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出版社
• 聚焦科技社——俸培宗:发扬传统 积极进取 努力为科技出版改革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 聚焦科技社——苏青:浅谈《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做法和想法
• 聚焦科技社——杨西京:抓住机遇 主动应对 积极探索 勇于实践
• 聚焦科技社——胡国臣:把握机遇 创新思路 加快人卫社国际化发展进程
• 聚焦科技社——黄一九:全面创新 推动发展
• 聚焦科技社——毛文涛:坚守与转型
• 聚焦科技社——宗俊峰:大学出版社数字出版的探索与实践
• 聚焦科技社——张梦欣:发扬优势聚合资源 构架平台 精心谋划企业科学发展
• 聚焦科技社——杨文银:新形势下出版社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应对策略
• 聚焦科技社——齐学进:数字产品创新和盈利模式探讨
• 聚焦科技社——季仲华: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科学规划 实现邮电社健康快速发展
• 聚焦科技社——张敬德:转变机制 立足市场 努力打造北科品牌
[百道讯]近年来,浙江大学出版社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坚持大学出版社的办社宗旨,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同时出版社依托高水平大学综合优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区域社会文化需求和学科发展及技术进步的趋势,精心策划和实施了《宋画全集》、《中国科技进展》丛书、《浙江文献集成》等重大出版工程和“基于高校学术资源库的数字出版和个性化服务系统”等重要研究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出版社品牌的提升,推动了出版社的整体工作。近三年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增长60%以上,先后承担“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国家科技出版基金”、“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等重大项目并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等重要奖项,2009年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首届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中被评为全国一级图书出版单位并获得“百佳”称号,并被商务部、文化部、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评为“2009-2010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
回顾这几年的发展,我们深深感到重大出版项目不仅对弘扬学术、传承文化,履行出版社的社会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出版社通过凝聚资源、创新机制、推动转型实现品牌和实力的提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依托重大项目,凝聚资源,打造核心竞争能力
在出版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由于隶属于高等院校并承担服务教学科研职能的特殊定位,大学出版社在品牌、规模、资本等方面的存在较大劣势,利用政策机遇通过资本联合快速发展的可能性也受到极大限制,但高等院校丰富的人才资源、学科优势、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同样是大学出版社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如何将高校独特的综合优势转化为出版社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大学出版社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的关键,而重大出版项目的策划和实施往往是实现这一转化最好的“粘合剂”。重大出版工程既依托某一领域文献整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又在学科发展、文化建设方面体现了较强的导向性和前瞻性;项目整理研究过程本身就是高水平资源、成果和队伍的不断整合过程,出版社编出版和发行过程也不断在内部凝聚队伍、外部强化社会认同,因此重大项目的成功实施往往意味着资源、成果、人才、市场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出版社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以浙大出版社2006年策划启动的《宋画全集》项目为例。编纂出版《宋画全集》旨在运用现代学术成果与科技手段,通过全面系统整理海内外存世宋画,并汇聚宋画研究的典型成果和鉴定意见,全面反映两宋绘画整体面貌,展示宋画艺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为研究宋代艺术提供详备科学的基础性文献,这也是继《全宋词》、《全宋诗》、《全宋文》等之后又一次对宋代文化艺术大规模、专题性、高起点的整理出版,填补了宋画整理汇编的历史空白。《宋画全集》收编海内外的宋画精品1500多件,共8卷32册。由于该项目规模大,技术要求高,而藏品极为珍贵且分散,实施起来难度很大。出版社依托学校古代书画研究中心,聘请北京故宫、台北故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资深专家组成指导委员会,并以学术研究和国际交流为切入点,先后获得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收藏机构的宋画授权;为获得高精度拍摄质量,学校计算机学科开发了专门的自动摄影控制、拼接的设备和软件;在印刷出版过程首次开发使用大型座机摄影技术、10微米调频网出版技术、六色高保真套印技术,并在电子分色、制版、印刷、装帧等方面作了众多探索与创新,累计获得专利10余项,使得其资源质量、学术水准,制作水平和技术手段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受到专家的高度评价,该项目也获得了首届国家出版基金1000余万元的资助。
通过《宋画全集》的出版,出版社不仅在高端艺术出版领域迅速赢起声誉,而且通过凝聚资源、锻炼队伍、储备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能力。出版社建立了与国内外博物馆的资源联系,组建了高水平专家顾问队伍,积累了具有自主产权的技术解决方案,形成了国内最优秀的编辑制作团队,同时在拍摄、印刷等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合作伙伴。依托这一项目实施后形成的优势,目前出版社又启动了《潘天寿全集》和《中国古代绘画大系》项目,《中国古代绘画大系》项目规模为《宋画全集》的4~5倍,打算进一步遍搜海内外100余家博物馆及私人的唐代、元代绘画藏品,精选明清绘画各流派、各大家的重要代表作品,打造中国古代绘画的“四库全书”;同时我们正在规划《中国法书大系》、《海外藏中国艺术精品大系》等项目的出版,力争5到10年内奠定该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二、依托重大项目,创新机制,探索新的开放型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现代出版产业日益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出版主体日益增多,出版手段日益多样,产业界限日益模糊,要素流动日益频繁,以大范围多形式开放性配置生产要素和重要资源为特点的“大出版”的格局日趋明显,国家也出台了鼓励重组兼并、鼓励非公资本、鼓励 “走出去”等各种政策推动各类要素的充分整合,出版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重大项目是出版社创新机制、探索综合利用各种外部力量推动自身发展最好的“试验田”。重大出版项目规模大,系统性强,必须积极吸引各种外部力量参与以提升质量、扩大影响;同时重大出版项目内容水平高,社会影响大,也容易吸引外部优质资源参与;此外,重大项目“特事特办”,易于在出版社内部形成一个“特区”,有利于在模式、机制上进行积极的探索。
浙大社2006年起策划 “中国科技进展丛书(Advanced Topic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由中国科学家用英文写作,向国外系统介绍我国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为使该项目顺利地在海外推广,浙大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集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共同出资100万人民币设立基金用于项目日常运行,共同成立学术委员会进行选题指导,按照施普林格的标准和流程分工实施,浙大社负责组稿、编辑并在中国制作印刷,双方合作出版,并分别负责国内和海外的销售。该项目实施近三年已出书30余种,海外销售码洋人民币近千万元,获得多项“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并先后入选国新办和总署“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首批“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和“2009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重点图书翻译出版资助项目”、入选2008年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2009年11月,该项目被四部委评为“2009-2010年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与施普林格的国际合作提升了丛书对作者的吸引力,顺利开拓了海外学术市场,同时也提升了出版社内部管理水平,成为“借船出海”推动“走出去”的成功模式;同样,在《宋画全集》项目的运行中,出版社吸收民营资本数千万元成立工作室,由出版社掌握核心资源、关键技术和出版流程,民营工作室负责投资、日常运营和营销发行,探索了以项目为核心的民营资本合作模式;在数字出版领域,我们也通过主导型合作模式,即出版社设计项目,争取政府基金、社会资本和高校技术支持,共同实施,共同收益,在较短时间完成了生产流程、产品内容数字化等基础工作并在移动阅读、学术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过程的技术研发和应用试点。
通过《中国科技进展》丛书、《宋画全集》等项目的实施,浙大出版社积极探索了以重大工程和重要项目为核心,整合资本、技术、人才、渠道实现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有效模式。通过复制与施普林格合作的模式,出版社先后与西班牙Future、美国Homa、IGI等合作出版《上海世博会》、《中国教育》等丛书,并正在与国际著名出版机构共同实施《中国“973”》系列丛书;同时正在策划《温迪修女-中国绘画故事》,探索通过西方公众人物、国际版权中介、中国优质资源向国外推广中国文化的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绘画大系》项目中出版社从策划环节开始就吸收民营资本的积极参与;在数字阅读、数字教育、数字学术服务等领域也在更大范围整合学校力量、社会资本及有关合作伙伴实施有关项目。创新机制,走开放式发展之路日益成为出版社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依托重大项目,推动转型,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前,出版业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顺应新技术的发展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但内有观念、资金、人才、技术等的限制,外有IT、传媒、运营商等外来竞争者的围堵,使得出版社自我转型之路异常艰辛。针对数字出版领域策划并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推动出版社转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重大科研项目注重前瞻性、创新性,在争取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重大科研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积累技术、锻炼队伍,而且投入力量大、见效显著,对传统出版的转型具有直接的推动和示范作用,此外重大项目的实施有助于开拓未知领域,为开辟新的市场领域与商业模式提供机会。通过策划实施重大科研项目储备技术、培养队伍、寻找机遇,使得重大项目成为推动出版社转型的有效“助推器”。
2007年中旬,浙大出版社依据对“三网融合”发展态势及对个性化服务消费市场需求的判断,整合学校有关学科力量,向浙江省科技厅提交《面向家庭的个性化数字出版服务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申请并被列为浙江省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版社研究了面向家庭的在线出版与个性化出版服务流程体系及服务模式并开发了应用示范系统,形成了具有自主产权、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个性化数字出版服务关键技术解决方案,解决了个性化数字出版服务所涉及的内容检索、订阅推送、多终端阅读、内容重组、版权保护等技术问题,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数项,构建了支撑数字出版全流程的服务支撑体系,并形成了覆盖技术攻关、平台开发、资源整合与业务运营的团队与机制。2008年在上述项目的基础上,出版社获得学校投资数百万元启动了高校机构典藏和数字出版服务的项目研究和开发,该项目试运行半年后,注册用户达到8万余人,每月IP有效访问量逾10万次以上,页面有效访问量逾100万次,并首批列入新闻出版业发展项目库。
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出版社的转型,促进了出版社可持续发展。2010年出版社数字出版与服务的收入超过1000万元。项目的技术积累直接促进了传统内容的数字化延伸,目前出版社的内容可以及时自动接入国内外主要内容运营商,近两年数字阅读年收益增长率均超过100%,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移动阅读平台的收入和浏览量均居出版社和出版集团的第二位;通过有关项目实施逐步建立了数字学术服务体系,提升了学术用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对传统学术出版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逐步进入个性化信息服务领域,探索产品运营到运营和服务并重的转型;项目研发过程中技术积累、队伍建设为后续项目的申请创造了有利条件,项目产生的影响吸引了众多用户和产业链合作伙伴,如中国移动阅读基地今年10月将浙大社列入首批5个战略合作伙伴之一;项目的示范效应提高了出版社内部业务部门对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和决心,这些都为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综观近几年发展,浙大出版社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在事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出版社的特色逐步形成,品牌逐步提升。同时通过重大项目的实施,出版社在从事业单位向市场主体的转变的同时,积极推进从服务学校到发挥高校优势服务社会文化需求、从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从依靠自身力量到依靠品牌吸引外部力量、从专注国内市场到积极面向国际市场转变,并正在积极推进从传统出版业务向内容信息服务的转型。在“十二五”期间,出版社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精品化、数字化、国际化”战略,推动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出版事业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