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收藏 微博评论
分享到微博:【百道编按】大学时代,常常被称为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但也并不是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充满诗意、收获与幸福,也有许多人迷惑着、茫然着、匆匆地,就度过了那被称为“最好时光”的光阴。关于大学,以下这份书单定能带给你些许启发,帮助即将迎来、正在经历、以及已然结束了大学生活的你,更了解何为大学?如何经历它?怎样总结它?
(点击书封或书名,可查看图书简介、作者简介及图书的被推荐情况)
本书围绕“大学是什么”这一主题,从大学的理念、层级、章法等十个不同侧面进行多维透视,力求以各个“界面”为视角客观地审视和展现大学,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言说大学。本书还剖析了当下大学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阐释了作者的思考和期盼,意在探索大学归回本真、走向复兴的路径。
围绕大学生生活形态这个主题,从大学生的健康观、情感观、消费观、媒介观、就业观、公益观六大价值观入手,从行为学、心理学双重角度剖析大学生的典型行为和背后的心理特征。同时,对在校大学生校园生活的时间安排、活动类型、校园生活各个层面的满意程度进行研究,为高校和社会全面了解大学生生活形态提供参考。
书中展示的是一片郁郁葱葱、期待有心人徜徉其间并评头品足的“读书的风景”,在这“风景”里既有学识,又有趣味;既有“关键问题”,又有各种“八卦”,更有作者的治学经验。对学生而言,书中暗含治学门径;对“普通读者”而言,书中描述的人与事都是一种“风景”。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相结合的最新产物。大规模在线教育的井喷式发展,不仅将有可能带来全球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也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本书作为我国第一本关于MOOC的专著,全面介绍了国际国内的MOOC发展状况,透彻分析了它对于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各级政府教育部门领导者和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者、教职工和学生家长,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的大学生、研究生,信息行业有关管理者、创业者和从业者,以及对在线教育感兴趣的社会公众。
哈钦斯1929年至1950年主政的芝加哥大学鹤立鸡群,与其他美国高等学府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鲜明对比。哈钦斯,以及对他进行响应的那些教授和学生们,在努力对高等教育的目标进行明确化方面,就这些问题所开展的严肃辩论,在其他地方既微弱又缺乏活力,而在芝加哥大学,几乎所有的教职工和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团体——特别是本科生团体——都参与其中。 在这样一个时代,在这样一个地方,度过自己的年轻岁月,真是太美妙了。早在大一和大二时,学生们就开始大胆地探索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大问题,在课堂内外辩论不休。哈钦斯很快就让芝加哥大学大多数的本科生确信:他们确实是这个世界的希望,因为他们受了如此良好的教育。
这不仅是一部校史,更是中西文明冲突视角之下的中国近现代史。
1919年司徒雷登出任燕京大学校长,燕大开始它33年短暂历史中的辉煌业绩;1952年在新政权推行的“院系调整”中,燕京大学永远地消逝了。33年间,燕京大学在教育方法、课程设置、规章制度、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留下极为显赫的声名,并一度与北大、清华比肩,被誉为“中国教会大学之首”“世界一流大学”。
乔纳森·R.科尔编写的《大学之道》是对美国大学历史研究。本书对美国众多大学为什么会在二十世纪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百所大学做了一个历史的梳理,指出美国大学在发展初期,从所效法的两种模式——英国模式与德国模式——中,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与发展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系统地回答了“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大学里到底要读什么”、 “到底怎么读大学”和“大学生活怎样成就未来”等一系列问题。从思想上抛砖引玉,重在启发,收集了近百个案例,并提供问题解决的对策参考。本书共有20讲,涉及大学的现状、读大学的心态、读大学的核心和关键、学习、专业、人际、感情、行动力、沟通、情绪、性格、自我推销、潜能激发、生活、幽默感、自信、理财、健康、学生活动、网络、就业、考研、留学、创业、考公务员等。本书在写作中力求做到:娱乐性和励志性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参考性和可行性兼具;时代性和未来性兼具;启发性和批判性兼具。 本书凝聚了超过1000场社会各界精英现场讲座的精华思想,它集合了与100余位大学生优秀个体直面交流的心得体会。
《数字时代的大学》是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校长威廉·G.鲍恩对在线教育的一次深刻剖析。在线教育迅猛扩张,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MOOC)颠覆课堂。从单一到多元,从封闭到开放,从批量生产到个性定制。当高等教育从传统走向互联网,我们能否实现“有教无类”的理想?本书收录了作者在斯坦福大学“坦纳人类价值讲座”的演讲稿,还包括四篇评述文,分别出自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尔德·加德纳,哥伦比亚大学文学教授安德鲁·德尔班科,以及Coursera联合创始人达芙妮·科勒。数字时代的大学,激发每个人最大的学习潜能,拆掉常春藤的围墙。
陈平原先生从北京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入手,谈论大学的功用、校史的力量、教授的职责、校长的眼光、课程的魅力、博士的培养、学科的建设、学生的志气、排名的困惑、改革的代价……兼及大视野与小感触,短论随笔畅所欲言,不拐弯、不加注、不粉饰,直来直去,三言两语道破天机、直指人心。
北大保安甘相伟,来北大当保安之前,他只是个小人物,自称“草根”,“蚁族”,“青年农民”“普通保安”,但他不屈服命运安排,在没有资源,毫无背景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奋斗,从苦境里逆生“精英意识”,凭借自己的奋斗精神,以北大保安身份,考上北大中文系,拼命获得与北大学子并肩的机会。
内容包括:在2006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面向州立大学的讲话、对全体教职工的年度讲话、2003级新生人学致辞、在2006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教育:对今天和明天的承诺、高等教育与新时代之挑战、成为一所名牌大学所应有的视角、教育的前沿——知识的前沿、就任纽约大学校长的演说等。
梅贻琦,这位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和蔡元培并称,对于中国的大学有开创之功的教育大家,奠定清华大学百年辉煌的导师,《南渡北归》当中反复见称的学界领袖,他在学术建设上和精神影响上,到底树立了什么高山仰止的丰碑,至今没有人能够得知端详。
MOOCs,是“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英文缩写,中文译为“慕课”。近年来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甚至被一些学者比作教育界的“海啸”。纽约时报宣布2012年“MOOC之年”。因为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在世界学习MOOCs课程,这些课程来自世界顶尖名校,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哈佛和哥伦比亚;同时,数以百万计的投资流向了这些公司,媒体认为MOOCs为高等教育带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上书单节选自书店主题推荐“开学季,教育成长图书推荐专题”,更多相关内容可点击链接查看:
http://www.bookdao.com/books20150228.aspx
(本文编辑:李勿)
作者:百道网整理
来源:百道网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