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书新闻
收藏 微博评论
分享到微博:【百道编按】《我还想去博物馆》以一个小女孩画画的故事串联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里独一无二的珍贵文物,如五星出东方蜀锦、惟妙惟肖的跳舞绢人、珍贵的泥俑、美丽的织物、张雄大将军等,让读者跟随女孩了解古代丝绸之路上的新疆。图画绚丽多彩,每页上都有文物出场,充当故事里的角色。本书以幽默的方式浓缩了博物馆展品中所呈现的古人生活,带读者梦回大唐!本文系老李为本书所作书评,他将绘本内容简单生动地铺陈在读者眼前,又对设色、文末附文给予肯定。
《这里是新疆·我还想去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游记》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查璇/绘著
出版时间:2022年03月
这是一本内容结实的绘本,一点都没投巧。虽然是一本绘本,由小画家博物馆奇妙一日的所见所闻为线索科普的唐朝时期西域民俗、乐舞、饮食、服装、风物等知识点是满满当当,结尾还不忘抛出一代高昌名将为后续的故事做铺垫。故事发生在新疆自治区博物馆,这个周末人群熙熙攘攘的博物馆,依靠小画家妈妈给她的一幅神奇眼镜“肃清”了故事发生的现场,可以“目中无人”地和博物馆的“原住民”亲密接触。
在一千多年前,找画师画像并非是人人可享的待遇,于是博物馆的原住民来了一场总动员,纷纷请小画家为自己画像,一秀真颜。首先登场的是人头马身的名叫尖尖的怪兽,其实是一只镇墓神兽俑,再后就是形态各异的俑人,比如被唤为胖姐的古代贵妇人旅行家,拥簇着胖姐的则是一群漂亮的仕女。作者借机把古书上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各种唐代著名发式也在画面上展示了一下:螺髻、高髻、鸟髻、垂鬟髻、双环望仙髻、倭堕髻等等。
胖姐心地好,怕小画家太累,于是邀请她一起骑马游赏高昌城。这高昌城是一座与长安比肩的西部国际大都会,中原的织造(特别推出了明星织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西域的瓜果、异域的珍奇,诸般工巧技艺见缝插针地都被作者埋伏在了画面里。仅就舞女俑服装用的颜料来说,作者就带我们认识了红花、茜草、栀子花、苏木为原料的不同的红色系列。
胡乐在民间一直具有活泼泼的生命力,后来还成为宫廷乐舞。小画家所见的伎乐天,出自克孜尔石窟,乐器涉及五弦琵琶、阮咸、鼓、排箫等。至于伎乐天的脸为啥都是黑的,这里也有了正解,那是因为白垩和石膏经过长时间日晒就变黑了。
有诗人说,西域特产是圆的,是挂在天上的日头,嚼在嘴里的馕。是呀,西域博物中怎能缺了它呢?作为小麦的故乡,馕在三千多年前就是当地人的主食了,博物馆里就收藏着一千年前的馕。胖姐准备用这块馕款待我们的小画家呢。
一通见识后,小画家成了博物馆里小小的名人。博物馆里级别最高的当属阿斯塔那地宫尊贵的主人张雄大将军了。小画家受到了大将军的邀请,这是后话,必须开篇另述。
以上说的是绘本的内容,从绘本的画面实现上来说,作者对博物馆原住民特点的把握和恰到好处的动漫化,为其带来了鲜明的风格。仔细看每一名俑人乃至怪兽,都有着丰富的心理表现,或喜悦、或狡诈、或期待、或惊愕、或猜疑、或木然,画面后蕴藏的小心机小故事只有请我们的读者小朋友去解密了。
从设色上来看,现实场馆以灰蓝为主基调,故事发生场景以黄褐色为基调,颜色赋予了故事清晰的节奏感。文末附出场40余件文物的实物照片及名称、年代、出土地点等必要信息的索引,为小读者提供了严谨科学的参照对象。到这里,我们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纸上博物馆之旅。
作者:老李
编辑:佑生
来源:百道网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