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您现在的位置:Fun书 > 警惕外来物种入侵
警惕外来物种入侵


警惕外来物种入侵

作  者:李宏,陈锋

出 版 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6月

定  价:39.00

I S B N :9787229122119

所属分类: 大众新知(科普)  >  生命科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标  签:

[查看微博评论]

分享到:

TOP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介绍外来物种入侵的科普读物。其内容包括生物入侵简介、常见外来入侵物种、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源头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对策、人与自然——从盲从走向共生等六章,较详尽地列出了各种入侵物种的发源、习性、对世界各国造成的生态损失,对比分析了西方国家控制危害物种的入侵与扩散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防治建议——树立与普及预防意识、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检验检疫监督等。本书集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旨在进行科普宣传教育,引起政府重视与公众的注意,做好防范工作。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课程或辅修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某部门的科普宣传教育读本及施政参考资料。

TOP作者简介

    李宏,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教授,从事生物科学教学与研究工作;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先后在四川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进修学习;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教材2部,专著1部。

    陈锋,副研究官员,重庆市植物学会理事;工作于重庆自然博物馆生命科学部,主要从事植物分类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发表论文10余篇,合作出版专著3部。


TOP目录

前言…1

1 外来物种入侵简介

1.1外来物种入侵的概念及研究现状…1

1.2外来入侵物种及其特性…9

1.3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10

1.4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和启示…19

2 警惕外来物种入侵

2.1 恶性杂草——紫茎泽兰…23

2.2 植物杀手——薇甘菊…25

2.3 鱼塘害草——喜旱莲子草…27

2.4 花粉过敏症的元凶——豚草…29

2.5 麦田里的拟态毒草——毒麦…30

2.6 滨海滩涂的入侵者——互花米草…31

2.7 有毒植物——飞机草…32

2.8 水中杀手——凤眼莲…34

2.9 水域杀手——大薸…36

2.10 色彩斑斓的五色梅——马缨丹…37

2.11 三裂叶豚草…38

2.12 黄花开处百花杀——加拿大一枝黄花…39

2.13 蒺藜草…40

2.14 银胶菊…41

2.15 黄顶菊…42

2.16土荆芥…43

2.17 刺苋…44

2.18 落葵薯…45

2.19 钻叶紫菀…46

2.20 牛膝菊…46

2.21 刺苍耳…47

2.22 白车轴草…48

2.23 红车轴草…49

2.24 三裂叶蟛蜞菊…49

2.25 藿香蓟…50

2.26 熊耳草…51

2.27 一年蓬…52

2.28 苏门白酒草…53

2.29 小蓬草…53

2.30香丝草…54

2.31 秋英…55

2.32 白花鬼针草…56

2.33蛇目菊…56

2.34 大花金鸡菊…57

2.35 吉祥之花——矢车菊…58

2.36 万寿菊…58

2.37 野茼蒿…59

2.38 菊芋…60

2.39 裂叶牵牛…61

2.40 圆叶牵牛…61

2.41 绞杀王——金灯藤…62

2.42 棕叶狗尾草…63

2.43 苇状羊茅…64

2.44 梯牧草…65

2.45 地毯草…66

2.46 毛花雀稗…66

2.47 铺地狼尾草…67

2.48 莠狗尾草…68

2.49 球茎大麦…69

2.50 青葙…69

2.51 刺花莲子草…70

2.52 西番莲…70

2.53 仙人掌…71

2.54 假连翘…72

2.55 黄花刺茄…73

2.56 牛茄子…74

2.57 曼陀罗…75

2.58 北美车前…75

2.59 穿叶异檐花…76

2.60 五叶地锦…76

2.61 猫爪藤…77

2.62 蓖麻…78

2.63 斑地锦…79

2.64 泽漆…80

2.65 麻疯树…81

2.66 赛葵…82

2.67 野西瓜苗…82

2.68 紫茉莉…83

2.69 垂序商陆…84

2.70 红花酢浆草…85

2.71 大麻…85

2.72 含羞草决明…86

2.73 决明…87

2.74 土人参…87

2.75 粉绿狐尾藻…88


……

TOP书摘

2.警惕外来物种入侵

    春暖花开的季节,人们外出踏青的时候,在荒郊野外有许多郁郁葱葱的植物特别吸引我们的眼球,但我们对它们并不十分熟悉。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你知道这些植物来自何方?具有什么功能,观赏、药用、食用、环保等?殊不知,这些植物中间,也潜伏着可怕的“杀手”。它们叫做“入侵植物”,一旦蔓延开来,往往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当然,能够造成危害的并不只有植物,农业、林业和养殖业上许多害虫也是入侵物种,通过认识这些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特征,对于防止外来物种入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1 恶性杂草——紫茎泽兰

    紫茎泽兰是隶属菊科、泽兰属的植物,因茎上被有紫色斑点而得名,又名破坏草、马鹿草、大黑草、花升麻、解放草等。紫茎泽兰为全球性入侵种,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排在第一位。

    识别特征:半灌木;枝对生,茎上被有紫色斑点;叶对生,三角形或菱状卵形,基出三脉;头状花序小,花期为11月份至翌年4月份,果期为3—4月份(图2-1、图2-2)。

    生长习性:适应能力极强,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

    原产地、入侵时间、扩散途径及分布:紫茎泽兰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后作为观赏植物被引种到欧洲,后再引到澳洲和亚洲,主要传播途径有风媒传播、流水传播、动物传播、车载传播等。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中缅边境传入云南南部临沧地区,随河谷、公路、铁路自南向北传播,很快扩散到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和四川南部。到2004年,云南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目前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藏等地都有分布,大约以每年10~30 km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扩散。

    主要危害:称紫茎泽兰是植物界里的“杀手”和“霸王草”,确实是名副其实(图2-3)。紫茎泽兰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给农业、牧业和林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其根部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土壤渗透,抑制附近其他植物的种子发芽和植株生长。在这种化学武器的庇护下,紫茎泽兰在占领土壤资源方面,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在与本地植物的竞争中占据优势。此外,紫茎泽兰茎叶中含有一种可导致肝脏损伤的毒素,被牲畜误食后可引起中毒,出现脱毛、食欲不振、不育等症状。紫茎泽兰具有带纤毛的种子和花粉,可引起马属动物的哮喘病。四川省凉山州的牧场就被这种植物入侵,对当地的畜牧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紫茎泽兰能坐上“入侵种”第一把交椅,肯定具有非同一般的能力。

    首先,紫茎泽兰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紫茎泽兰根系发达,很难彻底拔除。残留在土壤中的根部会继续生长出新的植株,拔掉的茎秆部分放在太阳下暴晒,几近干枯却并未死亡,一旦下雨之后,紫茎泽兰就会复苏。紫茎泽兰的环境适应能力极强,无论在干旱贫瘠的荒坡斜地、石头堆砌的墙头岩坎,或是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里都能生长。在2010年中国西南发生的那场大旱中,许多植物都因缺水而干枯死去,紫茎泽兰却未受影响,反而疯长蔓延。

    其次,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它同当地物种争夺空间、阳光、水分、养分方面发挥出了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同时分泌化感物质影响其他物种种子的萌发、生长,结果使其他物种消失,成为它自己的地盘。

    再次,繁殖力强,扩散速度快。紫茎泽兰可以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这两种方式进行繁殖。紫茎泽兰是多年生草本,茎枝基部特别是靠近地面的茎部能生出须根,萌发出根芽,入土便可产生新植株,使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它的结实能力更厉害,每株可结种子3万~4.5万粒,多的可达10万粒。它产生的种子细小,顶端具冠毛,随风飘移可将后代散布天涯海角。

    防治措施:在与紫茎泽兰斗争过程中,摸索出了如下几种治理措施。

    物理防治:人工或机械挖除全株,集中晒干烧毁,这种方法适用于农田、果园。

    化学防治:一般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但是会造成土壤和地表水体的二次污染。

    生物防治:利用植物生长的竞争机制达到控制目的,可用的替代植物有红三叶草、黄竹草、狗牙根、拉巴豆等。可以利用其原产地的天敌——泽兰实蝇来控制紫茎泽兰群落的生长。此外,旋皮天牛和某些真菌如链格孢菌、泽兰尾孢菌也可有效地控制紫茎泽兰。

    综合利用:紫茎泽兰可以用于制造纤维板、包装用纸、生物有机肥、生物农药、草粉及草颗粒饲料。在云南腾冲,临近高黎贡山的新庄村坐落着一个手工纸博物馆,陈列着当地人用紫茎泽兰制作的装饰纸。他们还利用紫茎泽兰作为食用菌栽培原料,培养出了多种食用菌,如金针菇、田头姑等。紫茎泽兰还可提炼香精,用于加工日用化妆品,也可作为杀虫剂,防治仓储害虫。紫茎泽兰经微生物脱毒后还可作饲料,饲喂牛、猪、鸡、鱼效果优于麦糠,饲喂草食动物效果优于牧草。紫茎泽兰还可作染料,用于传统扎染,制成的黄色布料颜色鲜艳、不褪色。在四川西昌和攀枝花等地,紫茎泽兰综合利用已经发展成为新兴产业。

2.2 植物杀手——薇甘菊

    薇甘菊,也称小花蔓泽兰或小花假泽兰,隶属菊科假泽兰属植物(图2-4)。为全球性入侵物种,同时也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原产地、入侵时间、扩散途径及分布:薇甘菊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通过贸易往来和交通工具进行远距离传播,其果实细小而轻微,可以随风飘散进行短距离传播。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如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菲律宾,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印度洋圣诞岛和太平洋诸岛屿,包括斐济、西萨摩亚、毛里求斯、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中南美洲各国、美国南部,以及中国广东、香港、澳门和广西,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质或木质藤本;茎圆柱状或管状,细长似藤蔓;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圆锥花序顶生或侧生,头状花序小,花冠白色(图2-5)。

    生长习性:喜生于温暖湿润的地区。

    主要危害:薇甘菊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后,便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使其下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窒息而死;薇甘菊也可产生化感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图2-6)。在马来西亚,受薇甘菊入侵的橡胶园,种子萌发率降低27%,橡胶树的橡胶产量在早期32个月内减产27%~29%;东南亚地区,油棕、椰子、可可、茶叶、橡胶、柚木等都受到薇甘菊威胁。深圳已成为中国内地薇甘菊入侵的“重灾区”,受害面积超过2 700 hm2,林荫道、城市公园、自然保护区的乔木和灌木都受到薇甘菊的影响。

   

    ……

TOP 其它信息

页  数:200

开  本:16开

加载页面用时:56.6661