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中国发展过大关——改革开放30年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考察
中国发展过大关——改革开放30年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考察


中国发展过大关——改革开放30年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考察

作  者:赵凌云 主编

出 版 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定  价:48.00

I S B N :978721605789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政治    

标  签:经济建设与发展  方针政策  中国经济  经济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中国发展过大关》书稿完成的时候,正值中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国不仅展示了强大的资源动员和组织能力,而且,在两次盛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雄踞金牌榜首。中国是继美国:法国、英国、瑞典、德国和苏联之后,奥运百年历史上第七个登上金牌榜首席的国家。回望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近5亿人口的中国,靠张学良将军的资助,才派出一位奥运参赛选手。中国的体育发展速度之快,不能不令国人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但是,中国还不能说是体育强国。51块金牌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奥运边缘项目,含金量不高。在奥运核心项目田径、游泳等比赛中,我们的实力差距很大,三大球类总体水平没有达到世界一流。在职业化程度高、全球开展广泛、具有巨大商业价值的项目中,无法与体育强国抗衡,国际奥委会正在推进奥运“瘦身”运动,那些被排出的危险指数最高的项目,恰恰是我们的优势项目。我们是金牌大国,但不是体育强国。群众体育、全民健身水平低下,人民的体质状况堪忧;体育基础设施薄弱、健身场地短缺。2004年完成的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均占有体育场地1.04平方米,远远低于日本的19平方米。

TOP目录

导论 中国进入发展过大关的历史时期
一、五大历史巨变支撑一个伟大的历史时代
二、三十年实现三大历史跨越
三、中国面临一个新的历史大关

第一章 中国改革过大关: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节 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内生的
一、“照搬论”及其难以解决的理论问题
二、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内生的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道历史大关
一、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逻辑结构
二、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不断强化和固化的
第三节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与改革过大关的历史内涵
一、非计划经济的存在: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中国特色”
二、中国改革过大关的历史内涵
第四节 中国改革过大关的历史过程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模式的演变
二、经济体制改革跨越历史大关的两个基本阶段

第二章 中国开放过大关: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历史性转变
第一节 中国封闭型经济的逻辑起点与开放的发生
一、中国封闭型经济的逻辑起点与基本特征
二、1978年前后中国的封闭情况与对外开放的发生
第二节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演变及其内涵
一、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变
二、改革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内涵
第三节 中国开放过大关的历史进程
一、改革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在不同领域的推进
二、改革以来中国对外开放在不同区域的推进
第四节 中国开放过大关的历史内涵
一、只有开放兼容才能富强中国
二、中国对外开放度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提升
三、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第三章 发展方式转变的整体滞后
第一节 传统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与转变的探索
一、中国传统增长方式的基本特征
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探索
第二节 传统增长方式的局部改善
一、经济增长效率提高
二、经济增长质量提高
三、经济结构的优化
第三节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整体滞后
一、不经济增长——增长与发展脱钩
二、经济发展质量与整体素质下降
三、发展层次较低

第四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滞后的原因
第一节 片面发展观
一、新中国发展观的演变
二、片面的发展观
第二节 体制缺陷
一、传统体制残余扭曲了经济发展方式
二、新体制的不成熟助长了粗放式经济发展
三、中央与地方体制不顺使地方政府为了地方利益大搞粗放式经济发展
第三节 经济发展战略的缺陷
一、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传统工业化战略
第四节 突发事件的影响
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二、1998年特大洪灾
三、2003年全国性“非典”
第五节 如何解释发展方式转变之前的发展成就
一、投资拉动
二、出口拉动
三、严重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四、各种红利

第五章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紧迫性
第一节 资源短缺压力
一、能源瓶颈严重制约我国经济长远发展
二、主要矿产资源短缺压力正在加大
三、水资源短缺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瓶颈
四、耕地面积已逼近底线
第二节 生态环境压力
一、部分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力
二、资源的开采与消费也形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
三、生态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
四、环境恶化已经造成了巨大健康损害、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
第三节 就业压力
一、造成国民财富的巨大损失
二、加剧收入分化,制约经济增长
三、就业压力大带来较高的社会经济成本
第四节 高成本压力
一、能源成本压力
二、劳动力成本压力
三、土地成本压力
四、技术研发成本压力
五、环境成本压力
第五节 通货膨胀压力
一、1978年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
二、近年来通货膨胀势头明显加剧带来的压力
第六节 老龄化与人口红利消失的压力
一、“未富先老”的巨大压力
二、人口红利期接近尾声带来的压力与机遇
第七节 收入差距压力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大层面的收入差距均呈现出扩大态势
二、缩小收人分配差距已迫在眉睫
第八节 国际压力
一、国际市场压力
二、国际资源压力
三、国际生态环境压力

第六章 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重点
第一节 发展方式的内涵
一、增长方式与发展方式
二、发展方式的类型
三、发展方式的内涵
第二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一、从粗放型经济增长到集约型经济增长
二、从片面外生型发展到外生与内生相结合型发展
三、从片面追求GDP增长到GDP增长与改善民生并重
四、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到节能减排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一、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二、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带动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第七章 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与契机
第一节 发展方式转变的条件
一、外汇储备
二、人力资源
三、后发优势
四、和谐社会的提出与实践
第二节 发展方式转变的契机
一、又好又快的指导思想
二、“双防”、“一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契机
三、出口新格局的出现
四、节能减排的提出
五、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
第三节 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借鉴
一、解读美国新经济及其启示
二、东亚模式的反思
三、印度模式带给我们的思考
四、拉美国家的启示-以智利为例

第八章 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与路径
第一节 扩大内需战略与实现路径
一、扩大内需成为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
二、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
三、扩大内需战略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自主创新战略与实施路径
一、自主创新战略提出的背景
二、自主创新战略的重点
三、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路径
第三节 节约能源资源战略与实现路径
一、节约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基本国策
二、节约能源资源战略的重点
三、节约能源资源战略的实现路径
第四节 生态环境保护战略与实现路径
一、保护环境由基本国策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的实现路径
第五节 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
一、扩大就业成为发展战略
二、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技术进步和开放型经济关系的现状
三、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第六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与实现路径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苯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的重点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的实现路径
第七节 安全发展战略与实现路径
一、安全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安全发展战略的重点
三、安全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第八节 养老保障与人口战略及实现路径
一、老有所养与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二、老有所养与人口全面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三、养老保障和人口发展战略的实现路径
第九节 开放型经济战略与实现路径
一、中国开放型经济需要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二、中国开放型经济仍需要从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制度性开放
三、中国开放型经济需要从局部开放走向全面开放
后记

TOP书摘

总体上看,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过大关的进程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解体、市场经济体制初步构建与初步完善两个阶段。
(一)1978-1991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解体
如前所述,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一个逻辑结构,包括逻辑起点即政府,三大逻辑构件,即指令性计划为主的计划体系,条条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政社合一、政企合一的微观经济模式以及实现政府意志这一逻辑归属。1978-1991年间,这一逻辑结构开始松动和初步解体。
首先,政府开始对企业等微观经济主体放权让利,企业开始拥有自身的权利。在国有企业方面,1979年以后,通过一系列以放权让利为核心的改革措施的实施,国有企业开始具备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企业开始拥有生产、销售、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通过利改税的实施,企业与政府的分配关系开始由上缴利润的行政关系向以上缴税收为基础的经济关系转变;通过承包制的实施,企业对国家的经济责任开始契约化。所有这些,使企业开始摆脱原有的政府部门的附属物的地位,开始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其次,人民公社体制完全解体。伴随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人民公社体制开始解体。中共中央在1983年1号文件中提出政社分设。根据政社分设的原则,把人民公社中属于政权的那部分职权分出去,建立乡人民政府。乡政权对各级经济组织仅进行行政领导。设立村民委员会行使原来大队的行政职能,取消大队的经济职能。至于公社的经济职能,经过改革,各地形式不一。有些地区是建立乡农工商联合公司,下面分社农业、工业和商业三个专业公司和一个信用社,取消大队一级经济组织,生产队改建为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原社队企业改为生产合作社的联办企业。有些地区是设立乡政府作为基层政权机构,保留人民公社作为经济实体,三级所有的经济体制不动。有的地区还建立跨社跨县的联合经济组织。这样,就使农村各级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达到了党、政、企分开的目标。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通知指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乡党委,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意愿逐步建立经济组织。要尽快改变党不管党、政不管政和政社不分的状况。”到1985年春,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建乡前共有56000多个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后,共建立了91138个乡(镇)人民政府,下辖94万个村民委员会。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15

版  次:1版

开  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74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