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图书 > 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
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


政治决策与明代海运

作  者:樊铧 著

出 版 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 书:东方历史学术文库

出版时间:2009年06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509708156

所属分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从政治史、思想文化史、地方史等多维角度,对明代海运作为一项政治决策的过程加以剖析,把明代知识分子对海运的思考作为分析明朝海运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揭示思想文化与这一政治决策之向的互动关系。作者对于原始史料以及近代海运始末,均能善于采择,合理利用,而所述事情、所举事例多为前人研究之所未及。专家认为本书是明代漕运史和海运史研究领域中一部相当成功的优秀著作,也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高水平著述。

TOP作者简介

樊铧(1979~2008年)。1979年1月出生于陕西省蒲城,1996年考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2000年免试保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历史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考取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博士研究生,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获理学学士、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2007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担任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与明史研究,先后发表学术文章多篇。

TOP目录

第一章 绪论——明代漕运史中的海运
第二章 海运时代海运的实行与停罢
前言
第一节 明太祖对海运的态度及洪武时期的海运
第二节 永乐十三年停罢海运考
结 语

第三章 后海运时代的海运议案与试行
前言
第一节 丘濬与《漕挽之宜》
第二节 隆万之际王宗沐的直接海运
第三节 胶莱河海运案的始末

第四章 治河、保运与海运之间的利害争衡
前言
第一节“有劳于国,有功于民”——论明代河道管理系统的形成和持续及其对海运的影响
第二节 地方视野中的漕河运道——论黄河、运河影响区域中人们对漕河水利的应用和运道改革的态度
第三节 来自胶莱河流域的声音——以即墨蓝氏家族的故事为例

第五章 经世思考中的明代海运
前言
第一节 海运知识在明儒言论中的传播与他们对海运的认识——以海运图为主要线索的考察
第二节 理学家的经世志业——王宗沐的学与行

第六章 结论——明代海运的启示
附录
参考文献(按著者首字母排序)
后记

TOP书摘

第一章 绪论——明代漕运史中的海运
一 从一幅地图开始的疑问——利玛窦难题
今天,即使打开一幅最简明的中国政区图,人们也可以轻易地看到:中国的东边是大片的蓝色,那是海洋;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用蓝色线条绘制着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它们最终全部奔流赴海。这反映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大地格局。在中国人的地理观念中,“大江东去”是普遍常识。在这张政区图上,人们一定还能看到另外两种由特殊图例所表示的地物:长城和京杭大运河。长城一般以一条锯齿状的曲线来表示;大运河虽然也以蓝色线条来表示,但在这条线上却要同时画上蓝色的短线,以示它并非天然而是出于人工。事实上,这幅地图还透露了另外一项中国人观念中的常识——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人在大地上留下的最伟大的杰作。因此,尽管现在在中国北方的群山上只能看到凌乱的土丘,或者有些地方连土丘都难以找到了,地图上的长城却依然绵延万里。同样,尽管京杭大运河的北段在今天大多已经沉寂在黄土之下,甚至变为了良田,地图上的大运河却依旧贯通南北。足以说明,在中国人的心中,它们是最可引以为傲的历史遗迹。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398

版  次:第1版

开  本:大32开

纸  张:胶版纸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43.4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