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85美术运动(共2册)
'85美术运动(共2册)


'85美术运动(共2册)

作  者:高名潞 等著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丛 书:高名潞当代艺术系列

出版时间:2008年01月

定  价:280.00

I S B N :9787563370665

所属分类: 艺术  >  美术  >  绘画    

标  签:套装书  艺术史  艺术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85美术运动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中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前卫艺术运动,对过去二十年的当代艺术影响深远。由于中国当代艺术热持续升温,今年以来各种回顾和反思85美术运动的展览、研讨令人目不暇接。高名潞选择用历史学家的态度对待当代艺术,力争让85美术运动的亲历者和大量资料客观地讲述当代艺术史,在创造历史的同时记录历史,摒弃“大师史”或“佳作史”,描摹为数甚众的艺术平民,完成“85美术运动考古”,既突出重要艺术家个人的思想和创作,也要突出群体,这才是85运动的精神。

TOP目录

       《'85美术运动》VOL 01
修订版序 高名潞
初版序 高名潞
 
导论 作为一般历史学的当代美术史
 第一节 历史的意义
 第二节 历史学的标准
 
第一章 新时期美术概观(1976—1984)
 第一节 人的觉醒
 第二节 艺术——“真、善、美”的复归
 第三节 “文革”后的理论批评(1979—1984)
 第四节 一个创作时代的终结——“反精神污染”和“第六届全国美展”
 
第二章 面对’85前卫思潮的冲击:80年代的学院艺术和传统艺术
 第一节 从“唯美”到“新学院主义”
 第二节 观念更新:学院中的新一代艺术家
 第三节 “中国画已到了穷途末日的时候”——李小山的《我见》
 第四节 中国画的现代转型?
 第五节 传统的应战
 
第三章 理性之潮
 第一节 人文理性、本体理性和思维理性
 第二节 北方艺术群体
 第三节 从“江苏大型现代艺术展”到“红色·旅”
 第四节 “’85新空间”展览与“池社”
 第五节 非群体性的上海美术角
 第六节 浙江“红黑白展览”与“红色幽默”
 第七节 谷文达等个体美术家
 第八节 其他具有理性倾向的群体
 
第四章 生命之流
 第一节 生命本体、自然意识与宗教情感
 第二节 从“云南、上海新具像”到“西南艺术研究群体”
 第三节 “十一月画展”和京津新潮美术
 第四节 江苏“新野性画派”、“徐州现代艺术展”及深圳“零展”
 第五节 西北的群体与画家
 第六节 西南的群体与画家
 第七节 中原与各地的群体和画家
 
第五章 超越与回归——后’85的新潮美术
 第一节 珠海会议——对’85美术运动的第一次检阅
 第二节 “厦门达达”系列艺术活动
 第三节 行为参与和作为文化活动的艺术
 第四节 湖南“0艺术集团”与“湖南青年美术家集群展”
 第五节 湖北青年美术节
 
第六章 80年代的建筑思潮
 第一节 中国建筑的现代性理想
 第二节 现代环境艺术观念的兴起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在中国
 第四节 建筑民族形式的光环
 
第七章 现代美术与文化
 第一节 中国现代美术运动之景观
 第二节 新文化价值与现代中国美术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中国现代美术运动与新文化价值
 第四节 文化选择与语言形态
 第五节 80年代的美术报刊

中国当代美术编年纪事:1977—1 989
外国人译名对照表
初版跋
初版编后记


       《'85美术运动》 VOL 02
序 高名潞
 
第一章 “文革”后自发的画会和展览
 新春画会  
 无名画会
 星星画会
 十二人画展
 北京油画研究会
 
第二章  ’85美术运动的总结和检阅
 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
 ’85青年美术思潮大型幻灯展暨学术研讨会(珠海会议)
 
第三章 理性之潮
 北方艺术群体
 江苏青年艺术周与“红色·旅”
 “’85新空间”与“池社”
 非群体的上海美术
 吴山专与“红色幽默”
 谷文达及其他个体艺术家
 其他具有理性倾向的群体
 
第四章 生命之流
 “新具像”到“西南艺术研究群体”
 “十一月画展”与京津新潮艺术
 “新野性主义”画派和“南京人”
 徐州现代艺术展
 深圳“零展”
 西北的群体
 西南其他群体
 中原各地的群体
 湖南群体
 湖北群体
 
第五章 观念与行为及“反艺术”活动
 厦门达达
 行为、观念和“反艺术”活动
 
第六章 《当代新潮美术》电视专题片剧本

TOP书摘



导论 作为一般历史学的当代美术史

       第一节 历史的意义
       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令人费解的是,我们有了那么多的美术史书,却没有一本当代美术史,而且任何一部美术通史也从不写当代。难道当代美术史就那么不值得我们这许多中国美术史研究者去关注吗?这里除了客观社会原因外,是否还有史学观念方面的原因呢?
翻开中外早期历史名著,不论是断代史还是通史,均离不开当代。历史之父希罗多德的《历史》,描述他经历的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78年的希波战争(战争至公元前479年基本结束)。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载他生活其间的公元前431——前411年的“当代史”。罗马人塔西佗的《历史》,记述公元69年元旦到公元96年的尼禄和多米提安时代,而他着意描写的正是其经历的多米提安统治的时代,因为他自称史书的目的是“惩恶扬善”,乃至被人称为“鞭挞暴君的鞭子”。我国汉朝“太史公作史记,古今君臣宜应,上自开辟,下迄当代”,而且太史公“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也颇有修昔底德斗胆评说不可一世的神圣君主奥古斯都和暴君尼禄的勇气。再看被称为画史之祖的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它成书于唐末大中元年(847),记述了自传说时代至晚唐会昌元年(841)的史传,本朝画家二百零六人,而唐以前仅一百六十三人;它虽有崇古之嫌,但内容偏重及字里行间均流露了对“当代”的着意之趣。而后来郭若虚、邓椿继续断代,均不忘今;郭之《论古今优劣》,邓之《杂说?论近》,都专辟章节评说当代。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1181

版  次:1版

开  本:16开

正文语种:中文

加载页面用时:126.4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