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蒙古国纪行:从乌兰巴托到阿尔泰山
蒙古国纪行:从乌兰巴托到阿尔泰山


蒙古国纪行:从乌兰巴托到阿尔泰山

作  者:罗丰 著

出 版 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定  价:69.00

I S B N :9787108059611

所属分类: 人文社科  >  古籍  >  古籍与文献整理  >  古籍整理    

标  签:文化  文化随笔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2006年夏的蒙古国考察,是一次以中国学者为主、多国多学科人员共同参与的蒙古历史考察之旅,历时14天,行程2800公里。考古学者罗丰以详实丰赡的旅行笔记为基础写成此书,生动记述了一行人的甘苦和收获。一路上作者笔不离手,不放过点滴的个人感受和生活细节,他追摩前辈科学探险学者的风范,悉心记录游牧生活特有的风土人情,壮丽苍茫的草原美景,以及先民留下来的鹿石、碑铭、遗址、墓葬等,配合大量照片、手绘图片,使这部纪行成为一部难得的科考笔记佳作。

TOP作者简介

  罗丰,1962年生,1978年入宁夏固原师专中文系,曾供职于宁夏固原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现为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从事北朝至隋唐历史考古、春秋战国时期北方青铜文化及北方游牧民族考古研究,著有《胡汉之间——丝绸之路与西北历史考古》等,获全国文博考古...论著。


TOP目录

自序

 

□ 7月11日

一、到蒙古去

二、飞机上

三、成吉思汗机场

四、入住阿加特宾馆

五、苏赫巴托广场

六、广告牌上的朝青龙

七、蒙古国立民族历史博物馆

□ 7月12日

八、途经色尔腾墓地

九、哈拉和林宾馆

十、山上山下

□ 7月13日

十一、哈拉和林市场

十二、额尔德尼召

十三、帝国的首都

十四、鄂布尔哈布其拉回鹘遗址

十五、九姓回鹘可汗碑

十六、卡剌巴拉克斯古城

十七、巴颜高勒——窝阔台的夏宫

十八、石块羊肉

□ 7月14日

十九、梯卡的文物保护仓库

二十、阙特勤墓地

二十一、毗伽可汗墓地的杀人石

二十二、看护人家

二十三、和硕柴达木硅化木墓

二十四、搭建蒙古包

□ 7月15日

二十五、前往索勒比山匈奴墓

二十六、呼特格陶勒盖墓地

二十七、豪华的松德尔宾馆

□ 7月16日

二十八、后杭爱省博物馆

二十九、布古特碑

三十、蒙古包内的布置

三十一、蒙古人的风俗画

三十二、博物馆院里的鹿石

三十三、塔米尔河谷的巨石

三十四、前往布古特遗址

三十五、垂钓特勤河畔

三十六、索伦格廷达阪

三十七、夜宿大白湖

□ 7月17日

三十八、七棵树山口的鹿石

三十九、特里亚特碑遗址

四十、采葱黑高勒突厥墓

四十一、采葱黑高勒下游的突厥墓

四十二、雨中胡须墓与彩虹照

四十三、风雨之夜

□ 7月18日

四十四、鹿石祭祀圈与积石墓

四十五、扎布汗省博物馆

四十六、乌里雅苏台郊外宿营

四十七、格萨尔庙的黄昏

□ 7月19日—7月20日

四十八、在蒙古住院

□ 7月21日

四十九、前往科布多

五十、科布多省博物馆

五十一、总统套房与科布多会议

□ 7月22日

五十二、科布多市场

五十三、又见匈奴墓

五十四、岑格里赫岩洞

五十五、夜宿霍屯达阪

□ 7月23日

五十六、鹿石边的那达慕

五十七、穿越阿尔泰山

□ 7月24日

五十八、出关回国

TOP书摘

自序

  这本小册的形成,完全有赖于朋友的多方督促。除去学术会议,我曾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国外旅行。当然,如罗新兄所言,这些旅行都是以学术的名义。在横跨欧亚大陆的伊斯坦布尔大桥旁,吃过对我来说至今难忘但并不大的一条鱼,至于价格现在说出来还有点吓人;伊朗名城设拉子地毯店幽暗的灯光下,翻淘着华丽无比的波斯地毯,回程中我们遭遇几位尽职警察的问候和护送;在游人如织的纽约第十二大道旁斯特兰德(Strand)旧书店里,我们共同见识了墙上赫然写道:本店的书籍有18英里长。使我深深感受到,号称以书籍为志业的人,仅在一个旧书店面前就显得多么微不足道。

  2006年夏,我们又结伴而行。

  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出发,向西,来到蒙古时代的帝国首都哈拉和林,涉过著名的图勒河。向北去了乌里雅苏台,一个清代建立的军事城堡。沿着草原道路西行,随着绿色的愈见稀疏,向南穿过戈壁阿尔泰,让有些人魂牵梦绕的阿尔泰山横亘目前。最后,我们从新疆的青河塔克什肯口岸入境归国,结束长达3000公里的野外旅行。

  与以前的随意游荡有所区别,本次考察活动,罗新兄谋划了好长时间。从人员构成、野外路线,到交通工具、行囊装备、沿途食宿,都有考虑,想得仔细周全。整个活动历时半个月,过程中除我小有波折,全队并无大的周折,大家兴尽而归。

  过往的旅行,我只有简单的记录,并无详尽的笔记。蒙古国考察略有不同,我觉得属于半专业考察,应该有合乎一定水准的日志,方可匹配,不虚此行。考察伊始,便将沿途所见与考察活动的大致情况,分别写在两个笔记本上。科布多会议上,大家群情激昂地领取了写作任务。回来后,却都是忙人,年复一年,大都不曾兑现诺言。在遭到罗新兄一本书序文中公开批评后,我有点挂不住,翻箱倒柜,找出笔记,翻开照片,又查点资料,每日抽空整理一点,断断续续持续两个月。事遇偶发,停下。一停又是多年。眼下,至那次活动已近十年,近日才腾出手来,续完。当时清晰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忘了许多。印象最深的只有蒙古医院和睡帐篷时脊背的酸痛。好在主要以整理日记为主,尚能勾连成一个完整的过程,方有当下的模样。

  细说起来,我们对周边的兴趣并不大,尤其是那些落后于我们的国家。蒙古,就是典型例子。在对欧美包括日本的城市如数家珍的国人眼里,对自己的左邻右舍却置若罔闻。我们经常开玩笑,国人所知蒙古有两个地名,一是乌兰巴托,另一叫温都尔汗。前者拜小学教育所赐,后者则是一个著名的坠机案发生的地方。

  蒙古,是一个值得现代中国关注的地方,与它的联系,可上溯至数千年前。强盛的蒙古帝国,从那里兴起,横扫欧亚大陆。百年前还是中国人的属地。过去是故土,现在是他乡。汉文化的影响消失殆尽,仅仅用了几十年。逝去的百年,蒙古发生的事情,超过以往许多世纪。又过了些年,我们步许多人的后尘,来到曾经熟悉的陌生国度。我们短暂来过,记录下一孔之见。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402

开  本:32开

加载页面用时:204.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