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收藏 微博评论
分享到微博:在数字时代,并不一定是越高级、越复杂的技术能最后成功。能否建立成功的商业模式,关键取决于数字技术能否很好地和内容相结合,为读者,为老师、学生提供比传统方式更有价值的服务。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公司总经理 李朋义
科技和出版的融合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没有科技与出版的融合,出版就没有未来,没有转型和创新我们的出版业也就谈不上发展。我与企鹅集团董事会主席John Makinson先生在2012年的伦敦国际书展上曾经有过一次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对话,在2013年的中英数字出版论坛上我再次与John Makinson先生面对面地交流,共同讨论关于出版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我的主要观点是,教育出版作为传统的内容产业,面对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实现内容与技术的融合是其必由之路。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教育行业近几年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进而超过5000美元时,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会更加强烈。世纪之交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2011年突破了5000美元,近十多年我国社会正在从生存型消费进入发展型消费阶段,公众对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更加强烈。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约2.2万亿,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首次达到4%。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53万所,在校生约2.7亿人。无论从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是从在校生人数、教育规模上看,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教育大发展的时期。
其次,从具体的教育门类来看,中国的教育行业充满了市场机会。具体表现为,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在我国全面普及,全国1.6亿适龄儿童少年实现免费入学。职业教育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分别占到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总规模的半数左右。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3000多万人的在校总规模稳居世界第一。毛入学率从2002年的15%提高到2011年的26.9%。一个形象的比较是,1998年印度大学生数量是中国的两倍,2007年中国大学生数量是印度的两倍。2000年时,我国每1O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仅为3611人,201O年这一数字上升为8930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将给全社会带来深刻的变化,最为直接的就是带来教育市场的巨大需求。创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学习方式将成为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
《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把加快教育信息化作为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总体部署。教育部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新形势,教育、文化、出版行业与信息科技深度融合的新进展,建设学习型社会对个性化学习的新需求,使教育内容资源的创作主体、生产方式、载体形态和应用场景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我所供职的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作为服务全国近2亿大中小学生的教育出版机构,正在按照拟定的数字化发展战略进行业务转型。
我认为,在教育行业的创新上,数字化已成趋势,这一领域将成为下一阶段发展的重点。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教育出版机构,基础教育教材的市场占有率约为60%,高中教材市场占有率约为70%,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教材市场占有率约为30%,服务全国近2亿学生。作为一家传统教育出版机构,我们在数字出版方面已经有一些基础。在高等教育领域,我们运营着以下三个重要平台:一是中国大学生在线,这是由全国高校共同参与的、面向大学生的网络社区,已有近300多所高校的200多万学生实名注册:二是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平台,已形成由“教师发展在线”和55个实体分中心组成的全国性教师网络培训体系,5年共培训高校骨干教师近20万人次:三是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网”,建设目标将承载100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基础教育领域,我们运营着“人教网”和“人教学习网”两个重要平台,并建成了覆盖全学科的基础教育资源网站,提供一站式学习解决方案,得到全国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应用和普遍认可,在线注册用户已近200万。但是,以上这些都只是一些数字化的初步尝试,所有数字化业务的营业收入、利润数额加起来在集团总的收入和利润中占很小的比例,离形成能对传统业务起到升级替代作用的新商业模式还有很大的距离。
1.能与内容相结合的技术才是有价值的技术
在教育出版数字化的过程中有一个误区,人们总以为只有掌握了最先进、复杂的数字技术才能做好数字出版,有的出版社限于不掌握先进技术而对数字出版望而生畏,止步不前。事实上只要能够很好地表达内容的技术就是有价值的。举一个很小的例子,过去我所供职的外研社曾经推出过一款简单的数字化产品,叫做点读笔,在图书上点不同的位置发不同的声音,可以朗读汉字、拼音、英语,可以讲故事、唱歌。这款产品的技术原理十分简单,但却实现了不错的销售成绩。仅外研社2012年就销售了16万支。通过点读笔这个案例,我认为恰好可以说明,在数字时代,并不一定是越高级、越复杂的技术能最后成功。能否建立成功的商业模式,关键取决于数字技术能否很好地和内容相结合,为读者,为老师、学生提供比传统方式更有价值的服务。点读笔将恰当的技术手段与出版社的内容优势相结合,正是其成功的关键。
我们认为,在数字化时代,学生最为需要的是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老师最为需要的是适量的内容资源、易于掌握的技术和一个便于分享交流的平台。要做到这些,就要求传统教育出版商具备整合多方面资源的能力,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因此,教育出版商需要转换角色,需要从出版商转换成服务商,从内容提供商转型为教育服务商,围绕个性化教学需求,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我相信,数字教育出版成功的关键不仅是硬件系统的先进与普及,更重要的是教育内容的创新和系统化,为受教育者提供比传统教育形式更有价值、更为有效的教育服务。
2.建立以网络平台为核心的商业模式是实现内容与技术融合的基础
数字化使教育产业、出版产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教育教学、内容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已经超越了媒介升级的阶段,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开放教育资源(OER)、数字课程定制与在线自助出版、富媒体电子书等新生事物正改变着知识的产生、传播、管理和应用方式:二是个人学习者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终身学习态度和习惯将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基本素质:三是教育要素和教学环境正在被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所重构,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四是在教育“大数据”和教育信息化时代,硬件设施、网络条件和内容资源不再是稀缺品,运用信息技术改变课程设计、创新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诊断认知水平、改进教学效果等一系列数字环境下的教学应用成为教育信息化能否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也蕴含着巨大的现实需求和市场空间。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和判断,我们认为,未来教育出版机构的数字化业务不能仅仅局限在根据统一的教学大纲(标准)大规模生产标准化教材或是一个单一的产品和一种单一的服务,而应该是积极探索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教学应用和课程建设服务,把学习、考试、测试、能力培养联系起来,提出教学、科研、教师发展的综合解决方案——即网络平台的建设。我集团下属人教社201O年6月正式上线运营的在线学习平台“人教学习网”,就具有一站式服务的性质。该网站面向教师、学生、家长用户,提供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拓展了个性化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为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以上基础上,我们拟组建以中心站点、省级站点和学校站点为主体,覆盖全国的三级网络平台,承载先进的技术、丰富的内容资源,成为运营模式清晰、受众面广、影响力大的数字化运营服务平台。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地球村”的时代,中国的教育与教育出版早已成为世界教育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出版的国际合作也早已从最初的进口书籍、引进版权,发展到今天的全方位合作。举一个例子,今天中国在全球1OO多个国家和地区同当地教育机构合作建立了38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在数字出版方面,中外出版商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在数字时代的优势是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与市场经验,最为缺乏的是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成功的商业模式。而国际出版商已经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成熟的商业模式,还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品牌资源、技术资源、版权资源、人才资源和资本资源。Kindle、苹果的例子已经充分说明,数字出版模式一旦成功,也将会有丰厚的资金回报。我认为,出版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将为资本投资创造前所未有的市场机会。
面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这样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我们只有紧紧跟上信息化浪潮的步伐,努力实现内容与技术的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出版业数字化的转型升级。
(本文为中国教育出版集团党组书记、总经理李朋义在第三届中英数字出版论坛上的讲话,发表时有个别删改)
原文标题:内容与技术的融合是教育出版发展的趋势
作者:李朋义
来源:出版发行研究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