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微博评论
分享到微博:您好,欢迎收听“天天听好书”。今天,我要给你推荐的书是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的《泰晤士大河大城》,这本书上了百道好书榜6月人文类榜单。
请扫二维码进入百道学习app收听音频
作者彼得·阿克罗伊德,1949年生于伦敦,先后就读于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他曾为《旁观者》担任多年文学编辑,现为《泰晤士报》首席书评家、皇家文学学会成员。
作者为泰晤士河立传。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流呢?今天我要给你讲讲它的“源头”,这些内容出自于这本书的第四章。
泰晤士河的石头基底最初形成于约1.7亿年以前,当时侏罗纪时期的汪洋大海带来石灰石与粘土的种子,这些后来形成了泰晤士河的底部。在这一时期,蛇颈龙和长着鸟嘴与牙齿的鱼,在后来变成泰晤士河的河床上游泳。
在接下来的7700万年中,大洋里的化石在英格兰南部铺下了一层层白的床,它们构成了泰晤士河河岸风光的基础。也是在这一时期,盘古大陆开始分离,形成了美洲和欧洲的大块土地。
大约3000万年前,泰晤士河开始作为可以被观察到的实体出现,大不列颠群岛在当时是以一块土地所搭成的“桥”与欧洲大陆相连的,这块土地现在已被淹没在北海(North Sea)底下。泰晤士河那时是一条比它大得多的、流过全欧洲的河的支流。
泰晤士河那时所流过的河道比现在更高。在大约280万年以前第一个北部冰川期,一块北极冰盖开始朝南方缓缓移动。当时地球正处于人类将要出现的关键时期,原始人类从泰晤士河中取水喝,睡在两岸的树上,然后继续向前进,冰川的扩散对泰晤士河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河道被推向南方,离它现在的路线越来越近。
冰川最终在奇尔特恩-伯克希尔山脉的北部停了下来,大约在25万年前,泰晤士河形成了现在被称作“泰晤士河谷”的地貌。河也进入了人类时期。泰晤士的第一代居民在公元前50万年至公元前45万年之间抵达这里,作为种群生存了约50万年。
公元前1万年中石器时期居民抵达,这批居住者是最早在欧洲西北部发现的金发的马尔莫斯人——也被称为沼泽人。
他们生活在河两边砂砾河岸上规模不大的定居点之中,主要以打猎与捕鱼为生。在位于谢伯顿的河里发现的一只独木舟,有5.4米长,大约可以装下34人。他们可能也制造了兽皮渔船,将兽皮覆盖在用柔软柳条搭起来的框架上,这种船更轻,也更容易在浅水处操纵。这样我们就可以猜测,此时泰晤士河已经变成了一条可以通航的河。这是一个伟大变化的开端。很有可能泰晤士河所有有关敬拜与欢庆的历史,从十二世纪的洗礼到二十世纪的赛舟会,都是对人类最早征服泰晤士河这一时期的隔代记忆与纪念。
进入“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泰晤士河谷的地貌中留下了持久的影响。他们开始了一种农耕和林地开荒的生活模式。这揭开了农耕生活的时代,这种生活模式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中期。实际上,在梅登黑德,新石器时期的田野结构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被彻底抹去。
新石器时期人类征服泰晤士河谷的最初阶段,主要特征体现为工作与行为模式发生了稳定改变。在这一时期的考古成果中,可发现取代细石器和尖矛的是镰刀、经过打磨的石斧和手推石磨。陶器也第一次出现了。当时的人用紫杉木制作了弓,箭是用木头做的,箭头采用燧石。
近年在泰晤士河边的兰尼米德桥目前所在之处发现了一堆属于某种木结构建筑的木头,这些木头被认为是新石器时期的码头所留下的残骸,该码头后来被一座青铜器时期的建筑所取代。如果这一解读是正确的,那么泰晤士河在新石器时期和青铜器时期都是交通和商业的要道。另外具有重要意义的是,这意味着当时的泰晤士河河道基本上就是它现在所流过的样子。
在青铜器时代结束以前,泰晤士河周围的土地被部落所分割与控制,这些部落团结在一位首领或是家族领袖之下。这就是铁器时期的“酋邦制”。这一时期大约从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100年,跨越了500年。这些处于铁器时代的人,一些规模不大的王国军事贵族聚集在泰晤士河边,驾着小圆舟,在相对较小的势力范围内进行着争夺。
当尤利乌斯·恺撒在公元前54年所发动的第二次侵略中首次抵达泰晤士河时,他发现不列颠部落的部队已在河北岸整兵布阵,这是泰晤士河有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次被用于防御。有一项记载说,恺撒让人运了一头大象过河,以吓唬当地土著。
大约10年以后,公元43年,另一支罗马军队也利用了泰晤士河,打败了不列颠军队。随着恺撒入侵而来的是克劳迪安军团更为稳定的占领。在100年之内,泰晤士河及其支流附近出现了一群居住于此的罗马-不列颠农民。从河的源头到大海,都有了定居点。泰晤士河北部靠近赛伦塞斯特和多切斯特的罗马城镇附近,曾有很多别墅和大量房产。在东蒂尔伯里附近的泥泞河滩上,发现了四座大型罗马-不列颠棚屋的残骸。将这些棚屋与泰晤士河边那些拥有浴室与地下取暖设施的别墅相比较时,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包含土地所有者及农奴的泰晤士村庄的社会体系。
于是理所当然地,人们就认为是罗马人创造了伦敦,然而更有可能的是,在那之前这里已经有了某种形式的不列颠定居点。“伦敦”这个名字的一个可能来源是不列颠语的“水池边的山”,但大家普遍同意是罗马人第一个对当地自然资源进行了彻底的开发,位于威斯敏斯特的那个最初的渡河点,水流极为缓慢,完全不适合作为港口,因此罗马人选了泰士河段中有着充足防御措施、能够充当港口,也享有潮沙便利的地方。
河是一道有关权力的线条,既是军事的,也是商业的。河在那时并未失去它连接神灵的力量——从河中所发现的罗马遗物的数量可见一斑,但是它失去了原始的神圣性。譬如说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罗马人的道路会直接穿过圆形的墓地和圆石阵,作为抹掉传说中它们所拥有的神秘力量的一种方式。公元52年左右,罗马人在泰晤士河上建了第一座木桥; 在公元一世纪之交,建了一座永久性的桥:公元四世纪时,为守卫河岸伦敦的城墙向外扩展。
在克劳迪乌斯入侵18年以后,泰晤士河很好地完成了它最基本的商业功能。从这一最初阶段开始,这座城市的命运就不可挽回地与这条涨潮的河流捆绑在一起了。就像所有具有古老血统的伟大城市一样,伦敦也是一条河的产物,一座繁华热闹的港口,就这样沿着曾经是砂砾河岸以及泥泞水湾的地方出现了。萨瑟克地区也被用作码头和仓库。随着河水水位的下降,罗马人不得不继续向外建设,以维持一个港口所需的全部设施。
五世纪早期,当罗马军团从不列颠撤退时,在他们的帮助下所建立起来的这一文明并没有突然坍塌。经过350年的发展,当地土著与后来搬到这里的人,都已经是这块土地的一部分了,他们的家庭在泰晤士河边成长。这块土地仍然很肥沃,可以进行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值得注意的是,在二十一世纪初期仍然存在的泰晤士村庄,其中有很多早在公元500年以前就已形成,这些村庄经常出现在罗马人所踩出的道路旁或交叉路口,并且就在那些罗马-不列颠建筑附近。
泰晤士河口有一部分一直被称作“撒克逊海岸”。来自德国北海海边的第一批撒克逊人,可能是作为和平的交易者、商人,并在后来成为定居者来到这里。六世纪结束以前,罗马人离开100年以后,东撒克逊人将泰晤士河北部,也就是现在被称作“埃塞克斯”的这块土地占为殖民地,中撒克逊人占领了米德塞克斯。在河的南岸,西撒克逊人和南撒克人最终联合起来,成立了韦塞克斯王国。
沿泰晤士河的撒克逊人定居点,从上游到下游都有保留至今的。像桑宁、雷丁、巴金和戈灵这样的地名,都是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语。
韦塞克斯王国在之后的数个世纪与麦西亚王国之间相互竞争,彼此侵犯,泰晤士河充当着它们之间的界线。后者是中世纪早期英格兰“七国时代”的七国之一,位于今天英格兰中部。韦塞克斯在《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中被称作是“泰晤士河南岸的王国”。根据该编年史的记载,双方同意“从今以后将依河划分它们的王国,将麦西亚和韦塞克斯分开,并且他们的后代应该保持这一划分不变”。但协议不能阻止争端,在持续不断的零星战争之后,一场大战在这两个国家之间打了起来,韦赛克斯被迫退回到了南岸旧地。
公元893年,一支丹麦大军在泰晤士河入海口登陆,朝着伦敦开始了一场掠夺之旅,他们带着女人和孩子,准备在这里定居下来,丹麦人将精力集中在泰晤士河上,因为他们知道,控制了泰晤士河就能控制周围土地。后来丹麦国王克努特在1016至1035年之间毫无争议地成为了英格兰国王,主要原因就是他控制了泰晤士河。
在数百年的征服与同化过程中,泰晤士河扮演了一个“构建者”的角色。根据公元六世纪,身为僧侣的编年史作者吉尔达斯的记载,泰士河永远都是守护之河或边界之河。它代表着国土的边境,两种管辖权的交替地带,因此是一个各方会面、讨论及谈判的重要地方,宗教会议也常选在这里举行。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先讲到这里,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建议你打开这本《泰晤士大河大城》,作者阿克罗伊德追根溯源般地把泰晤士河这幅神圣的画卷缓缓铺在我们面前,通过一条英国的母亲河来陈述一部流动的城市历史。
感谢聆听“天天听好书”。我们明天见!
作者:[英] 彼得·阿克罗伊德 著 译者:任明 改编:赵一炜
来源:百道学习"天天听好书”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