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2024年09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时间:
【百道编按】“民众是历史的参与者,是形成历史的一股重要力量。”在史书中,我们看惯了帝王将相,普通民众要么只存在于野史、演义、戏曲之中,要么隐匿在人们看不到的角落。20世纪初,我国史学家致力于大众历史读物的写作,各学者和出版家们共同将历史以及其中包含的文化内涵传递给大众读者,希望能够让他们了解到历史中的“大多数”。2024年,南开大学教授常建华整理了他四十年来对清代刑科题本的研究成果,创作出关于不同职业人群生活研究的作品——《众生百态:清代刑科题本里的“打工人”》。这是常建华利用清代刑科题本进行清代社会史研究的第一本专著,也是“日常生活史研究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国社会史研究近年的重要成果。”
《众生百态:清代刑科题本里的“打工人”》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作者:常建华 著
出版时间:2024年07月
常建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研究方向为中国社会史、明清史。曾撰写过多部历史学著作,包括《史学鸿泥》《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中国古代女性婚姻家庭》《中国宗族通史•明代卷》《清朝大历史》《清前期国家治理与民生政策》《日常生活的历史学》等。
在研究历史学的过程中,常建华逐渐意识到,社会史最应书写的是人们的社会生活史,尤其是要书写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史。于是,在读史阅世四十余年后,他写出了《众生百态:清代刑科题本里的“打工人”》一书。该书内容丰富有趣,通过梳理清代刑科题本中记录的各种刑事案件,挖掘出“剃头匠”“木匠”“铁匠”“篾匠”“开豆腐店的小业主”“挖煤的”“茶农”“演戏艺人”等从事多种职业的底层劳动群像,将普通人的生存逻辑与社会应对策略一一呈现,构成了一部清代普通人的史书。
常建华
2020年前后,常建华应深圳图书馆之邀,与读者畅谈“人的历史”。在他看来,“人的历史”这个题目很大,我们研究历史,就是对过去人的活动留下来的记载加以探讨。我国有悠久、深厚的历史学传统,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了很多皇帝、贵族、大臣、官员这类人群的主要活动。到了近代以后,人们的历史观念发生了转变,认为应该把史学的记载瞄准普通大众,于是有了梁启超的《新史学》。
“我们现在接收的现代史学观念,教科书都要反映所谓全体国民的历史。现代史学的记述方式也变成了章节体,它会强调论述讲事情的发展大势,分门别类论述政治、经济、军事、民族、社会、文化等。从明大势的角度看,章节体有好处,可是记载人的活动比较少了。即使是像史学非常先进的法国年鉴学派,他提倡要研究的人也是指复数的人、人的群体,观察、研究人的各个层面,如经济层面、社会层面等等。实际上经过抽象之后,具体的人看不见了,个性的东西看不到了,因此大家就要反思这种史学。”
百道网:这本书集齐了当下热门的刑事、打工人、历史等诸多话题。您当初是如何发现这个选题角度的?
常建华:我是在四十多年前接触到的刑科题本。当时翻阅刑科题本时,发现每个案子都是一个历史故事,对我们了解古人生活有很大帮助。那时,我的老师,南开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创会会长冯尔康先生带领我们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抄录清代嘉庆朝各种类型的人的资料。我通过资料接触到了清代那些不同职业的人们,觉得如果将这些人的经历写出来,或许可以让人们看到不一样的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充满活力,人口流动频繁,农民进城打工也很普遍。2020年,“打工人”被《咬文嚼字》杂志列为2020年十大流行语之一。这个词很形象,让我联想到历史上的雇佣工人,用“打工人”一词概括清代的各种谋生者也有很大的适用性。所以,我最终选择以“打工人”为视角写了这本清代各类民众人群的生活史。
百道网:我们通常从课本上学到的历史都是些“大历史”,看到的也都是一些大人物。为何史书中很难见到普通人?您认为普通大众的生活是否也该被历史记录保留?原因是什么?
常建华:大人物多是与国家有关,所以进入了大历史,被史书书写得也较多。普通人处于社会层面,历史书中便难得一见。但是,从人口角度来讲,普通人才是社会的主体,他们的生活应当被记录。如此一来,历史学才会更加全面。再进一步说,现代历史学较之于传统史学,其本质变化就是人民成为了历史学的主体。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是不能够与时俱进。因此我们现在强调书写普通人的历史,是符合现代史学的要求的。
百道网:从刑科题本入手研究普通人的历史相对来说有哪些优势?
常建华:刑科题本这类材料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展示了普通人生活的多样性,可以给予历史学以不同的解释。这种解释来自于自下而上的视角,来自于民众的立场。此外,刑科题本中记载的内容可以和清人的生活联系起来,给人以启示,让读者去思考一些更大的问题,如人性问题、社会问题等。
百道网:书中所涉及的刑科题本涵盖了清朝的哪一时期?这些资料从何而来?为了完成这本书的写作,您前期都做了哪些筹备和研究?
常建华:本书的内容涵盖了清代乾隆和嘉庆时期,即清中叶时期。书中依据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学术界整理的一些资料,如,《清代地主剥削形态》、《清代土地占有关系及佃农抗租斗争》等。另外,书中内容还参考了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编辑的部分资料,其中包括由我主编的《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分省辑刊》等。依据这些资料,我对书中涉及的内容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撰写了相关的论文。再经过取舍剪裁,把这些内容编写到本书。
除本书论述的内容外,我对其他相关的内容也进行过研究,如,刑科题本中的乞丐、僧人以及清代以种植、贩卖烟草为生的人等。在清代,烟草在社会各阶层均有普及,从事这个行当的人有很多,他们的经历也很值得钻研。虽然这些内容并没有收入本书,但它们与《众生百态》中的内容共同的构成了我对清代普通人历史的理解。
依据刑科题本,我还研究了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日常生活,以增强区域性认识。因此,在撰写书中一些相关内容时,我都会将人们的生活与我对这些地方的认知结合起来,加以论述。
百道网:本书内容主要涵盖了清中叶乾隆到嘉庆这一时期,为何会选择这个时间段的刑科题本作为书写的主体?
常建华:乾嘉时期,是清代比较强盛的时期,也是由盛而衰开始的时期,因此,能够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清代的社会情况。若是向前到顺治、康熙、雍正等时间段,留存的刑科题本资料非常少,不足以作为参考。而清后期,由于社会原因,材料的丰富程度也不及中期数量大。所以从资料角度来讲,清中叶时期具有更大优势。当然,从整个清朝的历史地位来说,乾嘉时期经济更加繁荣,也更能反映出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情况。
剃头铺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不仅数量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因此,有些案件就发生在剃头铺或附近。清嘉庆刑科题本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案件:“嘉庆十年(1805年)九月初二日,吹手王元子、伙计刘照雇佣伊子曹义胜并奚文、王偏子、任六四人赴赵云锦家做吹手,雇价大钱二百五十文。王元子出乐器,言明按五股分钱。是晚,曹义胜向赵云锦支钱一百文,其子用大钱七十文,奚文用钱三十文。初四日,曹义胜在曹镜剃头铺里说闲话,与王元子撞遇,王元子斥曹义胜多使钱文,致相争吵。曹义胜走出门外,堵着铺里叫骂,王元子将曹义胜殴伤身死。”
清嘉庆时期,有的刑事案件由于剃发而发生,还有的案件无意间与剃头铺产生了联系。在这些生活片段、琐碎争吵中,可以看到人类自身的不幸。常建华说:“‘打工人’在刑科题本中确实非常多,‘刑科题本’表述是‘佣工生理’,‘生理’就是生计、谋生,有很多种的打工,有长工、短工、季节工,有家内的,有农业的,不一而足。他们生活的各种情况都被呈现出来,完全可以写一个清代‘打工人’的历史,这个就是人的历史,普通人的历史和他的生活史。”
百道网:刑科题本作为呈交给皇帝的司法程序的总结,应该涵盖了所有阶层。刑事侦查类的故事更有IP特质。您却从营生分类,只选择描述底层“打工人”塑造了一个劳动者群像,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常建华:刑科题本涉及的社会群体尽管是多样的,但主体还是平民阶层。如嘉庆朝刑科题本中,只能看到个别的进士、举人、生员、监生,剩下绝大多数都是没有身份的老百姓,他们才是社会的主体。但在传统的经史子集文献中,很少有关于这些平民的记录。所以,相对于有身份的社会上层人物,刑科题本对研究普通人来说,具有更独特的价值。
那么如何认识普通人呢?我认为还是要以人们的谋生方式,也就是营生的分类入手。了解他们的谋生手段,就可以把握住民众生活的关键,进而刻画出不同人们的群像。
百道网:书中都描写了哪些“打工人”,为什么最后挑选出来这几类人?相对其他底层群众来说,这些“打工人”有什么特殊性?请以书中的内容举例。
常建华:我在《众生百态》这本书中主要写了八类人,即,剃头匠、木匠、铁匠、篾匠,还有以豆腐营生的人、以煤为生的人、以茶为生的人和演艺艺人。选择从这八类人入手,是因为他们的生计方式具有普遍性,每一类人的群体也都比较大,且他们的生活性特点更为突出。刑科题本中虽然也记载了有关泥水匠、石匠、金银匠的案例,但数量很少,难以成篇。而关于剃头匠、木匠、铁匠、篾匠这几类人的案子相对就比较多。从而说明这些群体的人数更多,更具有普遍性,与更多的人的生活有所关联。
此外,还有出于民生性的考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反映的是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生活大多都离不开一个“俗”字。在清代,喝茶的人多,茶的需求量大,种茶贩茶等以茶谋生的人就很普遍。人数多了,在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纠纷就多,案子也多,刑科题本里相关的资料就更加丰富。还有生火做饭取暖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柴相关,而清代又是柴和煤并用的时代,煤炭在此时已经大为普及,从业者甚多,案件也随之增多。因而书中还写了以煤为生的人。
百道网:您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常建华:困难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对于叙述的对象来讲,收集的资料不完整,因而写作也不太平衡。当我们想完整地呈现某一类人时,由于资料的数量不够,很难把古人的生活面貌面面俱到地展示出来。另一个困难则是,当我把这些资料整理完成后,又该如何分析这些社会现象,达到理论的升华。
具体来说,当我们在分析一些案件纠纷的原因时,会发现很多案件都是由于“爱面子”所引起的。如,两个人发生了债务纠纷,债主去讨债,无论是在路上、在赶集的时候,还是在茶馆或饭店里开口要钱,欠债者都会认为大庭广众之下被人讨债丢了面子,于是导致矛盾升级,最终酿成刑事案件。这里所谓的“面子”问题可能来源于一些习俗惯例,一些乡村熟人社会的社会规则,也可能是矛盾一方的强词夺理。但我在书中并未就此升华,只进行了客观描述。毕竟这本书主要写的还是人的历史,而不是关于面子或人情社会的分析。写书在一定程度上有点像拍电影或拍电视,总是会有所遗憾的。
至于如何解决这些难题,这需要我不断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人的知识始终有限,目前,在一些论述上,有的读者可能会觉得意犹未尽, 以后我也会继续深入钻研下去。
百道网:相对前面几章,《众生百态》的最后一章“东西南北:人口流动与打工”不再专门讲述某一职业,而是上升到了一个人口流动的大社会现象。这一章主要描写了哪些内容,在全书中的意义是什么?
常建华:清代是一个人口激增、大流动的时期。如,人们较为熟知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等人口流动现象都发生在清代。在这本书中,我对人们关注较少的两个地区的人口流动情况做了探讨,一个是西部的甘肃,一个是东南的浙江杭嘉湖。甘肃经济比较落后,杭嘉湖这个小江南地区则是最为繁荣的地区。通过对处于经济发展的两极的二者进行比较,检索两地“打工人”的状况,就能让读者对清代具有普遍性的打工现象和人口流动有更深的把握。
“《众生百态:清朝刑科题本里的‘打工人’》写的是社会下层的日常生活史,这些‘众生’有剃头匠、木匠、铁匠、篾匠、开豆腐店的小业主,挖煤的,茶农,演艺人以及流动打工者,作者写出这些‘打工人’的社会关系,如东伙、主客(营销与主顾)、豆腐店和酒店搭配与茶铺形成社交公共场所,经济纠纷,家庭生活及其多样性,煤业与社会(政府态度、山地业主)及消费者关系,演艺人与民间社团、家族酬神祖活动。
“作者认为普通人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社会结构,是从日常生活来观察社会结构;从不断发生的凶杀悲剧,认知社会是美好与悲催事情的纠缠,深思人性受经济状况决定,取决于能否生存下去。”——南开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创会会长冯尔康
百道网: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历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书,在您看来,历史学与社会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以书中内容举例说明。
常建华:我认为,历史学和社会学是互相借鉴,且互相融合的关系。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关系,通过对社会学的研究来把握什么是社会。而历史学,如我们现在对于刑科题本中人际纠纷案件的研究,就可以利用社会学中社会关系的理论来进行分析,将资料中碎片化的记载连缀起来,成为一个社会整体。
还可以对人群类型化,总结社会特色。如,不同职业的社会关系都可以从内部关系、外部关系、纵向主从关系、横向平等关系等来把握。以剃头匠为例,剃头铺内部关系有合伙人的关系、师徒关系、徒弟之间的关系,与外部的关系有和剃头客人的关系,另外,剃头铺还有与社区发生的经济关系等。
总之,通过借助社会学的理论,可以了解历史上的社会。通过吸收历史学的成果,也可以对研究社会过程、社会关系产生帮助。
百道网:《众生百态》这本书是一次社会史理论方法探索与历史书写实践的新的尝试。您能否举例来说明您在写作中是如何开展这种新尝试的?书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这种新尝试的成果?
常建华:《众生百态》是从人际关系来把握社会关系的网络,从而形成对整体社会的结构性认识。如上述的剃头铺的例子,以及书中其他各专题里,都有涉及到这种新尝试。
本书以刑科题本作为写作的基础。刑科题本在历史研究中独具特色,其内容多是普通人的口供,可以说是在“让普通人发声”。通过查阅刑科题本,能够让我们摆脱以往“历史都是由大人物代替普通人发声”的刻板印象,倾听到普通人自己的声音,这与以往的历史研究有很大的区别。我在书中也引用了很多原始的口供,以此来让普通人登上历史的舞台。
百道网:历史类书籍要厚度就很难兼顾趣味性,您是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增加本书的可读性的?
常建华:历史书籍要求重事实、重证据,不可避免地要引用原始资料。对于一般读者来讲,阅读这些资料是有难度的。而且,引用的资料与作者的叙述在衔接时,偶尔会不太通畅。可刑科题本却不同,它是当事人的口供,是白话,是口语。读起来仿佛在听一个人叙述、诉说,很容易理解。因而无论引用多少资料,都不会影响阅读,并且还能发挥出让资料说话的可靠性。在《众生百态》中,当然也需要引用很多资料,但因刑科题本的特性,我只需要做好衔接工作,就能避免矛盾,兼顾学术性和可读性。
百道网:我们常说“以史为鉴”,您的这本书会对读者产生哪些借鉴作用和帮助?
常建华:我认为主要有三点。首先是通过阅读本书,会让读者思考到诚实与守信的重要性。书中引用的有关土地债务的刑科题本资料中,记载的很多纠纷都是由于不守信用、为人不够诚实致使矛盾升级,最终发展成人命案子。这些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建立一个诚实守信的社会是多么重要。第二,阅读本书,读者会发现有很多纠纷往往是由误解导致的。人际交往中,消除误解十分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对社会有充分的认知,对人们的行为有充分的理解,要努力积累社会经验、增长阅历,从而减少误解,避免纠纷。最后,“打工人”群体中发生的很多命案都是从鸡毛蒜皮的小事发展而来,是完全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这就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持有宽容的态度,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才不会为小事所困,继而引发冲突,产生纠纷。
刑科题本中记载的每一桩刑事案件背后,都是普通人跌宕起伏的一生,是“打工人”生活拼搏的艰辛迷茫。然而,世间美好和悲惨之事互相纠缠,我们更需珍惜生命之美好与可贵。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