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译文纪实系列•生死课
译文纪实系列•生死课


译文纪实系列•生死课

作  者:袁凌 著

出 版 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0月

定  价:68.00

I S B N :9787532785339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社会科学  >  社会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书评书荐

TOP内容简介

  《生死课》是袁凌的短篇记录合集,记录了各色生存地面上辗转的小人物,或是历史地层中叠压的无名氏。这些人物,大都是作者在成长经历、采访调查,以及公益探访中邂逅的,有乡土的长辈,也有都市的边缘人;有历史中的失踪者,也有留守的孩子;有辛苦的生意人,也有孤独症阴影下的白领。有逝者,有生者。他们的人生遭际,或可谓曲折,或简略潦草。生活场景或者算得别致,或者平凡。他们不是时代聚光灯下的主角,但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剧情。袁凌记录这些人的生与死,不仅为了他们的人生,也为了对自我生命的理解。


TOP作者简介

  袁凌,生于陕西平利,单向街2019年度青年作家,《新京报》2017年度致敬作家,腾讯书院2015年度非虚构作家。

  入选两届《收获》文学排行榜,两届豆瓣年度好书,新浪十大好书,华文十大好书等。出版《我的九十九次死亡》《青苔不会消失》《世界》《寂静的孩子》等书,在收获、花城、十月、天涯、今天、芙蓉等刊发表过非虚构和小说、散文作品。


TOP目录

 壹

  蔡姐的苹果树

  火屋里的远方

  命不好的长安姑儿

  古城脚下三人行

  路旁的变色龙

  擂鼓台下的尼姑

 贰

  望京病房里的货郎

  孤单的爆料人

  工人欠钱

  矿工雪夜逃生记

  拾穗者

  有娃子和奥菲利亚

 叁

  不做浪荡子

  智障奴工的儿子

  新世界的流浪小孩

  寂静的儿童

  鹅儿坪的母子

  猜火车

  老道与少年

 肆

  探望慈悯

  大路旁的湿润

  我肺里的真菌

  天花

  在悲痛最深处寻找宁静

  没有故事的盲女

  儿童病房里的窗户纸

 伍

  北大校园里的燕京过客

  亭子间里的哥哥

  锻炼的父子

  父亲的房间

  旷野动物园

  树上的瘾士

 陆

  戴手铐的三姐妹

  桂姐和秀姐

  桃儿过溪

  她的房间

  志愿者一龙

  雪覆盖了这个家族

 

 柒

  父亲的最后一个电话

  首富之死

  抬棺之路

  画家头顶的利斧

  战栗的少年

  血手

 捌

  编县志的异乡人

  有裂纹的肖邦手模

  敬老院的“右派” 

  无梦楼窗前的绞索

  樱桃沟的念佛女子碑

  我不敢亲吻的头部

 玖

  被叫走的母亲

  忠家公的八字

  床与棺之间

  找妈妈的奶奶

  民歌手大舅

  纪念墙上的一家人

 拾

  最后一瓶氧气

  在弟弟坟前

  勇儿的梦

  草莓地上的林娃

  打工女孩的墓志铭

  不反光的房屋

 拾壹

  艾滋病朋友的遗嘱

  林中空地的烧痕

  一杯香飘飘奶茶

  核桃树下逝去的

  老菜园

  青潭眼中的大鱼

  山里的狼狗

 


TOP书摘

前言

  这部故事集,是几年前的一本书《我的九十九次死亡》的续篇,也是长期写作的系列。

  系列的取材,大都是各色生存地面上辗转的小人物,或是历史地层中叠压的无名氏。题目触及生死,是想郑重于当事人不免卑微的生存。“死生事大”,不论人生如何卑细,低及尘埃,轻如鸿毛,在生死两端上,总有其值得珍重之处。由此入手,记叙其生存细节,勾勒人性脉系,存留一份生命的纪念。

  在上天面前,个体的命价是平等的,即使一只麻雀或野地里的花,也有被珍重看顾的理由,并且是人世墙垣上不能缺失的一块砖石。

  这些人物,大都是作者在成长经历、采访调查以及公益探访中邂逅的,有乡土的长辈,也有都市的边缘人;有历史中的失踪者,也有留守的孩子;有辛苦的生意人,也有孤独症阴影下的白领。有逝者,有生者。交集或匆匆一面,或长达数年。故事篇幅也因此长短不一,长不过数千,短至寥寥百字。

  他们的人生遭际,或可谓曲折,或简略潦草。生活场景或者算得别致,或者平凡。他们不是时代聚光灯下的主角,但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剧情。作者无意虚构缘饰,追求好看动听的故事,或者宏大的主题,而想尽量可靠地记录,传达芸芸众生本来的生存质地,保存一份真切的人类经验,抵制遗忘的权力。

  在不起眼的生存场景和情节下,仍然包含了素朴而不乏丰富的人性意味,具有某种重量,或者回味。像是低到尘埃中呼吸生长的植物,透露了时代与历史的内情。这也是将他们的人生记录下来的理由。

  我想将这份记录继续下去,不仅为了他们的人生,也为了对自我生命的理解。在命运的钟声下,每个个体的生存是相通的,回避、漠视他人的在世经验,也就不能真实地面对自我。

  我希望有一天,能够习得他们朴素的人生态度,就像当初自然地接受来到世上这一事实一样,能够坦然面对死亡,成为人类既往记忆的一部分——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一分子,而不必说一句“生而为人,对不起”。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胶订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版纸

加载页面用时:4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