深省的剖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让教师更充分地领会先进、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诸多教育、出版界同仁的支持与努力下,《名师工程》陆续推出了《名师讲述系列》《教学提升系列》《教学新突破系列》《高中新课程系列》《教师成长系列》《大师讲坛系列》《教育细节系列》等系列,共50余个品种,后续图书也将陆续出版。

TOP目录

第一篇 说话要讲原则:表达到位内容新颖
 一、用最简约的表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词语准确,说话到位
 三、摒弃空洞,言之有物
 四、思维严谨,说话要突出重点
 五、打造属于自己的语言特色
 六、非母语教学应把握的原则
 七、赋予创意,让语言具有新鲜感
 八、用时尚短语给语言来一点“流行色”
第二篇 说话要讲艺术:掌握方法激发情绪
 一、创设情境烘托氛围——情境激发法
 二、设置悬念聚焦注意力——悬念激发法
 三、引发思考,答疑解惑——反问激发法
 四、用谜语调动情绪——谜语激发法
 五、模仿,秀出精彩课堂—-模仿激发法
 六、读出感情,读出感动——朗读激发法
 七、把抽象概念具体化——具象激发法
 八、化枯燥为生动——嘏味激发法
第三章 说话要有力度:有的放矢注重效果
 一、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说话要有学科特色
 三、说话要营造快乐的氛围
 四、说话要像磁石一样吸引人
 五、用探究式语言促进课堂互动
 六、语言要具有文学性
 七、说话要张弛有度
 八、语言双保险:既科学严谨。又形象生动
第四篇 说话要讲互动:平等尊重双向沟通
 一、千万别搞“一言堂”
 二、沟通不是“独角戏”
 三、摒弃说教,让交流更顺畅
 四、先用耳朵后开口
 五、说,也要察言观色
 六、找好切入点
 七、追求瓜熟蒂落的效果
 八、蹲下来和学生说话
第五篇 说话要讲尺度:批评要适当表扬要具体
 一、批评前,先把晴绪调整好
 二、批评不要伤自尊
 三、批评要注意场合
 四、先宽容,后批评
 五、表扬要适度
 六、赞美要发自内心
 七、赞美要起到引导作用

TOP书摘

第一篇 说话要讲原则:表达到位内容新颖
  一、用最简约的表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干净利索,抓住重点,简洁概括,注重逻辑,有的放矢。教师要简明扼要地表达课程的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我们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对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我们要多说或详说,要说得恰到好处。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用最少的语句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教学信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的简约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语言表达还不够简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不够明确
 有的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明确、针对性不强,学生的回答出现了很多与主题不相符的答案,浪费了课堂时间。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某老师在开课后问道:“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怎样的六一儿童节呀?”问题一出,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有的说痛痛快快地玩一天,有的说去买好东西,还有的说可以睡大觉……这时,教师要想把学生的思维再拉回到本节课的教学中就很难了。
2.讲话哆唆
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不放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担心学生听不明白,经常进行不必要的重复,甚至对学生的回答也要重复一遍,似乎只有从老师口中说出的话才是对的。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分散注意力,不注意听课,认为反正老师会重复一遍的。
  3.提问频繁
 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教学,频繁地提问,如频繁地使用“为什么”“怎么样”之类的提问,学生根本来不及深入思考,回答效果当然不会好。另外,老师过多地使用“对不对”或“是不是”等选择问句,学生不加思考地回答,这样的提问价值也不大。
有一位教师一节课竞提了120多个问题。这无疑是在浪费时间,怎么可能提高教学效果?
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媒介。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语言不够简约,哕里哕唆,拖泥带水,势必会影响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尽量提高语言的简约性,简洁有效地表达教学信息。
  (一)用简约的表达创设课堂环节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副校长、特级教师薛法根,就是一位讲课简约有效的教师。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且不准属下劝阻。在千钧一发之际,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薛老师在教《螳螂捕蝉》一课时,先在黑板上写下了教学要求:默写四组词语,如下:(1)蝉自由自在;(2)螳螂弓着身子举起前爪;(3)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4)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然后说道:“同学们,现在由老师来讲‘螳螂捕蝉’的故事,讲完后,我请同学复述,最好能用上我要求大家写的这几组词语。”
听说要复述,学生一个个听得都很认真。因此,在复述时,学生都很好地运用了上面的几组词语。
接下来,薛老师说道:“大家仔细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
学生开始认真读课文,并在薛老师的指导下,领悟到那个少年是在智劝。
最后,薛老师说道: “下面,我选两名学生上台来表演,一个扮‘吴王’,一个扮‘少年’,台下的同学做导演。现在大家先练读对话,再根据课文对话情境写出台词。”
一听要上台表演,学生的兴致很高,积极地和同学练习对话内容,并试着改成台词。之后,学生很好地完成了角色表演,对课文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薛老师的这堂课中,条理清晰,共分三大板块:一是听故事,复述故事,并用上要求的几组词语;二是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意思;三是学生表演,改写台词。
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简单清晰、层次分明。薛老师每次的话语都不多,只是把要求说清楚,但每句话却又恰到好处,把教学重点、难点一一落实,让学生的读、说、演等综合能力得到了全面的训练。薛老师的课堂用语简明扼要,就如同秋天的天空一样明净,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二)用最简约的表达提高学习效率
北京市平谷区靠山集中学政治教师张永山,在讲到“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时,列举了我国旧经济体制三个方面的弊端:“一是单一的公有制和集体经营,影响多方面积极性的发挥;二是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死,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缺乏应有的活力;三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不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张老师讲到这个问题时,用“死”“懒”“穷”三个字高度而形象地概括了公有制经济的弊端,精练地说明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学生立刻就明白了为什么要进行体制改革。
张永山老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进行讲解,言简意赅,有的放矢。这样,能腾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练习,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
教师课堂语言表达得精练,能够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知识,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简约表达的具体方法 
  做到教学语言简约并不简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实践。怎样提高教学语言的简约性呢?
1.勤读书,积累语言素材
教师的语言功底来自于平时的知识储备。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泛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中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教师只有多读书,不断积累知识,才能在教学语言的表达上更加精练,切中要点。读书时不要走马观花,应吸取书中语言的精华,大量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课堂语言表达的简约性。
2.多练习,提高语言概括能力
许多教学环节需要总结性的概括,如问题解决完后总结方法和技巧、课堂结束时的课堂小结等。课堂语言概括性强,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例如,有一位教师讲授“随机事件的概率”,课堂小结是这样概括的:“……我们知道做大量重复的试验可以求随机事件的概率,但是如果我们每求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都要进行大量重复的试验,岂不费时费事?可不可以不经过大量重复试验来求随机事件的概率?”这位教师用了设问的表达方式,简单精练、直奔主题,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教师在练习说话时,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练。可以多听广播,听录音,一字一句地去练。练习时录成声音,放出来,反复比较。时间长了,就会提高语言概括能力。
  二、词语准确,说话到位
教学语言要想表达到位,用词就要力求准确,准确地表达内涵,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在课堂上,无论是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描述,还是对概念、原理、定义的阐述,教师都要做到用词确切,避免让学生产生疑惑和误解。有时还需要引经据典或引用一些参考资料,特别是经典著作的论述或重要文件,用词一定要完整规范,准确到位,绝不可断章取义。
在备课时,教师应该考虑到怎样用准确到位的词语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使自己的讲解更容易被接受,以及如何应对课堂上的意外情况。
(一)用准确到位的词语引导学生的思维
  案例一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优秀教师须红霞在教学“面积”这一知识点前,先对“周长”的概念进行了复习。她问学生:“课桌面的周长是哪个部分?课桌面是哪个部分?”结果学生都去摸桌面。
这让须老师很不满意,但她很快就意识到了是自己的提问用词不够准确,让学生产生了误解。于是,她马上改问:“课桌面的周长是哪几条边的和?课桌面是哪个部分?”学生马上理解了老师的意思,迅速地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至此,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就集中在了“几条边”这个要点上,明白了课桌面的周长和课桌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引导了学生的思维,从“周长”的概念延伸到“面积”的认知。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35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100.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