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2023年11月16日 来源:百道网
时间:
【百道编按】2023年4月,《当代中国建筑实录》,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策划出版。目前已出版的第一辑采用了定向征集的方式,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精选了国内2019-2021年度建成的102个优秀作品。入选作品具有典型性、广泛性和先进性等特点,既反映了当代中国建筑界的作品全景,又是当代中国建筑实践最丰富、最多元阶段的全面记录与总结。书中还创新性地添加了专属小程序码,通过扫码即可观看各建筑作品的精彩视频和更多图片图纸信息,既为读者带来“纸数交互”的建筑阅读新体验,也为本书成为我国建筑图书未来的新品牌、新IP添砖加瓦。《当代中国建筑实录》的出版,体现了思想自由、包容开放的中国设计、中国创造、中国力量,更好地总结了我国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实践,也拉近了读者与建筑师之间的距离,让读者通过查阅优秀建筑师和建筑作品,更好地了解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沿趋势。
《当代中国建筑实录 第1辑》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黄元炤 主编
出版时间:2023年04月
黄元炤,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学者,ADA研究中心主持人,《当代中国建筑实录》主编。从事多年建筑历史研究工作后,黄元炤发现,目前国内虽然有很多关于建筑师实践作品的书籍,但专业性和专精程度都不尽如人意。在他看来,一本好的建筑师实践作品书籍,应该能够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国建筑师在创作方面的实力,并通过这些建筑师的优秀作品指引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未来。2011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策划了《当代中国建筑师系列》,出版了13位优秀建筑师的作品集。这是我国建筑界第一次集中、成系列地出版当代建筑师作品集,在业界引发广泛关注。黄元炤在采访过这13位建筑师后,撰写了《当代建筑师访谈录》。书籍出版后,让黄元炤更坚定地想要把中国建筑师和建筑作品“广而告之”。
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的一次建筑师座谈会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与技术研究所所长宋晔皓提议在国内做一部《建筑100》(1900—2000)这样的图书(《建筑100》(1900—2000)是世界知名建筑师、2005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汤姆·梅恩所著,书中选取了20世纪最具代表性与影响力的100个建筑案例,以实景照片、平、立面图和文字介绍的形式,准确描绘各个建筑的主要特征,让读者能够对这些作品的信息一目了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也认为,当代中国建筑实践领域已经不分时代、不分区域、不分机构地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确实需要有一个契机去记录一下中国建筑师的实践作品。于是,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编审、副总编辑陆新之策划了《当代中国建筑实录》系列图书的选题,并邀请黄元炤担任主编。这与黄元炤的想法不谋而合,他欣然同意了这项合作,肩负起项目遴选和编辑的重任。
黄元炤说:“实录的意义就是记录和记载,《当代中国建筑实录》要真实记录中国建筑师的实践作品。”
《当代中国建筑实录》的内容来源于定向征集。因为工作原因,黄元炤在研究当代建筑时,会格外关注建筑师的实践作品,对国内的优秀建筑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成为实录系列图书的主编后,他先遴选出了最符合图书主题的建筑作品,再去向它们的建筑师约稿。图书第一辑选取的是2019年到2021年在中国境内建设的作品,入选建筑师阵容空前强大,涵盖了大型设计院、民营事务所、工作室、高校等不同机构的知名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内知名(明星)建筑师、国外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新锐建筑师等悉数在列。所涉及的建筑类型则包括了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12大类,即博览、观演、教科、文化、商业服务、休闲娱乐、餐饮、旅馆民宿、体育、工业、居住、办公等。
“我们在书中剖析了类型共性下不同项目的设计诉求,让读者能够在阅读比较的同时汲取精华,既可单纯欣赏,又能作为参考。”黄元炤认为,12大建筑类型看似独立,但其中也存在共性。例如博物馆、美术馆、会展中心、纪念馆等博览类建筑,它们的主要作用都是展览与展示;剧场、剧院、舞台、音乐厅等观演类建筑,则都是用来表演和演绎。
至于“独立”,取决于人们对每个项目的不同建筑诉求和主张。同样是用来展览与展示的博览类建筑,因为展览诉求不同,可能需要用建筑手段来营造不同的空间效果,也可能需要打造一个特有的生态系统或气候条件。而观演类建筑,则会分为室内建筑、露天建筑等多个种类,其呈现出的舞台效果和面向的人群,以及建筑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存在差别。
黄元炤希望,《当代中国建筑实录》能展现出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多样性、别致性、丰富性,以及宽宏的视野,建立中国建筑学的话语框架与理论体系,成为代表我国当代建筑师群体创作水准的建筑作品合集,和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实践的大记录、大检阅、大总结。通过这种集中展现的方式,还可以集成一份数据库文献,为未来回看当今建筑提供一份珍贵的史料,既记录历史、创造历史,同时也研究历史。
对于哪些作品能够入选《当代中国建筑实录》,黄元炤制定了三个最高原则,即优中选优、展示最新,以及作品必须保有真实、清醒和进取的建筑意识。在三大原则下,又有三个遴选标准,分别是关于界定的标准,价值导向的标准和实践行动的标准。
关于界定的标准,指的是入选作品必须是图书出版近两年内在中国境内建成的作品。如实录第一辑选取的都是2019年至2021年的作品。时间界定以建筑设计为主,包括新建、改造和构筑物项目。其类型、规模不限,建筑机构既可以是建筑师独立运作,也可以是中外共同协作,但必须强调创作的自主性,保证作品为原创设计。
价值导向的标准,要求入选作品必须具有当代性、先进性、创新性,并对建筑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和整体内容有过深入的探讨。与此同时,还要体现多元化,鼓励建筑师在作品中进行多面向、多维度的创作思考,开展多方面的探索。在《当代中国建筑实录》中可以看到,有些建筑作品讲求功能复合、空间创新,有些作品更愿意探讨技术结构与生态之间的联系;有些作品倾向于钻研材料和建造、建构的伦理;有些作品会探讨一些地方特征、生活或建筑与社会关系和特定社群之间的关系;有些作品整合了历史遗存;有些作品融合了数字建构、智能化、参数化。建筑的多样性,在于它们对跨学科关系的探讨,当建筑与艺术史、社会学、人文学或文化研究、民族学等内容产生交集后,对撞出来的将会是极具创意和想象力的全新作品。
实践行动的标准,要求入选作品要兼具国际化视野和本土视野,同时还要积极地参与到对城乡环境、城郊环境的改善和换新中。要对聚落人文、历史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各族群负有道德关怀的责任,有一定社会影响力,能承载社会期待,对人民有所贡献。黄元炤在关注某一作品时,并不仅仅关注它落成后的结果,而是在该建筑提出方案、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始终注视着。他见证了奥运项目对城市的影响,意识到了一些乡村项目在村庄活化、产业升级等方面起到的作用。这样的建筑才是他眼中最具有展示和传播价值的优秀作品。当然,还有些作品的价值体现在其具有的批判意识方面。这类作品自带的批判性能够引发人们的自律和反思,在建筑领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按照计划,《当代中国建筑实录》将每两年出版一辑。系列图书出版难点在于如何保证后续作品的可读性和权威性。黄元炤认为,这套图书的优势在于,每本书所选的百件作品都来源于百位建筑师、设计单位和机构。同一本书中的建筑作品不会出现重复的作者,不分世代、不分族群地挑选最能体现我国当代建筑师群体创作水准的作品,这才是保证本系列图书权威性和可读性的根本手段。
与七八年前相比,近年来,国内建筑界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存量和增量的问题上。一些建筑师投身到城市改造和乡村振兴之中,他们或参与改造更新四合院、胡同等,引入不同业态来支持改造后的新产物顺利运营;或针对乡村建设提出新构思,建造民宿、展览空间、会客厅等建筑物吸引游客,改善当地经济、唤醒生活气息。建筑师越来越“接地气”,建筑设计也越来越贴近普通民众。
还有一些建筑师,将实践范围拓展到了国外,在美国、日本、荷兰、俄罗斯等国家承接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们将自己的创意和对文化的判断赋予到作品里,展开文化的碰撞,让外国人意识到中国建筑师已经越来越优秀、越来越专业。
“我们这本书不只是写给建筑界专业人士,最重要的是要面向更多的非专业读者。”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当代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情况,欣赏到中国建筑师的优秀作品,《当代中国建筑实录》在呈现形式上花费了很多心思。书籍封面大胆采用了荧光色撞色设计,既吸引眼球,又呼应了当代中国建筑蓬勃发展与百花齐放的现状。印刷装帧精益求精,为求将技术图纸中最细的线条也能清晰印刷出来,编辑团队与印刷厂进行了多次对接调整,经过无数轮印前测试后,完美还原了图纸原貌和建筑色彩,印制水准堪称我国建筑图书出版的“天花板”。《当代中国建筑实录 第一辑》包含12大建筑类型、102件优秀作品、600余幅高清图片、800余幅CAD图纸,图纸和文字说明出于百位建筑师之手,都带有浓郁的个人风格。但图书出版,要求“画风统一”,这就需要编辑团队花费更多的时间对比例尺、字型字号做统一调整,并与建筑师沟通,重新修改图纸,务必做到百余个项目文字和图纸都仿佛同出一人之手。
此外,《当代中国建筑实录》创新采用了“纸数融合”的阅读方式。在书中内页,每个项目的页面右上方都有两个专属小程序码,读者通过扫码,即可查看项目相关的精美视频和纸质图书中承载不下的图纸、图片。“现在很多建筑师拍的项目视频已经不仅是单纯地航拍,他们会设定场景、添加音乐。读者观看视频,很容易感受到演奏与空间的情绪关联,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很多无法亲自到现场观赏建筑的读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阅读体验,也让一些非专业读者对建筑本身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黄元炤说。
今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携《当代中国建筑实录 第一辑》远赴德国,参加2023年法兰克福书展。在出版社的规划中,将努力寻求中外出版合作,推出《当代中国建筑实录 第一辑》英文版,并建立起本书的英文版数据库。下一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将继续开展各种线上线下活动,推广《当代中国建筑实录》系列图书,向世界讲述中国建筑故事,传递中国建筑声音。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扫描二维码 分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