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民国时期小学语文课文选粹
民国时期小学语文课文选粹


民国时期小学语文课文选粹

作  者:闫苹,张雯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定  价:45.00

I S B N :9787802410268

所属分类:   

标  签:综合  小学  教材教辅与参考书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选出近600篇精彩文章,依据当时的课程标准重新整编完成。具体内容包括生活故事、历史故事、书信、新诗、话剧等。所选文章有的富含时代精神,有的反映了知名编者的思想,都很有特色。 整理和研究北师大图书馆库藏解放前小学语文教科书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TOP作者简介

余维武,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以道德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兼及教育基本理论。先后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展望》等教育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独著及与人合著著作多部。

TOP目录

第一章 当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及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
 第一节 从一元到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一、20世纪60年代政治和文化运动对价值观的冲击及多元主义的兴起
 二、新科技革命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冲击
 第二节 从“道德朋友”到“道德陌生人”——人的道德生存境地道德确定性的丧失与道德生存的困惑与冲突
 第三节 教何种道德?——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合法性问题
 一、价值观多元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面临的合法性问题
 二、价值观多元背景下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应对策略
第二章 价值中立——相对主义的应对
 第一节 “去道德化”的应对策略
 第二节 价值澄清的应对策略
 一、对价值观多元背景下人的生存困境的基本判断
 二、对“价值”的界定及其相对主义立场
 三、价值澄清学派实践模式探讨
 第三节 价值中立还是价值虚无?——对相对主义应对路径的评价
  一、价值澄清学派的优点
 二、价值澄清学派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普遍正义的探求——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应对
 第一节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普遍主义立场
 第二节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实践模式探讨
 一、道德教育目的
 二、道德教育内容与课程
  三、道德教育方法
  四、教师角色
 第三节 谁之正义?——对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应对路径的评价
第四章 人类共享美德的追寻——品格教育的应对
 第一节 品格教育运动兴起的背景
 一、对社会道德危机的回应
 二、保守主义的回潮与传统美德伦理学的兴起
 三、对以往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反思与批判
 第二节 共享美德的追寻
  一、对“品格”和“品格教育”的界定
 二、共享美德的追寻
 第三节 品格教育实践模式探讨
  一、道德教育目的
  二、品格教育的内容与课程
  三、品格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四、品格教育中的教师角色
 第四节 何种美德?——对品格教育应对路径的评价
  一、提倡的核心美德以及其论证方法存在争议
  二、道德社群是否存在
 三、对道德教育内容的质疑
 四、对道德教育方法的质疑
第五章 关怀与爱的呼唤——关怀伦理模式的应对
 第一节 关怀伦理模式的伦理学立场
 一、对“关怀”的界定
二、关怀伦理学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
第二节 关怀伦理实践模式探讨
一、关怀伦理模式的教育目的
二、道德教育的课程与内容
三、关怀伦理的道德教育途径与方法
四、关怀伦理模式中的教师角色
第三节 一种声音还是两种声音?——对关怀伦理模式的评价
第六章 正义、美德抑或爱?——对价值观多元时代西方德育应对路径的评析
第一节 道德共识是否可能?
一、形成道德共识的可能
二、达成道德共识的范围
三、何种道德共识:公正、美德抑或关怀?
第二节 我们能否和谐生存?——走出道德生存的困境
一、个体和谐生存的能力
二、人际与社会和谐生存的能力
第三节 当前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趋势
一、不同应对路径相互之间的借鉴补充
二、在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应对路径
第七章 价值观多元时代西方德育应对路径对当代中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第一节 当代中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变迁
一、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导致的价值观多元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的价值观多元
三、中西方文化交流所带来的价值观多元
 第二节 他山之石:当代西方德育变革对中国德育的启示
  一、启示一:审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合法性”
  二、启示二:对道德内容及其达成途径合理性的审视
 三、启示三: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相区别的道德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TOP书摘

第一章 当代西方社会价值观的变迁及学校道德教育的应对
  在西方,长期以来在价值观上都具有鲜明的一元化特征。自中世纪到近代以前,西方国家一直是以一种基督教精神来支持道德。其间虽存在不同教派的斗争,但其核心的宗教精神是基本一致的。近代以来,这种一元化的道德信仰受到了启蒙运动所提倡的世俗精神的巨大冲击。在致力于建立近代政教分离的世俗国家的过程中,西方国家一直致力于构建一种以人的普遍理性和自然权利为基础的,具有世俗色彩的价值观体系,并试图通过这样的价值观教育来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但一方面,以基督教信仰为基础的道德价值观仍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西方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例如,清教伦理深刻地影响着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美国,许多学校仍然把《摩西十诫》贴在布告栏上,各地学生每天上学之前都要祷告或颂读《圣经》;在保守色彩浓厚的英国,一直到1996年的教育法中,仍继续要求所有学生每天都应参加集体礼拜活动,活动应全部或主要与基督教特征有关。集体礼拜用于加强国家课程或宗教教育的学习,但并不是用来作为宗教教育的代替品。
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这种传统的价值观一元化特征,随着学生文化运动、各种少数文化群体争取自身权利的民权运动兴起,以及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产生的深刻影响而受到了巨大冲击,并且逐渐崩溃,西方国家进入了一个价值观多元时代。
  第一节 从一元到多元——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一、20世纪60年代政治和文化运动对价值观的冲击及多元主义的兴起
20世纪的“60年代”(The Sixties),在西方代表了一个特定的时代。历史意义上的年代并不一定完全按时间的纪年划分。历史含义上的西方“60年代”,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以新左派运动的兴起为起点,至70年代初,以“黄金年代”终结、各种社会运动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标志,在西方有“漫长的60年代”(10ng sixties)之说。在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发生了许多形态各异、五彩纷呈,但在内在逻辑上却相通的事件,包括新左派运动、反越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青年反主流文化运动、学生运动、女权主义运动、环境保护运动、流行音乐的兴起、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性观念革命、后现代思潮崛起等等。这些事件不仅给这个时代留下了西方社会变革和文化变革的深深的印记,而且,它们作为20世纪60年代的一份精神遗产,超越时间的界限,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展、延伸,对当前西方社会的现实生活依然有着深远广泛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
  西方社会20世纪60年代所发生的大变革,给西方国家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如果说多元文化主义(或称文化多元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时,只是作为一些主张不同文化之间都有其内在价值而应平等看待的人类学家提出来的理念,那么,到了20世纪60年代之后,多元文化主义则不仅成为了一股社会思潮,而且也成为了一种社会现实,成为了西方主要国家对待其他少数文化族群,制定文化、教育等社会公共政策的重要依据。正如金里卡(Will Kymlicka)所说:“多元文化主义这个术语词义的扩大,一方面起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国际政治气候的改变,另一方面源自围绕少数民族权利的讨论以及女权运动。”“开始认可多元文化主义的这种转变,对于美国和英国来说,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了,虽然其具有不同的原因。在美国,它是民权运动(civil rights movement)的结果,正是对这种支撑着黑人民权运动强烈而真诚的感情的理解,美国人逐渐认识到,允许所有的美国公民拥有空间和机会去建立一个奠基于他们自己文化传统的基础以维护自尊,那是很重要的。而在英国,由于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被视为‘新的国民,,他们中的大部分遵守当地社会的法律和风俗,他们看来没有必要抛弃他们的宗教传统、饮食习惯和语言,这样就导致一个事实,同化不再是把移民融人当地社会的惟一方式,整合提供了一种更为实际的更为宽容的在道德上也更易被接受的新方式。”
1.西方文化从一元到多元的变迁
自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有着一个从一元到多元变迁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上可以以20世纪60年代为界,自近代以来到20世纪60年代,是西方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与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西方民主国家致力于建立以共同文化为基础的民族国家。
(1)西方社会致力于建立单一民族文化时期
美国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社会,其最初人口由欧洲不同民族组成,但其基础是盎格鲁一撒克逊美国人的传统和历史经历。自建国初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种统一的美利坚民族文化,这种要求体现在文化政策上则是“熔炉”政策。1909年,犹太裔作家依斯雷尔•赞格威尔(IsraelZangwill)在其剧本《熔炉》(Zhe Melting Pot)中,将美国喻为能使“所有的欧洲民族……融化和再生(re—forming)的伟大熔炉”。“熔炉论”由此正式得名并迅速传播开来。“熔炉论”的核心是强调以盎格鲁一撒克逊美国人的传统和历史经历为基础的美利坚民族文化传统的一致性和一元性,这种一致性的基础是英格兰裔移民的历史文化经验和价值取向。在这种民族同化理论的影响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出现了一场强求来自东南欧的新移民放弃母国文化传统,无条件接受主流文化的“美国化运动”。
这种民族同化政策自实行以来,虽然一直受到美国社会一些有识之士的批判,但是,以同化为指向的“熔炉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着美国文化解释的正统位置。几乎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与美国相似,澳大利亚建国后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实行的是对其他族群文化进行强制同化的“白澳”政策。
澳大利亚是一个以移民为主,并且号称是多元移民所构成的国家,除了“澳洲原住民”,其他都是后来的移民,因此理论上移民只有先来后到的区别,不应区分谁是主人谁是客人,但在实质上却非如此。澳大利亚经过以英国白种人后裔为主的移民开垦一百多年之后,才以联邦的形态独立建国,所以澳大利亚有个清楚的主流社会,是以英式的文化为基底,经过在澳大利亚这块土地的淬炼而产生的所谓的澳式风格,后到的移民则都有机会体认这种澳式风格,并且认知主流社会的存在。因此,对于非英式的族群文化,包括原住民文化和其他少数族裔文化,澳大利亚首先实行的是民族同化政策,这种政策立足于对同类利益的信仰和澳大利亚为纯白色人种国家的认定,它力图以同化的方式来统治土著民族,并强烈地排斥非欧洲移民。澳大利亚政府实行的“白澳政策”,即一方面在人口上限制非欧洲移民进入澳大利亚,另一方面还强迫澳大利亚白色人种的家庭收养土著民族的孩子,就是同化政策的最好例证。由于同化政策的实质是要土著民族放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因此遭到了土著民族的抵制和抗议。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劳动力的缺乏制约了澳大利亚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从1947年开始,澳大利亚大量接纳外来移民,到20世纪60年代末,大约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00万人移入澳大利亚定居。面对大量移民的涌人,澳大利亚政府在坚持白人文化为基础的前提上,逐渐调整了其文化政策,即不是以主流文化去同化少数民族文化,而是以主流文化影响并改变少数民族文化,并进而形成新的澳大利亚的国家文化。这种政策并不鼓励文化的多元性,而只期望每个民族都服从于一个整合而成的澳大利亚国家文化。这一政策有点类似于美国早期的“熔炉”政策,其宗旨在于重建新型国家中新的文化体系。
与美国和澳大利亚一样,加拿大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其早期同样以盎格鲁一撒克逊文化为主。在加拿大境内生活着北美土著印第安人、因纽特人,欧洲殖民者的后裔,如英裔加拿大人、法裔加拿大人,以及从世界各地不断移居来的意大利人、日耳曼人、乌克兰人、华人和印度人等。从加拿大的历史进程看,执政者对于境内多民族文化所采取的政策,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实行的是文化同化政策。占人口大多数和居于统治地位的英裔加拿大人,曾经试图以自己的英格兰文化同化国内最大的少数民族法裔加拿大人及其他民族,造成英裔加拿大人和法裔加拿大人的长期对立,导致法裔加拿大人居住相对集中的魁北克地区民族主义情绪不断上升,成为多年来加拿大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83

版  次: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