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微博评论
分享到微博:【百道编按】《凤凰花开的学校》是儿童文学作家、昆明市文联签约文艺家马嘉全新创作的长篇现实题材小说,书中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孩子来自不同的民族、居住地,家庭背景也大为不同,但大部分都是贫困或打工家庭的孩子。在老师无私的帮助和培育下,他们不但亲身体会到了“教育改变人生”的道理,还目睹了自己的家庭逐渐脱贫转富的过程。本文为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副主席,曾任《边疆文学》主编、编审的张永权所作书评,他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魅力所在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凤凰花开的学校 》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马嘉 著,查璇 绘
出版时间:2021年04月
云南女作家马嘉反映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孩子学习生活的长篇小说《凤凰花开的学校》,是她到云南文山丘北县山区小学深入生活,体验教育扶贫的新气象后创作的。这部作品是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扶持项目,同时也是昆明市文联签约作家项目,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后,在广大青少年读者和文学界人士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好评,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出版家纳杨、徐德霞、崔昕平等专家点评推荐,《中国民族报》《文学报》、中央电视台《读书》栏目等媒体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值得高兴的是,这部作品还因独特的题材和扎实的写作入选了2021年5月中国好书榜及2021年6月百道好书榜。
马嘉在深入生活中,以敏锐的目光捕捉改变贫困山区孩子命运的有关教育扶贫的素材,运用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这部长篇小说以优美的思想境界为基调,浓郁的云南彝族、苗族、壮族各民族风情为背景,将一群山区孩子的童年求学经历,以及为了改变孩子们的命运无私奉献智慧和青春的教师形象描写得真实可信,反映了国家“扶贫、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治理之道所带来的新气象。
作品中描述的自然地理环境充满鲜明的民族特色,让人印象深刻。掩映在凤凰花树下的凤凰花小学,是实施国家义务教育,方便周围的芭蕉寨、黑石寨、芒果寨等山区村寨的彝族、壮族、苗族、汉族等各民族孩子上学的一所山区学校。凤凰花开红艳艳,花树下的这所山区小学,成为孩子们迈进知识世界的第一道门坎,是贫困山区孩子改变人生命运,成为建设国家有用之才的重要台阶。
红艳艳的凤凰花,在这里具有美好的象征意义。育花即育人,花开映红了学校,学校里奉献爱心、青春和才智的陶校长、程淑君、夏丹、周铭、罗福成等老师,都有着爱祖国、爱家乡、爱孩子的火热心肠;来自周围村寨、不同民族的孩子:苗族的美焕、朵香、咪瑞、咪欢,壮族的伊胡,彝族的阿倮等,虽然都有着各自的童年曲折经历,但在老师们春风化雨的滋润培育下,就像阳光雨露催开了火红的凤凰花一样,一个个都成长、茁壮起来。这就有如“种子发芽拱出土壤”,必将在阳光下长成大树,开花结果;亦如“鸟儿不惧风雨飞翔”,飞向人生的美好远方。
作品用凤凰花营造出的诗一般美好的意境,使这部反映边远山区孩子们严酷的学习、生活现实的长篇小说,具有了优美的诗意内涵,也提升了作品的审美品格。
一部少儿长篇小说的成功,关键在于要塑造出具有鲜明个性、受孩子们喜欢的各种人物形象。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围绕着贯穿全书的苗族小女孩美焕的人生经历,写活了美焕、阿倮、朵香、伊胡、咪欢、咪瑞等不同民族的儿童形象。这六个孩子因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求学经历和个性,而他们各自的求学经历和性格特点,又紧扣着山区“扶贫、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主题思想,并构成了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小说结构。
美焕家的顶梁柱——她的父亲,因上山崖采药摔伤而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庭贫困使她的上学梦一波三折,曲折坎坷。在学校程老师和陶校长的帮助下,美焕好不容易才走进凤凰花小学,却又因家里新添了小弟弟,小妹也到了上学年龄等原因不得不辍学。她还经历了打工和被逼订娃娃亲的不幸,成为贫困家庭孩子中不幸的典型。但由于美焕有着矢志不移的求学梦想,加上在曲折人生经历中形成的坚毅不屈、勤劳善良、追求上进、助人为乐的美好品性,一直得到陶校长、程老师的关怀和帮助,特别是山区实施的精准扶贫政策,改变了她家庭的贫困境地,让她能够再次走进学校,不但自己刻苦努力、成绩优异,还在老师的指导下帮助其他同学,成为山区贫困孩子求学上进的典型。
其他孩子中,彝族留守儿童阿倮辍学外出打工,被校长和村支书劝返复学,重返校园后不但爱上了学习,还重拾了家庭的温暖。骑摩托车受重伤后一度因抑郁休学的壮族孩子伊胡,在老师同学的关怀帮助下重拾信心、找回自我,还用壮族民歌创作了一首歌曲,在老师们的辅导和伴奏下获得歌唱比赛一等奖。残疾儿童咪欢则在老师的帮肋下发挥绘画特长,成为学校的“小画家”,后来又进了县里的特殊学校,得到继续受教育的机会。他们都在阳光雨露的润育下走上了新的人生之路。
作品中的老师形象,无论是报效家乡的陶校长,随丈夫来到这所山区学校教书的程淑君,还是夏丹等年轻教师……都通过与美焕、阿倮、咪欢、伊胡等学生在各种遭遇中的言行和互动,显示出了他们向上、向美、向善的爱心与人生价值。作品中还特别书写了学校与乡政府联合运用法律的手段,落实失学儿童重返学校所做的努力和成功案例。这在同类题材的作品中,可谓有了新的开拓。老师们在山区学校的教学经历,虽然生活艰苦、工作繁忙,但他们的付出与成果,书写出了一部靓丽的青春教育诗篇。
马嘉的这部小说,不以故事的曲折离奇取胜,却以师生们的教育与学习生活的独特性、真实性吸引人。山区村寨、学校优美的自然环境与贫困人家孩子艰苦的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直逼读者心灵,让我们看到贫困山区教育扶贫的紧迫性。而一群山区孩子的人生经历,边远山区在教育扶贫后所出现的新气象,又让我们由衷地感谢在那里奉献青春和爱心的老师们。所有这些,都与作者深入生活后捜集和储存的生活素材紧密相关。作者把这些生活素材通过细节表现在作品中,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和文学品质。像在学校很“不安分”的残疾儿童咪欢,如何让她安心学习?程老师为此花费了不少心血。终于,在一次她偶然掉了支笔,被咪欢捡到并努力追上来还给老师的细节中,她发现了这个爱哭闹的残疾儿童美好的心灵,并进一步发现了她有画画的特长。一个小细节,就真实地刻画出老师和学生美好的品质,让人久久难忘。此外,还有美焕拾到两千元现金后的心路历程,伊胡骑摩托车摔成残疾又站起来的情节等,都写得真实可信。
作品的真实性,使得这部现实生活题材的小说也更具有阅读的魅力。小说在叙述语言上虽没有很强的文学味,但作者发挥了她写儿歌的长处,小说中结合人物的经历、通过他们的亲身感受写出的几首诗歌,充满真情实感,意象优美,诗语形象,起到了提升作品文学性的作用。
凤凰花开红艳艳,美好的寓意闪耀在《凤凰花开的学校》的各个章节中,成就了这部有益于小读者身心的好小说。
书评作者:
张永权:中国作协会员,云南省作协副主席,曾任《边疆文学》主编、编审。著有各类文学作品集28部,代表作有五卷本的《张永权文集》,多种作品和编辑作品获奖,并被云南省授予文学艺术成就奖。曾担任全国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鲁迅文学奖和云南省文学艺术奖评委。
作者:张永权
编辑:佑生
来源:百道网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