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改变世界的非凡发现:诺贝尔奖得主文集
改变世界的非凡发现:诺贝尔奖得主文集


改变世界的非凡发现:诺贝尔奖得主文集

作  者:《环球科学》杂志社、外研社科学出版工作室

出 版 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2月

定  价:59.80

I S B N :9787513596190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科普读物  >  百科知识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好评推荐   [展开]

TOP内容简介

    《改变世界的非凡发现——诺贝尔奖得主文集》精选20位近年来在物理学、化学、医学和生理学领域的诺贝尔奖得主发表在《科学美国人》上的文章,带我们领略世界上最聪明、最有见地的大脑绽放出来的智慧火花,汲取诺贝尔奖得主的真知灼见,纵览世界上顶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感受他们追求真理的无穷乐趣。

TOP作者简介

    《环球科学》杂志社,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其出版的科普期刊《环球科学》是《科学美国人》独家授权中文版。《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全球科学家智慧与卓越见解的分享之地,创刊170多年来,超过100位诺贝尔奖得主在此发表文章,传播科学理念及前沿科技领域的发展动态。《科学美国人》也是最常被大众媒体、研究机构和政府报告引用的杂志。在欧洲及美国,国家科技顾问、政策制定者、企业决策者一直把《科学美国人》作为科学和商业决策的重要参考。外研社科学出版工作室,外研社是一家以外语出版为特色,涵盖全学科出版、汉语出版、科学出版、少儿出版等领域的综合性教育出版集团,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出版社、最大的外语出版机构。科学出版工作室是外研社下属专业从事科学教育与科普出版的机构,其翻译出版的《<自然>百年科学经典》丛书深受读者与科学人士的喜爱。

TOP目录

一、诺贝尔物理学奖 

3 / 20世纪数学与物理的分与合 

杨振宁 

杨振宁:因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4 / 用光尺丈量时间 

史蒂文?坎迪夫 

叶军 

约翰?霍尔 

约翰?霍尔:因在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方面的贡献,获得20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0 / 光波通信 

威拉德?博伊尔 

威拉德?博伊尔:因在电荷耦合器件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45 / 延续摩尔定律的新材料 

安德烈?海姆 

菲利普?金 

安德烈?海姆: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61 / 从减速到加速 

亚当?里斯 

迈克尔?特纳 

亚当?里斯:因观测远距离超新星而发现宇宙加速膨胀,获得201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71 / 囚禁离子 实现量子计算 

克里斯托弗?门罗 

戴维?瓦恩兰 

戴维?瓦恩兰:因提供了对量子理论突破性的研究方法,获得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86 / 填补“绿光空白” 

中村修二 

迈克尔?赖尔登 

中村修二: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99 / 探测中微子 

爱德华?卡恩斯 

梶田隆章 

户冢洋二 

梶田隆章:因通过中微子振荡证实中微子有质量,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13 / 探索太阳中微子问题 

阿瑟?麦克唐纳 

乔舒亚?克莱因 

戴维?沃克 

阿瑟?麦克唐纳:因通过中微子振荡证实中微子有质量,获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二、诺贝尔化学奖 

131 / 核小体 

罗杰?科恩伯格 

阿龙?克卢格 

阿龙?克卢格:因研究病毒及其他由核酸与蛋白质构成的粒子的立体结构,获得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 

罗杰?科恩伯格:因对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所做的研究,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156 / 窥见蛋白质真相 

马克?格斯坦 

迈克尔?莱维特 

迈克尔?莱维特:因在开发复杂化学体系的多尺度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获得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 

167 / 组装生命的生物工厂 

生物工厂研究小组 

保罗?莫德里奇:因DNA修复的细胞机制研究,获得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83 / 替换目标基因 

马里奥?卡佩基 

马里奥?卡佩基:因在“基因打靶”技术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获得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 /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 

卡罗尔?格雷德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和卡罗尔?格雷德: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16 / 重返生命源头 

阿隆索?里卡多 

杰克?绍斯塔克 

杰克?绍斯塔克: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获得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31 / 细胞中的囊泡是怎么产生的? 

詹姆斯?罗斯曼 

莱利奥?奥利奇 

詹姆斯?罗斯曼:因揭示了细胞运输的精确控制机制,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45 / 大脑中的定位系统 

梅-布里特?莫泽 

爱德华?莫泽 

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因发现了大脑中形成定位系统的细胞,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TOP书摘

    要想研究像中微子这样神秘莫测的粒子,没有耐心和毅力是不行的。掌握中微子的秘密,对于进一步理解粒子物理学、天体物理学和宇宙学的相关问题至关重要,正因如此,我们不会止步。——阿瑟?麦克唐纳、乔舒亚?克莱因和戴维?沃克 《探索太阳中微子问题》在本文刊发的这个时刻,我们如同坐在漆黑的剧院,刚看到第一幕,看到主角们—DNA和组蛋白的相互关系,然而演员还没有全部登场,谁也不知道剧情会如何展开。——罗杰?科恩伯格、阿龙?克卢格 《核小体》这种计算机模拟非常有效,会给我们带来越来越多关于各种生物分子形状及其在活体生物中如何发挥作用的关键信息。然而,随着在水中模拟的生物分子越来越复杂,我们也不断会遭遇计算机技术的瓶颈,租用超级计算机的费用也会越来越高。曾经,当科学家在期刊上发表生物分子的模型时,他们通常会用清晰明亮的颜色描绘这些分子,并且把它们放在黑色的空白背景中。现在我们知道,水—这些分子所处的背景—和生物分子本身一样重要。——马克?格斯坦、迈克尔?莱维特 《窥见蛋白质真相》我们可以预见,基因打靶技术仍将得到不断改进,但现在它已经为操控哺乳动物基因组创造了大量的机会,而仅仅在数年前,这还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为了破解复杂生物过程,如哺乳动物发育和学习等背后的机制,研究人员必须竭尽自己的才智,谨慎决定该修改哪个基因,用什么方式改造基因才能得到信息量最大的答案。基因打靶技术极大地拓展了基因操控的可能性,对其最大的限制,或许就是我们有限的想象力吧。——马里奥?卡佩基 《替换目标基因》20世纪80年代早期,科学家研究四膜虫的染色体保护机制之时,并不是为了寻找潜在的抗癌疗法。端粒酶的研究提示我们,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没有人能够预测重大发现会在何时何地浮出水面。你永远无法预料自己找到的石头是不是会变成一块宝石。——卡罗尔?格雷德、伊丽莎白?布莱克本 《端粒、端粒酶与癌症》整个发现过程就像一个生动的故事,阐释了科学研究的本质。非科研工作者总把科学发现想象成一个客观的过程,只要拥有智力和严谨的逻辑就能解决问题。这种观念低估了错误、偶然的好运和不断的努力在科研中的作用。从课本上的描述中根本体会不到这种追求真理的乐趣!对我们这两位作者来说,尽管分处大西洋两岸,每年只能互访一次,但是密切的合作还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这样的乐趣。——詹姆斯?罗斯曼、莱利奥?奥利奇 《细胞中的囊泡是怎么产生的?》正如许多未知领域一样,我们知道得越多,未知的东西也就越多。……无论如何,对大脑导航系统的探索发现将成为珍贵的宝藏,吸引数代科学家前赴后继为之努力。——梅-布里特?莫泽、爱德华?莫泽 《大脑中的定位系统》


TOP 其它信息

装  帧:平装

页  数:272页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126.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