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微博评论
分享到微博:【百道编按】《枯枯草王国》是新锐儿童文学作家寻麦创作的长篇环保题材奇幻小说。作品中充满孩子熟悉和喜爱的奇幻元素,同时又将关于世界、生命、时间的点滴感触贯穿其中,在想象力之上叠加了哲学的思考。本文为作者寻麦回顾自己成为作家的心路历程,在写童话过程的困难与坚守,对未来充满信心。
《枯枯草王国》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作者:寻麦 著 漫神动漫 绘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寻麦
小时候家里没有空调,夏天只能吹小风扇。要是遇到停电的日子,只好卷着凉席去楼顶的阳台睡。这个时候,便可以在凉风习习中遥望满天星辰。
阳台虽然凉快,蚊子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依稀还记得外婆摇着蒲扇打蚊子的声音。要是睡不着的时候,外婆便会给我们讲那些光怪陆离的故事。
年幼的我坚信那些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世界对我而言奇妙又美好。脑海中浮现出许多一闪而过的念头,幻想着星辰在指尖流动。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有了想要创作童话的想法。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事都渐渐淡忘,但想要创作童话的这个念头并没有消失,执念反而越来越深。
到了中学的时候,我还曾在日记本上写了这么一句话“将来誓死做一名作家。”
从小坚持记日记的我
想象不出年幼的我是如何痛下这么大的决心。不过,那些都已经不再重要,只要埋藏在心里那份初心还在就够了。
高中的时候,我开始在作文纸上写各种各样的故事,给前后左右的同学看。也是在这个时候,我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寻麦。
至于这个笔名的含义其实挺简单的,因为当时超喜欢“千与千寻”和“麦兜”两个动漫角色,就从中各取一个字作为自己的名字了。
从小“听话”的我,可以说从没让家人操心过。生活中也是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自理能力和主见都低得让人咂舌。学习上努力自律,那些青春校园故事中的桥段也跟我毫无干系。我甚至觉得自己都没有过叛逆期。
于是明明很喜欢文学和写作的我,高中文理分科选择了当时大部分人觉得好的理科,大学的专业也跟文字毫无关系。
到了大学,没有了环境和学业的束缚,对知识的渴望也日渐凸显,开始广泛阅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书籍。有一天,我无意中看到了《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那一瞬间,童年时候的那些幻想似乎又被重新点燃。
很多人都喜欢说童话都是骗人的,可是去除了童话的外衣,它又是世界上最纯粹和真实的存在。还有些人喜欢把童话和幼稚等同起来,其实那只不过是自以为成熟的人永远都回不去的世界。
在大二快结束的时候,我开始自己尝试创作童话。
当时不求有人看,更不求能得到什么,只是单纯的想把脑海中的那个故事写出来。就像有些人喜欢玩游戏,有些人喜欢看电影,而我喜欢写童话而已。
在接下来两年时间,我先后写了四部不成熟的长篇童话。记得第一部叫《小丢丢奇幻之旅》,写完之后可开心了,到处给人看。那时候真正体会到对童话创作的喜爱,和它带给我的快乐。
到了大四,别的同学都忙着去各种校园招聘会,投简历。我对未来第一次有了迷茫的感觉。
我不想做那些通常意义上的工作,光想想就会觉得很悲伤,对人生失去了希望。我只想在童话的世界里遨游,只想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可爱的故事。
可是隐隐约约中,一个又一个的声音在我耳边萦绕,他们告诉我:“那太不切实际了,生活就是这样子,不要胡思乱想了,现实点吧……”
就在这个时候,我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叛逆。不顾父母的反对,立下了一个flag,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养活自己。
我思来想去,觉得再不济也要做和文字相关的工作。于是,但凡看到和文字扯得上关系的工作,都去投简历。记得有一次,投了一个月薪1200的文员岗位。对方看了一眼我的简历,问了句:“你的专业是生物技术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也许是因为专业的原因,后面投的各种相关简历,都石沉大海。
幸运的是,毕业前夕,拿着大学时写的那些童话作品,我在长沙找到了一份童书文字编辑的工作。
公司是一家小小的图书工作室,员工只有几个人。我没有经验,工资不高,勉强只够租房和吃饭。但不管怎么样,总归是踏上正轨的第一步。那时候也明白了另一个道理,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的,也许当下并没有给你带来什么,说不定在将来就派上用场了。
公司老板自己是个童书作家,对文字要求很高,脾气不算温和。
我不是文科出身,之前也没有接受过任何写作训练,更没有过修正自己文笔的意识。
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被老板叫到办公室一顿臭骂,言外之意有些后悔招我这个非专业的人进来。骂完之后,她还是很耐心地给我的文字做了很多批注,提了很多建议,算是再给我一次机会吧。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只有听到真相才会进步,很感谢她当时的直言不讳。
于是,从那天开始,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我每天上班在公司写,下班在家里修改,改到凌晨才休息。
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特别是花在基本功上的时间。三个月后,老板再看我的稿子时,诧异于我的进步怎么那么快。
可是,我并不满足于当一个文字编辑,也不想做那种别人规定好选题和内容后的创作。再加上一些别的原因,在完成了第四本童书后,我辞职了。
我开始了人生第二次思考,到底怎样的工作才是自己喜欢的。
在找新工作时,又是不断地碰壁。那段时间,我几乎把长沙所有的文字岗位都投了个遍,然而令人失望的是,没有一个通过。
之前几个月的工作根本没有存到钱,生存的压力也是接踵而来。更糟糕的是,家里的亲戚还不时传来很多负面的消息。
“女儿啊,你以后别学你表哥啊。”
“工资怎么那么低啊。”
“怎么不找自己专业的工作啊。”
“怎么不去当老师啊,怎么不考公务员啊!……”
这些都是我从未想过的困难,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养活自己而已,怎么就那么难呢?
可是,不管怎样,总是要吃饭的。如果饿死了,还怎么写童话?更不能向家里要钱,如果这个时候去要钱,一个自己觉得羞耻,另一个无疑是一种屈服。他们肯定会说:“说你又不爱听,现在知道错了吧。”
于是,我就想用曲线救国的方式,先随便找一个工作做着,用业余时间写作。
几天后,我进了一家生物制药厂。每天像个游魂一样做着机械的工作。
到了夜里,只要想到以后可能都只能过这种生活了,就会忍不住落泪。
也就在那个时候,在某个周末,朋友转发了一个音频给我听,还说:“你肯定会喜欢的。”
打开音频,是一个知名童话电台“混童话”的有声故事。我津津有味地听完了,又把混童话历史童话都翻出来逐个听,每个童话都是那么的美好啊。
那种感觉就像是沙漠中的旅者又重新品尝到了甘甜的井水。
跟我当时乏味的工作对比起来,更加刺激了我对童话的热爱。
我心想,童话这种东西,原本我也能写的。所以马上打开了电脑,花了一整天时间,写下了《巫婆的眼泪》。现在依稀还记得,当时心里那种畅快感,就好像全世界都只剩下自己,脑袋都快冒烟了。
写完之后,就投到了混童话的邮箱。三天后,收到了对方的回复,说我的童话写得很好,准备录制成音频发布,还把我拉进了混童话的群里。
在混童话发布的第一篇作品
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热爱童话的人,男女老少都有,而且还不乏很多真正的大佬。在童心面前,年龄和阅历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在那之前,我还曾一度怀疑自己是另类。因为一直以来,身边根本就没有出现过喜欢看童话或者写童话的人,如果说写热门的网络小说还能理解,写童话只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孤独才是最可怕的敌人。当你身边没有一个人跟你有着同样的爱好时,你就会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所谓的另类,也只不过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
通过混童话群里发布的招聘信息,我找到了一个写童话的工作。在一家创业公司做内容主创,打造一款故事机和IP。
于是,我离开长沙来到了广州,开始了新的生活。出发前回了一趟家,妈妈偷偷塞了两千块钱给我,那两千块钱成了我全部的积蓄。
也是那一刻,更加觉得现实很残酷。可残酷归残酷,好不容易来世界一趟,总得做点喜欢的事,留下点什么才甘心啊。
正是这么多巧合,才有了现在的自己。可这些看似巧合的事情,似乎又像是命中注定。如果当初有任何一刻放弃的话,再多的巧合也没有意义。
所以,我越来越相信那句话,当你拥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你。你只需坚持下去,其余的都交给时间吧。
接下来,我开始为这个IP创作了长达一年半的童话。
在那期间,原本社会阅历是一张白纸的我也在快速学习和成长着。我更加了解这个行业了,还积累了不少童话领域的人脉和资源;长时间的写作和阅读,在创作能力上自然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度认为写作是很一件私人的事情,就不该受太多束缚,更不该受那些条条框框的绑架,什么教条主义,什么大道理都是毁灭灵感的罪魁祸首。
可是,真正踏入写作的圈子后,不断有人给我灌输“写童话要有教育意义”这样的思想。这对于我以往的写作经验和观念都无疑是巨大的冲击,甚至会有“那些都是老一辈的思想”“根本不懂什么是写作”这样桀骜不驯的想法。
后来,因为各种工作或者约稿需要,索性还是被潜移默化地做了一些改变,开始思考自己的作品究竟有什么意义或者传达出什么道理。
事实上写的东西是否好看,跟写的东西是否有价值是两件不冲突的事情,教育意义和教条主义也是两回事。
但是,真正让我改变想法的,却是另外几件小事。
曾经有两个孩子,当着我的面把我的故事一字不落地背下来。
当时心里是有些惭愧的,因为我自己都不记得故事内容了,也不觉得自己的故事值得让孩子背诵。可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并没有刻意去背,他们只是记性好,又听得很认真,听了很多遍就记住了。
我就想啊,这还是我能听到的,那些听不到的,又有过多少孩子曾经记住过我的童话,又能在他们的童年留下一段回忆?更甚者会对他们以后有怎样的影响呢?
还有个孩子会一本正经地对妈妈说我写的童话里的情节,她相信童话里都是真的,还让妈妈别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
原来真的会有人那么认真地看我写的童话。
想着想着,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从那以后,提笔都会三思而后行,再也不会脑海里冒出什么就写什么了。
还有一个小读者的妈妈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请求帮助。她说自己丈夫去世了,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孩子,她对孩子说:“爸爸只是去七彩星球了。”孩子不相信,所以她希望我能写篇童话告诉他。
丈夫去世对她无疑也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可她想的却是怎么让孩子接纳这件事。
我答应了她,并且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完成了那篇童话,并找了那个孩子喜欢的主播录制了那期节目,把音频发给了那个妈妈。也不知道自己编造的那个谎言是否真的有用。
过了一段时间,那个妈妈留言表示感谢。她说,那天晚上,当听到那个童话时,自己比孩子更先哭出来,接着两个人一起泣不成声。
因为一个契机而创作的长篇童话
也许我写不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也没办法流芳百世。可认真对待笔下的每个字,珍惜自己的每个读者。就是很有意义的存在了。
在经历了种种事情后,我小时候的梦想似乎也发生了微妙的改变。我不再停留在“誓死成为一名作家”,而是想写出更多能够打动人的作品。
当然,一路走来,从来都不会有事事一帆风顺的时候。有的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抉择中如何前行。生活并不会因为你的放弃而给你任何的偏袒。
曾经有一次,通过一些渠道参加了“为你发声”这个活动,并且联系到了中国儿童基金会,当时他们需要一系列原创公益童话,让明星朗读送给孩子们。
对方表示可以给我一个尝试的机会,但是要求是要快。如果故事不合适,他们还有时间找别的童话作家写,毕竟我只是一个不知名的小透明。
所以,当时我花了三天三夜时间,写完了五十集故事。在把文档发出去之后,不到一分钟,我就睡着了。
一周过后,他们觉得那些故事还不错,同意录用,并开始安排明星。
又过了一个星期,我就听到了主持人陈鲁豫朗读的第一集。再后来,一个又一个明星朗读的故事发布出来了。还听到那些明星在采访视频中夸我的故事。
没想到这些离我无比遥远的人和事,现在竟然可以离我这么近。
后来,我进了一家动漫公司,做儿童早教启蒙和益智游戏策划。
再后来,似乎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其实就是不断积累和收获的过程。期间也发表了不少文字作品,出版了人生中第一本书。
路走通了,不用为生计发愁,不用为未来迷茫,不用因为别人的态度而动摇,只需一步一步走下去便是,或者说自己已经没有了退路和退缩的理由了。
从最开始写童话到现在,一晃十年过去了。能够做着喜欢的工作,还能继续写作,今后也将一直写下去,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回首望去,我从小就是大家眼中傻乎乎的人,呆头呆脑的。没有想过怎么融入这个奇怪的世界,更不会去权衡利弊,一心只是想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而已。
未来的路还很长,相信会越来越好……
(责编:佑生)
作者:寻麦
(本文原载于:贝贝熊童书馆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