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
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


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

作  者:罗检秋 著

出 版 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丛 书:国家清史编篡委员会·研究丛刊

出版时间:2006年05月

定  价:33.00

I S B N :978730007225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文化  >  传统文化    

标  签:明清(1840年以前)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中国史  历史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汉学是清代学术的主流。目前关于清代汉学的研究偏重于“乾嘉学派”,罗检秋先生的《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一书,着重对嘉庆以来的汉学传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弥补了这一领域的薄弱环节。
  该书通过对常州学派、维新派今文家、国粹派古文家等多个汉学群体的研究,考察了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为动态地剖析清代学术提供了一个窗口;并且在梳理汉学知识系统、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从多个视角认识喝阐释汉学的思想内涵和学术精神。书中既研究汉学衍变的内在理路,又考察嘉庆以来影响士人学术思想变化的文化环境,如趋于活跃的士人交游,汉学与宋学的互动,西学与汉学在观念、知识、方法等领域的融合;同时对以往研究中存在争议的议题,如今文学派的兴起、清末学术的多元格局、民初考证学与清代汉学的异同等阐述作者的见解。
  本书以嘉庆至清末的汉学衍变为研究重心,但因考察此时汉学的渊源,有的章节对清初及乾隆年间的学术流派稍有涉及;为了揭示清代汉学的传承性,个别章节也论及民国初年的汉学遗风。
汉学是清代学术的主流。目前关于清代汉学的研究偏重于“乾嘉学派”,罗检秋先生的《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一书,着重对嘉庆以来的汉学传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说弥补了这一领域的薄弱环节。
  该书通过对常州学派、维新派今文家、国粹派古文家等多个汉学群体的研究,考察了嘉庆以来汉学传统的衍变与传承,为动态地剖析清代学术提供了一个窗口;并且在梳理汉学知识系统、学术成就的基础上,从多个视角认识喝阐释汉学的思想内涵和学术精神。书中既研究汉学衍变的内在理路,又考察嘉庆以来影响士人学术思想变化的文化环境,如趋于活跃的士人交游,汉学与宋学的互动,西学与汉学在观念、知识、方法等领域的融合;同时对以往研究中存在争议的议题,如今文学派的兴起、清末学术的多元格局、民初考证学与清代汉学的异同等阐述作者的见解。
  本书以嘉庆至清末的汉学衍变为研究重心,但因考察此时汉学的渊源,有的章节对清初及乾隆年间的学术流派稍有涉及;为了揭示清代汉学的传承性,个别章节也论及民国初年的汉学遗风。

TOP目录


导论
一 学术史与学术传统
二 “汉学”的源流
三 嘉庆以来的汉学传统
第一章 汉宋趋于调和融合:以内在理路为中心的考察
一 “盛世”的汉宋紧张与反思
二 嘉庆以来的汉宋调融
三 今文经学的兴起与发展
四 清末古文经学的义理化
第二章 汉学走向经世致用
——侧重于士人交游与学术互动
一 乾隆年间经世思想的余音
二 京师士人的修禊雅集与经世意识的觉醒
三 经世学风的传衍:以常州为中心的考察
四 转向经世的道咸汉学家
五 同光年间:经世学风趋于强劲
六 清末古文家与经世学风的拓展
第三章 西潮冲击下的汉学
一 观念:与时进及其限制
二 知识:从科技到人文的汲取
三 方法:中国交融的深人
第四章 汉学传统与学术多元化
一 求真与存疑
二 清末学术的多元化
三 学术平等精神的彰显
第五章 清季民初实证学风的传承
一 “国学”的学与思
二 根柢于汉学的“国故学”
三 民初汉学遗风:主要流派及成就
结语 汉学传统与现代学术
附录一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二 重要名词索引
后记

TOP书摘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521

版  次:2006年5月第1版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31.1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