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曾奇峰的心理课
曾奇峰的心理课


曾奇峰的心理课

作  者:曾奇峰

出 版 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定  价:52.00

I S B N :9787505750098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心灵疗愈  >  心理学入门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精神分析,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人生*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拥有健康和强大的人格。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放被压抑和扭曲的人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本书应用4大生活场景,覆盖自我认知 关系洞察 情绪管理 科学育儿;囊括精神分析核心理念,针对性解决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为你写下治愈心灵的药方;系统讲解心理咨询真实操作流程,是送给每一位咨询师和来访者的心理自助手册。


TOP作者简介

曾奇峰

1986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从事精神分析工作30余年,被誉为“精神分析的播种机”。

创立了被称为“中国塔维斯托克(Tavistock)”的武汉中德心里医院,并担任shou任院长,使其成为中国培养心理咨询师的摇篮,是中国心理从业者心中的圣地。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委员会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组副组长 。

德国威腾海德克大学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为德国首屈一指的社会精神学家多勒教授。

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少点内心的冲突,多点精神的自由!

——曾奇峰


TOP目录

精神分析:你不知道的心灵面具  /  001

潜意识里储存着命运  /  002

自恋:自己跟自己玩的孤独与哀伤  /  011

退行与固着:与成长背道而驰  /  015

投射:让世界如我所愿  /  020

情感隔离:共情能力的匮乏  /  025

强迫性重复:某种程度几乎等于命运  /  030

攻击性:人的基本动力  /  035

反向形成:回避深度的自我觉察  /  042

自我的边界:健康人格的显著特征  /  048

关系:从负担变滋养  /  053

关系中的距离与秘密  /  054

亲密关系中的控制与自由  /  060

婆媳关系的深层风景  /  066

性与关系:生命被激活的程度  /  072

传统人际关系的特点  /  078

亲密关系中的常见误区  /  083

亲子关系: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  089

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怎么做更重要  /  090

60分的妈妈和爸爸:孩子的最佳起飞平台  /  100

独立抚养者面临的问题  /  105

孩子的那些所谓“毛病”  /  111

学习那些事儿  /  116

如何处理同胞竞争  /  121

吃还是不吃:权力斗争的战场  /  123

你不知道的情绪密码  /  125

抑郁:愤怒转向自身  /  126

焦虑:任何不确定性都是威胁  /  131

恐惧:请不要恐惧你的恐惧  /  136

冲突:我们总跟自己过不去  /  142

安全感:回溯你的童年经历  /  148

分离焦虑:发展你的自我功能  /  155

心身疾病:心身从来都是一体的  /  158

共情:面对现实问题的反应  /  164

心理咨询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  171

如何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  /  172

咨询师和来访者的相互关系  /  176

心理咨询是如何起效的  /  180

如何讨论咨询目标  /  185

如何面对来访者现实中的难题  /  189

当你的来访者也是心理咨询师  /  192

咨询师的营业之路  /  194

咨询师如何把控时间  /  196

心理咨询中的经典问题  /  201

转诊:我想换一个咨询师  /  202

金钱:我是花了钱的  /  207

睡眠:如何把稳定性内化  /  209

咨询目的:我什么时候可以好  /  212

谴责:嫌弃你,又离不开你  /  215

沉默:沉默的时候你在想什么  /  218

重新解读爱情、婚姻、家庭  /  221

疫情危机之下,我们如何安心  /  233


TOP书摘

推荐序1

有人学心理学,是想成为某某家。

有人学心理学,则只是日益成为他自己。

读他们的文字,听他们说话,你会看到这种区别。

前者虽然说话越来越专业,但你一听就知道,其实都是套路,都是这个专业内的语言。

后一种无论如何专业,他们一说话,你会发现,他们说的是他们自己的话,这份专业没有把他们的风格给夺走。

同时,你会知道,他们其实无比专业,专业到骨子里,和他们的心性结合到了一起,只是这份结合非常自然,毫不造作。

曾奇峰老师,在我的感知中,就是后者。

精神分析也有它套路般的风格。学精神分析的时候,如果你混一下圈子,你会看到,好像学精神分析的人很容易变得有些高冷。

比方说,针对一种现象,扔出一个高明的解释。对这份高明的解释,你容易产生佩服,但同时,你可能对于这样的解释和抛出这个解释的人产生了一种距离感。

以上真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背后,是大家都风格化了,只是精神分析圈子的一种惯常风格。

但是,在曾奇峰这里,你闻不到这种味道,不管曾氏飞刀是何等精准,你在佩服的同时会有一种感觉——这个人就在你身边。他高明的解释,并不会拉开你和他的距离,你再佩服他,也仍然会觉得他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人,非常真实。

我喜欢曾奇峰老师的这种感觉,文如其人。如果你有幸近距离接触曾老师,你会发现现实中的曾奇峰也会给你这种感觉。

不过,曾老师的文字,过去有一种遗憾。这个遗憾就是,他讲课要比文字精彩很多,而平时和他谈话,就更加精彩,然而在写作时,这份精彩却显得不够。

为此,我和曾老师探讨过。我问他:你写作时,会不会考虑到读者的水平,然后觉得得让这种水平的读者听懂?

他说:是的。

我说难怪会有这样一份遗憾,真不妨试试,在写作时,把想象中的读者放下,就按照自己的感觉写。

在这本书中,再读曾老师的文字,我觉得这份遗憾像是没有了,曾老师在更肆意、更直接地表达自己,这样读着很过瘾。

我很喜欢一个说法:别人的真理,必须经由你身体的检验,才能成为你的真理。

一听到曾氏风格的语句,也许你会和我有同样的感觉——这是在曾老师自己生命中被检验过的真理。

如此活着的人老道,同时也天真。他似乎能洞若观火,同时也丝毫未失去过那份赤子之心。

在曾老师的这本书中,那些洞若观火、充满智慧的句子,可以帮我们去顺从自己的赤子之心。

一本好书该当如此。

武志红(知名心理学家,代表作《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

推荐序2

精神分析有啥用,能减轻人生痛苦吗?

人的痛苦,无非是求而不得。

求而不得分两种,一种是目标本身就是不可实现的幻想。比如,幻想我学了心理学,学会正确的沟通和理解配偶,我的配偶就不会再对我施加冷暴力了。这是从自体自恋出发,婴儿级别的共生幻想。

婴儿的共生幻想,是只要我做了×××,别人就会×××。精神分析讲成长是一个哀悼丧失的过程。哀悼的是这种婴儿的幻想,随着长大,一个个地丧失,承认自己的责任和能力是有边界的,最终回到现实中,从自体自恋走向客体现实,跟客观事实和解,从神回到平凡的人。

另一种是目标虽然是现实的,但做出来的行为却跟目标背道而驰。这就要看清楚潜意识在捣什么鬼,是什么样的木马程序扰乱了正确的导航。

曾奇峰老师的这本书,把生活中常见的木马程序一个个解析清楚,就像破案一样,找出破坏幸福生活的“幕后黑手”。

看清楚了,就有了自由,从亲密关系、亲子关系跟父母的关系,各方面理解现实边界,理解什么是自己的责任,什么是不可掌控的客观现实。在中国人集体性的边界不清的纠缠中,明确自身责任和能力的边界。在现实边界中,从容地做滋养自己的事情,警觉自身,不去侵犯他人的边界,不去承担不属于自己的责任。经由精神分析理解自身,人活一世,其实可以轻轻松松。

精神分析的核心意义,就在于从幻想回到现实。一是走出幻想目标,回到现实目标;二是扫清潜意识障碍,能够“指哪儿打哪儿”,让行为跟目标一致,获得成年人的力量和自由:我可以清楚自己的需求,并且做出选择。

曾奇峰老师这本书就是这样的导航,把潜意识里阻碍自己的坑一个个剖开来看清楚,读者会发现,原来自己给自己绕了这么多弯子,然后恍然一笑,轻松回到现实。

曾奇峰老师难能可贵的是,把深奥复杂的精神分析动力学写得轻盈有趣。读者完全可以像看侦探小说一样,一步步深入潜意识探案,毫无负担地阅读体验。

学界能把书写深奥了不难,但举重若轻,笔触轻松,那真是数十年的真修炼。

学习一门学问,捷径就在于直接跟这个领域顶尖的人学习,越顶尖的人,带给人越轻松、越本质的学习。读曾奇峰老师的书,直达精神分析的本质逻辑,是我最大的收获。

李雪(心理学者, 微博@李雪爱与自由,著有《当我遇见一个人》) 

序 言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座孤岛 

如果你问我,心理学有什么用?

我会说:好玩。

心理学除了可以解决我们的一些问题,还非常好玩。心理学最好玩的地方,是满足我们对自己的好奇心。

因为对于这个世界、他人,还有我们自己,有太多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父母希望孩子学习成绩好,为此做了很多事情,但孩子的学习成绩总是不好。事与愿违,在意识层面是没办法理解的,但在潜意识层面,则清清楚楚。解释之一是:在潜意识层面,父母并不希望孩子成绩好,因为孩子成绩好了,父母就显得无事可做了,当下会产生被孩子抛弃的感觉。当然,成绩好的孩子未来将远走高飞,更会使父母产生被抛弃感。

没有人愿意成为一座孤岛,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人群湮没的一员。

通常,人们认为想法、情绪和行为都是受自己控制的,但精神分析却坚持说,我们的所想、所感、所为,很多时候是被我们不知道、不理解的潜意识操控的。

潜意识的巨大魅力催生了这本书,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个探索潜意识、解密你不知道的人生的工具——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派跟其他心理治疗学派相比,最大的特点是针对潜意识工作。

我尝试用一个比喻来说明潜意识是什么。

我们的意识相当于一个大脑,这个大脑的活动,比如思考、情绪、有意识的行为等,都是我们能够自我觉察到和被观察到的。而潜意识相当于另外一个大脑,它的活动不太容易被觉察到,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一切。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是一门育儿学。它的很多结论都是在观察婴儿成长的过程中得出的,所以可以反过来用于指导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精神分析极重要的贡献之一,即发现父母跟孩子的关系是孩子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一个人的人格,事关他一生的幸福和成就。

精神分析是一门人格鉴赏学。它让我们从美学和哲学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病理学角度——来鉴赏各种症状和人格的风景。

精神分析是一门发掘潜力的学问。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限的,但这些潜力经常被不那么健全的人格所束缚,精神分析可以解除这些束缚。

精神分析也是一门关系学。人活着的最基本动力,就是要建立和维持跟他人的关系。人对关系的需要,就像人对空气和水的需要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在关系中被滋养,也会在关系中受伤害,精神分析会告诉我们如何建立和维持相互滋养的关系。

精神分析,还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学。人成即佛成,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充分地成为自己,拥有健康和强大的人格。

精神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解放被压抑和扭曲的人格,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所以,我将围绕防御机制、关系、情绪、育儿及心理咨询五个方面,与你一起领略精神分析的方法和智慧。

首先,我会谈到人的心灵是如何保护自己的。保护自己的方式叫防御机制,有很多种,我会讲到最常见的几种。比如,退行以及在退行的情况下,各种能力会削弱和丧失。所谓的全能自恋现象,就跟退行有关系。

其次,我会谈到多种关系,如亲子关系、性关系、婆媳关系,以及关系中的丧失。我们可以看到,意识层面的事与愿违,其实并没有跟我们潜意识的愿望相违背。

再次,我还会谈到对人类基本情绪的理解。这些情绪包括抑郁、焦虑和恐惧。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被自己的情绪所湮没。

又次,当然我还会谈到与孩子成长相关的事情,包括: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感,如何跟孩子沟通,如何尊重孩子的心理边界,以及如何做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父母。

最后,我会针对目前国内心理行业的现状,给对心理学感兴趣、想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人一些意见和建议。

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坎德尔博士说,精神分析仍然是理解人类心智的最好模型。

关于精神分析,存在两个误解。

一是有些人认为,精神分析仍然停留在弗洛伊德建构的理论基础之上,而实际上,在弗洛伊德之后,精神分析有了长足的发展。弗洛伊德的理论并没有过时,但后继者们创造了很多新的东西。 

二是有些人认为,精神分析缺乏实证研究,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都支持精神分析治疗的有效性。有兴趣的人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我在这儿就不赘述了。

最后,我希望和你一起让心理学好玩一点,把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变得好玩一点。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46.8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