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2014年10月28日 来源:百道网
时间:
【百道编按】在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份额后,亚马逊已将越来越多的投资和策略放在了经营作者上。尽管到目前为止,重量级作家走的仍然那是传统出版渠道,尽管重量级作家走的仍然是传统出版渠道,然而亚马逊愈加优厚的条件会让作家们转了风向吗?
朱英/摄
一些更为聪慧者可能已经注意到了,亚马逊正在竭尽所能打造专有的内容平台,以提供给用户在其他平台和出版商那里无法获取的独家内容服务。
如果是一家能占到电子书销售额的近70%,而且超过一半的销售额是小说类作品,在自出版领域实力雄厚的企业,相信也会这样做的。当然除了亚马逊,其他零售商还没有这样的机会和实力。苹果公司曾经试图通过提供电子书制作工具和其富有成效的分销环境来提供更为复杂的电子书和内容。但是其平台和受众毕竟有限,没有足够的受众来推动这一策略的进一步发展。
很难想象有其他任何电子书生态系统能够挑战亚马逊。
最近的两种观点引起了人们对这一情况的关注。
大卫•斯蒂菲尔德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表示,过去四年里,亚马逊一直在举行受邀才能参加的作家私人会谈。我之所以知道这一点,是因为订阅了Publishers Lunch,而他们在三年前对此有过相关报道。
亚马逊此举非常巧妙明智。亚马逊已经意识到作家不仅可以帮助推销自己的图书给读者,同时还可以帮助推广其直接出版平台Kindle Direct Publishing给同行。聚集作者进行私下交流不仅可以取悦那些受邀作者(可从亚马逊受益),同时还能够让这些作者知道在未来如何成为更加成功和受欢迎的作家。尽管斯蒂菲尔德在其文章中对此举不甚赞同,但事实上这一做法并无不妥。
另一种是来自作家休•豪伊的思考,他在思索是否要签约亚马逊独家销售,他很疑惑自己是否应该在90天试用期后和亚马逊进行独家销售的合作,如果不签约的话可能其受众会增加而收入则受到影响。我曾在私下和他进行过交流,他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真的无法决定该走哪条路。
休•豪伊的这一番思索成为克里斯•梅多斯在Teleread网站上一篇文章的主题。休•豪伊思索的是自己是否需通过将自己的内容多渠道发布来支持那些替代亚马逊的渠道商。而梅多斯则表示“那不是你的事儿”,当然我也支持这一做法。他表示,每位作家都应该做出对自己的个人品牌和事业最有利的选择。第一种选择,如果有出版商提供这一选择的话,就是接受预付稿酬然后和出版商签订出版合同,另一种选择则是自助出版。如果选择自出版,那么就要选择是通过亚马逊独家出版还是选择更为广泛的分销渠道。
下意识的本能选择就是尽可能地广泛分销。现在有一些读者坚持不在亚马逊零售环境下购书。因为最近亚马逊和阿歇特的纠纷以及作家联盟的抵制,这样的读者可能还会越来越多,会有一些人坚持不在亚马逊购书或者尽可能少买。
但是亚马逊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他们有能力通过正常渠道和如Kindle Unlimited这样的订阅服务渠道来销售图书,而且他们会为Kindle Direct Publishing出版平台的作者提供更高的版税,也会对那些在Kindle Unlimited中的畅销作者和图书进行额外的补贴和奖励,这样一来就可以弥补作者因为失去其他分销渠道而带来的损失。
通过提供独家内容来增强零售地位的做法并非亚马逊的专属。事实上,它最初是黑马零售商Zola图书所宣布的一项发展策略的核心。
事实上,出版业已经在通过不从亚马逊进货来进行抵制和表达不满。如果亚马逊签约团队中的一些作者希望能够在多种渠道中销售自己的图书,那么其通向实体书店销售的渠道已经被封死,因为竞争对手们不愿意支持亚马逊的项目。
尽管那些自助出版拥护者怀着无比的热情,但是自助出版革命却并未给那些选择与传统出版商合作的作者们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影响。也正是这样,亚马逊自出版的独家作者队伍中很少有足够分量的作家能够改变消费者的购买选择。
但是,如果像休•豪伊这样的重量级作家认为自己最好接受亚马逊的专有出版条款的话,这对每一个书业生态系统中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危险信号。传统出版商依然在为作者提供亚马逊无法提供的实体书店销售渠道和收益。市场份额从实体书店转向在线商店,从印刷转向数字出版的这一转型依然在继续,每一份市场份额的增长都会增加亚马逊专有出版的主张,并且增大那些重量级作家转向自助出版的可能性。而知名作家与亚马逊签约专有出版合同很可能成为接下来数年甚至数月里出版业最不欢迎也最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现在的情况是,亚马逊已经建立了海量的独家内容资源库。照此看来,何时这些独家内容开始质变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只是还没落下的另一只鞋罢了。
(本文编辑 晨瑾)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