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资讯
收藏 微博评论
分享到微博:□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 徐维凡
在全国各条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新形势下,高校出版社迎来了第23届大学出版社图书订货会。今年是出版体制改革 的关键性一年,又是“十一五”规划完成、“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启的重要一年,在此之际,认真回顾“十一五”期间的成绩、谋划“十二五”发展大计,对于理清思路,进一步推动高校出版业繁荣发展定会有所助益。借此机会,笔者就高校出版社近5年来的发展作一回顾,谈些初步的认识和体会。
近5年来高校出版社的发展历程中有许多值得总结的内容,其中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发展迈出新步伐。按照中央的部署,经过近几年的努力,高校出版社转企改制任务已经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是高校出版社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转企改制完成后,如何以改革促进发展,成为出版社普遍面对的新课题,这一课题对于高校出版社有着特殊的意义。高校出版社同所有转企的出版社一样,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文化市场主体。同时,高校出版社又带有其独有的特色,即它仍是高校主办的企业,这是与其他出版社相比最大的不同,也是大学出版社转企后面对的实际。高校出版社要实现新的发展,就要准确地把握自己的定位,正确处理出版社与主办单位的关系,主办单位不仅不应成为进一步发展有形或无形的束缚,而且应该成为促进发展的优势,这就需要探索出一条符合高校出版社发展规律的道路。比如,面对近年来出版业集团化发展如火如荼的态势,许多出版社都在考虑参与集团化,大学出版社能否参与集团化?在这个问题上,高校出版社是无所作为还是有所作为?我们欣喜地看到,高校出版社不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论探讨,而是付诸实践,大胆进行集团化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经验。如北师大出版社,先以出版社为核心企业,整合北师大音像出版社等单位,成立了北师大出版集团,成为国内高校第一家集多介质于一体的出版集团;在此基础上,又与安徽大学合资重组安徽大学出版社,实现了大学出版社跨区域发展的突破;此外还借鉴影视剧制播分离的模式,吸收10家民营书业公司,控股成立了一家公司,率先在跨所有制经营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北师大出版社的经验不能简单复制,但是它用事实证明,高校出版社在集团化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除北师大出版社外,还有几家高校出版社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他们的作法和经验值得高校同行们学习和借鉴。
第二,大胆尝试数字出版,取得了新突破。走在数字出版潮流前面,使数字出版成为出版社新的增长点,是出版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近年来,高校出版社不仅高度关注数字出版,而且在认识和实践上较以往都有了巨大进步。大学版协于今年召开的数字化出版研讨会上交流的情况表明,多家高校出版社积极参与数字出版,进行了不同程度、多种方式的试验:有的社以精品教材作为切入点,将相关资源统合起来,形成可以提供全方位多维度教学服务的资源库;有的社实现了流程管理数字化和内容资源管理数字化;有的社积极搭建网络出版资源平台和网络出版技术平台,建立网上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网络出版队伍,建立全球推广出版网站;还有的社推出了在线词典、在线教育、在线学术出版、试题库产品等。虽然各高校出版社进军数字出版的形式各异,程度不一,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在数字出版大潮面前,能够审时度势,积极应对,大胆尝试,取得了成功。同时,也要看到,高校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认识上有待提高,紧迫感有待增强,同质化趋向有待改变,管理运营模式有待探索。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出版的认识,将数字出版列入高校出版社发展战略,因社制宜,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大学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研究探索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出版的新途径、新模式。
第三,注意培育核心竞争力,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入,出版产业的市场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出版行业呈现了以数字技术推动和资本运营为特点的新增长,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新态势。对于高校出版社来说,尽管在数字出版方面都可以不同的方式介入,但是,参与资本运营则会受到更多因素的制约。一方面,如有条件和机遇,应积极参与其中;但另一方面,能够参与的毕竟是少数或极少数,大多数高校出版社作为中小型专业出版企业,沿着专、精、特的方向,谋划做强做优之策,应是更为可行的路径。高校出版社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坚持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的宗旨,依托高校优势、以特色图书形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牢固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断进行机制创新,重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造就一支专业出版队伍等。这些经验是一笔财富,凝结了高校出版社发展的智慧,在新形势下仍有其重要价值,要珍视它并发扬光大。许多中小型高校出版社正是坚持了这些经验,在增强核心竞争力上下工夫,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同时,我们也承认,少数出版社的产品结构比较单一、品牌特色不突出的情况仍然存在,改变面貌还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高校出版社在过去的5年走过了不平凡的道路,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这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迈向未来的新起点。展望新的5年,高校出版业充满机遇和挑战,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开创高校出版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教育事业和出版事业作出新的更多的贡献。
作者:徐维凡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报
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平行公司北京百道世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属的网络媒体平台百道网、百道网微信、帮书店微信,以及百道学习APP和小程序等平台上发布的文章,版权属于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有,或北京百道世纪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著作权人共同拥有,严禁转载。任何纸媒、网媒或社交媒体需要发布或转载,请与版权专员联系(service@bookdao.biz),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对于任何未经授权的转载,我们将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