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帮书店
收藏 微博评论
分享到微博:民营实体书店:梦想到底能走多远?
光合作用创始人孙池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如能成功再生,我们会尽力提早开业,哪怕是提早一天。”
□本报记者 姚贞
曾经读者聚集的光合作用,现在已物是人非。资料图片
光合作用店内温馨的气氛曾是读者的最爱。资料图片
光合作用书房(以下简称光合作用)歇业一事,备受业界关注。近日,有媒体称:已经宣布停业的光合作用有望获得资本注入,得以起死回生。11月10日,光合作用的创始人孙池,就此事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的答复是:“我们没有发布这一消息,如能成功再生,我们会尽力提早开业,哪怕是提早一天。”她也多次向记者表示,目前一切还在积极努力中,待有明朗的定案,一定告诉记者。
记者认识孙池还是在2007年元月,当时她那带着泪光的演讲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我有一个梦想,为我和同样的上班族开一个书店,窗明几净,不要戴着厚厚的镜片在布满灰尘的书堆里扒书……我有一个梦想,书店不仅仅卖书,还能创造一个阅读空间……我有一个梦想,希望书店如寒夜里一盏温暖的灯,安静地守候读书的人……每一年我都有着对书店的不同梦想,那些梦想中的书店如花般开在我的心里,栩栩如生。”
16年前,光合作用在厦门开了第一家书店。16年来,光合作用从厦门开到北京、上海,门店从1家发展到30多家。光合作用曾被视为民营实体书店的一面旗帜。孙池的梦想曾让爱书的人热泪盈眶,曾让刚入行的从业者心潮澎湃。然而,2011年初冬,她的梦想破了,光合作用位于厦门和北京的直营店全部歇业。人们不禁要问:民营实体书店如何度过寒冷的冬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坚守?梦想到底能走多远?
梦想被资本抛弃
听到光合作用歇业的消息,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李春凯惋惜地说:“本来是一家挺有品牌、有品位的书店,原来销售也挺好的……真是挺可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李春凯继续说:“光合作用的危机我们早就发现了,便停止给他们供货,但以前积累的欠款还是挺多的。”他表示,对于光合作用拖欠的货款不排除用法律手段解决。
对于光合作用拖欠的货款,作家出版社副社长扈文健似乎并不很担心:“光合作用不是还没破产吗?应该给光合作用一个宽松的环境,给它重生的机会。”
时尚廊总经理许志强将光合作用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五点:一是受网络冲击。由于网络更方便、快捷、还打折,使得读者更愿意选择到网店去购书。二是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在网络时代,人们不再单纯依靠纸质图书获取知识,而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阅读。三是阅读人口的大量流失。四是房租、人工、税收等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五是经营者本身经营策略的失误。如战线拉得太长、非书产品选择失误等。
在谈到光合作用歇业的原因时,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民营书业发展研究中心的鲍红说:“不排除成本急剧上涨、网上书店的挤压、公众纸质阅读的下降等外部因素,就光合作用本身来说,扩张过快资金跟不上,因此拖欠了不少供应商的款项,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她表示,“若无庞大资金支撑,在短时间内大规模扩张是冒险之举。像席殊书屋在业绩最辉煌的时候,也曾遍及全国多个省多座城市,最后因资金链断裂离场。”
有统计称,在过去4年中,全国有上万家民营书店倒闭。“新华书店由于有政府支持、兼营多业、无房租负担、有教材支持,生存并没有太大问题,但民营实体书店生存堪忧。”鲍红称。她说,除去高额的房租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仓储成本和与其他行业一样的税收负担不断成为民营实体书店失去竞争力的压力所在。新华书店享受税收返还、免除房租和教材销售的优势,网络书店具有仓储量大、折扣诱人、进货优惠的便利,加之愈演愈烈的数字出版蓬勃发展,多重压力下,民营实体书店生存愈发艰难。
许志强认为,按照市场经济,民营实体书店是不能存在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看纸介图书的人越来越少,但是书店的存在是很必要的。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坦言,“传统出版行业离不开民营实体书店”。他谈到,其一,书店关系出版产业的存亡。渠道终端的丰富与发展,是一个产业繁荣发展的表现,也是支撑产业化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图书出版品种连年增长,而下游发行网点却一年比一年减少,一个渠道终端销售网点日益萎缩的产业怎么可能发展壮大呢?这不仅是民营书店的生存问题,也是传统出版产业的发展问题。其二,书店关系社会精英和大众的思考和思维及涵养的培育。从目前的网络情况看,已经逐步在垄断人们的信息来源,但仅仅是让大众进行搜索和浏览,没有激发大众的思考和思想,反而使大众的思维浅层化、碎片化,书店在传播具有厚重感的图书上,担负着倡导社会阅读的重任。其三,书店与图书馆、农家书屋有类似的公益功能。他认为,在农村建农家书屋很好,在城市、社区等有条件的地方则更需要建立书店,这样可以不需要政府有大的投入,即可不断更新图书内容产品,普及并提升都市人群的文化素质,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
各界共破民营发展之殇
民营实体书店的生存之路究竟在哪里?
近两年来,一直有人呼吁,政府应该对民营书店伸出援助之手。其实,在今年7月,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的通知》,要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必须纳入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对民营实体书店来说的确也是个利好消息。
如今,业界人士呼吁最高的还是:“借着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东风,政府应出手,在政策方面对民营实体书店加大扶植力度。”并开出如下药方:
第一,减免税收。给民营实体书店国民待遇。
第二,房租补贴。随着房地产业的飞速发展,其增幅已经到了书店难以承受的地步。国家与其规划未来的投入,莫如现在给独立书店以适当的房租补贴,以帮助其渡过难关。
第三,规范市场。广州学而优书店董事长陈定芳曾一再呼吁:“网络书店的超低折扣对于民营书店是致命的打击。”昆明新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勇也认为:“网络书店大打价格战是不对的。图书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图书打太低折扣是对作者、出版社的不尊重,是对行业生态环境的损害。因此,规范图书市场秩序非常必要。”
鲍红表示:“改善行业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于健全行业规则。一个健全的行业规则在于,真正使优者胜,劣者汰。‘做经营的拼不过有资源的,做实业的做不过玩资本的’,到底谁对社会更有价值?目前,一些被淘汰的民营书店并不是差的或劣的,甚至他们是行业相对优秀的。如果公平竞争的话,退出的不应该是他们。因为种种的不公平,结果出局的反而是他们,这也是让人感到非常惋惜和不平的。”
据三联韬奋书店总经理翟德芳介绍,在香港,一些商场租金很高,但书店却得以生存,其原因在于一些大地产商和业主在规划住房时,会为书店预留位置,并降低租金。
梦想能否照进现实
在一片民营实体书店“唱衰”声中,我们听到这样一个消息:10月29日,云南昆明新知集团第53家连锁书城——金边华文书局在柬埔寨首都金边市开业。这是我国民营书业企业首次走出国门,在境外开的首家实体书城。同样是民营书店,昆明新知为何能建这么多家连锁书店,又为什么能走出国门到国外开书店呢?李勇对民营实体书店的前景比较乐观。他笑着对记者说:“没有疲软的市场,只有落后的思想和疲软的执行力。”企业经营者要能“以变应变,适应市场变化”。
李勇告诉记者,去年年初,他到遵义开会,发现新知遵义书城以文化大卖场的概念办书城,效果很好。他便将遵义书城打造文化大卖场,从而形成“人气拉动、品牌互动、销售促动”的办店理念引入到新知各书城。如金边华文书局,既卖图书、音像制品也卖文化体育用品、民族文化商品,开业当天销售额就达人民币1.5万多元。
李勇认为:“网络阅读就是浏览,不是阅读。”他更期待着纸介阅读的回归,认为“越是传统的越是永恒,越是时尚的越是过时的”。他说,生活在都市里的人们压力很大,都希冀着过一把椅子、一杯清茶、一本好书的日子。他说:“现在的民营独立书店的确面临高成本、低利润的困难,但是谁挺过去了谁就会迎来好的发展机遇。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有前瞻性,投资投的是预期,投的是未来。民营独立书店生活在夹缝中,一定要有前瞻性,才能摆脱当下的困境。”
结合自身的从业经验,李勇一再强调:“企业一定要紧扣中央精神和国家意志来发展企业,做对国家有利的事,做对社会、对老百姓有利的事,才会得到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黎波则直陈:“现在中国出版发行企业中许多领导都是从做内容的岗位上来的,多是编辑,也就是文人,而出版产业要发展,单靠文人是不行的,更多应该从经营角度考虑问题,需要有商人思维的出版人才能实行和推动出版的产业化进程。”
在北京第三极书局、风入松书店、上海季风书店、广州三联书店等纷纷关闭,光合作用歇业,留下一片惋惜与留恋声中……民营实体书店到底该何去何从?梦想是否能照进现实生活?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为什么“光合”不能“作用”?
□王佳欣
得知光合作用倒了,耳畔瞬间响起2007年光合作用总经理孙池女士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如今,当年的激情与梦想犹在,但脚下的道路却是“光合”竟不能“作用”了。
为什么“光合”不能“作用”?这是近几天来全社会都在热烈讨论的问题:有网友在线发起了“拯救光合作用”行动;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其主播的《新闻1+1》中大呼:“要留住都市里的那份文化气息”;还有的媒体报料,厦门市政府准备挽救光合作用,促其东山再起……能不能给点阳光,继续灿烂,那是后话。只要有光,植物就能发生光合作用,为什么这回就不灵了呢?
首先,换盆得合适。植物大了,自然要换个大花盆,可光合作用这一换不要紧,最多的时候,曾经发展到30家店,并打出旗号“全国最大的连锁民营书店”。诚然,光合作用初韧之际,连锁加盟店草长莺飞,其势头大有国内第一家台湾诚品的品相。有句话叫:要想快,小做大;要想久,大做小。30多盆大绿植,房子要租金,用电要交电费,进货要付货款,员工要付工资。北京的SOHO现代城店、新光天地店,那都是开在了寸土寸金的地方,光一个店面租金就足够高昂了,还别说运营了。“光合”不能“作用”了,其问题在于扩张后没有大量资金注入。光合作用没有那么多的钱,怎么能买得起那么多名贵的“花盆”呢?
其次,环境问题。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水,但现实表明,民营实体书店犹如生活在亚马逊雨林中的小草,面对周围的庞大植物群,想要长大,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如今很多民营实体书店业主都在抱怨:“我们生在了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所谓内忧外患,外患是指网店的迅速崛起,网店低折扣的营销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的确给实体书店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此外,连年上涨的场地租金,也耗尽了民营书店微薄的利润。所缴纳的税金,包括高额的营业税和所得税,几乎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加之没有融资渠道,民营实体书店无法扩大经营规模,所谓的降低成本也就成了“望梅止渴”。相比外患而言,内忧其实更为可怕,那就是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不少民营书店已经成为了网上书店的展示大厅,开在白领及高消费地区的光合作用恐怕深有同感。“光合”不能“作用”了,其问题在于内忧+外患,使其生长环境更加恶劣。
再次,果实的品相。即使你是一棵小草,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突破种种困难,光合作用还是长大了,结果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光合作用的果实变味儿了。曾几何时,光合作用是都市白领、小资们青睐的天堂,环境幽雅,咖啡香醇,背景音乐符合小资情调。可到了后期,小资格调日渐消退,咖啡里总是掺杂着大蒜味儿,很多加盟店跟商场周边吆喝着打折卖衣服的摊位无异,而且卖的书都成了大路货。既然有一个相对高端的定位,那就把相对高端的范儿做足;既然选择阳春白雪,那就打死也不下里巴人。总而言之,“光合”不能“作用”了,其问题在于理想的坚持与否。
光合作用,我会想念她。但怀念完,还是要趁着“光棍节”促销,到当当或京东上买两本书。
相关链接
消失的那一缕书香……
每座城市都有属于自身的文化栖息方式,且解读这座城市的文化,最好的方式便是依靠着散布在这座城市里的书店。不同规模、形态、风格的书店的构建,其实是一座城市文化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书店代表着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实体书店纷纷“退潮”,成为夜色里都市中消失的那一缕书香……
北京
2010年1月20日,北京第三极书局正式停止营业。2006年该书店成立时,打出的标语是:“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现身京城”。当时,店内有30万种图书和10万种音像制品。
2011年6月,拥有16年历史的民营学术书店风入松书店暂停业。
上海
曾是“城市文化名片”的上海季风书店,今年已陆续关闭人民广场来福士店、静安寺店等多家分店,季风书店总店也将于2012年合约到期。
此外,有“远东第一书店”之称的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也曾关闭后缩小营业面积重开。
广州
2011年9月22日,广州仅余的两家三联书店宣布结业。在最高峰时期,广州曾有5家三联书店,但现在,已经一家都没有了。
成都
2009年年底,成都规模最大、投资过亿元的民营书店——经典书城倒闭。
同一时期,成都经典书城在重庆投资的经典概念书城也遭到了倒闭的命运。
自2001年8月成立以来,印象大书房成为成都乃至国内知名的人文书店,曾入选《新周刊》评选的中国十大特色书店,因难以靠卖书维持,于2011年8月关门。
作者:姚贞 王佳欣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