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2014年01月14日 来源:百道网
时间:
最近,《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13年十大流行语”,来自日语的“逆袭”一词不仅榜上有名,并且排列靠前,为第四位。这种汉字的日语外来词在中国流行,似乎颇令人感到出乎意料。
不过,仔细想来,这也是意料之中的现象。
发源于中土的汉字,远在一千多年前,便已超越国界,成为中国周边国家的文化载体,此即汉字文化圈。不同的文化用同一种文字表述,共通的汉字便为彼此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然而,就中日文化交流来看,以往人们过多注意到的是,通过汉字的媒介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而对逆影响则有所忽视。
其实,文化交流从来都是交互双向的,走的不是单行道。日语“逆袭”一词成为中国的流行语不过是件典型的个案。回顾一下可见,近代以来,大量日语词如席卷一般蜂拥而至,占据着至今为止的中国人的主要话语空间。如此为说,并非夸张,如予不信,有凭为证。
在60年代编纂的可能是唯一的一部《汉语外来词词典》中,收录的几千个外来词,明确表明来自日语。
都是些什么词呢?举其荦荦大者,略加罗列如下:
暗示、白旗、白热、版画、半径、饱和、保险、否认、经济、漫画、保障、悲观、悲剧、背景、本质、博士、参观、干部、支部、经验、美术、参照、常识、场合、场所、成分、承认、乘客、概念、紧张、民主、抽象、出口、刺激、代表、道具、单位、手续、干事、警察、敏感、抵抗、电话、电池、电车、定义、动员、法律、革命、具体、明确、法庭、法则、反应、方式、分析、封建、封锁、工业、决算、目标、固定、故障、关系、广场、广告、国际、科学、环境、课程、目的、取消、机关、机械、积极、计画、集中、集团、交通、解放、肯定、内容、会计、劳动、类型、理论、理想、立场、了解、列车、领土、能力、偶然、判决、批评、铅笔、权威、任命、日程、商业、社会、身分、生产、时间、市场、市长、思想、速度、索引、特长、体育、体操、条件、统计、卫生、文化、文明、文学、物理、现金、现象、效果、博物馆、不动产、不景气、乘务员、出发点、教科书、入场券、传染病、蛋白质、单行本、世界观、所得税、图书馆、共产主义
以上这些词,都是从词典中随意抄录的。这些日语词,多是在明治时期大量吸收欧美文化的背景之下产生的。有些是日本人自造的,有些是把旧有的汉语词加入新义而形成的。无论是新造词汇,还是旧词翻新,都可以看出那一时代日本学者的汉学水准之高,对汉语词汇意义把握之准确,以致中国在通过日本来引进西学时,也把这些日语词原封不动地引进,一直使用到如今。这些词汇达到了与汉语水乳交融的程度,没有任何陌生感,如果不是专门从事中日语言文化研究,很少有人意识到都是来自东邻。
进一步设想一下,如果把包括上述列出的大量日语词抽去不讲,现代汉语的表达会不会一时失语?因此,并不夸张地说,大量来自日语的汉字词汇业已构成现代汉语的基础。
在日语中,除了上述这些日语词,还保留有大量古汉语的词汇,语义几乎没有改变,如以“走”为“跑”,以“汤”为“热水”等。这样的语义,今天我们只能从固化的成语中还可以略见仿佛,如“走马观花”、“金城汤池”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日语中的汉字词还是古汉语的活化石。
受惠于历史上的汉字文化圈,包括日本,共同使用汉字的各国、各地域,汉字词汇处于流动状态,相互影响。这正是体现在语言文字上的文化交流。
其中,日语汉字词汇向汉字母国“逆袭”,最为显著。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文化现象。不仅是上述明治时期传入了大量的日语汉字词汇,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交流像流淌的河流一样,一直不曾中断,只不过因时而异,有时是滔滔巨流,有时是涓涓细水。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先是经由港台,后是直接输入,又有不少日语词汇加入到现代汉语的词汇行列。如“便当”、“人气”、“氛围”等。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去年问世之后,日本媒体敏感地发现,在新版中收录了不少日语词,如“刺身”、“定食”、“寿司”、“天妇罗”、“通勤”、“手帐”、“宅急送”等,并且有些居然还是近年来才在日本流行起来的词汇,如“宅男”、“宅女”等。这是见于2012年8月12日《产经新闻》的报道。报道说,日本的“宅”文化向中国的浸透也在新版词典得到折射。
在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交流的各种媒介比以往更为丰富多样,饮食、文学和影视作品等都成为传播的渠道。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同样使用汉字的中日两国,在文字词汇上的互相影响成为必然。
“逆袭”实际上跟汉语中旧有的“反攻”一词在意思上差不多少。不过,同义的词汇多几个也无妨。日语中本来就有汉字词汇可以表达的意思,同样引进以片假名表示的外来语也相当多。陌生的词汇会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刺激与新鲜感。这种文化心理现象,也是新词被接受和流行的一个因素。
不仅是今年的流行词日语“逆袭”汉语,汉语也同样的进军日语,“电脑”、“韩流”等词汇也被日本人所接受。
我在日本的几个大学常年开设的一门课就是《汉字文化论》,从汉字的历史讲到汉字的衍生、以及汉字词汇的文化差别和相互影响,并展望汉字的未来。
在二战之前,全世界的汉字都是同样的繁体字。战后,除了台湾、港台以及海外华人社区依然使用繁体字之外,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等地使用了简体字,日本则推行了部分简化的当用汉字,原本一致的汉字写法一分为三。
我讲授汉字文化论,实际包含有一个梦,希望再度“书同文”,中日韩三国专家共同制定统一写法的汉字,形成新的汉字文化圈,为东亚等地域互相交流提供一个技术平台。
汉字词汇的互相“逆袭”,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文化现象。
原文标题:日语“逆袭”汉语
(本文原载于:乘桴子新浪博客)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