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书林:打造一流皮书 提升世界影响
作者:邬书林 时间:2011年04月11日 来源:出版商务周报
订阅《新出版日报》 分享到微博:收藏
微博评论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邬书林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
近年来,皮书出版从少到多、由弱到强,影响在逐步扩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出版界的重要品牌之一。
我们要审时度势,把提高皮书质量放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中去规划,树立高远目标,制定严格标准,稳定作者和编者队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对世界有感召力、影响力,主要是靠文化的实力。要想在世界上拥有话语权、有感召力,一个国家出版水平主要看你的出版物反映的科学发现、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有多少,有多少有影响力的作品在影响世界潮流,有多少文学作品能拨动世界人民的心弦、感动世界,这样才有软实力。
在这个过程中迫切需要我们把出版物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作为一个传播知识、传播信息、沟通心灵、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具来用。所以,我们的皮书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要用事实的力量、科学的力量、思想的力量争取到话语权。
在此,对皮书出版工作,我再提几条具体建议:
把握性质 准确定位
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我们要逐步拥有影响世界的重要经济信息的发布权,去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没有这样高的立意,就团结不了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现在世界上有22万种期刊,但有重要影响的就5000多种科技期刊、3000多种社科期刊,掌握了这方面的资源,不仅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引领世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社会发展的话语权。
皮书要带个好头,下决心做世界一流的信息发布商、专业出版者。如果没有这个高远目标,拿到世界上去就没有地位了。
严格制定标准
这次要讨论的建立严格的皮书标准,我十分赞同,但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建议你们认真研究一下标准普尔,研究一下道琼斯和路透社的金融信息。要研究它们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它们的审稿制度、专家队伍建设、专家库的建设、审查标准、出版流程和运行机制。前几年最重要的出版并购案是汤姆森集团和路透的并购,并购的过程和理念我也建议你们研究一下。
皮书出版要有一个基本标准,要改变目前参差不齐的状况。我记得
社科院的老院长、人民出版社的第一任总编胡绳同志有一个重要的观点,他说出版社要对社会负责,要制定严格的学术门槛。如果什么东西都出,会把社会风气带坏。我想,特别是社科文献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等出版社,如果没有品位、没有标准,时间长了混同于一般出版商,这个国家的学术风气就坏了,学术水平就低了。
靠质量赢得市场
皮书一定要有标准,要靠质量争取读者。一旦有标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就会好。在座的研究人员都知道,现在世界上的优秀学术期刊,每年的订阅费为1200美金,目前还在以5%的速度增长,从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从来没有停过。为什么?因为离开了它,科学研究就没法进行。中国科学院的老院长卢嘉锡说过,重要的学术期刊是科研工作的“龙头”和“龙尾”,科研工作从查学术资料入手,到发表学术文章结束,出版物的作用贯穿学术研究的全过程。我们做的是专业劳动。这也是一个产业,付出劳动就会在社会上得到回报。现在世界上重要的学术期刊、学术图书的价格相当于中国期刊的20倍,甚至更多,因为人家卖的是信息。皮书要制定好保证内容质量的措施和制度。希望我们务实地往前走。恳请今天在座的社科院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把皮书作为创新的重要工具,去组织编写和出版皮书。
最后,我再次代表新闻出版总署表态,在重要的出版工程立项上为皮书的发展留一个好的通道。新闻出版总署将全心全意地配合你们、支持你们把皮书逐步打造成中国一流、世界上有影响力的重要出版物。只有这样,我们的出版强国梦才能实现,出版工作才算找到了最重要的市场。
(根据邬书林在2011年年初全国皮书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