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震宁:策划与泛策划
作者:聂震宁 时间:2013年02月04日 来源:百道网·聂震宁专栏
订阅《新出版日报》 分享到微博:收藏
(1)条评论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资深出版人、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的随笔集《书林漫步》出版于2009年,收录了他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写作的文章。百道编辑有机会获赠图书一本,认真翻读之后,即去信索要书中一些篇目,此为其一,写作于1997年。作者用论语体讲述了出版界的泛策化病。聂震宁先生回信附寄文章电子版,并在邮件中专门提醒:“请最好特别说明是过去的作品,乃编辑征得我的意见予以发表。一方面说明多年前这些问题均已引起注意,另一方面并非我现在(以)旧文来充数也。”感动其认真之余,编辑惟恐遗漏,故转述信中原文,作为背景交待。
1
出版业需要强化策划机制。
国外有管理学家指出:“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做正确的事”即为我们通常所说的确定方向、理清思路、制定方案,也就是策划;“正确地做事”则为具体实施。套用到出版业,那就是“出版策划正确比出版操作正确更重要”。这个观点已经被出版界普遍接受。策划已经为出版人当作挖掘出版资源的利器,策划已经成为出版人开拓图书市场的犁耙。策划是出版人帷幄之运筹,策划又是出版人千里之决胜。策划是编剧导演,能凭借出版社所拥有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演出威武雄壮、引人人胜的活剧。策划是软件,能扩大出版社的整体功能,放大出版社的市场品牌,壮大出版社的整体绩效。这并非夸大其辞。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得到过无数次的验证。
2
出版业需要抑制策划机制的泛化。
当策划一词在中国出版界面孔陌生且形迹可疑时,有识之士曾大声疾呼建立策划机制;当策划机制初立功勋时,有识之士力主继续强化之;而今,策划一词业已弥漫出版界,出版人言必称策划,大有“不在策划中灭亡,便在策划中胜利”之势,我们却忽然觉得有必要对策划说三道四。
事物总是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事实将又一次证明辩证法的无所不在。
强化的对立面就是泛化。
3
事实上,对一项出版工程实施策划,只能表明我们抓住了出版工程最重要的一环,并不能就此证明我们正在“做正确的事”。做事与做正确的事,其间相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4
凡策划,张口就是“经典”,闭口又是“精华”,一味“系列”,动辄“大全”,如同古今惯用的十全大补。常常一题十书,一鸡十吃,滥用“魔方思维”,如同饥饿年代“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一日三餐可用瓜菜代”。空泛之病,实为空泛之策划所导致。
凡策划,只要作者行情看好,凡写必出版,以其阍阍,一哄而炒;作者既冷,车马稀往,死活不认,势利取舍,不论是非。浮泛之病,自为浮泛之策划所繁衍。
凡策划,惟销路是问,少谈真知灼见,只问市场热点。书评家常有,真正书评却不常有。以作品讨论会之名,行评功摆好之实,作者编者当面受用,总觉滑稽。媒体日日隆重推出,空白补了又补,名著巨著早已堆积成山,然而每遇学人谈书,总嫌书多好的少。虚泛之病,更为虚泛之策划所生成。
如此等等,我们不妨称之为泛策划现象。
5
泛策划,还在于一味强调“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的观点。所谓“一等编辑会策划,二等编辑会组稿,三等编辑只会编稿”,实则大谬不然。倘若此说成立,周振甫先生当列几等几级?这位让钱锺书心存感激,感激他编辑钱著时“小叩辄发大鸣”,“良朋嘉惠”的学者型编辑,传说他一个人杵杖漫步,常常是遇人迎面而来立刻停下让路,想这样的人大约不太会炒作者、炒选题、炒新闻、炒书评之道,设想如果他不幸就职于一些“策划至上”的出版社,屈就三等舱位,也是合乎泛策划的逻辑的。
6
志存高远的人谁不希望做上“一等的工作”!一时间大江南北策划编辑如过江之鲫,而孜孜伏案劳作的周振甫式编辑寥若晨星。不曾读稿就敢发稿的编辑大有人在,帮助、培养新进作者的故事鲜有所闻,“无错不成书”的问题已经严重到非要新闻出版署出面制裁而不可。学人式的编辑日见其少,敢当“大系”、“精选”一类主编的编辑日见其多。真可谓:策划既泛,不及其余;策划障目,不见出版。
7
出版产业系文化产业、信息产业之一种,既为产业,策划的必要性和功效性不可否认,如前所述,理当强化之。然而,策划,策者策略、计策、对策也,划者谋划也,它可以不必有理想,不必有思想,却可以投机取巧,不论学问,把争取最大市场效益当成出发点和最终目的,这就势必要危害产业的文化属性、信息属性,应当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文化建设永远追求理想,讲究思想,永远以真才实学和良知为其基石,信息传播永远以真实、可靠为其基本原则。我们所需要的策划,乃是建立在这些基石和原则之上的策划,我们所需要强化的策划,乃是以两个效益为目的,而尤以社会效益第一目标的策划。而为了使健康有益的策划最终完美地实现,我们必须以出版全过程无一不重要的态度对待图书生产中的每一件事,去正确地做好这一件件大事小事,要求每一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一等的成绩来。“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应当成为一个成熟的出版社的全面追求。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