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
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


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

作  者:葛剑雄 著;孙晶 编

出 版 社: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8月

定  价:88.00

I S B N :9787548614104

所属分类: 教育学习  >  教育学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一书汇编了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常委葛剑雄教授历年来关于教育问题的精彩之作。葛剑雄教授老辣的文笔,犀利的时评,直面中国教育问题,在众声喧嚣的时代,独立思考,直言现实真问题。葛剑雄教授对教育的精彩时评文章荟萃,见证葛剑雄教授坚持常识与理性思维的鲜活人生。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葛剑雄教授作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在教育领域浸润多年,其对教育的思考与评论能够为当代的中国教育提供一份思考,有较大市场潜力。


TOP作者简介

  葛剑雄,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校务委员、博士生导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曾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图书馆馆长,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有《西汉人口地理》《中国人口发展史》《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中国移民史》《往事与近事》等。


TOP目录

思辨与感悟

教育不是万能的 / 003

中国的教育问题,还是教育的中国问题 / 006

对当前教育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 016

义务教育如何做到真正的公正 / 029

把免费义务教育放在最优先地位 / 031

不要束缚民办教育的手脚 / 034

冷静对待研究生收学费 / 037

再谈研究生收学费问题 / 040

提高研究生门槛不等于只讲“门第”“出身” / 044

关于研究生待遇的思考 / 046

博士与博士生 / 049

“博士”只是一种学位 / 051

“博士后”不是学位或永久身份 / 053

教授、副教授必定是人才吗? / 056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与复旦大学的青年朋友谈心 / 060

假作真时真亦假 / 065

培训认证“建筑风水师”,请建设部表明态度 / 068

上有所好 下必有甚焉 / 070

为什么要报考历史专业 / 073

未来学什么? / 077

 

传承与创新

“汉语首次成英国中学必修课”——这样的标题误导读者 / 081

科举制度:存废皆有理 / 083

徐霞客与朱载堉的幸与不幸 / 087

汉字简化是大势所趋 / 090

是什么导致传统文化断裂 / 093

孔子、章子怡应各得其所 / 096

儿歌不能一味依赖传统 / 099

我看过《泥石流》 / 102

电脑普及会导致书法灭绝吗? / 104

书法家严重过剩? / 107

真正的遗产是无法普及的 / 110

也为“当代毕生”致哀 / 112

怀疑和想象是创新的前提 / 114

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 117

思勉原创奖的启示 / 123

仰望星空 依托大地 / 127

教育不能产业化不等于不能办教育产业 / 129

中国学术规范的传统与前景 / 132

 

师风与学风

清华国学院只有一个 / 139

学术,科普,还是明星出场? / 141

有感于杨振宁在扬州大学报告的报道 / 143

有感于“原副省长主动回校执教” / 145

旧话重提——有感于原四川省副省长李达昌被捕 / 148

请查一下王益博士的来历 / 150

钱永健与钱学森 / 152

奉劝李院士反躬自问 / 154

教授的底线 / 156

画家与博士 / 158

蜜月过后是烦恼 / 160

各司其职——经济学家能否当企业代言人 / 163

老专家请自重 / 166

“真风水”就有权评定吗? / 169

专家应摆正自己的位置 / 172

这样参加“国际会议”该让徐霞自己掏钱 / 174

中国的教授为什么“申请科研基金很勇敢” / 177

请尊重教师和课堂的尊严 / 180

致一群年轻的教师 / 182

树立优良学风,研究生阶段是关键 / 184

学风建设是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根本 / 187

 

校园与社会

择校与“学区房” / 193

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 / 196

禁止择校的前提是学校普遍达标 / 198

冷眼看排名 冷静找差距 / 201

不能向高考中的迷信让步 / 203

由北大的考题想到作文与真话 / 206

公办高校必须严格控制规模 / 208

讨论问题不能脱离实际情况 / 210

香港“抢生源”是好事,无奈内地高校难撼动 / 213

何必圆此“剑桥梦” / 216

范进中举与高考状元 / 219

大学追星丧失了什么 / 221

中国需要怎样的大学城 / 225

大学与大楼 / 228

大学该不该有这些“围墙” / 231

由北大校园的开闭之争想到 / 234

大学生必须住校的办校模式应该改变 / 237

但愿只是偶然的——有感于山东若干高校因无钱付取暖费而延长寒假 / 241

“饥饿行动”——理解而不倡导 / 244

如获诺奖提名,亦勿过于激动 / 247

有感于英国威廉王子的毕业成绩 / 249

谁代表“90后” / 251

 

规范与秩序

我对“开学第一课”的忧虑 / 255

教材不仅需要政治正确 / 257

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要有具体措施 / 259

学国学可以“娱乐化”,但不能什么都娱乐化 / 262

学校的职责不仅是不违法 / 264

自主招生就不能公正吗? / 267

重点大学如何做到招生公正 / 271

刘翔说研究生论文要自己写 / 273

盲目追求高学历使教育雪上加霜 / 276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以外的忧虑 / 279

还是应从制度改革入手——如何纠正博士硕士论文答辩中的弊病 / 282

为什么不成新闻的事成了新闻 / 286

何必夸张 / 288

不要滥用“隐私” / 291

消除学术腐败和不良学风的外部条件 / 294

教育为何成了“腐败重地” / 300

女硕士被拘:不是因乱穿马路 / 305

文明从厕所开始 / 308

文明建设,任重道远 / 310

评选结果不必夸张,“全球华人”不应滥用 / 313

谁造成了高价“润笔” / 316

血案遇害者可敬的父母 / 318

 

回忆与建言

故乡小学杂忆 / 323

初中生活杂忆 / 328

我是“不拘一格”的受益者——首批获博士学位二十周年感言 / 336

不仅敢说我不知道 / 341

挑战的意义 / 343

真正的学者 / 347

《西汉侯国地理》序 / 349

我有关教育的提案 / 351

关于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提案 / 357

关于在央视设置纯公益性教育频道的提案 / 359

关于全面完善义务制教育的提案 / 361

关于全面提升义务制教育质量,建成世界一流义务制教育体系的提案 / 363

关于十三五期间国家加大教育投入,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义务制教育”的提案 / 365

关于确定国家语言文字标准单位并切实维护以保持国语权威性和纯洁性的提案 / 367

 

编后记 / 369


TOP书摘

编后记

  在复旦读书的时候,便慕名去听了葛老师的不少讲座。后来由于工作的原因,与葛老师接触的机会就更多了。他在复旦大学出版社所出的图书,既有代表他专业特长的《中国人口史》,也有他丈量世界的亲历——《四极日记》;而在工作交流之余,我们常听到的则是葛老师关于教育的卓见。后来,因为个人的兴趣,我去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对教育的话题自然也就更加关注,在这期间也就萌发了约葛老师把自己有关教育的论述单独结集出版的想法。

  葛老师有关教育的论述很多,有的发表在报纸杂志,有的发表于网络,有的是他作为全国政协常委的提议提案,有的则是未刊稿。这些关于教育话题的见解,体现了葛老师对中国教育的真知灼见和对代表国家未来的青年学子的殷殷之情。我觉得,这些文字整理成书,一定会对中国各个阶层的读者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并引起大家对关系到整个社会、关系到各个家庭、关系到每个个体的教育问题做深入细致的思考。

  承蒙葛老师信任,把书稿编选的任务交给了我,希望我站在一个教育研究者的角度来梳理他多年来有关教育的论述。我在深感荣幸之余,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在半年时间里,认真阅读了葛老师的大量文章,最终编就了呈现给大家的这本集子。

  全书分为六个板块:思辨与感悟、传承与创新、师风与学风、校园与社会、规范与秩序、回忆与建言,每一个板块都渗透着葛老师对于当下教育问题的深刻洞见。他认为,教育问题如此重要,对中国教育问题“有义务贡献自己的想法”,并希望找到“解决当下教育焦虑问题的关键所在”。

  时下坊间不少讨论中国教育问题的文字,看似很有道理,也颇能击中人心,但往往缺乏有理有据的论述和深刻周全的思考,而多情绪的堆积与宣泄。葛老师的文章则大为不同。他的文字毫不过激,但又绝不中庸,而是立足于一个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立场,进行理性地辨析。葛老师在探讨教育问题时,“绝不只图讲得痛快”,也从不用个体来指代全部。例如他绝不因为清华国学院聘用陈寅恪的特例,就认为考试作为一种考察手段不足取。又比如,基于一位学者的严谨,也基于对社会问题的深刻体察,葛老师指出校园绝不是象牙塔,“教育的中国问题”不单纯是教育的问题,而是在中国有关教育的各种问题。

  对此,他特别呼吁说:

  大凡社会上有什么需要,出了什么问题,大家马上想到了教育,认定这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希望“从娃娃抓起”。从爱国主义、时事政治、精神文明、革命传统、公民道德、法制教育、社会诚信,以至交通安全、卫生、禁毒、性教育,都可以成为学校教育的要求,外语、电脑、书法、“儿童读经”、“诗歌吟诵”、艺术、音乐、舞蹈、体育、军训、武术、工艺,样样都要由学校“从娃娃抓起”。教育有那么大的功能吗?

  我这样说不是要为学校推卸责任,而是希望大家把教育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政府、社会、家庭都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职责。

  在这本书中,葛老师谈到了自己对当下教育的真切感受,谈到了对中国教育的独到理解以及对各种教育现象的大胆直言,当然,还有不少有关教育历史的深情回望。不论哪一个板块、哪一种类型的文字,如“社会应该为青年提供上大学以外的出路,学校教育应合理分流”“要尊重教育规律,社会不能过度干涉教育”这样的真知灼见,书中随处可见,无不触及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切中整个社会为之焦虑的痛点。

  葛老师谈教育,不仅仅是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深刻反思与诘问,更是从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看待当下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因此,他会说:

  作为父母或教师的一项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要发现孩子具有哪一方面的天赋,然后激励他(她)充分发挥出来,为这种发挥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有时孩子有某一方面的天赋,却缺乏这方面的兴趣,就要耐心引导,逐渐培养。但如果孩子根本没有那一方面的天赋,硬要通过“勤奋”来培养,或者逼着孩子做他毫无兴趣的事,不仅不可能成功,还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障碍,给两代人的关系带来隔阂。

  或许,这样的忠告,才是缓解乃至彻底解决众多家长焦虑心态的重要思路吧?

  除了对社会建言、给家长忠告之外,葛老师在书中对于教师的角色与学校的责任,也有许多极为精彩的论述,相信能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共鸣。

  当然,限于篇幅及其他原因,其实还有不少精彩的篇目未及编入,很期待有机会在未来能够再编二集、三集。本书所编若有不妥之处,还请葛老师和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孙晶 2018 年7 月于上海


TOP 其它信息

加载页面用时:50.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